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术后护理及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织的相关知识培训和“造口联谊会”提高肠造口的自理能力,恢复自信心,改善生活质量。
联谊会能将家庭的关爱、朋友的关心、社交活动、医护人员提供的服务联系在一起,是造口患者心理康复的最佳途径。
6 展望
近年来,我国在肠造口护理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但仍处于发展阶段,因此造口师的培养十分迫切。
造口师的工作场所不仅仅局限在医院,已经扩展到了社区、家庭及所有有人的地方,不仅要对住院患者负责,还要对出院后的康复、健康负责[20]。
肠造口的护理已经不是单纯给患者解除排除粪便的困难,而是使其的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达到正常生活的圆满状态。
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术后护理及体会
李素萍,王丽,赵菊,张慧敏,张静,贾春莹
(新郑肛肠病医院,河南 新郑,451150)
直肠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是以低位(即位于距肛缘7cm以内,腹膜反折下癌肿)多见,约占直肠癌的75%。
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癌切除术(Miles术式)特点为病变切除较彻底,治愈率高,由于手术复杂,创伤大,患者需做永久性肛门,因此,做好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现将直肠癌行造口术患者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直肠癌患者11例,男4例,女7例,年龄48—67岁,平均年龄59岁。
行造口术7例。
2.术后护理
2.1 情志护理
给予情感及心理支持,鼓励患者面对现实,帮助其树立早日康复的坚定信心。
2.2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48h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腹部及会阴部切口渗出情况,若出血较多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记录24h出入量。
2.3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2.3.1 胃管的护理 一般持续胃肠减压3d—5d,保持胃管流畅,防止引流不畅导致胃肠道积液、积气引起腹胀。
待肛门排气通畅后拔管。
2.3.2 留置尿管的护理 消毒尿道外口2次/d,集尿袋每日更换1次,保持尿道管通畅,观察记录尿的颜色、性质和量,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术后5d—7d夹闭尿管,2h—3h开放1次,以训练膀胱收缩功能恢复,若正常2d后拔除尿管。
2.3.3 骶前引流管和盆腔引流管的护理 为彻底引流盆腔内的残血渗液,一般在骶前间隙放2根橡胶管,分别在会阴部和坐骨结节内侧出接负压器。
术后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堵塞,以免腹腔内积血、积液聚集,引起局部感染。
术后48小时后取半坐卧位,术后72小时鼓励病人适当床边活动,利于引流。
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一般在术后1周引流量减少至5ml/d以下给予拔除。
2.4 饮食护理 术后待肠蠕动恢复,胃管拔除后先饮少量温开水,无腹胀可进少量无渣流失,次日可进流质饮食,少量多餐,1周后可改半流质饮食,2周后进易消化普食。
少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以富含营养、少纤维、易消化为原则,保证营养及便软且易于排出。
2.5 会阴部切口的护理 观察会阴部切口的渗出情况,保持切口处敷料清洁干燥,如污染或被血液渗透及时更换。
引流管拔除后给予中药汤剂熏洗坐浴,每次2min—30min,保持肛门清洁,辅助红外线理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切口愈合。
2.6结肠造瘘口护理 用凡士林或生理盐水纱布外敷,术后24h—48h观察局部肠粘膜的颜色变暗,是否有肠缺血、肠坏死,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术后2d—3d开放造瘘口,患者取左侧卧位,将腹部切口与造口塑料膜隔开,以防粪便污染。
注意局部皮肤的护理,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洗净造瘘口周围皮肤,教会患者正确使用人工肛门袋,备2个肛袋交替使用,换袋时宜取坐位,及时倾倒袋内积粪保持清洁,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2.7并发症的护理 肠断回缩、出血、坏死、结肠造瘘口一般手术后2d—3d肠蠕动恢复后开放,更密切观察,如出现肠粘膜颜色发暗、发紫、发黑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造瘘口狭窄:为预防造瘘口狭窄,开放1周即可开始扩张造瘘口,戴手套用食指涂以石蜡油,缓慢插入造瘘口至第二指关节处,在造瘘口内停留1min—2min,1次/d,1周后改为隔日1次。
扩张造瘘口动作要轻柔,手指插入不宜过深,以手指通过腹壁肌层至腹层为宜,如患者精神紧张应嘱其张口哈气,防止增加腹压。
便秘:患者术后5~7天下床活动,锻炼定时排便。
如因粪便堵塞发生便秘,可插入导尿管灌肠,导尿管长度一般不超过10cm,常用灌肠液为液体石蜡,灌肠时压力不宜过大,以防肠穿孔。
3.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均衡饮食,进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厚味食物。
建议3个月后来源复查。
一般患者半年后即可正常活动,但应避免增加腹压及参加重体力劳动,以防造瘘口肠粘膜的脱出,如发现造瘘口狭窄、排便困难,必须及时就诊。
573例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张兰芬,李成能△,辛太合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云南 昆明,650021)
【摘要】 目的:探讨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要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所收治的573例混合痔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情况,探讨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结论:不同的并发症应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即对症护理;同一并发症发生于不同患者、不同时段时,亦应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即个体化护理。
【关键词】 混合痔;术后并发症;对症护理;个体化护理
混合痔术后常易出现疼痛、水肿、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所收治的573例混合痔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情况,探讨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我们发现:不同的并发症应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即对症护理;同一并发症发生于不同患者、不同时段时,亦应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即个体化护理。
今将其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573例,其中男性290例,女性283例;年龄介于18岁~74岁之间,平均龄37岁;均符合《痔临床诊治指南》[1](2006版)中混合痔的诊断标准;均在肛周局部麻醉下行“消痔灵四步注射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
1.2 结果
573例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5~20天,平均13.3天。
所有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肛门疼痛;出现切缘水肿78例,出血8例,术后尿潴留39例。
2.讨论
2.1 术后一般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肛门敷料情况、生命体征及二便情况。
术后常规预防性抗感染3~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