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迷茫时期看的励志文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迷茫时期看的励志文章
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

谁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大学迷茫时期看的励志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文章1:做了,就有成功的可能
从小学到中学,我从未当过学生干部,也觉得自己不是那块料。

可是在升入大学后,我被选为了学生议会的议员。

我觉得自己肯定会干得一团糟。

可是一旦做起来了,却没有想象中那么生疏和困难。

当我因为表现突出被提升成学生议长后,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悟:没把握的事情其实也能干好,那么,为什么非得等到时机完全成熟了再去干呢?
我很想写一本小说,然后把小说改编成剧本,再组织自己的剧团上舞台演出。

写小说的时候,我开始学习剧本构造;改剧本的时候,我开始招募剧团成员;排练剧本的时候,我开始联系表演场地……写了半年,改了两个月,排练了一个月,一年之后,我组建的学生剧团在学校的大礼堂公演,大家都说这是个奇迹。

大学毕业,我申请到斯坦福大学读MBA时,除了填写申请表外,我还编了一本名为《Close—Up》的杂志,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把我大学的经历全部呈现出来。

那一年,我成了斯坦福大学唯一一个来自台湾的MBA学员。

教授告诉我,打动他们的是那本《Close—Up》杂志,他们觉得我是一个具有成功潜质的人。

MBA毕业后,我回到台湾开始写小说,很快就出版了十来本,我就这样成了一名作家。

佛经上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两个和尚,一穷一富,都想去南海朝圣。

富和尚很早就开始存钱,穷和尚带着一个钵盂就上路了。

过了一年,穷和尚从南海朝圣回来,富和尚攒钱的准备工作还没完成。

所谓十拿九稳的事情,往往是获得回报最少的事情。

要做,就去做那些没把握的事儿吧。

你觉得没把握,别人同样觉得没把握。

但是你做了,就有成功的可能。

励志文章2:石缝间的那棵树
一直以来,我常常为石缝间的那棵树而感怀。

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令人难忘的那棵树。

总想写下一些能启迪人心灵的感想,总想赞美这倔强而顽劲的生命,总想追溯那生存毅力和拼搏精神的源泉所在。

在莲花山庄陕电诗会开会的时候,诗会组织了游少华山。

也就是在那次采风时,
我看到了撼动我心灵的那棵树。

它就生长在石缝间。

它的根部被石缝夹得遍体鳞伤,
被扭曲成像结痂伤疤一样的皮肤凹凸不平、纹路粗糙。

树的身体已严重变形,爬伏在
一个巨大石头缝隙间。

树身细瘦,树身分成两个枝干,扭扭曲曲向上努力的伸展着。

它吮吸着石缝间仅有的营养物质,艰难而又倔强地生长着。

蜷缩的枝干上长满叶子,
由于是秋天,叶子已经变得绿中泛着微黄,叶片不像健康的树那样肥厚,单薄地在秋
风中瑟瑟地抖动着。

我的心也随着它颤抖起来,我突然对它产生了无限的怜惜之情。

倘若它遭遇狂飙暴雨侵袭,它该如何艰难地去支撑和面对?
它像绳索一样紧紧地缚住山石,丝毫也不敢懈怠。

它倔强地生长着,极力想展示
生命的辉煌。

在这群山峻岭的石缝中,它顽强的呼吸着、抗争着、努力着、拼搏着。

如果这是一种生存的本能,那么这种本能是多么的使人肃然起敬。

生命的尊贵与壮丽,仿佛都蕴含在这不可扼制的生机里。

我曾为石缝间小草的细瘦修长而怜惜、我曾为石缝间碎小的花朵而流泪、我曾为
石缝间藤蔓努力攀援的个性而感叹、我更为石缝间的这棵树生命力的顽劲坚韧而震撼!
那长在石缝间的绿色尤物,它具有比语言更有力的感召力。

它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

任凭风霜雪雨,依然坦然面对!这就是顽劲,这就是
倔强,这就是坚韧,这就是生命的绚丽与辉煌!
安逸和养尊处优,就像肥沃的土地上生长的万物,虽然茁壮,但却缺少一种特质,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韵味悠长地直抵人的心灵,甚至可以改变人的
一生。

在艰苦的环境中,在困厄的境遇下,只有身经磨难、千锤百炼,才能造就一个人
走向成功而永不言败。

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虽然残酷,但一切适者,都是强者。

励志文章3:看看他,再想想自己!
因为残疾和病痛,1970年出生的约翰·库提斯这些年究竟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自己也说不清了。

他只记得早在上小学时,曾因为身有残疾,被其他健康的孩子
追得到处躲藏。

有一次,一群孩子把他绑起来,用胶布封上嘴,把他仍进了垃圾桶里,然后点上火企图把他烧死。

那时,垃圾燃烧生出的浓烟,发出的“噼里啪啦”的声音,
把他吓得几近窒息,为了活命,他在垃圾桶里拼命扭动,直到把身边的火苗扑灭,就
在他奄奄一息时,才被人发现救了出来。

在他17岁那年,由于下肢疾病的恶化,他不
得不从腿部截肢,剩下的“身高”不足1米,从此,他成为名副其实的仅有“上半身”的矮人。

然而,更让约翰·库提斯难以想到的是,悲惨的命运总是拿他开玩笑,病魔和痛苦
不去光顾别人,竟然总是在他这样的高度伤残者身上挥之不去,在他29岁那年,仅剩“半个身子”的他又患上了癌症。

约翰·库提斯在同命运和自身残疾挑战的同时,喜欢上用自己“半个身子”现身说法
的演讲事业,在8年多的激情演讲中,他“走”过19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闻名世界的
传奇式人物,并被誉为世界激励大师。

而他在“走”向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演讲征程中,
他经常会用一只胳膊支撑着“全身”,腾出另一只手推动滑轮,驱动不到1米高的躯体
在地面上快速前行,头始终高昂着,神情中甚至有几分骄傲。

约翰·库提斯被冠以世界激励大师这一称谓,他以不足1米高的残躯周游世界进行
励志演讲的行为堪称举世无双。

更为可敬的是,他除了拥有永远激情的语言,激励别
人的还有他一贯的行动。

面对世界各国的观众,约翰·库提斯总给人一种“激情洋溢”的
印象,他好像拥有永不枯竭的斗志,众多听过他演讲的人,常常会这样评价他。

人生有起伏有高低,自己的路才会继续走下去,人生没有什么不可能!无论是坎坷,还是平坦,只要自己像约翰·库提斯那样高昂着头坚持走,就会摘取到成功的果实,品
尝到美好生活的滋味。

励志文章4:一位普通农民也能登上科学的高峰
第一次我被这样的电视画面所深深震撼,第一次我和主持人王雪纯一样流下了感
动的泪水。

这是中央电视台《我们的地球》中讲述的一个故事。

喜马拉雅山被称为世界的屋脊,据说是“鸟儿都飞不过的高山”。

每10个攀登喜马
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的人中就有1个丧命,即使成功登上了顶峰,呆的时间
也不能长。

但是,每年却有5万只蓑羽鹤飞越了喜马拉雅山,因为它们要到达在印度
的越冬地。

这是地球上最艰难的迁徙。

上午来临的时候,狂风在山峰上呼啸,蓑羽鹤必须飞
到足够的高度才能躲过风暴,但是它们遇到了强烈的气流,只好返回,否则就是死亡。

新的一天,新的机会。

它们彼此靠得很紧,互相呼唤着。

由于缺乏食物和水,它们已
经很虚弱,它们利用上升的暖气流帮助自己升高。

对于许多蓑羽鹤来说,这是它们第
一次飞越喜马拉雅山,而对于其中一些来说,这也是它们最后一次,因为有一种猛禽——金雕一直在等待着它们。

金雕一对一对地配合着。

把年轻的蓑羽鹤从鹤群中分开,
然后,伺机抓住1只,成为它们的口腹之食。

面对不断丢失的伙伴,其它蓑羽鹤只能
无奈地继续飞行。

恶劣的气候、残酷的围追堵截并未打消蓑羽鹤飞越喜马拉雅山的决心,它们向最
高峰发起冲刺,尤其是到了最后的上升阶段,每扇动一次翅膀都显得非常吃力。

但是
最后,它们终于飞过了喜马拉雅山,跨越了最大的障碍。

据说,蓑羽鹤是鹤类中体型
最小的一种,然而在它的体内却聚集着巨大的能量,这不能不让我们发出阵阵惊叹。

看了这个片子,不由得让我想起一个人。

一个农民。

他叫刘远书,一位普通农民,只有初中文化。

2002年刘远书在电视节目中受到启发,对地球自转的原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经过3年的探索和研究,撰写出一篇万余
字的论文,发表在《发现》杂志并引起了轰动,得到了科学界的重视。

他也因此成了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世界杰出华商大会”中惟一农民参会者,并参加了国宴招待会,
在大会中发表演讲20分钟,突破了大会规定的10分钟的限制。

在中央电视台《乡约》栏目中,刘远书作为特约嘉宾谈了自己的经历。

当谈到妻子外出打工支持他,并剪去
一头长发卖了换药给他喝的时候,他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蓑羽鹤让我们知道,喜马拉雅山并不是“鸟儿都飞不过的高山”;刘远书却告诉我们,一位普通农民同样可以向科学高峰发起冲刺!
是的,心有多高,天就有多高。

正如拿破仑所说:“一个人能飞多高,并非由人的
其他因素决定,而是由他自己的心态所致。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缺少的并不是幻想,而是脚踏实地的努力。

在每个人面前,也许都会横亘着许多“喜马拉雅山”,许多人之
所以难以飞越,缺乏的或许仅仅是一种坚强、一份韧性和一份执著而已。

励志文章5:人生的标准要不要定的很高
生活中到处都藏着缘分,我们会对某一首歌某一本书某一部电影产生特殊的感觉,我们会和刚认识的陌生人建立默契,却和一个久远的熟人一直谈论天气。

这个世界有
着浩瀚的风物汪洋的人群,我们偏偏只会对某一样东西某一类人感到亲近。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同道中人。

一开始,我们总是努力去交朋友,即
使不喜欢,也会勉强自己微笑,以为这就是成熟,这就是生存。

朋友会对我们有用,
让我们工作更顺畅、生活更热闹。

我们只对数量感兴趣,朋友遍天下是一种奇怪的成
就感。

但是渐渐地我们发现,曲终人散之后,我们回到家,除了更累之外,还平添了一
份空虚,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把交朋友变成了身不由己的应酬。

于是,有一些人,开始学着去鉴别去取舍,顺着自己的本性,砍去人生的枝枝叶叶,留下最能慰藉人心的那一部分,用那些和自己相近相投的人和物来布置自己的环境,这样的生活,比起绷紧全身的弦去攫取名利更有滋有味。

生存的底线在哪里,永远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就满足了,我们把标准定得越高,我们的自由就越少。

在生活里剔除不喜欢的人,摆脱不合拍的环境,找到和我们声气相通的朋友,也许是我们人生更难得的成功。

相关文章:
1.关于大学生成长励志的文章5篇
2.励志文章:你迷茫了才懂得寻找方向
3.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励志文章推荐
4.鼓励迷茫大学生的励志语录
5.献给迷茫的你励志文章:20多岁你又迷茫又着急
6.大学生励志文章励志青春美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