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复习公开课.(61页)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纳方法:
抓住显著语言标志 把握文章段落层次
关于说明顺序题型示例:
试题一: 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科学家们提出了许
多解决方法:首先要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加强对工 业“三废”的治理。其次是采集生物(例如蚯蚓等) 降解净化土壤。还可以通过施有机肥、换土和深翻 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问一:本段采用了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时间顺序
年代:古→今; 季节:春→冬 一天:早→晚 ……
空间顺序
方位:近→远、前→后、左→右、南→北、 低高……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
逻辑顺序
由主要到次要 由现象到本质 由表及里 由抽象到具体 由原因到结果……(可综合运用)
判断下面两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一)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迷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 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 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 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的。词这语些)文字是刻在乌龟
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
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
上,这些木片或竹片叫做简或牍。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
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做帛书。
(表示时间的词语)
(三)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法: 首先要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其次是 采集生物(例如蚯蚓等)降解净化土壤。还可以通过施有机肥、 换土和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13.第⑧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请结合文意 分析其作用。(3分)
1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这样的“冰晶”可能会破坏食物的细胞结构
15.根据第⑦段内容,写出下面说法的依据。(3分) 买来的速冻食品最好是吃多少解冻多少,一旦解
冻就最好不要在冻回去了。
1、把握说明对象,分析其特征,概括文章说 明内容。2-3 分 2、理清文章结构,辨析说明顺序。3-4 分 ★ 3、说明方法的辨别及作用分析。 3-4分 ★ 4、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2-3 分 5、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2-3 分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龙卷风是底层大气中最强的小尺度涡旋系统, 具有奇特的外形和巨大的威力。它从雷雨云的底部 向地面垂下一个弯曲的云柱,上大下小,远远看去, 如同象鼻在空中游动。由于强烈的吸力和旋风, “象鼻”所到之处,地面上的沙石、碎片、尘土和 包括人在内的其他各种物件,都会被抛到半空,飞 舞飘移。在水面上则吸起高大的水柱,四周浪花飞 旋。几分钟后,一切有恢复了平静,留下的是一场 灾难:树拔车翻、墙断屋破、人畜伤亡。强龙卷风 的破坏力是非常大的。1925年3月18日美国出现一 个罕见的强龙卷风,行程360公里,沿途造成689人 死亡,1980人受伤。
解题方法:怎样概括说明文的主要内容?
方法:抓中心句或关键词,对有关内容 加以浓缩。
答题方式: 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特征 (这篇说明文介绍了
的特点。
事理说明文:这篇说明文说明了
的道理。
题型: (1)概括全文的说明内容。 (2)概括某段的说明内容。 (3)文章从哪几方面进行说明的?
思路:
(1)概括全文的说明内容,分三步进行:
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上);
了解考题设置
你遇到过哪些 说明文考题呢?
考题设置
(2013河南中考《“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
12.肌肉记忆为什么可以“不假思索”?(3分)
1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
14.下面这段文字介绍了一种利用肌肉记忆原理发明的新技术。如 果你想用它为上文锦上添花,你会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部分还是
句式:说明了……的……特征 答题思路:找中心句(总写句)
先确定主语(即说明对象) 结合本段说明特征概括,摘要联合, 结合标点(尤其注意分号),认真提炼。 注意准确概括准确界定
(3)文章从哪几方面进行说明的。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思路的把握。)
第一,找各段中心句; 第二,如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找过渡句或开头 的总说句、结尾的总结句。
解题方法: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特点)?
1.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 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 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 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解题方法: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特点)?
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表现在: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
性质(硬、软、冷、热),变化(快、慢、动、静), 成因(简单、复杂),功能。
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对策:A、看题目
B、在首段中找 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 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逻辑顺序
由主要到次要 由抽象到具体
由现象到本质
由表及里
由原因到结果……(可综合运用)
1、下定义、 2、列数字、 3、打比方、 4、分类别、 5、举例子、 6、作比较、 7、引资料、 8、画图表、 9、作诠释、 10、摹状貌
说明文语言特点
1、准确严密(说明文语言最基本的特
征);
2、生动形象(体现在形容词、动词和
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空间顺序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 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 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 上,这些木片或竹片叫做简或牍。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 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做帛书。
(三)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法: 首先要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其次是 采集生物(例如蚯蚓等)降解净化土壤。还可以通过施有机肥、 换土和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15.你和小明一起去游泳,他虽然学过,但已经好几年没下过水了, 有些犹豫。请你结合文章相关内容,鼓励他大胆游泳。
(3分)
考题设置
(2012河南中考《 高山上的守望者—岳桦》)
13.第①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14.第②-⑥段从五个方而介绍了岳桦,请将相关内容填写在下
面空格处。(3分)
第②段:岳桦的属性及地理分布 第③段:______
6、联系实际生活,开放拓展谈看法 3-4分 ★
探究解题方法
解题方法:怎样把握说明对象?
1.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 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 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 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配合的自然美
技巧分析: 1、明确说明内容,需抓住说明对象和特征。 2、说明对象从三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抓中心句
三看首尾段。 3、说明对象的特征应抓每段中的关键词。语言要
简明扼要,切记以偏盖全。 4、模式: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 。
2、找事理说明文题
解题方法:怎样判断说明顺序?
判断下面两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一)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迷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
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
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
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
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空间顺序 (表示方位和立足点变化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龙卷风是底层大气中最强的小尺度涡旋系统, 具有奇特的外形和巨大的威力。它从雷雨云的底部向 地面垂下一个弯曲的云柱,上大下小,远远看去,如 同象鼻在空中游动。由于强烈的吸力和旋风,“象鼻” 所到之处,地面上的沙石、碎片、尘土和包括人在内 的其他各种物件,都会被抛到半空,飞舞飘移。在水 面上则吸起高大的水柱,四周浪花飞旋。几分钟后, 一切有恢复了平静,留下的是一场灾难:树拔车翻、 墙断屋破、人畜伤亡。强龙卷风的破坏力是非常大的。 1925年3月18日美国出现一个罕见的强龙卷风,行程 360公里,沿途造成689人死亡,1980人受伤。
第④段:______
第⑤段:______
笫⑥段:岳桦林的生态功能
15.第④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两种井分析其作用。 (4分)
16.本文的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形象。任选一个方面,结合 第⑤段的内容加以分析。(3分)
考题设置
(2009年河南中考《速冻食品也新鲜》 )
12.给本文拟写一个能显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标题。 (3分)
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问二:列举的治理土壤污染的三种方法的顺序能否颠
倒?为什么? 不能。因为文章是按照从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说明
的。
关于说明顺序题型示例:
试题二:
第一种泪水是在眨眼间产生的,即所谓的“基础 泪”……,第二种眼泪,也具有纯生物作用,它是因 为条件反射活动流出的泪水。……第三种眼泪,也是 最后一种眼泪,即由于激动而流出的眼泪。得到的证 实说,这种眼泪只有人类才有。
结尾部分?为什么?(2分)
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名叫“移动音乐触觉”的技术,你只需要戴上一 款特殊的无指手套,把手放在琴键上,这副手套通过蓝牙与-台笔记本或是手 机连接,科学家设计的计算机程序会将音符转换成震动,并刺激手指移动到 正确的位置上敲击琴键。而在这期间,你完全可以背英语单词或者看部新上 映的电影。实验证明,这期间背诵单词的效率与正常情况下没有任何区别。
问一:三种眼泪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不能。因为本文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 高级的逻辑顺序说明的。
问二:本文说明三种眼泪时,哪种说得简略,哪种说得 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前二种略,第三种详。因为第三种最高级最复杂。 不为一般人所熟知,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关于说明顺序题型示例:
试题三: 60分贝以下的噪音一般不会引起人的厌烦。假如在超过
易错点:①不用完整的句子表述,只挑句中的 几个词语
②找得不全,特别要注意文章最后的“此 外”“还有”之类的词
说明对象VS说明内容(中心)
说明对象:介绍的某种事物或事理 说明内容(中心):说明对象+特征
1、 《苏州园林》“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一 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2010德州市中考题)
说明文阅读复习
复习目标
1、了解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 2、探究说明文阅读解题技巧; 3、模拟训练提高说明文阅读能力。
复习步骤
1、回顾知识要点 2、了解考题设置 3、掌握解题方法 4、随堂练习反馈
回顾知识要点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目的是给人知识。
第一 通读全文,分出层次。找出文章介绍了说明对象 的哪些方面;
第二 对于外形、大小、色泽等方面可归为特征一点;
第三 用“说明了……”或“介绍了……”的句式表述。 易错点:说明的几个方面找得不全,对文章阅读
不细致,要特别注意开头结尾段,尽量在原文找答案。
(2)某段的说明内容。 第一,找中心句; 第二,如果没有中心句,就要分析段落结 构,是总分式还是并列式; 第三,表述时找对主语。
70分贝噪音的环境中,想要更好地休息就得服用镇静剂或安 眠药。当然,75分贝的噪音算中等级别,它能影响人的思维 和情绪。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们 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例 如:摩托车行驶中的噪音可以达到100—110分贝,其强度超 过电锯木发出的声音,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 的噪音。它大大超过喷气式飞机降落到距地面100米时产生的 轰响。科学实验表明,超过15分贝的噪音能引起人的严重的 烦躁和不安,这种情况相当于癫痫发作时的一系列大脑变化; 面对160分贝的噪音,动物可能死亡。 问一: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内容的?
事物说明文(《中国石拱桥》)
形状、构造、类别、特点、功能
说明对象不同、关系、演变
平实说明文
说明语言不同
生动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
科普读物、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都属于说明文
时间顺序
年代:古→今; 季节:春→冬 一天:早→晚 ……
空间顺序
方位:近→远、前→后、左→右、南→北、 低高……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