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
1.我国研制的“亿航”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悬停等功能.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迎”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
A. 垂直起飞
B. 垂直降落
C. 定速巡航
D. 空中悬停【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道,在一次试飞中,飞员感觉地面扑面而来,是感觉地面在向上运动,这是以运动飞机为参照物,并且飞机在垂直降落时感觉,故只有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
2.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平衡车匀速行驶时,相对于平衡车上的人,车是静止的
B. 平衡车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平衡车轮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轮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 关闭电机,平衡车仍继续前进是由于其具有惯性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平衡车匀速行驶时,平衡车与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平衡车相对于人是静止的,故A正确:
B、平衡车的重力加上人的重力才等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B错误;
C、人对平衡车的压力与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关闭电机后,由于惯性,平衡车能继续前进,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1)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是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2)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3)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4)任何物体都有
3.2017年4月22日“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我国航天技术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如图所示是在对接前从天宫看天舟的图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发射“天舟一号”的火箭主要用液态氢作为燃料,选择该燃料的原因是它的比热容大
B. “天舟一号”所使用的供电装置最可行的是太阳能电池
C. “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
D. 航天员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需要借助电子设备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A
【解析】【解答】A、用液态氢作为燃料是氢的热值较大,A符合题意;
B、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在太空中是非常丰富的,B不符合题意;
C、“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是静止的,C不符合题意;
D、太空中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对话要借助电子设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Q放=mq知当m相同时,q越大Q放越多;B、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且太阳能在太空中是非常丰富的;C、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A. 匀速直线运动
B. 非晶体的凝固
C. 晶体的熔化
D.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纵坐标表示路程,横坐标表示时间,路程不随时间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图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其中有一段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B 错误;
C、图中温度与时间成正比,说明随着加热,物体温度升高,不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C
D、图中是一条过原点的斜向上的直线,表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分析图象,确定图象反应的物理量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图象反应的物理量间的关系作出判断.
5.甲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某时刻经过乙车旁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乙车和地面上的树木都向东运动.由此可判断()
A. 甲、乙两车一定向东运动
B. 甲、乙两车一定向西运动
C. 甲车一定向西运动,乙车可能向东运动
D. 甲车一定向东运动,乙车可能向西运动【答案】C
【解析】【解答】解: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说明甲车是向西运动的,所以选项A、D不符合题意;
若乙车向东运动或乙车向西运动且速度小于甲车的速度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都会看到乙车向东运动,所以选项B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
6.自行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如图所示,小明用卡取出自行车,行驶在上学途中,他
说自己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 路旁的树木
B. 小明骑的自行车
C. 迎面走来的行人
D. 从小明身边驶过的汽车
【答案】B
【解析】【解答】解:小明在上学的途中,以路旁的树木、迎面走来的行人、从小明旁边驶过的汽车为参照物,小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小明是运动的,以小明骑的自行车为参照物,小明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小明是静止的;故选:B.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7.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
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前2s内,小华跑较快
D. 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C、由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故C正确;
D、由图象可知,两人的全程是相等的,所用的时间都是8s,两人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 错误.
故选C.
【分析】(1)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2)判断前2s内谁跑得快,我们可采取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谁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3)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全部路程除以所有的总时间.
8.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中学生的体重约50N
B. 中学生体积约为0.5m3
C. 中学生站立对地的压强为1.5×104Pa
D. 中学生百米比赛的成绩约为8s
【答案】C
【解析】【解答】A、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
.A不符合题意;
B、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

中学
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体积在左右。

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体重在左右,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在0.03m2左右,双
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在.C符合题意;
D、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小于10s,一般在15s左右。

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对人体重力,密度、压强和跑步速度的了解解答.
9.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调节天平使衡量平衡
B. 熄灭酒精灯
C. 测量水的温度
D. 测量木块边长【答案】 C
【解析】【解答】A.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在测量过程中,通过加减砝码或拨动游码来调节横梁平衡。

不能调节平衡螺母,A不符合题意。

B.酒精灯内有酒精蒸气,用嘴吹灭时,会把火吹入灯内,引起灯内的酒精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爆炸,应该用灯帽盖灭,B不符合题意。

C.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温度计感温泡全部浸入水中,没有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读数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温度计放置及读数方法正确,C符合题意。

D.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刻线紧贴被测物体,不能倾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测量前,通过调节平衡螺母来调节天平平衡,测量过程中,通过在右盘中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的方法来使天平平衡;(2)熄灭酒精灯要用酒精灯帽盖灭;(3)使用温度计要注意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4)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刻度尺要紧贴被测物体,刻度沿着被测长度.
10.如图所示,用三种方法拉动同一物体在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使物体以相等速度移动相同的距离。

所用拉力分别是F1、F2、F3,这三个力的作用点移动距离分别是s1、s2、s3,移动速度分别为v1、v2、v3,不计滑轮摩擦,则()
A. F1:F2:F3=2:1:4 s1:s2:s3=2:1:4
B. F1:F2:F3=4:1:2 s1:s2:s3=2:4:1
C. F1:F2:F3=2:4:1 V1:V2:V3=2:1:4
D. F1:F2:F3=2:1:4 V1:V2:V3=2:4:1【答案】 D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 ,本题中三个滑轮都是克服摩擦力做功,假设物体与水平面的摩擦力f,物体移动的速度为v0,运动的时间为t,则对这三个图分析可得:
(1)甲图:滑轮为定滑轮,因为定滑轮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不能省力,所以根据二力平衡,此时拉力 F1=f;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速度v1=v0,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1=v0t。

(2)乙图:滑轮为动滑轮,因为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省一半的力,
所以根据二力平衡,此时拉力F2=f;但是费2倍的距离,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速度v2=2v0,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s2=2v0t。

(3)丙图:滑轮为动滑轮,拉力的作用点在动滑轮的轴上,因此是个费力杠杆,费2倍的力,省2倍的距离, 因此,F3=2f,
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速度v3=v0,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3=v0t。

综上分析:F1:F2:F3=f:f:2f=2:1:4,
v1:V2:v3=v0:2v0:v0=2:4:1
s1:s2:s3=v0t:2v0t:v0t=2:4:1
故答案为:D。

【分析】(1)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知道物体所受的拉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然后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分别求出F1、F2、F3,即可比较其大小;
(2)根据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判断出速度和距离的关系。

11.汽车以4m/s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60m的斜坡,到达坡顶后接着又以6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该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4.8 m/s
B. 5 m/s
C. 4.25 m/s
D. 2.75 m/s
【答案】 A
【解析】【解答】解:汽车上下坡通过的总路程:s=2×60m=120m;
由v=得,上坡时所用的时间:t1===15s;
下坡所用的时间:t2===10s;
全程所用的总时间:t总=t1+t2=15s+10s=25s;
则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v===4.8m/s。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速度计算公式v=进行计算即可,注意路程、时间的对应.
12.下列关于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同步卫星处于平衡状态
B. 同步卫星的机械能守恒
C. 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
D. 同步卫星使用微波进行通信
【答案】A
【解析】【解答】A. 平衡状态是指静止和匀速和匀速直线运动,而同步卫星做圆周运动,不是平衡状态,A错误,符合题意;
B. 同步卫星只受到重力的作用,高度和速度都不变,机械能不变,所以机械能守恒,B不符合题意;
C. 同步卫星固定于频道上空,与地球的自转同步,相对于地球静止,C不符合题意;
D. 同步卫星和地球之间是真空,要使用微波进行通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或者不受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物体系统的动能和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能量保持不变.这个规律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
电磁波谱(按波长由小到大或频率由高到低排列):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要了解它们各自应用).
13.在月光下,李明看到月亮在云层中穿梭,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 房屋
B. 云层
C. 停在路边的汽车
D. 远处的高山【答案】 B
【解析】【解答】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基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月亮在云层中穿梭,是月亮相对云层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云层是参照物。

故答案为:B。

【分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
14.下列物理量中估测最合理的是()
A.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37℃
B. 书桌上的钢笔落到地上用时约10s
C. 家庭住房的空间高度约3m
D. 一本初三物理书的质量约2kg
【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书桌的高度在80cm左右,书桌上的钢笔落到地上用时在1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家庭住房的空间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故C符合实际;
D、两个苹果的质量在300g左右,物理书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300g=0.3k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15.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张家口举办。

如图所示,当运动员穿着滑雪板在水平雪地上进行滑行训练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
B. 穿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对雪地的压力
C. 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D. 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解析】【解答】A、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运动员是静止的。

A不符合题意;
B、滑雪板一般都做成较大的面积,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强,防止陷下去。

B不符合题意;
C. 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二者等值、反向、共线、不同体不是平衡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符合题意;
D. 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不是一对平衡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
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2)F不变,S↓ (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16.下列图象自左向右中,描述正确的是:()
A. 匀速直线运动
B. 非晶体的凝固
C. 晶体的熔化
D.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答案】 D
【解析】【解答】A、由图象可知,纵坐标表示路程,横坐标表示时间,路程不随时间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其中有一段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B 不符合题意;
C、图中温度与时间成正比,说明随着加热,物体温度升高,不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C 不符合题意;
D、图中是一条过原点的斜向上的直线,表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图像的理解情况。

A中st图像中平行于x轴是静止。

B有一段温度不变是晶体的凝固图象。

C随着加热,物体温度升高,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

D一条过原点的斜向上的直线,表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猎豹的速度为1.8km/min,雨燕的速度为50m/s,猎豹运动更快
B. 受油机在空中加油时,必须和加油机保持相对静止
C. 箭离开弓弦后,能飞行相当远的距离,是因为箭还受到向前的动力
D.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是因为卫星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道,猎豹的速度是1.8km/min=1.8×1000m/60s=30m/s,雨燕的速度是50m/s,所以雨燕速度更快,A不符合题意;空中加油时,受油机和加油机的运动方向必须相同,运动速度的大小必须相等,即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才不变,彼此相对静止,B符合题意;箭离开弓弦后,不是受到向前的动力,而是由于惯性才继续飞行相当远距离的,C不符合题意;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不断改变,所以,是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到的是非平衡力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将速度单位换算统一,再比较大小;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
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18.自行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骑车出行既健康又环保。

周末小华骑自行车去森林公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正在骑行的小华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静止的
B. 上坡前,小华用力蹬脚踏板,是为了增大惯性
C. 自行车把手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 匀速转弯时,自行车和人构成的整体处于平衡状态
【答案】C
【解析】【解答】A.以正在骑行的小华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运动的,A不符合题意;
B.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用力蹬车不能增大惯性,是为了增大车的速度来增大动能,B不符合题意;
C. 自行车把手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C符合题意;
D. 匀速转弯时,由于自行车和人构成的整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处于非平衡状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19.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所示。

拍照过程中车可能()
A. 向西加速
B. 向东加速
C. 向西减速
D. 向东减速【答案】C
【解析】【解答】由甲、乙两图中广州塔的位置判断车是向西运动的,由乙图中杯中的水判断车向西减速运动。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根据车相对于广州塔的位置判断车的运动方向,再根据杯中的水(水具有惯性,即水要保持运动状态不变)判断车的运动状态。

20.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

关于小秦骑共享单车上学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小秦骑行的速度最高可以达到50m/s
B. 小秦骑车转弯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C. 小秦下坡时不蹬车,单车越来越快是因为惯性增大
D. 在骑行过程中,相对于路旁的建筑物是运动的
【答案】 D
【解析】【解答】A. 小秦骑行的速度最高可以达到5m/s,A不符合题意;
B. 小秦骑车转弯时,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即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B不符合题意;
C. 小秦下坡时不蹬车,单车越来越快是因为重力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C不符合题意;
D. 在骑行过程中,相对于路旁的建筑物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
21.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测出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米,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A. 90km/h
B. 70km/h
C. 50km/h
D. 40km/h
【答案】 B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s=200m,t=10s,故汽车的平均速度v==20m/s=72 km/h,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题意,应用速度计算公式v=计算即可.
22.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图所示为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成功对接后,“神舟十一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二号”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
A. “天宫二号”
B. “神舟十一号”
C. 太阳
D. 地球
【答案】B
【解析】【解答】解:
成功对接后,“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的位置不变,“神舟十一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二号”纹丝不动,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神舟十一号”;“天宫二号”与太阳、地球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故B正确.
故选B.
【分析】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一个物体,假定该物体不动,这个物体是参照物;
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23.下列有关力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桨向后划水,船就会向前运动,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越大,受到的力也就越大
C. 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不做功
D. 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滚动,是因为足球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答案】A
【解析】【解答】解:A、用桨向后划船,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桨施加向前的反作用力,于是船就会向前运动,故A正确;
B、因为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就是方向不变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速度为一定值,与所受到的力无关,故B错误;
C、电梯对人有向上的力,并且向上移动了距离,故C错误;
D、踢出去的足球,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而不是受到惯性,故D 错误.
故选:A.
【分析】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所受到的力无关;
C、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D、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4.在北京南站和青岛之间的铁路线长约为819km,火车运行时间约为4h50min,火车运行平均速度约为()
A. 170km/h
B. 182km/h
C. 204km/h
D. 234km/h
【答案】A
【解析】【解答】解:北京南站和青岛之间的铁路线长s=819km,火车运行时间
t=4h50min= h,则火车运行平均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