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珍珠鸟》同步练习D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珍珠鸟》同步练习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43分)
1. (8分)照样子,拼拼写写。
例:zh—úzhú
ch —________ ________
sh—________ ________
2. (6分)选字填空
喝渴
乌鸦口________了,要找水________。
3. (8分)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末________(mò wèi)端搏________(bò bó)斗
较________(jiāo jiào)大腹________(fù fǔ)部
4. (4分)照样子填空
(躲进)深山 ________苦头 ________眼睛
________土地 ________种子
5. (5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铁骨________ 赏罚________
6. (7分)读课文《妈妈,不要送伞来》填句子。
不要送伞来,妈妈,我________慢悠悠地________。
我________细细的________对我悄悄________。
7. (5分) (2018五下·恩施期中) 判断下列语句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并体会其表达效果、随时在习作中运用(在学习第1-4组课文中,领悟过细致入微、含蓄深刻、短小精悍、幽默风趣等)。
①《桥》:“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每句独立成自然段排列)________
②《冬阳.童年.骆驼队》:“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他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________
③《童年的发现》:“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
这时候我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________
④《桥》:“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
8. (15分)阅读《猴王出世》。
众猴听得___个个欢喜___都道___你还先走___带我们进去___进去___石猴却又瞑目蹲身___往里一跳___叫道___都随我进来___进来___那些猴有胆大的___都跳进去了___胆小的___一个个_____头_____颈___ _____耳_____腮___大声叫喊___缠一会儿___也都进去了___跳过桥头,一个个_____盆_____碗,_____灶_____床,_____过来,_____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1)给短文的前几句加标点。
众猴听得________个个欢喜________都道________你还先走________带我们进去________进去________石猴却又瞑目蹲身________往里一跳________叫道________都随我进来________进来________那些猴有胆大的
________都跳进去了________胆小的________一个个伸头缩颈________抓耳饶腮________大声叫喊________缠一会儿________也都进去了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________头________颈 ________耳________腮 ________盆________碗
________灶________床 ________过来,________过去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欢喜—________ 力倦神疲—________
顽劣—________ 造化—________
(4)这段话主要运用了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
(5)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从这一段描写中可以看出石猴有怎样的特点。
9. (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飞翔之王”:蜻蜓
蜻蜓被誉为昆虫里的“飞翔之王”。
在闷热的夏季里,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
它好似一架飞机,而飞行技巧却远远高出于飞机之上。
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 30-50 次,作长“8”次运动。
就这一手,大多数以飞翔著称的鸟类也望尘莫及。
它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也可以突然降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枝梢上,瞬间又飞得无影无踪。
唐诗中“蜻蜓飞上玉搔(sāo)头”,生动地描写了这种“特技”表演。
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
蜻蜓这种“自动驾驶仪”比现代飞机灵巧得多。
人们从仿生学的角度不断研究昆虫的飞行与构造机能的特点,“移植”到飞机设计上加以应用。
例如在空气动力学中有一种“颤振”现象,如飞机机羽不能消除“颤振”,快速飞行时就会使机羽折断,招致机毁人亡。
蜻蜓则是消除颤振的“先驱者”,它的翅端前缘有一块色深加厚的部分,叫翅痣。
这是保护薄而韧的蜻蜓翅不致折损的关键,人们仿照翅痣,在飞机机羽上设计了加厚部分,于是战胜了颤振,保证了快速型飞机的安全。
(1)解释词语。
骤雨初歇:________
自由自在:________
(2)本文主要写了________。
文章用到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蜻蜓能做哪些“特技表演”呢?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再说一说,蜻蜓能做这些“特技表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文中引用了“蜻蜓飞上玉搔头”的诗句,你还哪些知道描写蜻蜓的诗句呢?写一写吧。
10. (11分)按课文《我们成功了》内容填空。
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了。
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在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
人们挥舞着国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一遍遍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
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
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
江泽民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来到欢乐的人群中,与大家同欢呼,共歌唱,把庆祝活动推向高潮。
2008年,奥林匹克旗帜将在中国北京高高飘扬。
(1)填上时间。
________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办________年奥运会成功了。
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成了欢乐的海洋。
(2)中华世纪坛________,________。
(3)江泽民主席等国家领导人也来到________的人群中,与大家同________,共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43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答案:7-1、
考点:
解析: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答案:8-4、答案:8-5、考点:
解析:
答案:9-1、
答案:9-2、答案:9-3、
答案:9-4、考点:
解析:
答案:10-1、答案:10-2、答案:10-3、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