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卷(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临汾市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24分)
1. (2分)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襁褓祈祷根深帝固
B . 提练羡慕咬文嚼字
C . 枯躁怄气孜孜不倦
D . 逻辑尴尬面面相觑
2. (8分)(2012·镇江) 默写。
(1)
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
(杜牧《赤壁》)
(2)
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烽火连三月,________。
(杜甫《春望》)
(4)
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5)
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6)
人无远虑,________。
(孔子《论语卫灵公》)
(7)
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一联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3. (2分) (2017七下·长春月考)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
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上,便蹲下去。
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
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大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
“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
(1)
选文出自古典名著《________》,作者________。
(2)
选文内容表现的情节是:________。
(3)
结合选文内容概括武松的性格特点。
4. (2分)阅读课文《叫三声夸克》,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盖耳曼把夸克借用过来,无非是一语双关(一个词或一句话表面上是一个意思,暗中还隐藏着另一个意思),说明每一个强子都有三种夸克。
B . 要把想像中的夸克变成真实的夸克并不容易,找了20年,也没有发现夸克的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C . 这好比拿起盒子摇一摇,听到响动,可以初步判定(不能肯定)盒子里有东西。
D . 人们有点泄气(失去信心和干劲)了。
5. (5分)请写该消息的导语。
6. (5分) (2017七下·武威月考) 最近,某校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
一晚,妈妈因某事严厉批评小明。
小明刚要反驳,想到《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的训规,低头不语了。
对于小明的表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30字左右)
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
7. (12分) (2018七下·沭阳月考)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问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
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
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给下面这句话划一处停顿。
其一犬坐于前。
(2)下列每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
B . 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
C . 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
D . 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4)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 . 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 . 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 . 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5)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8. (12分)(2018·威海)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至于启卷,必先几案洁净,藉以茵褥① ,然后端坐看之,或欲行看,即承以方版,未尝敢空手捧之,非惟手汗渍及,亦虑触动其脑②。
每至看竟一版,即侧右手大指面衬其沿,而覆以次指面,捻而夹过,故得不至揉熟③其纸。
每见汝辈多以指爪撮起,甚非吾意。
今浮图、
老氏④尤知尊敬其书,岂以吾儒反不如乎?汝当谨志之。
【注】①茵褥:被褥。
②脑:书脑,即书的订处。
③揉熟:揉坏。
④浮图、老氏:指佛教徒、道教徒。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①忘路之远近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 . ①既出,得其船②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C . ①乃不知有汉②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D . ①藉以茵褥②今于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非惟手汗渍及,亦虑触动其脑。
(3)选文是司马光训诚儿子的一段话,能体现出司马光对书有着怎样的态度呢?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3分)
9. (21分)阅读《母亲的金手表》,完成问题。
母亲的金手表
琦君
①那只圆圆的金手表,以今天的眼光看起来是非常笨拙的,可是那个时候,它是我们全村最漂亮的手表。
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到我家来,听说父亲给母亲带回一只金手表,都要看一下开开眼界。
每逢此时,母亲会把一双油腻的手,用稻草灰泡出来的碱水洗得干干净净,才上楼去从枕头下郑重其事地捧出那只长长的丝绒盒子,轻轻地放在桌面上,打开来给大家看。
然后,她眯起眼来看半天,笑嘻嘻地说:“也不晓得现在是几点钟了。
”我就说:“你不上发条,早都停了。
”母亲说:“停了就停了,我哪有时间看手表。
看看太阳晒到哪里,听听鸡叫,就晓得时辰了。
”我真想说:“妈妈不戴就给我戴吧。
”
②但我不敢说,我知道母亲绝对舍不得的。
我只有趁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时候,才偷偷地去取出来戴一下,在镜子前左照右照一阵又取下来,小心放好。
我也并不管它的长短针指在哪一时哪一刻。
跟母亲一样,金手表对我来说,不是报时,而是全家紧紧扣在一起的一份保证、一种象征。
我虽幼小,却完全懂得母亲珍爱金手表的心意。
③后来我长大了,要去上海读书。
临行前夕,母亲泪眼婆娑地要把这只金手表给我戴上,说读书赶上课要有一只好的手表。
我坚持不肯戴,说:“上海有的是既漂亮又便宜的手表,我可以省吃俭用买一只。
这只手表是父亲留给您的最宝贵的纪念品啊。
”那时父亲已经去世一年了。
④我也是流着眼泪婉谢母亲这份好意的。
到上海后不久,我就在同学介绍的熟悉的表店,买了一只价廉物美的不锈钢手表。
每回深夜伏在小桌上写信给母亲时,我都会看看手表写下时刻。
我写道:“妈妈,现在是深夜一时,您睡得好吗?枕头底下的金手表,您要时常上发条,不然的话,停止摆动太久,它会生锈的哟。
”母亲的来信总是叔叔代写的,从不提手表的事。
我知道她只是把它默默地藏在心中,不愿意对任何人说。
⑤大学四年中,我也知道母亲的身体不太好,可她竟然得了不治之症,这我一点都不知道。
她生怕我读书分心,叫叔叔瞒着我。
我大学毕业留校工作,第一个月的薪水一领到就买了一只手表,要把它送给母亲。
它也是金色的,不过比父亲送的那只江西老表要新式多了。
⑥那时正值抗日,海上封锁,水路不通。
我于天寒地冻的严冬,千辛万苦从旱路赶了半个多月才回到家中,只为拜见母亲,把礼物献上,却没想到她老人家早已在两个月前就去世了。
⑦这份锥心的忏悔,实在是百身莫赎。
我是不该在兵荒马乱中离开衰病的母亲远去上海念书的。
她挂念我,却不愿我知道她的病情。
慈母之爱,昊天罔极1!
⑧我含泪整理母亲的遗物,发现那只她最珍爱的金手表无恙地躺在丝绒盒中,放在床边的抽屉里。
指针停在一个时刻上,但那绝不是母亲逝世的时间。
她平时就不记得给手表上发条,何况在沉重的病中。
⑨没有了母亲以后的那一段日子,我恍恍惚惚的,任凭宝贵光阴悠悠逝去。
有一天,我忽然省悟:徒悲无益,这绝不是母亲隐瞒自己的病情、让我专心完成学业的深意,我必须振作起来,稳步向前走。
⑩于是我抹去眼泪,取出金手表,上紧发条,拨准指针,把它放在耳边,仔细听它柔和而有韵律的滴答之音,仿佛慈母在对我频频叮咛,我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注】①[昊天罔极]原指天空广大无边,后比喻父母的恩德极大。
(1)
本文以金手表为线索,写了我与金手表发生的故事。
请你阅读文章②-⑥段,填写下表。
(2)
文章③、④段写到去上海读书,临行前夕,母女都流泪了。
请分析她们流泪时心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
说说金手表在母亲心中有着怎样的分量,并结合全文分析文章是如何写出这种分量的。
(不超过150字)
10. (22分)(2017·东胜模拟) 阅读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
涵养创新的精气神
①最近,围棋“人机大战”在韩国首尔收官,韩国围棋九段棋手李世石败给人工智能围棋程序AlphaGO。
对此,国人感受到了我们前沿技术创新的紧迫感与危机感。
今年全国两会上,“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灵魂”……创新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高频词,折射的正是对创新的热切呼唤。
②创新从哪里来?首先就需要有那么一种生存与发展的紧迫感与危机感。
500年来,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迁移,背后的重要力量正是创新。
创新能力不足,“卖一台电脑只能赚一捆大葱钱,卖十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波音飞机”的故事就会不断上演。
看当下转型升级,谋长远富民强国,创新都处于核心位置。
当年,钱学森为让祖国“挺直腰杆子”,执着于“两弹一星”研制,立下卓著功勋。
焦裕禄为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宵衣旰食,在漫天风沙漫地碱的兰考创造出多种治沙新招。
从根本上说,正是这一种报效祖国情牵百姓的理想与抱负,使无数人焕发出执着创新的勇气与锐气,踏平坎坷以成大道。
今天,我们更加迫切需要涵养创新的精气神。
③然而,创新之路上,失败是最亲密的伙伴,理想与热情往往会遭遇无数次失败的无情打击。
在相当意义上说,创新能力取决于这种抗打击能力。
有资料显示,科研创新的成功率仅为10%左右。
如果没有对190多次失败的无畏,屠呦呦怎么能提取到青蒿素?倘若不能善待一次次失败,诺贝尔如何能发明炸药?一位著名画家说,所谓大师,其实是失败最多的人。
创新是壮丽的探险,只有不惧困难和挫折,视失败为“在成功路上”,并以“失败虐我千万遍,我待创新如初恋”的精神砥砺前行,方有可能踏着失败拾阶而上,直至梦想的顶峰。
④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
”当遭遇失败,创新者最希望得到“别泄气,当初我比你失败次数还多”的理解,最渴望获得“没事,咱查明原因重头再来”的支持。
宽容是一种智慧。
宽容失败,需要管理者摈弃“成王败寇”思维。
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失败的宽容度,决定着创新的成功率。
一些高精尖企业创新成果之所以不断,原因之一就是失败不仅不会被嘲笑,反而会得到尊敬。
有位院士回忆自己的创新之路说,在他屡次失败后,正是恩师那句“我觉得你不是失败了,而是更接近成功了”的话,给了他坚持创新的耐心和信心。
⑤从根本上讲,创新文化的养成、创新氛围的形成,要靠体制机制的改革。
有人说,中国人从不缺少创新的能力,关键是要激活创新的动力。
有一位大学教授与7名教师成立一家设计公司,研发团队获得公司95%的股份,学
校占公司的股份仅为5%。
创新体制的“天花板”被捅破后,研发团队积极性高涨,实现了创新成果对接需求、对接市场,公司成立仅一个多月,签约项目就达10多项。
实践表明,敢于破除旧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的活力就会不断迸发。
⑥古人云,“日新之谓盛德”。
创新兴则国家兴,创造强则民族强。
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涵养创新的精气神,在迈向现代化的征途上,当代中国一定能实现爬坡过坎、弯道超车。
(1)用围棋“人机大战”开篇有什么作用?
(2)从文中看“创新的精气神”指那些方面?
(3)第三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 作者的主要见解和主张是国人需要创新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B . 第二段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我们更加迫切需要涵养创新的精气神”的道理。
C . 只要破除了旧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的活力就一定会迸发出来。
D . “创新体制的“天花板”被捅破后,研发团队积极性高涨“这里的“天花板”是指对创新者失败的宽容。
(5)依照例句补充一个论据
如果没有对190多次失败的无畏,屠呦呦怎么能提取到青蒿素?倘若不能善待一次次失败,诺贝尔如何能发明炸药?
四、写作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9九上·天河期末) 请以《有你在,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真实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④不能照抄试卷中的文段。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24分)
1-1、
2-1、
2-2、
2-3、
2-4、
2-5、
2-6、
2-7、
3-1、
3-2、
3-3、
4-1、
5-1、
6-1、
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
7-1、
7-2、
7-3、
7-4、
7-5、
8-1、
8-2、
8-3、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3分)
9-1、
9-2、
9-3、
10-1、
10-2、
10-3、
10-4、
10-5、
四、写作 (共1题;共5分)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