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一体化及其对地方高校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学研一体化及其对地方高校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一)
摘要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是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结合,成果转化与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主要标志的产学研一体化,对地方高校科技实力、办学水平、办学层次等的提高具有决定性作用,也是实现地方高校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发展经济发展服务1产学研一体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产学研一体化是指将生产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结合成一个整体,集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人才培养及培训、技术推广及开发应用、生产与销售为一体,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发展生产、发展科技的过程。
产学研一体化的问题早在1906年就受到美国企业界的广泛关注,日本从1953年开始,许多企业便开始了主动与大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利用高校的高新技术来推动企业的发展,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也在“二战”后相继走上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我国政府也一直十分鼓励有条件的大学帮助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一批高等学校与企业建立了产学研联合体。
高等学校从与小型企业的横向联合发展到与大中型企业的联合,与生产企业、科研单位的联合形式由松散型逐渐向半紧密的、紧密的形式发展,由合同、协议的形式逐渐向建立独立的联合体以至独立的法人机构发展。
产学研联合体的组成也由同一个企业发展到同几个企业联合,由企业联合发展到同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建立长期的协作关系。
可以认
为,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之路必将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高等学校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
2产学研一体化的基本特征
(1)从科学研究到生产应用各环节之间的连续性。
产学研一体化将技术的研究开发到生产应用的全过程变成连续的链接过程,各环节紧密相接,有效地消除了从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到生产应用各阶段组织上的脱离,实现了技术与经济的统一协调发展。
(2)研究与开发各阶段的并行作业方式。
从研究开发到技术应用的全部过程,项目的规划、设计、研究和生产准备并行作业,生产单位、科研部门、大学协同工作,有效地提高了从研究开发到技术应用的效率。
(3)矩阵式组织形式。
产学研一体化的矩阵式组织形式有垂直的行政领导关系及横向的学术领导与技术协作关系,将职能部门的行政目标管理与科学家、设计师等组成的学术过程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增强了从研究开发到技术应用的全部过程的协调与控制能力。
3产学研一体化的运作模式
(1)松散的“联合体”模式。
各主体方就某一项目及开发计划组成长期或临时联合体,各方相对独立,责任分明,以协议或合同的方式形成技术与人才的供求关系,各方出于共同的科技经济目的发生相互的联系与协作关系,缩短了技术、人才与生产实践结合的时间。
这种模式是产学研一体化的初级形式,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的特点。
(2)紧密的“进入式”模式。
各主体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及市场机制,建
立目标明确、产权明晰、机制灵活适应市场的产学研经济利益共同体。
这种方式实现了技术创新的源头与经济的真正的结合,为此高校必须在对企业进行深入了解与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校内的技术系统和研究领域进行整体构建,努力实现校内科研特色与企业及地方经济的对接,以使科研更加接近经济对技术的需求,有利于科技开发真正用于解决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使研究成果达到产品化与产业化的水准。
这种运作模式是高等学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4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行机制
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明确各方责、权、利,目标明确,重视绩效。
对于以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软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主的公益性的研究机构,以求获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高档次研究成果为主。
其主要职责是建立学校与地方政府及企业间的良好合作关系,成为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咨询者与决策支持者。
其运行机制按照实体化运作的思路对其进行目标管理,学校每年根据其取得成果水平及开展研究工作业绩进行投入,研究机构的经费来源主要以争取项目经费为主。
对于以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的机构,以市场机制为向导,进行实体化运作,以进入市场、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及行业产业发展为根本目标。
针对行业领域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持续不断地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工程化开发,以形
成可供转化的源创性技术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积极开展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为企业规模化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关键工艺与技术为主要职责。
其运行机制为学校进行基础平台性建设投入与初期建设扶持,按照市场机制逐步建立按实体化运作、灵活、高效、有特色的科研实体,再结合学校与企业的优质资产共建产学研共同体,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对其进行资本、技术、无形资产等多种形式的股份制改造,形成学校、企业和个人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职责分明、产权明晰的经济共同体。
5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规划
(1)重点实验室是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是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的重要依托。
在产学研一体化中担负源创性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要作用,以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与出高档次的研究成果为主要目标。
有选择地重点投入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省级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