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与健美方法-运动-如何判断合适的晨练运动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生与健美方法-运动-如何判断合适的晨练运动量
(一)运动后半小时内即能恢复平静,心率、呼吸次数及情绪状态均能恢复到运动前水平。
以心率为例,如果运动量过大,运动结束后五至十分钟内,心率比运动前还要快六至九次/十秒,且半小时内不能完全恢复平静。
(二)锻炼后依然精神饱满,精力充沛,没有困意,对学习、工作没有不良影响。
相反,如精神萎靡、疲乏、头昏、目眩,则说明运动量过大。
(三)运动达到刚出汗或出小汗程度。
不出汗说明运动量不够,大汗淋漓说明运动量过大。
(四)晨练后,早餐食欲很好,食量增加,否则说明运动过量。
(五)通过晨练,体质增强,记忆力增强,学习与工作效率提高,表明运动量恰到好处。
如果身体消瘦、多病、学习与工作效率下降,则说明运动量掌握不恰当,应及时加以调整。
慢性病人的跑步运动量运动量的大小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开始阶段速度可以慢些,距离短些,以后再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逐渐加快速度,增长距离。
患有慢性病的人,最好在跑步锻炼前详细检查一次身体,听听医生的意见。
一般说来,慢性病患者的运动量,以相当于同龄健康人的30~40%为宜。
若健康状态有好转,说明运动量合适,以后可适当加快速度和增长距离。
反之,说明运动量过大,必须减少运动量或停止跑步,改做其它较轻松的活动。
跑步的环境选择不宜在雾中和硬质马路上跑步。
因为雾中含有较多的有害物质,如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氟化氢、病原微生物等。
人在雾中跑步,容易把雾中的有害物质吸入体内,影响健康。
在硬质马路上跑步,地面对身体的反作
用力增大,容易引起脚部疲劳,甚至出现扭伤,另外马路上人多车多,稍不注意还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因此,跑步最好在无雾的天气进行,并要选择泥土路面,有条件的可在运动场地或公园里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