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
修饰淀粉微胶囊包埋应用及其机理研究实验方案
一、原料选择:
麦芽糊精
二、样品制备:
1、主要原料及试剂:麦芽糊精,95%乙醇,辛烯基琥珀酸酐(OSA),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冰乙酸等。

2、实验步骤:①称取一定量麦芽糊精(100.0g),加入到四口烧瓶中;②用搅拌器固定四口烧瓶至超级恒温水浴器的反应釜中;③控制超级恒温水浴器的水温一定,并保持;④边加入适量95%乙醇至四口烧瓶边搅拌;⑤搅拌均匀后,向反应体系中缓慢滴入NaOH的乙醇溶液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维持在碱性;⑥量取适量的辛烯基琥珀酸酐缓慢加入四口烧瓶,加入前,辛烯基琥珀酸酐用乙醇进行稀释;
⑦反应一段时间结束后,用冰乙酸调pH值至7.0左右,过滤,用95%乙醇洗涤、过滤,操作3次,抽滤脱水,50℃以下低温干燥0.5h,粉碎过筛得到样品。

3、影响因素:
①麦芽糊精乙醇混和液浓度:35%~40%【暂不考虑】
②反应温度:25℃~40℃(25、30、35、40)
③调反应体系pH值用NaOH量:1.0g、1.2g、1.4g、1.6g
④加入辛烯基琥珀酸酐(OSA)的量:干基的5%、10%
⑤反应时间:3h~11h(3h、5h、7h、9h、11h)
4、单因素实验(单因素实验以所得样品取代度大小作为效果好坏的依据):
①设定麦芽糊精乙醇混和液浓度为40%,加入辛烯基琥珀酸酐(OSA)的量为干基的5%,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5小时,改变反应的加碱量;
②设定麦芽糊精乙醇混和液浓度为40%,加入辛烯基琥珀酸酐(OSA)的量为干基的5%,加碱量为①中产品取代度最佳的加碱量,
反应时间为3小时,改变反应温度为25、30、40℃,
③设定麦芽糊精乙醇混和液浓度为40%,加入辛烯基琥珀酸酐(OSA)的量为干基的5%,反应温度为30℃,加碱量为①中产品取代度最佳的加碱量,改变反应时间分别为:3、5、7、9、11h
5、正交实验:
……
三、样品性质测定:
1、水分测定:
把称量杯洗净,于120℃下烘干,称其质量m,准确称取2~3g m1样品于称量杯中,打开杯盖在烘箱中120℃下1.5~2h,取出冷却称重m2,再置烘箱中0.5h,再取出称重,两次的质量差小于0.002g,否则继续烘干。

水分含量计算公式:水分含量=(m+m1-m2)/ m1。

2、取代度Degree of Substitution(酯化度)测定:
①方法一:称5.0g样品置于烧杯中,用无水乙醇润湿,加25ml
2.5mol/L盐酸乙醇溶液磁力搅拌30min后加100mL乙醇继续搅拌10min。

将样品倒入砂芯漏斗抽滤,用90%乙醇洗涤至无Cl—离子(用硝酸银检验)。

将样品烘干,称取纯净样品0.5g,加150mL蒸馏水于锥
形瓶中,沸水浴加热至溶液澄清,加2滴酚酞(1%),趁热用0.05mol/LNaOH 滴定至终点,并根据下面公式计算取代度:
取代度DS =1000·21011000·4.162??-??
W V C W V
C 162.4:葡萄糖残基摩尔质量,g/mol
210:辛烯基琥珀酸酐摩尔质量,g/mol
C :NaOH 标准溶液摩尔浓度,mol/L
V :样品滴定所耗用NaOH 标准溶液体积,ml
W :样品质量,g
②方法二:准确称取1.5~2.0g 样品至于250ml 烧杯中(洗净烘干),用10ml 异丙醇润湿后,加入15ml 2.5mol/L 盐酸的异丙醇溶液,磁力搅拌30min ,然后加入50ml 异丙醇溶液,继续搅拌10min ,
将样品移入布氏漏斗,用异丙醇淋洗洗涤滤渣至无Cl -(用0.1mol/L 硝酸银检验)。

再将样品移入500ml 烧杯中,用90%异丙醇淋洗漏斗,洗液并入500ml 烧杯中,加蒸馏水定容至300ml ,沸水浴20min ,加2滴酚酞,趁热用0.1mol/L NaOH 滴定至粉红色。

取代度(DS )计算公式如下:DS=0.162A /(1-0.210A )。

式中:A 为每克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所耗用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mmol )。

3、乳化性能测定:
㈠方法一:①乳化力的测定
50mL2%的试样溶液与50mL 花生油混合,置于威宇高剪切乳化
机中以l000rpm 的速度处理1min,全部倒人量筒,用少量消泡剂除去泡沫.静置30min后,测定乳化层的体积V1(mL),乳化力用如下公式计算:
乳化力=V1/100
②乳化稳定性的测定:
50mL2%的试样溶液与50mL花生油混合,置于威宇高剪切乳化机中8000rpm 的速度处理10min,然后倒入量筒,加入少量的消泡剂除去泡沫,静置30min,用l0mL的刻度离心管取出l0mL样品置于离心机以2500rpm的速度离心处理5min后,测定乳化层的体积V2(mL),乳化稳定性用如下公式计算:
乳化稳定性=V2/10
㈡方法二:产物乳化性能测定方法
将一定量酯化产物溶于水中配制不同浓度,搅拌使其分散后放入沸水浴中加热并继续搅拌约10min,得到糊化均匀的乳液备用。

将制备好的乳液置于500ml左右的烧杯中,趁热用WX500CY型高剪切混合乳化机以10000r/min的速度搅拌,同时以细射流方式缓慢加入一定量大豆色拉油,2min内加完,继续搅拌3min,得到水包油型的乳状液。

将所得乳液置入100ml量筒中,静置,观察并记录相分离情况。

产物乳化性能以乳液分层时间表示。

4、黏度测定:
采用Brabender,总容积V=460ml,配成6%淀粉乳,故需460×6%=27.6g(干基)。

根据样品水分含量,计算出所需样品质量m,其
余460-m为蒸馏水。

5、DE值的测定(据报道,当低粘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DE值为30左右时,微胶囊化的效果和微胶囊的稳定效果最好。

):采用国家标准GB12099-89来测定低黏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DE值。

在测定过程中,只可使用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

⑴混合费林溶液的标定:①移取25mL混合费林试剂于烧瓶中,移液管加入18mL D-葡萄糖标准溶液(精确称量0.600g无水D-葡萄糖加水配成100mL溶液),振荡后迅速升温,控制在2min±15s时间内沸腾,保持蒸汽充满烧瓶,以防空气进入,持续2min后,加入1mL亚甲基兰指示剂(1g/L),用D-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消耗的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mL)(从滴定烧瓶溶液上表面观察亚甲基蓝的蓝色消失是最好的方法,它可避免红色氧化铜(I)的干扰。

在烧瓶背后放置白色屏障将更有利于观察。

)②调整D-葡萄糖初次加入量为0.3mL,其余步骤同上,但滴定过程要在1min内完成,整个沸腾时间不超过3min。

记录滴定时消耗的D-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V1(mL)。

③第三次滴定时,为达到时间上的要求,可调整D-葡萄糖的初加量,其余步骤同上,控制终体积数在19~21mL之间。

记录第二次滴定的D-葡萄糖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消耗数V1(mL)。

⑵样品的测定:移取25mL混合费林试剂于烧瓶中,滴加10mL 样品溶液,加热,使溶液在25min±15s内沸腾并保持瓶内充满蒸汽,加1mL亚甲基兰指示剂,再用D-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

如果在样品溶液中未加任何指示剂时蓝色已经消失,则要降低样品液的浓度,重新滴定。

但耗用的体积V1应不大于25mL。

样品大约还原力(ARP)的计算公式为:
ARP=(F×100×500)/(V′×m0)
其中:ARP为样品大约还原力,g/100g
F为0.6×V1/100=0.006×V1
m0为500mL样品溶液中样品重量,g
所以,样品的g数可用下式计算:m0=300/ARP
称取m0 g样品(精确至1mg),样品中还原糖含量在2.85~3.15g之间,重复标准样品的滴定,记录样品液的体积耗用数V2 mL,V2应在19~21mL之间,
否则需调整样品液浓度。

样品还原力RP=300V1/(V2×m)
其中:V1为标准样品溶液体积耗用数,mL
V2为样品溶液体积耗用数,mL
m为500mL样品溶液中样品重量,g
葡萄糖当量值DE=RP×100/DMC
其中:DE为样品葡萄糖值,g/100g
RP为样品还原力,g
DMC为样品干物质含量,%
【(1)、费林溶液配制:费林溶液A:称取34.7g硫酸铜(CuSO4·5H2O)溶于水,稀释至500mL 费林溶液B:称取173.0g酒石酸钾钠(C4H4KNaO6·4H2O)和50g氢氧化钠,溶于水,稀释至500mL.
使用前A液和B液等量混合。

若有沉淀,过滤,使用清液。

(2)、D-葡萄糖标准溶液配制:称取0.600g无水D-葡萄糖溶解于少量水中,移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

要求使用当天配制的新鲜溶液。

还原力:淀粉水解产品的还原能力。

以100g样品中无水D-葡萄糖的克数来表示。

葡萄糖当量(DE值):淀粉水解产品的还原能力。

以100g样品干基中无水D-葡萄糖的克数来表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