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单元酸和碱》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I
《第10单元酸和碱》
1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A.
稀硫酸
B .氧化钙 C.浓盐酸 D.二氧化碳
2. 有关氢氧化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钠俗称为烧碱、火碱、苛性钠
B. 氢氧化钠在农业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 氢氧化钠在生活中可用于去除油污,是炉具清洁剂中的成分
D. 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而潮解 3.
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中,质量减少的是
(
)
A. 烧碱固体B .生石灰
C.浓硫酸
D.浓盐酸
4.
下列物质中,不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是(
)
A. 盐酸B .氧化铜 C.硫酸D .二氧化碳
5.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小烧杯中进行称量
B.
测某溶液的pH,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到干燥的
pH 试
纸上,跟比色卡对照
C. 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浓盐酸的气味
D. 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A pH
9 -
5 -
1 -
6
- 5
「
4 -
I i 口 i
、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 1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题
2分,共计30分)
6 •如图中“□”表示人体的一些体液和排泄物的正常
pH 值范围,据此判断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
血浆i唾液i胃潘i尿浓A. 血浆B .唾液C .胃液D .尿液
3 -I
7 •几种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如下表•取某地土壤浸出液,用pH试纸测得其显酸性•则这种土壤
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作物茶树棉花水稻甘草
pH 5.0 〜5.5 6.0 〜6.8 6.0 〜7.0 7.2 〜8.5
A. 水稻B .棉花C.茶树D .甘草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服用含Al (OH 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 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 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9. 取一滤纸条,等间隔的滴10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
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等
B. 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
C. 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氨水的pH大于7
10. 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
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开始时左边溶液呈蓝色,右边溶液呈红色
B. 开始时左边溶液呈红色,右边溶液呈无色
C. 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一定呈红色
D. 充分反应后U 形管中溶液一定呈无色
12•下列各组物质,若不加指示剂则不能确定是否发生了反应的一组是( A.
锌粒和盐酸 B .锈铁钉和稀硫酸
C.二氧化碳气体和石灰水 D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1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的推理正确的是(
)
A.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B. 向某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该溶液一定显酸性
C. 酸和碱的溶液能与指示剂反应,所以所有的酸和碱都能使指示剂变色
D. 向某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该溶液一定显酸性
14•如图,锥形瓶内盛有气体 X ,滴管内盛有液体 Y .若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液体滴入瓶中,振 A. X 是Q, Y 是Ca (OH 2溶液B . X 是CQ Y 是Ca (OH 2溶液 C. X 是SQ , Y 是NaOH 溶液
D. X 是CO , Y 是硫酸溶液
15. 如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1.向某盐酸所得溶液的pH 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图合理
荡,套在玻璃管一端的小气球慢慢鼓起,则气体
X 和液体Y 可能是( )
B
.
D.
氢氧化钠溥液
A. 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
B.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C. 两种溶液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D. 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离子
二、填空题
16. 熟石灰、水、盐酸、大理石是你所熟悉的物质,请你按照如表的要求,在对应的空格中填上它
们的化学式(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类别酸碱盐氧化物
化学式
生活中你还知道的物质(填化学式、名称均可)
17•化学与我们的生产密切相关,请试用所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或做法的原因(用化学方
程式表示):
(1)治疗胃酸过多可以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有防潮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期存放的氢氧化钠溶液,因保存不当而发生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实验室中常需要使用硫酸.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儿后,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硫酸具有强烈的性,使用浓硫酸时要特别小心,如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
必须先用______________ ,然后再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8%勺浓硫酸稀释为稀硫酸时,一定要将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烧杯内,并用______________ 搅拌,此时若用手轻轻触碰烧杯外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感觉.
(4) 49g质量分数为20%勺稀硫酸与足量锌反应,最多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8个实
验.
19•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
(1)实验后某试管中为黄色溶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
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出现•由此推断,该试管
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
(4)实验时某试管中始终无明显变化,向其中滴加数滴酚酞试液,仍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该试
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所得无色溶液中的溶质除了酚酞一定
有 _____________ ,可能有_______________ .
三、实验探究题
20 •某化学兴趣小组打算对市场上出售的紫甘蓝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紫甘蓝的汁液能作酸碱指示剂吗?
[进行实验]取紫甘蓝叶片少许在研钵中捣烂,用少量水浸泡,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得到蓝紫色的汁
液•将汁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观察其显示的颜色并记录.
液体名称白醋蒸馏水食盐溶液肥皂水纯碱溶液
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红色蓝紫色蓝紫色蓝色绿色
[得出结论1]紫甘蓝的汁液______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质疑并求证]紫甘蓝的汁液在均为碱性的肥皂水和纯碱溶液中,为何显示不同颜色?
用pH试纸测得上述肥皂水和纯碱溶液的pH分别为9和11,则肥皂水的碱性比纯碱溶液的碱性_
pH 10 〜
11
12 〜14
(选填“强”或“弱”).
查阅资料:
[得出结论2]紫甘蓝的汁液在不同 pH 范围内显示的颜色不同,利用紫甘蓝的汁液还可以区分液体碱 性的 .
该兴趣小组用紫甘蓝的汁液对物质的性质继续进行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氯化氢(HCI )气体显酸性吗?
[进行实验]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用三朵由紫甘蓝的汁液染成 蓝紫色的纸质干燥
小花进行如图
1的三个实验:
实验现象:I 和n 中小花不变色;川中小花变红色.
[查阅资料]图2是同学们查阅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示意图.
[实验结论]氯化氢气体 ______________ (填“显”或“不显”)酸性,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
是 _____________ .
[交流反思]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
色.
(2) 小明向实验川中变红的小花上喷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小花最后变成黄绿色,写出相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实验可以用来说明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测试盐酸的导电性,盐酸能导电
B. 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氯化氢气体中,不反应
C. 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
D. 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盐酸中,能反应.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 10单元 酸和碱》 2016年单元测试卷(广西河池市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民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圍1 圈
工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1 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题2 分,共计30 分)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 稀硫酸
B.氧化钙
C.浓盐酸
D.二氧化碳
【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因此不能使石蕊变红则是溶液不显酸性.
【解答】解:不能使石蕊变红则溶液不会显酸性,而四个选项中稀硫酸浓盐酸均是酸能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虽不是酸但溶于水会生成碳酸而使溶液显酸性,只有氧化钙溶于水会生成氢氧化钙的碱性物质,不能使石蕊显红色.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同时要求我们熟悉一些氧化物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2.有关氢氧化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钠俗称为烧碱、火碱、苛性钠
B. 氢氧化钠在农业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 氢氧化钠在生活中可用于去除油污,是炉具清洁剂中的成分
D. 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而潮解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的俗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B、改良显酸性的土壤时即要考虑物质的性质,又要考虑经济方面的问题;
C、根据氢氧化钠能与油污发生反应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分析.
【解答】解:A、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烧碱、火碱、苛性钠,故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钠显碱性可以中和酸性土壤,但是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并且价格很高,所以现实
生活中一般不用烧碱改良显酸性的土壤,而用熟石灰,故错误;
C、氢氧化钠能与油污发生反应,可以用含有适量氢氧化钠的清洁剂去除炉具上的油污,正确;
D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吸收水分而溶解,故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氢氧化钠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中,质量减少的是()
A、烧碱固体B .生石灰C.浓硫酸D.浓盐酸
【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利用相关的四种物质在空气中的变化情况解决此题,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空气中易吸水质量增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会潮解且吸收二氧化碳并发生反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而质量减少,氧化钙在空气中会吸收水分生成氢氧化钙,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烧碱固体即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潮解并能与二氧化碳并发生反应,导致自身质量增加.
B、生石灰即氧化钙,氧化钙在空气中会吸收水分生成氢氧化钙导致质量增加,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空气中敞口放置易吸水导致溶液质量增加.
D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敞口放置会不断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导致溶液质量减少.
故选D
【点评】此题是对常见物质性质的考查,解题的重点是对四种物质在空气中的变化情况的了解,属常规性物质基础知识考查题.
4. 下列物质中,不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是(
)
A. 盐酸B .氧化铜C.硫酸D .二氧化碳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能生成盐和水,故选项错误.
B、氧化铜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选项正确.
C、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生成盐和水,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能生成盐和水,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
答本题的关键.
5.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小烧杯中进行称量
B. 测某溶液的pH,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到干燥的pH试纸上,跟比色卡对照
C. 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浓盐酸的气味
D. 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称量器-托盘天平;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测定溶液PH值的正确操作分析解答;
C、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进行分析;
D分析使用浓碱液的注意事项.
【解答】解:A、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中称量,该实验操作正
确.
B、测定溶液PH值时,用玻璃棒蘸上一滴待测溶液到干燥的PH试纸上,再跟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正确.
C、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故C错误;
D不慎将浓碱液粘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清洗,然后再涂上硼酸溶液;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A. 血浆B .唾液C .胃液D .尿液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当溶液的 PH 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 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 PH 小于7时, 呈酸性.当溶液的
PH 小于 7时,随着PH 的减小酸性增强.
【解答】解:血浆的 PH 大于乙显碱性;唾液的 PH 接近7,显中性或弱酸性;胃液的 PH 在1左右, 显酸性并且酸性较强;尿液的 PH 在5 - 8之间,显弱酸性或显中性或显弱碱性.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 PH 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
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7.几种作物适宜生长的 pH 范围如下表.取某地土壤浸出液,用
pH 试纸测得其显酸性.则这种土壤
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作物
茶树
棉花
水稻
甘草
pH
5.0 〜5.5
6.0 〜6.8 6.0 〜
7.0 7.2 〜
8.5
A. 水稻B .棉花C .茶树D .甘草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 【专题】压轴实验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土壤显酸性,即土壤的
pH 小于7,因此该地区不适宜种植在碱性土壤中生长的作物,根据
6 •如图中“□”表示人体的一些体液和排泄物的正常 pH 值范围,据此判断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
6
5 4 3 2 1 0
I ---- 1
血浆|唾液 ' 胄潘;尿液
作物最适宜的pH范围做出判断.
【解答】解:A、茶树最适宜的土壤为酸性,适宜该地区得种植,故不正确;
B、棉花最适宜的土壤为酸性,适宜该地区得种植,故不正确;
C、水稻最适宜的土壤为酸性或中性,适宜该地区得种植,故不正确;
D甘草最适宜的土壤为碱性,不适宜该地区得种植,故正确;
故选D.
【点评】酸碱性与pH关系为:pH大于7为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pH小于7为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pH等于7为中性.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
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 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服用含Al (OH 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 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 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要抓住反应的物质为酸和碱.
【解答】解:A、氢氧化钙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故与中和反应原理有关,故A正确;
B、氢氧化铝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故B正确;
C、熟石灰与硫酸铜的反应为碱和盐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C错误;
D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中和反应的概念(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及其应用,掌握酸碱盐的性质及其
应用.
9. 取一滤纸条,等间隔的滴10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
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
F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
Sil
A. 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等
B. 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
C. 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氨水的pH大于7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A、根据实验现象考虑分子运动的快慢;B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定义考虑;C、根据分子的特
点考虑;D根据氨水的酸碱性考虑;
【解答】解:A、由图示现象可知变蓝得点要比变红的点多,说明氨分子运动速度比氯化氢分子运动
得快,故说法错误;
B、酸碱指示剂是指遇到酸和碱呈现不同颜色的物质,可以指示酸碱,故说法正确;
C、分子是时刻在不断运动的,所以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故说法正确;
D氨水属于弱碱,所以氨水的pH大于乙故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氨水的酸碱性,了解酸碱指示剂,知道分子特点和根据实验现象判
断运动快慢的方法.
10. 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氟罩化敷J[席盐酸
X --—-才的熬
;
A. 开始时左边溶液呈蓝色,右边溶液呈红色
B. 开始时左边溶液呈红色,右边溶液呈无色
C. 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一定呈红色
D. 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一定呈无色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稀盐酸呈酸性,遇酚酞试液不变色,故
开始时左边溶液为红色,右边溶液为无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稀盐酸呈酸性,遇酚酞试液不变色,故开始时左边溶
液为红色,右边溶液为无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C、充分反应后若稀盐酸过量,或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可能呈酸性、中性,此时溶液为无色,故选项
说法错误.
D充分反应后若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溶液可能呈碱性,此时溶液为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 向某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氢氧化钠
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图合理
【专题】利用图像,进行分析计算;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向酸性溶液中加碱性溶液时,溶液的pH升高.
【解答】解:向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由小于7逐渐升高,当盐酸和氢氧化
钠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的pH大于7.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
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2.下列各组物质,若不加指示剂则不能确定是否发生了反应的一组是(
A. 锌粒和盐酸
B.锈铁钉和稀硫酸
C.二氧化碳气体和石灰水D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考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根据物质间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若物质间反应有固体溶解、生成沉淀、生成气体、颜色变化则不需要指示剂. 【解答】解:
A、锌粒和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故A不需要;
B、锈铁钉和硫酸反应,铁锈会溶于硫酸并且颜色变为黄色,故B不需要;
C、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故C不需要;
D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故D需要指示剂.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
1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的推理正确的是()
A.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B. 向某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该溶液一定显酸性
C. 酸和碱的溶液能与指示剂反应,所以所有的酸和碱都能使指示剂变色
D. 向某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该溶液一定显酸性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A.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
B. 使无色酚酞不变色的是酸性溶液或中性溶液,据此进行分析;
C. 酸碱指示剂能与酸碱溶液发生反应显示不同的颜色;
D. 酸的溶液都能使石蕊变红.
【解答】解:A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如 CO+2NaOH
—Na>C(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B. 酸性、中性溶液不能使酚酞变色,故选项错误;
C. 一些不溶性的酸与碱不会使指示剂变色,只有酸与碱的溶液才能使指示剂变色,故选项错误;
D. 酸的溶液都能使石蕊变红,所以硝酸的溶液能使石蕊变红,故选项正确.
【点评】此题是对化学的基本常识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对一些规律性化学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4•如图,锥形瓶内盛有气体
X ,滴管内盛有液体 Y .若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液体滴入瓶中,振
A 、 X 是Q, Y 是Ca (OH 2溶液
B . X 是CO Y 是Ca (OH 2溶液 C. X 是SQ , Y 是NaOH 溶液
D. X 是CO , Y 是硫酸溶液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学科交叉型.
【分析】根据玻璃管一端的小气球慢慢鼓起的原因是锥形瓶中的气压减小,产生原因为二:一是内 部气体减少,而是温度降低导致气压减小所致进行分析.
【解答】解:A 、氧气不会与氢氧化钙反应,气压不变,故
A 错误;
B 、 一氧化碳不会与氢氧化钙反应,气压不变,故 B 错误;
C 、 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气压减小,满足要求,故 C 正确;
D 二氧化碳不会与硫酸反应,气压不变,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气球变化的原因,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物质进行具体的分析.
15. 如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荡,套在玻璃管一端的小气球慢慢鼓起,则气体
X 和液体Y 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