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诗歌中的意象与物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州教育
浅析高中语文诗歌中的意象与物象
李可
邢台一中
摘要:高中语文诗歌的语言简练,但情感丰富,是高中语 文的重要内容之一,高中阶段对诗歌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 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在高中语文诗歌 鉴赏中,意象与物象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两者是诗歌鉴赏的 切入点,是学生体验诗歌内涵,体会作者情感,分析诗歌艺术 境界的重点所在。
三、高中语文诗歌中常见物象的作用 ( 一 ) 抒发作者情感的作用 物象是诗歌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构成因素,也是解读诗歌 的有效方法。通过分析物象解读诗歌,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 趣,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诗人将客观存在的物象 与自身的审美思想相结合,是审美客体和真情实感的融合,也 就进一步将精神内容与物质形式统一整合,形成了每首诗歌独 特的意境。因此,诗人也会抓住某种物象的特点,借助某种特 定的物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家书、大雁、扁舟等,是 表达思乡之情的物像;燕则是抒发世事无常,时代更迭的感慨; 流水多是表达相思愁怅的情感。 ( 二 ) 表现物象品格的作用 高中语文诗歌中关于景物的物象大多都采用寓情于景的方 式,诗人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特点来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 抒发自己的感慨,或者是表明自己的心迹。例如杜荀鹤的《小 松》,杜荀鹤借助松经雪不凋的特点与刚正坚贞的象征意义,通 过对松的形象的刻画,阐述自己的志向,在描绘松的外形时, 体现出松坚强不屈的性格特点,除了松以外,兰草、青竹、莲 花在物象中也是高洁之士的代表。 ( 三 ) 表达意像内涵的作用 物象除了能够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还能表达意象的内 涵,从而体现出作者蕴藏的思想感情,高中语文诗歌大多都将 客观实在的物象与单个的意象相结合,使物象成为意象的情感 指向。这些物象与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以及诗人的心理特点息 息相关,因而也被赋予了许多特殊的情感。这些物象能够进一 步表达诗歌中意象的内涵,为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 作者情感奠定了基础。 四、总结 意象与物象都是我国诗歌构成的重要部分,也是诗歌构成 的基本元素,高中语文中诗歌中出现的物象与意象都具有典型 性和代表作用。通过对高中语文诗歌中物象与意象的分析研究, 能够进一步理解诗人的情感,把握诗歌的内容,从而提升学生 的理解能力与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 惠 . 古 典 诗 歌 意 象 点 拨 教 学 浅 谈 [J]. 学 语 文,2013 (06):76-77. [2] 李晓杰 . 读诗犹如读人——诗歌鉴赏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J]. 课程教育研究,2015(31):57. [3] 马翠花 .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诗歌教学浅谈 [J]. 作文成功 之路 ( 上 ),2015(01):36.
关键词:象与物象 ( 一 ) 诗歌中意象与物象的概念 意象是诗歌中的基本元素,诗人通过意象来表达自身的感 受,抒发自己的情感,简单来说,诗歌中的意象就是诗人独特 的情感的升华与表达。物象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与意象相比, 物象是真实存在的,诗人将描写对象人格化,从而表达自己的 志向、心声与思想感情。 ( 二 ) 高中语文诗歌中的意象 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诗歌鉴赏占据了重要的部分,而意 象作为诗歌的要素,在每篇诗歌中都存在,无论是表达思乡情 怀的诗歌,还是表达离愁别绪的诗歌。高中诗歌中的意象总计 700 多个,这些意象中既包括芙蓉芳草,又包括亭台楼阁,是 把握诗人情感,理解诗歌内涵的关键所在,高中语文诗歌中的 意象具有抒情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借助诗歌意象的学习,能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兴趣,加强对诗歌内容的掌握和情 感的理解。 ( 三 ) 高中语文诗歌中常见的物象 在高中语文诗歌中,借景抒情往往具有一定固定的物象, 例如故乡明月表达相思之情,松山秋月表达隐逸之意;雨打落 花是相思之情,孤飞燕是闺中之怨;依依长亭柳是对友人的不 舍与惜别,江晚渡扁舟是诗人的羁旅智库与思乡。这些都是高 中语文诗歌中常见的物象,它们的存在是我们理解诗歌意境, 使我们进一步了解诗人的生平与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的切入点。 二、高中语文诗歌中常见意象的作用 ( 一 ) 高中语文诗歌中常见意象的抒情作用 高中语文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抒情性,但与高中语文 其它体裁的作品相比,诗歌却不善于直接抒情。作为诗歌中最 重要的组成部分,意象就成为了高中语文抒发感情的重要因素, 诗人通过一系列的意象描写,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例如 《雨霖铃》中的“寒蝉”、“长亭”、“骤雨”、“暮霭”等等,这首 诗歌中的意象组成了一个意象群,为诗歌凄婉缠绵的感情基调 奠定了基础。寒蝉点明了送别的时间,长亭写出了离别的伤心 之地,骤雨点明分别时的天气,这三个意象就将意象抒情的作 用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对诗歌进行分析理解的时候由点及面, 从对意象的解读到对诗歌情感的把握逐渐过渡,丝毫不显得牵 强。再例如,纳兰性德在《长相思》中也运用了一系列的意象 描写,诗中的山水与风雪写出了行军路上诗人的所闻所见,衬 托出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 乡之情与心中的惆怅之感。 ( 二 ) 高中语文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对比作用 对比主要是追求内容的对立和意思的相反,在高中语文诗
歌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诗句,这些诗句大多是通过意象的对 比来突出强调诗人的情感。例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诗中将锦 衣的意象与鹧鸪的意象进行对比,进一步表现了历史更迭的沧 桑之感。除此之外还有诗经《采薇》中的杨柳与雨雪,这两个 意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怀念。《长恨歌》 中的“春风桃李”与“秋雨梧桐”两个意象将昔年的盛世美景 与如今的凄凉对比,讽刺了君主曾经的重色轻国与如今的心生 悔恨。由此可见,高中语文诗歌中的意象具有对比的作用,并 通过对比进一步表达出了诗人的感情。
122
浅析高中语文诗歌中的意象与物象
李可
邢台一中
摘要:高中语文诗歌的语言简练,但情感丰富,是高中语 文的重要内容之一,高中阶段对诗歌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 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在高中语文诗歌 鉴赏中,意象与物象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两者是诗歌鉴赏的 切入点,是学生体验诗歌内涵,体会作者情感,分析诗歌艺术 境界的重点所在。
三、高中语文诗歌中常见物象的作用 ( 一 ) 抒发作者情感的作用 物象是诗歌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构成因素,也是解读诗歌 的有效方法。通过分析物象解读诗歌,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 趣,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诗人将客观存在的物象 与自身的审美思想相结合,是审美客体和真情实感的融合,也 就进一步将精神内容与物质形式统一整合,形成了每首诗歌独 特的意境。因此,诗人也会抓住某种物象的特点,借助某种特 定的物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家书、大雁、扁舟等,是 表达思乡之情的物像;燕则是抒发世事无常,时代更迭的感慨; 流水多是表达相思愁怅的情感。 ( 二 ) 表现物象品格的作用 高中语文诗歌中关于景物的物象大多都采用寓情于景的方 式,诗人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特点来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 抒发自己的感慨,或者是表明自己的心迹。例如杜荀鹤的《小 松》,杜荀鹤借助松经雪不凋的特点与刚正坚贞的象征意义,通 过对松的形象的刻画,阐述自己的志向,在描绘松的外形时, 体现出松坚强不屈的性格特点,除了松以外,兰草、青竹、莲 花在物象中也是高洁之士的代表。 ( 三 ) 表达意像内涵的作用 物象除了能够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还能表达意象的内 涵,从而体现出作者蕴藏的思想感情,高中语文诗歌大多都将 客观实在的物象与单个的意象相结合,使物象成为意象的情感 指向。这些物象与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以及诗人的心理特点息 息相关,因而也被赋予了许多特殊的情感。这些物象能够进一 步表达诗歌中意象的内涵,为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 作者情感奠定了基础。 四、总结 意象与物象都是我国诗歌构成的重要部分,也是诗歌构成 的基本元素,高中语文中诗歌中出现的物象与意象都具有典型 性和代表作用。通过对高中语文诗歌中物象与意象的分析研究, 能够进一步理解诗人的情感,把握诗歌的内容,从而提升学生 的理解能力与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 惠 . 古 典 诗 歌 意 象 点 拨 教 学 浅 谈 [J]. 学 语 文,2013 (06):76-77. [2] 李晓杰 . 读诗犹如读人——诗歌鉴赏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J]. 课程教育研究,2015(31):57. [3] 马翠花 .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诗歌教学浅谈 [J]. 作文成功 之路 ( 上 ),2015(01):36.
关键词:象与物象 ( 一 ) 诗歌中意象与物象的概念 意象是诗歌中的基本元素,诗人通过意象来表达自身的感 受,抒发自己的情感,简单来说,诗歌中的意象就是诗人独特 的情感的升华与表达。物象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与意象相比, 物象是真实存在的,诗人将描写对象人格化,从而表达自己的 志向、心声与思想感情。 ( 二 ) 高中语文诗歌中的意象 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诗歌鉴赏占据了重要的部分,而意 象作为诗歌的要素,在每篇诗歌中都存在,无论是表达思乡情 怀的诗歌,还是表达离愁别绪的诗歌。高中诗歌中的意象总计 700 多个,这些意象中既包括芙蓉芳草,又包括亭台楼阁,是 把握诗人情感,理解诗歌内涵的关键所在,高中语文诗歌中的 意象具有抒情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借助诗歌意象的学习,能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兴趣,加强对诗歌内容的掌握和情 感的理解。 ( 三 ) 高中语文诗歌中常见的物象 在高中语文诗歌中,借景抒情往往具有一定固定的物象, 例如故乡明月表达相思之情,松山秋月表达隐逸之意;雨打落 花是相思之情,孤飞燕是闺中之怨;依依长亭柳是对友人的不 舍与惜别,江晚渡扁舟是诗人的羁旅智库与思乡。这些都是高 中语文诗歌中常见的物象,它们的存在是我们理解诗歌意境, 使我们进一步了解诗人的生平与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的切入点。 二、高中语文诗歌中常见意象的作用 ( 一 ) 高中语文诗歌中常见意象的抒情作用 高中语文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抒情性,但与高中语文 其它体裁的作品相比,诗歌却不善于直接抒情。作为诗歌中最 重要的组成部分,意象就成为了高中语文抒发感情的重要因素, 诗人通过一系列的意象描写,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例如 《雨霖铃》中的“寒蝉”、“长亭”、“骤雨”、“暮霭”等等,这首 诗歌中的意象组成了一个意象群,为诗歌凄婉缠绵的感情基调 奠定了基础。寒蝉点明了送别的时间,长亭写出了离别的伤心 之地,骤雨点明分别时的天气,这三个意象就将意象抒情的作 用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对诗歌进行分析理解的时候由点及面, 从对意象的解读到对诗歌情感的把握逐渐过渡,丝毫不显得牵 强。再例如,纳兰性德在《长相思》中也运用了一系列的意象 描写,诗中的山水与风雪写出了行军路上诗人的所闻所见,衬 托出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 乡之情与心中的惆怅之感。 ( 二 ) 高中语文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对比作用 对比主要是追求内容的对立和意思的相反,在高中语文诗
歌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诗句,这些诗句大多是通过意象的对 比来突出强调诗人的情感。例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诗中将锦 衣的意象与鹧鸪的意象进行对比,进一步表现了历史更迭的沧 桑之感。除此之外还有诗经《采薇》中的杨柳与雨雪,这两个 意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怀念。《长恨歌》 中的“春风桃李”与“秋雨梧桐”两个意象将昔年的盛世美景 与如今的凄凉对比,讽刺了君主曾经的重色轻国与如今的心生 悔恨。由此可见,高中语文诗歌中的意象具有对比的作用,并 通过对比进一步表达出了诗人的感情。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