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案《养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教案《养花》
六班级语文教案《养花》1
课文说明:
本文是我国现代有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

文中讲解并描述了“我”养花的情形,从中感受到养花既须劳动,有长学问,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抒发了“我”爱花、爱养花,喜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一、教学目标:
1.使同学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学问,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激发他们喜爱生活的情趣。

2.学习课文支配材料的方法,把作文写得有条理。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用“不是……就是……”,“要是……就……”造句。

4.熟读课文,概括中心思想,背诵第四至第七自然段。

二、教学时间:三课时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训练重点是学习课文支配材料的方法。

课文层次清晰,句和句,段和段之间连接严密,过度自然,规律性很强,着重引导同学了解是怎样有条理地谈养花的乐趣的,逐段阅读,在理解的根底上概括每段的意思。

有几处谈论明理的句子同学理解稍困难些,其余的内容都比拟易读易懂。

应强化同学自读体会。

四、教学过程:
指名分节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思索:找出能概括本文中心的句子。

这中心句是从哪几方面来说养花的乐趣的?
明确:中心句是课文最终一节: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讲的是对花的关心,情感体验;
“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讲的是劳动成果;“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讲的是养花的意义。

练习背诵第七节。

1.理解课文内容
提问:课文从三个方面写了养花的乐趣,每一方面内容各在课文中的哪一局部?
同学发言后明确:有喜有忧,有笑有泪:
第五、六自然段。

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第一、二自然段。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第三、四自然段。

学习五、六自然段。

⑴齐读课文
⑵思索:为什么“喜”和“笑”?画出句子来读一读。

又为什么“忧”和“泪”?
画出句子来读一读。

为什么把“忧”和“泪”也当作是养花的乐趣?发言后归纳:由于与别人一起共享劳动成果,从中得到乐趣。

〔送牛奶的同志夸花“好香”,和伴侣们一起赏花,把花分给
伴侣们〕;养花也有悲伤,〔菊秧被砸死了,全家几天没有笑容〕。

从养花中体会到“悲伤”的情感,这也是一种乐趣。

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问:第五自然段可分为几层意思?第五、六自然段是怎样严密连接起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第五自然段可分为三层意思。

夸花赏花赠花第五、六自然段之间,侧重在内容上的承接,“当然,也有难过的时候,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

这一句中“当然,也有----”与下面内容连接起来。

这样写,文章显得构造严谨。

⑷指名读课文。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Ⅰ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句子。

Ⅱ思索:哪些语句写出爱养花,把养花当成一种乐趣?读语句谈感受。

归纳:句子
①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兴奋。

②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

③我只养一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由于爱花,所以爱养花。

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养平凡的花也有乐趣。

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Ⅳ指导造句:不是……就是……读原句:北京的气候……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会突然闹霜冻。

了解:这是一个选择关系的复句,同时存在好几种状况,从中选择两种状况。

商量,口头造句:同学互平互议。

学习三四自然段1指名读课
文,
思索:
①第三自然短与第一、二自然段是怎样严密连接起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是怎样养花的?从中得到了什么乐趣?
③“如此循环……胜于吃药”指的是什么?
④“多么有意思呀!”“这多么有意思呀!”这两句分别是对什么来讲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分小组商量汇报,明确:
1〕第三自然段开头用“不过”一词承接上文,然后用“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假设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大半还是会死的。

”一句进一步加以补充说明,这个承上启下的转折句,使上下文严密的连接起来。

2〕每天照管花草像好伴侣似的关切〔好伴侣——关切〕它们;浇浇这颗,搬搬那盆;天气突变时抢救花草。

养花能增长学问,从猎取学问中得到乐趣;养花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从劳动中获得乐趣。

3〕有腿病,不利于行和久座,于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颗,搬搬那盆,然后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

如此循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整,胜于吃药。

4〕“多么有意思呀!”是指“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

”“这多么有意思呀!”是指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有益身心,天气突变,抢救花草,付出辛勤的劳动。

这两句话表达了爱花的思想感情。

2.齐读课问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造句:要是……就……读原句: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就得全家发动抢救花草,非常紧急。

了解:这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假设遇到这种状况就会产生那种结果。

同学商量,口头造句评议。

4.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

学习课文支配材料的方法。

〔1〕第七自然段与其次至六自然段有什么关系?与第一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2〕明确:第七自然段与其次至六自然段是分总关系。

与第一自然段前后照应。

在全文中起了总结、点名中心的作用。

全文层次清晰,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规律性强。

过渡自然而奇妙,语言间洁、准确。

开头讲“把养花当成一种乐趣。

”接着从不同方面讲解并描述养花的乐趣,最终概括起来总述,点名中心。

全文条例非常清晰。

〔3〕总结全文课文是怎样有条理地讲解并描述“我”养花的乐趣的?
①总起,养花的目的。

当作一种乐趣。

②养什么花。

好种易活的花。

③养花要摸门道。

增长学问。

④养花要付出辛苦。

有益身心。

⑤养花使人喜悦。

夸、赏、赠。

⑥养花使人难过。

几天没有笑容。

⑦养花的乐趣。

总结。

有……有……既……又……
1.读中心句。

2.概括中心:本文抒发了,爱花、爱养花、喜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作业:
1.复习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四、五、六、七自然段。

4.完成练习册。

六班级语文教案《养花》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以下词语:工夫、置之不理、三年五载、循环、自生自灭、一来二去、门道、昙花、秉烛夜游、见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爱的局部。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育喜爱生活、安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4.学习叙事详细、清晰的表达方法。

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育喜爱生活、安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以下词语:工夫、置之不理、三年五载、循环、自生自灭、一来二去、门道、昙花、秉烛夜游、见识。

2.初读课文并质疑。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观看情景朗读,然后说说有什么感受。

2.你养过花吗?有什么体会?
今日,我们学习《养花》,看看老舍先生对养花有哪些独到的感受。

板书:13养花
二、合作沟通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勾画诞生词及其他不理解的地方,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进展理解。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完成预习要求中提出的问题。

3、小组汇报沟通自学状况。

〔1〕.认读生字新词,留意多音字“尽”,分别组词。

〔2〕.说说自己弄懂了哪些词语。

〔3〕.把自己最喜爱的局部读给大家听。

〔4〕.谈谈已经读懂了什么。

〔5〕.提出不懂的问题。

理清课文脉络,练习给课文分段。

4、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课下搜集老舍先生的生平资料,了解他的人品、作品。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育喜爱生活、安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2.学习叙事详细、清晰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爱的局部。

教学过程:
一、品读体验
1、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或对老舍先生的印象。

2.自己默读、感悟。

3.小组沟通自己的学习收获、商量疑点。

4.班上汇报。

实行一组代表发言,其他组补充及教师点拨的形式。

着重理解这些内容:
〔l〕“花开得大小好坏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兴奋”,“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

〔2〕养的花没有奇花异草,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
花草。

〔3〕养花,不是对花“置之不理”,而是每天照管它们,像好伴侣似地关心它们。

〔从中可以看出对花有感情。

〕在照管花的过程中,摸出了一些规律,增长了学问,从中得到了乐趣。

“不是乱吹,这就是学问呀!”这是学会养花后的骄傲之情的流露,这就是乐趣。

〔4〕养花有益身心。

指养花熬炼了
教案《人教版六班级语文下册《养花》教案及教学反思》
身体,消退了疲惫。

在辛苦中了解了劳动的意义,得到了乐趣。

表达了喜爱劳动的感情。

这里有两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a.为什么说得感谢它们?
b.两次使用“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你认为是在埋怨养花劳累吗?为什么?
投影出示句子: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莫非不是真理吗? a.让同学不转变意思,换一种说法: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b.这句话说明什么道理?劳动可以制造一切;美好生活是劳动制造出来的;人活着,就应当劳动。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5〕养花能得到别人的欣赏,并与伴侣共享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殊喜爱。

这也是养花给带来的乐趣。

〔6〕当花受到摧残时,养花的人难免悲伤,这说明对花产生了特别的感情,难过中表现了爱花、惜花之情。

〔7〕养花的乐趣,归结起来就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否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从养花中得到这些乐趣。

正说明爱劳动、爱生活。

(8)第一自然段与第七自然段前后照应,第七自然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二、稳固延长
1.通读全文,感受喜与忧,笑与泪。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养花的新熟悉。

3.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三、布置作业
1.摘抄表达爱花的句子。

2.实践活动:每人养一种花。

附:板书设计
养花
种易活花
怎样养花
付出劳动
也有忧愁共享成果
教学反思:本文题材为散文,在反复阅读的根底既陶冶了情操,又增长了学问。

通过对学习文章中重点句子的理解与体会学习一语双
关的修辞手法,反复体会老舍先生的写作特点。

使同学增加了学习名家名篇的爱好。

六班级语文教案《养花》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怎样从养花中得到乐趣,从而感受到生活的美妙,培育喜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了解老舍先生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详细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局部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体会怎样从养花中得到乐趣的。

教学难点:
找到表达爱花的句子,并体会到对花的爱。

教学流程:
一、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了解了多少? [假设同学说到老舍先生的生平,那么教师引导同学算出老舍先生写这篇文章时的年纪。

1956减1899年等于57岁,师:那时的'老舍先生一是近60岁的老人了。

他33岁结婚,门户后他养了16年花,他对养花有着深厚的感情。

]
师:这节课,我们就从这篇发表在1956年的《文汇报》上的文章中深化老舍先生的内心,去体会老舍先生对养花的情有独钟。

二、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3--6自然段,划出老舍先生爱花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同学自己读书,批画句子,写出自己的理解。

四、汇报:
重点语段:
第三自然段:
1、“我得每天照看它们,像好伴侣似的关切它们。

”“关切”:与关心、关爱不同,它是平辈之间的爱惜。

表达出老舍先生把养的花当作伴侣,与他们公平相待,是爱花的表现。

[讲:结合词义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
2、“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想象:在写了一天的文章后,坐在院子的藤椅上,品一杯清茶,看着满院泼泼洒洒的菊花,心里会怎样想?[同学想象,以这种情感来读课文。

]
第四自然段:
1、从课文中怎样表达“如此循环”?〔“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在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

”〕
2、想象搬花时会发生什么事?读文章,体会乐趣,指导有感情的读课文。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莫非不是真理吗?”变换句型,意思不变。

体会想强调什么。

强调劳动才能把话养活,这是真理。

第五自然段:
1、引导同学分层,想层意。

“夸花——上花——送花”。

引导同学想想层意背诵本段。

2、讲本段中破折号的用法:解释说明。

第六自然段:
师:莫非难过的事也是乐趣吗?
讲白岩松写的书《痛并欢乐着》;讲老子的“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

”告知同学人生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挫折也是一种珍贵的体验。

老舍先生也视其为一种乐趣。

讲时板书:有门道,有益身心,使人喜悦,让人难过。

五、师:所以老舍先生说有喜……[教师引读]
六、写法知道:
师:请同学们再把课文扫瞄一遍,想一想3-6自然段与第7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分总〕那么第一自然段与最终一段又有什么关系?〔前后照应〕
我们写文章时也可以仿照老舍先生的思路。

用多方面的材料来突出中心。

并且前后照应,使文章更严谨。

七、课外延长:
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先生是现代文学馆馆长,讨论现代文学。

他也写了很多书。

他在回忆他的父亲时,说老舍先生一生有20多种爱好,其中养花是他非常喜爱的。

向同学推举舒乙的《花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