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现在学习理论对学习实质的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现在学习理论对学习实质的看法
从哲学角度研究学习理论知识的实质,学习的实质就是认识。
接着,由学习的实质推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最后,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通过综合现代学习论的各种观点,为了吸取各种理论的合理内涵,顺应学习理论的发展趋势,可以对现有理论进行整合,得到一种趋于使各家理论一体化、综合化的观点。
我们认为,学习就是指在主体认知系统与调控系统的相互影响下,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达到知识建构的过程。
这一对学习实质的看法,实际上包涵以下内容。
学习是由两大系统组成,即认知系统与调控系统。
学习者获取知识的内部信息加工的运作过程主要在认知系统内进行,调控系统的作用是使学习者对认知过程的计划、监察调节、控制,既有认知这一调控,又有情意调控,涉及学习者的元认知、动机、情绪、意志、人格特征等多方面内容。
两大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认知结构中哪些命题与问题有关,事先是不知道的,各种转换的规则,也是不明显的,创造性行为本身,应表现出一定的综合水平,即能够把各种要素综合在一起,这种综合水平应超过问题的解决。
学习是新旧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过程。
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的信息决定的,意义是由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的。
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
并且原有知识也因为新知识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信息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知识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且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人们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解释,学习者以长时间记忆的内容和倾向为依据,对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理解总是与自己已有的经验相结合,以原有知识水平为起点进行。
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对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
人的生命在不断地自我成长,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教学也应该在不断地生成着。
对学生而言,学校的教学生活是其整个生活过程中的一段重要经历。
学生在教学生活中,教师不断满怀着兴趣和探究意识,主动参与智慧性的挑战活动,通过调动自己的经验和创造力,将外在的知识进行选择、重组,以个性化的方式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使自己的认知结构得以改善。
从而使个性不断发展。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不断生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学习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
建构主义是继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之后心理学史上的又一重要理论。
建构主义对体育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过程均有积极影响。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互动过程, 学习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 学生通过自我经验的结合形成的对自己知识的一种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学生对知识的简单吸收或者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单向传授, 学习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
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三点: 学生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具体情境性。
学生的主动建构性即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吸收, 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 对所遇到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概念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 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得出自己的结论和认识。
学习并不是对输入信息的被动记录,而是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知识是不能传递的,它只能由学习者主动去建构,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原有知识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
因为每个学习者都会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去建构新信息,因此也使新知识的获得带上个人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