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本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完好教
案
第七单元教材剖析
一、单元教课目的:
本单元编排了《大象的耳朵》 《蜘蛛开店》 《青蛙卖泥坑》 《小毛虫》 4 篇课文, 1 个语文园地。
四篇课文都是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故事生动风趣,语言风趣,奇妙启示学生悦纳自我,热爱生活,用勤奋的双手去创建美好的生活。
低年级的童话教课合适让孩子讲一讲、演一演,可联合课后练习中安排的复述课文,续写故事等语言实践形式,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落实有针对性的读说、读写指导,促使学生从累积到运用的有效迁徙。
此外,识字教课可重视于随文识字,鼓舞学生发现规律,找出特点,自主识记。
写字教课要点关注汉字作为偏旁后,某些笔划的大小和形态的变化。
朗诵课文时,重在读好问句,能读出语气的变化,感觉人物的心情。
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丰富词语的累积,领会要点词句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
1. 二、单元重、难点: 要点: 认识 55 个生字,正确、雅观地书写 34 个生字,能够借助具
体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感觉童话故事的兴趣性。
难点: 1. 能够在分角色朗诵的过程中领会人物说话的语气。
2.写话
3.在分享阅读的过程中感觉念书的乐趣,进一步培育爱念书好
念书的兴趣。
三、单元课时安排:
1.《大象的耳朵》 2 课时
2.《蜘蛛开店》 2 课时
3.《青蛙卖泥坑》 2 课时
4.《小毛虫》 2 课时
语文园地七 2 课时
总计 10 课时
19.大象的耳朵
教课目的
1. 会认“似、耷”等10 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 个生字,掌握“似、扇”2 个多音字。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教课要点 1. 识记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义,懂得此中的道理。
教课难点知道大象的想法是如何改变的,理解他人说的不必定
正确,要学会思虑的道理。
教课方法朗诵法议论法解说法
教课时间 2 课时
教具字卡、图片、PPT
预习设计古诗累积与背诵
教课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1.课件出示谜语:耳朵像葵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打一动物)
2.今日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讲的就是大象的耳朵。
3.出示课题:大象的耳朵。
(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指引:鼓舞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要点沟通识字记字方法。
(1)多音字:
扇: shān扇动 shàn电扇
(2)图片识:竖、竿、撑、舞
(3)生活识字:痛、烦、耷
2.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和词语。
3.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诵状况,师生评论,正音。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象为了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的故事。
)
四、指导写字
遇:半包围构造,笔顺是,右侧的笔顺要记清。
第二课时
一、复习、激趣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象的耳朵》,谁能来谈谈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大象的耳朵会有哪些作用?
2.复习上节课生字词。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
2.指读第一自然段。
(1)你知道了什么?(大象的耳朵像扇子,大象的耳朵是耷拉
着)
(2)大象的耳朵会有什么作用呢?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
3.指名读第 2~8 自然段。
(1)指导读好问句。
(2)分角色朗诵,看看谁读得最好。
(3)学习第 8 自然段。
①“喃喃自语”是什么意思?谁来表
演这一段?②你感觉大象的耳朵有弊端了吗?有必需把耳朵竖起来了吗?
4.学习 9~13 自然段。
(1)指名学生疏段朗诵。
(2)大象是如何让耳朵竖起来的?(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
来)
(3)那么,此刻,你感觉大象应不该当把耳朵竖起来?不该当,由于大象的大耳朵耷拉着是起到保护作用的。
起到了哪些保护作用呢?
(4)我们一同来读第 12 自然段。
指名读第 13 自然段。
三、小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这篇故事告诉我们要坚持
我们自己的特点,不可以别什么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
齐读课文,记着这个风趣的小故事。
1.大象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眼中的大象。
(大象
有大大的耳朵,长长的鼻子,粗粗的腿,白白的象牙,壮壮的身子
和细细的尾巴。
)
2.(1)自由读课文,用你喜爱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娴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3)给以下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ìshìshānshàn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大象只需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它们赶跑。
3.同桌互读,读好问句并怀疑。
4.生描红书空。
学生活动
1.思虑:大象为何要把自己的耳朵竖起来?
2( 1)标出课文有几个段落。
(2)练习说句子。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有耳朵,像。
(3)想想:这几个自然段一共出现哪些动物?(大象、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这几个自然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大家都迷惑大象的耳朵为何是耷拉着的。
)
(4)思虑①:这样做好吗?会舒畅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不舒畅,常常有小虫子飞到大象耳朵里,还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吵得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
思虑②:耳朵耷拉着的作用是什么?(学生举手回答:防备虫子飞到耳朵里,还能够把虫子赶跑)
思虑③:大象说:“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板书设计大
象的耳朵耷
拉着
虫子飞不进来
作业设计
1.达成课后练习题。
2.收集不一样动物的不一样身体部位都有什么作用。
3.熟读课文。
20.蜘蛛开店
教课目的
1. 会认“店、蹲”等16 个生字,会写“店、决”等9 个生字。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叙述这个故事。
3.学会运用想象续编故事,理解不可以一味地只想着做简单的事情。
教课要点识记生字词,掌握故事内容。
教课难点学会运用想象续编故事,理解不可以一味地只想着做
简单的事情。
教课方法指引理解法、念书指导法
教课时间 2 课时
教具多媒体课件、田字格黑板贴、生字卡片
预习设计预习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
教课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兴趣导入
1.出示图片:蜘蛛河马长颈鹿蜈蚣(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2.那么你们知道这几个动物小朋友之间发生了如何风趣的故事
吗?我们接下来学习新课文《蜘蛛开店》。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教师识字方法指引。
(1)偏旁归类识字:蹲、趴;寂、寞;蜈、蚣
(2)加偏旁识字:店、编、露
(3)联系生活识字:口罩的“罩”,照料的“顾”,互换的“换”,仓促的“匆”
(4)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2.检查单字的认读状况。
三、朗诵课文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再读,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四、学习第 1 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 1 自然段。
2.从这一自然段你知道蜘蛛为何要开店吗?(好孤独,好无聊)
3.教师联合生活解说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教师总结)口
罩编织店—口罩—河马围巾
编织店—围巾—长颈鹿袜子
编织店—袜子—蜈蚣
2.学习第 2~4 自然段
(1)小组合作朗诵,
(2)出示句子:河马的嘴巴那么长,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成天的时间,终于织完了。
①指名同学读句子,指导读出万分叹息,如释重担的感情。
②学习“时间”“终于”两个词语。
③请同学用“终于”练习口头说句子。
3.出示第 5 自然段
(1)学生自由举手朗诵。
(2)蜘蛛感觉围巾织起来很简单,你们说对吗?
(3)同学们都说得很有道理,下边我们持续学习课文,看看织围巾究竟简不简单。
4. 依据前面的学习方法,学生疏组学习第6~8 自然段。
教师总结学习反应。
(蜘蛛卖围巾,遇到长颈鹿,长颈鹿的脖子和大树相同高,蜘蛛足足忙了一个礼拜才织完围巾。
可见织围巾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
5.指名读第 9~11 自然段。
(1)最后蜘蛛的袜子店迎来四十二只脚的蜈蚣,蜘蛛的反响是如何的?(吓得仓促跑回网上)
(2)蜘蛛的反响告诉我们这织袜子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6.学完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道理呢?
三、复述课文,讲故事
课文的最后,蜘蛛跑回网上,那么蜈蚣的袜子究竟织没织出来呢?
四、指导书写
1.认真察看 9 个会写字,书写这些字时,应当注意什么?学生全班沟通。
2.教师要点指导:商、围、期
3.学生摹仿,教师巡视指导。
展现,全班互评。
学生活动
1.谈谈这些动物最突出的特点。
2.齐读课题。
3.轻声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4.合作识字。
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告诉小朋友你用什么方法记着它。
5.全班沟通报告。
找一找:
(1)蜘蛛为何要开店?
(2)蜘蛛开了什么店?都有哪些顾客?都卖了哪些商品?沟通反应。
思虑:“孤独”“无聊”是什么意思?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1.指名认读生字。
开火车读词语,齐读。
2( 1)议论:找出蜘蛛开了什么店,卖什么商品,要卖给谁。
(2)思虑①:这几个自然段讲的什么?(蜘蛛开了口罩编织店)思虑②:蜘蛛为何张口罩编织店?(由于口罩织起来很简单。
)
思虑③:蜘蛛的编织店里口罩卖多少钱?(一元)你感觉一元贵不
贵?为何?思虑④:蜘蛛的店里来了一位顾客,这位顾客是(河
马)。
给河马织口罩简单吗?(不简单)为何?(由于河马的嘴
巴那么长)因此蜘蛛叹息道“口罩好难织啊”。
(指导学生领会“简单”到“难”的变化)
(3)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4)分组议论,小组长依据合作要求指导学习课文。
(5)指名读有关自然段。
(6)学完了课文,你理解了什么?(做任务事情不可以只图简单)
3.(1)小组内沟通故事内容,派代表登台讲故事,为讲得好的
同学赐予奖赏。
(2)假如你来开店,你会如何为河马、长颈鹿、蜈蚣供给服务
呢?请大家把你们想到的故事写下来,并讲给爸爸妈妈听。
作业设计
1.听写生字词。
2.复述课文。
3.续编故事。
21.青蛙卖泥坑
教课目的
1. 认识“卖、牌”等15 个生字,会写“蛙、卖”等8 个生字。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领会角色语气。
3.学习课文,建立环保意识,认识环境的重要。
使学生感悟到
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勤奋的双手创建的。
教课要点
1.识记生字词,有感情朗诵人物对话,认识故事内容。
2.学习课文,建立环保意识,认识环境的重要。
教课难点使学生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勤奋的双手创建
的。
教课方法解说法,比较法
教课时间 2 课时
教具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预习设计预习生字,朗诵课文
教课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出示课题)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2.谁来给大家讲讲你的猜想。
我们一同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
的。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老师检查读生字
(1)带拼音认读生字。
(2)去拼音认读生字。
(3)老师打乱读,老师带读。
(4)男生、女生竞赛读。
2.读课文,读通畅词句。
(1)此刻请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入课文,看看可否把词语读得更通畅些。
(2)学生自由读。
(3)指名读,学生评并纠正。
(4)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思虑。
三、组织学生研究青蛙卖泥坑的过程
1.分角色朗诵课文3 ~9自然段。
2.环绕问题进行研究。
要点指导朗诵老牛和野鸭的话,理解它们的意思。
3.拓展延长。
四、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你们知道青蛙为何卖泥坑
了吗?接下来我们持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1、 2 自然段
1.青蛙为何要卖自己的泥坑呢?
2.青蛙是如何卖自己的泥坑的?
(1)联合图片①青蛙竖起来一块牌子,上边写
着“卖泥坑”。
②青蛙高声吆喝“卖泥坑喽,卖
泥坑!”
(2)启示学生想象平常在哪、什么时候见到过吆喝。
三、学习课文第 3~9 自然段
1.自由朗诵课文 3~9 自然段
2. 分角色朗诵课文,把老牛、野鸭的不满意读出来。
(1)指名读老牛说的话。
(老牛的语气低落)
(2)指名读野鸭说的话。
(野鸭的语气)
(3)指名读青蛙的三次吆喝,比较三次吆喝。
(一次比一次青蛙更有自信了,声音更大了。
)
3.听了老牛和野鸭的建议,青蛙是怎么做的?
4.经过改造后的泥坑有什么变化?
5.师生疏角色朗诵课文。
四、学习第10 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第 10 自然段,
2. 教师指导做想象说话训练。
出示:一只小鸟飞来了,它说:“”。
3.拓展思想。
4.听了这些小动物们的话,青蛙是如何做的?你感觉他的做法对吗?假如你是青蛙,你会怎么做?
五、指引研究第 11 自然段
1.有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下边吆喝起来。
2.青蛙说这里多好呀!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儿多好,把这些句子勾下来,自己读读。
3.谁能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呀。
4.听了青蛙的吆喝,你会怎么想呢?难怪青蛙呆住了!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多好呀!为何要卖掉呢!
六、回归整体,拓展思想
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全文。
七、分角色表演故事 1. 怀疑:小青蛙究竟是怎么卖泥坑的,卖出去没有呢?
2( 1)学生自己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准。
(2)①此刻请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入课文,看看可否把词语读得更通畅些。
②学生自由读。
读完的同学在每一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③指名
读,学生评并纠正。
④思虑:小青蛙为何要卖泥坑?它卖出去没有?原由是什么?
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 1)思虑:小动物们为何没有买青蛙的泥坑?
(2)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诵。
学生活动
3.想想还有哪些小动物会经过青蛙的泥坑,它们看见泥坑会说些什么呢?
教师活动
1.请一位同学来讲讲《青蛙卖泥坑》这个故事?
2.( 1)烂泥坑这儿不怎么样搬到城里住
(2)学生读好青蛙的吆喝。
3.(1)思虑:想想,谁来看了青蛙的泥坑?他们买了没有?泥坑为何没有卖出去?
(2)议论沟通:①老牛来看过,可是没有买。
由于老牛希望四周有些草。
②野鸭来看过,但也没有买,他感觉池塘里的水太少了。
(3)想:①假如在泥坑四周种些草,泥坑就能卖出去了。
②假如能往泥坑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
做:①收集草籽,播撒在泥坑的四周。
②砍竹子,引山泉。
(4)泥坑四周长出绿茵茵的小草,有了泉水。
4( 1)边读边想:有哪些小动物从小泥坑边经过?它们说了
些什么?
(2)来了,它说:“”。
(3)沟通:小鸟为何说这里缺树?蝴蝶为何说这里缺花?小兔为何说这里缺路?小猴为何说这里缺房屋?
5( 1)谁来读读青蛙此次是怎么吆喝的?
(2)学生在老师的组织指引下,勾勒。
学会抓要点词句理解、领会。
(3)有感情的读句子。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诵第 11 自然段。
6.组织议论,青蛙为何没有卖掉泥坑?你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觉?
板书设计
老牛——没有草
野鸭——水太少
青蛙卖泥坑小鸟——弊端儿树
蝴蝶——弊端儿花
作业设计
1.听写生字词。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建立环保意识。
22.小毛虫
教课目的
1.正确认读 16 个生字;正确书写 8 个生字。
2.正确朗诵课文,在阅读中理解累积“活力勃勃、悉心全力”等词语。
3.能运用“边读边思,睁开想象,抓住要点词句”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教课要点
1.正确读文,识记、书写生字。
2.能经过有关词句,叙述小毛虫的经历,并懂得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消极绝望,要悉心全力做好自己的事的道理。
教课难点懂得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消极绝望,要悉心全力做好自
己事的道理。
教课方法解说法议论法
教课时间 2 课时
教具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
预习设计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诵课文。
教课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片,引入课题
1.(出示各样蝴蝶图片)师:春季来了,同学们,你们看——看到了什么?
2.出示句子,揭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三、读 1、 2 自然段,领会理解
1.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思。
2.沟通反应。
(随机出示句子)
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
飞。
3.动画演示: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各处活力勃勃。
4.指导朗诵。
5.(出示句子)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搬动了一点点。
当它蠢笨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感觉自己忧如漫游了整个世界。
6.小结:小毛虫这么蠢笨,这么可怜,但它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下节课持续学习。
7. 仍旧子写句子。
例: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第
二课时
一、持续学文,练习说话
介绍小毛虫。
出示:小毛虫真可怜,小毛虫真蠢笨。
1.读第 3、 4 自然段,理解“消极绝望”“敬羡”。
2.自由读第 5、6 自然段。
(1)理解“与世隔断”的意思。
(2)出示句子: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3.自由读第 7 自然段,画出小毛虫变为蝴蝶后的样子。
4.出示图片及有关词句,让学生睁开想象,借助提示说一说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
二、复习稳固
1.游戏,词语搭配。
2.出示课后习题中的词语,学生读一读,记一记,口头练习造句。
3.写字训练,教师指导难点字。
整:“束”的捺画要改为点,撇画要伸展,与“攵”的捺画相
响应。
“正”字写在田字格中居下居中的地点。
1. 齐读句子:漂亮的蝴蝶有一对轻快的翅膀,上边充满色彩斑斓的花纹。
2(1)自由轻声朗诵课文。
(2)接龙读课文,纠正读音。
(3)同桌齐读课文,检查读音。
议论:你感觉这是一条怎么样
的小毛虫?
出示:()的小毛虫
(4)沟通反应。
3.( 1)思虑:你为何感觉小毛虫既可怜又蠢笨呢?
(2)思虑:从这个句子中的什么地方能够看出它很可怜?(不
会唱、不会跑、不会飞)
(3)指引学生睁开想象,感悟昆虫们的快乐,发现这与小毛虫
的可怜形成激烈的对照。
图片展现,学习理解“活力勃勃”的意
思。
4.师生合作读第 1 自然段。
5.从哪里能够看出小毛虫“蠢笨”?动画演示理解“搬动”。
(抓住“九牛二虎之力”“搬动了一点点”“漫游了整个世界”理
解“蠢笨”领会小毛虫的“可怜”)
1(1)默读第 3、4 自然段。
思虑:小毛虫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此刻,你感觉这是一条怎么样的小毛虫?
(2)自由读 5、6 自然段。
(3)小毛虫和以前的样子对照,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
4.学生感知小毛虫的坚毅,体验它不消极绝望,不敬羡和悉心全力做好自己工作的心情。
思虑:这是如何的规律?小毛虫耐心等候会有如何的结果?板书设计
22小毛虫(蠢笨)
小毛虫不消极不绝望悉心全力蝴蝶(灵便轻快)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作业设计
借助提示,讲一讲小毛虫是如何变为蝴蝶的。
语文园地七
教课目的
1.认识字词,累积与劳动有关的词语。
2.能依据语境猜想难点字的意思,并复习稳固查词典的方法。
3.掌握汉字变偏旁后在笔划大小和形态上的变化。
4.学习比喻句的写法。
练习写话,把自己想养小动物的原由说清楚。
5.初步认识二十四节气,娴熟朗诵、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培育优秀的阅读习惯。
教课要点 1. 识字写字,能依据句意猜想难点字的意思。
2.学写比喻句;练习写话,求情楚原由。
累积《二十四节气歌》,培育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课难点能依据语境猜想难点字的意思,并复习稳固查词典的
方法。
教课方法解说法、合作议论法
教课时间 2 课时
教具多媒体课件、田字格黑板贴、生字卡片
预习设计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畅。
教课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写字
( 一) 导入:
出示有关图片和词语,看看这些工作,你想做哪一项?请你高
声地读一读它。
( 二 ) 汉字与偏旁
1.出示“又—劝”“土—堆”。
认真察看汉字变偏旁后,在笔
划大小和形态上有什么变化?(学生可小组议论)
2.出示“转、特” , 请同学们模拟刚才的方法来剖析剩下两个
字的偏旁特点。
二、词语累积
( 一) 猜一猜
1.出示句子和加点的字“摸”,先让学生猜猜这个字的意思,再经过查词典查验。
2.出示剩下的两个例句
3.总结方法
(二)学习比喻句
1.课件出示句子
2.去掉句子修饰成分,对照总结学生的发现。
4.学习比喻词“像”“仿佛”。
三、写一写
1.教师:假如你能够养一只小动物,你想养什么?(指名说)
2.为何想养这类小动物?谈谈你的原由。
第二课时
一、《二十四节气歌》
1.出示诗歌
2.教师逐个显示正确答案。
3.详细介绍每个节气的特点。
二、我爱阅读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
“有时圆圆像个盘子,有时弯弯像只船,要问这个是什么?夜晚仰头向天看。
”
2.教师运用图片讲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指导学生认识描绘月亮变化的词句。
3.介绍故事中的比喻手法。
教师活动
1.指名读词语。
教师校音指导,读好“扫”平舌音,“拎”前鼻音。
2.指名谈谈自己的发现。
3.学生书空笔顺,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活动
1.“摸”,用手去碰,动作很轻。
“摸”字是提手旁,表示跟手有关,是一个动词。
2.依据相同的方法,小组合作研究,猜想加点字的意思。
3.指名学生读一读 . 学生相互议论沟通:读完句子,你们有什么发现?(都有“像”这个词)。
4.出示图片学生仿写句子。
——燕子的尾巴像。
取出练习本,把你想说的写下来,注意写清楚原由。
你有养小
动物吗?请写一则察看动物的日志。
1.学生自由朗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明说每句诗歌中的节气
3..自由读,试试背,齐背。
1.学生自由读故事,思虑:这个故事题目叫什么?故事里说了件什么事?
2.全班齐读故事。
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七
作业设计
1.写话:写一写你喜爱的小动物。
2.背诵《二十四节气歌》郑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