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过关检测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易变质的是( )
①氯水②水玻璃③烧碱④漂白粉⑤绿矾⑥亚硫酸钠⑦浓硫酸⑧浓硝酸
A.除⑤外
B.除②③外
C.除②③⑥外
D.均易变质
解析:①HClO见光分解,造成氯水变质;②Na2SiO3、③NaOH、④Ca(ClO)2均与CO2反应;⑤SO均与氧气反应;⑦浓硫酸易吸水;⑧浓硝酸易挥发;所以均易变质。

Fe2+、⑥ 2
3
答案:D
2.用下面的方案进行某些离子的检验,其中方案设计最严密的是( )
解析:A项,先加入稀硝酸,如果溶液中没有SO42-,而存在SO32-,硝酸可能将SO32-氧化成SO42-,最终也会出现白色沉淀,错误;B项,先加入足量稀盐酸,可以排除SO32-、Ag+等离子的干扰,然后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存在SO42-,正确;如果溶液中存在I-,I-具有还原性,被过氧化氢氧化为碘单质,碘单质遇淀粉溶液显蓝色,但是C项中最终溶液没有变蓝色,错误;D项,如果存在SO32-,也会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错误。

答案:B
3.(2014·江苏卷) 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解析:水为无色,Cl2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和HCl都无色,氯水显浅黄绿色是因为溶解Cl2的缘故,A项正确;B项正确;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NaHCO3与氯水中的H+反应生成CO2,C项正确;因Cl2能将Fe2+氧化为Fe3+而使溶液变成棕黄色,则FeCl2溶液滴加氯水时变为棕黄色不能证明溶液中含有HClO,D项错误。

答案:D
4.(双选)(2014·海南卷,改编)下列关于物质应用和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2O5可用于干燥Cl2和NH3
B.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漏气
l4可用于鉴别溴水和碘水
D.Si和SiO2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解析:NH3是碱性气体而P2O5是酸性氧化物,A项错误;氯气和浓氨水反应产生白烟,B项正确;CCl4可以从溴水和碘水中分别萃取出Br2和I2,且二者在CCl4中的颜色不同,C项正确;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D项错误。

答案:BC
5.(2013·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
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
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
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
解析: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可用作制冷剂,A对。

石英的主要成分为SiO2,而SiO2可与氢氟酸反应生成SiF4和H2O,不能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B错。

生石灰只能用于干燥中性或碱性气体,不能用于干燥Cl2,C错。

AlCl3为共价化合物,熔融AlCl3不导电,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冶炼铝,D错。

答案:A
6.下列物质都具有漂白性,其中漂白原理和其他几种不同的是( )
A.H2O2
B.SO2
C.O3
D.HClO
解析:A、C、D三项的漂白原理均为强氧化性漂白,为不可逆过程,而SO2的漂白原理是SO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答案:B
7.(2014·天津卷) 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B.NH4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
C.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
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
解析:当ΔH-TΔ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的ΔH>0,吸热反应能自发,说明ΔS>0,A项正确;NH 4F溶液中F-水解生成HF,HF能与玻璃中的SiO2发生反应4HF+SiO2SiF4↑+2H2O,故NH4F溶液不能存放在玻璃试剂瓶中,B项正确;可燃冰需在低温高压下形成,所以可燃冰可存在于海底,C项正确;常温下,浓硫酸使铁发生钝化,D项错误。

答案:D
8.在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特殊情况。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A.过量的氧气与少量的二氧化硫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
B.过量的MnO2与浓盐酸反应
C.过量的铜与浓硫酸反应
D.过量的稀硝酸与银反应
解析:O2与SO2反应生成SO3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MnO2与浓盐酸反应,当盐酸变稀后,c(H+)减小,Cl-的还原性减弱,即使同时有MnO2、H+、Cl-,反应也会停止;Cu与浓硫酸反应,若硫酸变稀到一定程度,会失去与Cu反应的能力;Ag与HNO3充分反应,HNO3过量则Ag不可能剩余。

答案:D
9.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
解析: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硝酸溶于淀粉KI溶液,会将KI氧化为I2,I2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A项错误。

答案:A
10.下列变化的实质相似的是( )
①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时浓度均减小 ②二氧化硫和氯气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③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溴水褪色 ④氨和碘化氢气体均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⑤常温下浓硫酸用铁制容器存放、加热条件下浓硫酸能与木炭反应 ⑥浓硫酸能在白纸上写字,氢氟酸能在玻璃上刻字
A.只有②③④
B.只有⑤
C.只有③④⑥
D.全部
解析:①为浓硫酸的吸水性和浓盐酸的挥发性;②为二氧化硫的化合漂白和HClO 的氧化漂白;③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是发生了漂白作用,而使溴水褪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O 2+Br 2+2H 2O
H 2SO 4+2HBr ;④两者都能和浓硫酸反应,但是HI 与浓硫酸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H 2SO 4+2HI I 2+SO 2↑+2H 2O ;⑤两者都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包括金属的钝化);
⑥前者是浓硫酸的脱水性,后者是氢氟酸的腐蚀性:4HF+SiO 2
SiF 4↑+2H 2O 。

答案:B
11.(2014·江苏卷) 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
解析:Al 既能与HCl 反应又能与NaOH 溶液反应,HCl 和NaOH 能发生中和反应,A 项任意两种物质均能反应;NH 3能被O 2氧化,NH 3能与HNO 3发生中和反应,但O 2不能与HNO 3反应,B 项符合题意;SiO 2既能与NaOH 反应又能与HF 反应,NaOH 能与HF 发生中和反应,C 项任意两物质均能反应;因酸性H 2SO 3>H 2CO 3,SO 2既能与Ca(OH)2反应又能与NaHCO 3反应,Ca(OH)2能与NaHCO 3反应,D 项任意两种物质均能反应。

答案:B
12.氰(CN)2、硫氟(SCN)2的化学性质和卤素(X 2)很相似,化学上称为拟卤素。

如(SCN)2+ H 2O HSCN+HSCNO ,它们的阴离子的还原性为:Cl -<Br -<CN -<SCN - <I -。

又知酸性强弱顺序为:HSCN<CHCOOH<HI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N)2与K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N)2+2KOH KCNO+KCN+H 2O
B.向NaBr 和KSCN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CN)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SCN -+(CN)2
(SCN)2+2CN -
C.HSCN 与KMnO
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0SCN -+2MnO 4-+16H + 5(SCN)2 +2Mn 2+
+8H 2O D.向NaBr 、 KSCN 和KI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Cl 2,所得溶液可以使淀粉变蓝
解析:C项,HSCN是弱酸,所以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

答案:C
13.(2013·江苏卷)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甲乙丙。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B.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
D.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解析:C在O2中不完全燃烧生成CO,CO继续与O2燃烧后生成CO2,CO2与C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CO,可以转化,故A项正确;根据反应SO 2+NH3·H2O NH4HSO3、
NH 4HSO3+NH3·H2O(NH4)2SO3+H2O、(NH4)2SO3+SO2+H2O 2NH4HSO3,可以转化,故B项正确;铁与盐酸反应只能生成FeCl2,无法实现上述转化关系,C项错误;根据反应
CO 2+2NaOH Na2CO3+H2O、Na2CO3+H2O+ CO22NaHCO3、NaHCO3+NaOH Na2CO3+H2O,可以转化,D项正确。

答案:C
14.(2011·全国卷改编)如图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B用来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氯气,
B.装置D吸收尾气,
C.装置C起到了防倒吸的作用。

D.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可将A中出来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浓硫酸和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解析: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时,装置的顺序一般为:制取,除杂,收集,尾气处理。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4分)
15.(12分)(2015·金太阳大联考)利用反应I 2(s)+Cl 2(g)
2ICl(l),实验室可用下图所
示装置(加热、夹持仪器已略去)制取少量ICl 。

已知:ICl 的熔点为13.9 ℃,沸点为97.4 ℃,易水解,且能发生反应ICl(l)+Cl 2(g)
ICl
3(l)。

(1)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不能用装置F 代替装置E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制得的ICl 中溶有少量ICl 3杂质,提纯的方法是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过滤
B.蒸发结晶
C.蒸馏
D.分液
解析:(1)装置A 用于制Cl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 2+4HCl(浓) MnCl 2 +2H 2O+Cl 2↑。

(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得的Cl 2中含有HCl 、H 2O 杂质气体,应在与碘反应前将杂质除去。

(3)根据二者的沸点的差别,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去ICl 中溶有的少量ICl 3杂质。

答案:(1)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2)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杂质装置F 中的水蒸气会进入装置D 中,使ICl 水解(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3)C
16.(16分)(2013·重庆卷)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催化反硝化法和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

(1)催化反硝化法中,H 2能将-3NO 还原为N 2。

25℃时,反应进行10 min ,溶液的pH 由7
变为12。

①N 2的结构式为 。

②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其平均反应速率v (-3NO )为 mol·L -1·min -1。

③还原过程中可生成中间产物-2NO ,写出3种促进-
2NO 水解的方法: 。

(2)电化学降解-3NO 的原理如图所示。

①电源正极为 (填“A”或“B”),阴极反应式为 。

②若电解过程中转移了2 mol 电子,则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Δm 左-Δm 右)为 g 。

解析:(1)①N 2分子中氮原子间通过氮氮三键结合,因此其结构式为N≡N。

②利用溶液pH 变化可知有OH -生成,再结合原子守恒可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利用离子方程式知v (-
3NO )=v (OH -)=10
10107
2---mol/(L·min)=0.001 mol/(L·min)。

③亚硝酸盐水解是吸热反应,且水解时生成氢氧根离子,稀释亚硝酸盐溶液能促进其水解,所以要
使-2NO 水解使溶液中c (OH -
)变大,可促进-2NO 水解的措施有加热、加水或加酸等。

(2)①由图示知在Ag-Pt 电极上-3NO 发生还原反应,因此Ag-Pt 电极为阴极,则B 为负极,A
为电源正极;在阴极反应是-3NO 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 2,利用电荷守恒与原子守恒知
有H 2O 参与反应且有水生成,所以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3NO +6H 2O+10e -===N 2↑+12OH -。

②转移2 mol 电子时,阳极(阳极反应为H 2O 失电子氧化为O 2和H +)消耗1 mol 水,产生2 mol H +进入阴极室,阳极室质量减少18 g ;阴极室中放出0.2 mol N 2(5.6 g ),同时有2 mol H +(2 g )进入阴极室,因此阴极室质量减少3.6 g ,故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Δm 左-Δm 右)=18 g-3.6 g=14.4 g 。

答案:(1)①N≡N ②2-3NO +5H 2N 2+2OH -+4H 2O 0.001 ③加酸、升高温度、加水
(2)①A 2-3NO +6H 2O+10e -===N 2↑+12OH - ②14.4
17.(16分)(2014·重庆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0-2011)规定葡萄酒中SO 2最大使用量为0.25 g ·L -1。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收集某葡萄酒中SO 2,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水通入A的进口为________。

(2)B中加入300.00 mL葡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C中H2O2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去C中过量的H2O2,然后用0.090 0 mol·L-1 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前排气泡时,应选择右上图中的_________;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8.8,则选择的指示剂为;若用50 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_______(填序号)。

(①=10 mL,②=40 mL,③<10 mL,④>40 mL)
(4)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 mL,该葡萄酒中SO2含量为________g·L-1。

(5)该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分析原因并利用现有装置提出改进措施: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仪器A的构造可知,仪器A为冷凝管,冷凝管中通水方向采用逆向通水法,冷凝效果最佳,所以应该进水口为b。

(2)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够将二氧化硫氧化成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 2+H2O2H2SO4。

(3)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性溶液,应该使用碱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中排气泡的方法:把滴定管的胶头部分稍微向上弯曲,再排气泡,所以排除碱式滴定管中的空气用③的方法;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8.8,应该选择酚酞做指示剂(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2~10.0);若用50 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10 mL刻度线下方还有40 mL有刻度的溶液,另外滴定管50 mL 刻度线下有液体,因此管内的液体体积>(50.00 mL-10.00 mL)=40.00 mL,所以④正确。

(4)根据2NaOH~H2SO4~SO2可知SO2的质量为:0.5(0.090 0 mol/L×0.025 L)×64 g/mol=0.072 g,该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硫含量为:0.24 g/L。

(5)由于盐酸是挥发性酸,挥发的酸消耗氢氧化钠,使得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增大,测定结果偏高;因此改进的措施为:用不挥发的强酸,如硫酸代替盐酸,或用蒸馏水代替葡萄酒进行对比实验,扣除盐酸挥发的影响。

答案:(1)冷凝管或冷凝器 b
(2)SO 2+H2O2H2SO4
(3)③酚酞④
(4)0.24
(5)原因:盐酸的挥发;改进措施:用不挥发的强酸例如硫酸代替盐酸,或用蒸馏水代替葡萄酒进行对比实验,消除盐酸挥发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