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表达,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渐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行和关键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程围绕核心素养,表达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

课堂中教学目标的设立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提炼,坚持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思想与价值引领,将核心教学目标问题化,着力引导学生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依据当堂课的核心教学目标,优化设计五个大问题:第—个是情境问题,通过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第二个是根底问题,依据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师生一起来商量解决问题,完成根底的感情铺垫;第三个是提升问题,学生通过生活经验、知识储藏解决问题,提升学习层次,完成知识迁移;第四个是延展问题,挖掘问题背后的根源,为感情升华做铺垫;第五个是引领学生感情升华的问题即感情问题,感情问题是在前四个问题的根底上激发感情、升华感情,形成价值认同,以此达本钱节课的感情目标。

这五个问题层层递进,每一个问题都为下一个问题的呈现做好铺垫。

每个大问题下面又统领着假设干小问题,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刻使得大问题的解决水到渠成。

〔见表1〕
下面,以“多元文化多样魅力〞〔(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7课〕为例,做进一步探讨。

“多元文化多样魅力〞一课由“各不相同的生活环境〞“多彩的世界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三个话题组成。

依据课程标准与学生情况,将本课的核心目标设定为:1.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放开的国际意识;2.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见面礼节、风俗习惯、建筑等;3.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与现象。

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设计了五个问题来主导教学。

问题一: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多种见面习俗,那外国人有哪些见面习俗呢?情境问题出现在导课环节,设计的意图是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此导入以课堂上用到的鞠躬礼为切入点,对接学生生活体验,这样的情境使这个问题的提出非常自然、顺理成章。

〔见表2〕
问题二:通过搜集资料,你了解了哪些其他国界的见面礼节?这个问题出现在探究环节,属于根底问题,学生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说出异国的见面礼节,了解世界多元文化。

这个大的问题框架下还包含着许多小的问题,如在探究碰鼻礼的环节,遇到男生不好意思与老师行碰鼻礼,我就问:为什么不情愿碰?不愿碰怎么办?通过问题一步步引导让学生从拒绝到接受,从而形成尊重外国多元文化的观念。

“你在生活中见到最多的是什么礼节?〞“除了生活中见到握手礼,你还在哪里见过?〞“握手礼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这三个问题的商量,使学生明白握手礼已经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流行的见面礼节,开阔了视野,了解了中国对握手礼的接纳过程。

这样把整体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连续性很强的问题,并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深刻、步步剖析,随着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初步达本钱节课的感情目标和知识目标。

在提出问题时,要注意从知识的生长点处提问,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个别环节及时鼓舞学生提出疑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

问题三:你还了解哪些国家的文化?这个问题是对异国见面习俗的提升,属于提升问题。

这个环节不让学生全面展开汇报,占用时间也不长,但它却是很重要的,因为全球国家很多,想在课堂上交流完他们的一般习俗是不可能的,所以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继续探究和交流,并通过设计作业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中去,完成知识迁移。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提示学生从礼节、饮食、舞蹈等方面来设计。

这样设计,既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意识,又很好地结合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还锻炼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问题四:为什么各个国家的文化是不一样的?这个问题与第五个问题“你怎么看待异国文化〞是前后照应的。

第四个问题的探究是为第五个问题做铺垫,属于延展问题。

明白了见面礼节背后的文化支撑,才能更理性地看待多元文化,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从心理上尊重和接纳异国文化,使感情目标得到进一步落实。

问题五:你怎么看待异国文化?这是升华感情的问题。

通过创设情境为这个问题找落脚点,教师提问:外国那么多不同习俗学起来太麻烦了,我想给联合国秘书长写封信,建议标准统一一下这些一般习俗,这样做行不行,为什么?这个问题为“你怎么看待异国文化〞找到了落脚点,落实了尊重异国习俗、形成放开的国际视野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通过层层递进的五个问题,引领学生形成尊重异国多元文化的意识,形成初步放开的国际意识,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学生头脑中生根发芽,落实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五步问题设计〞教学模式注重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切入,打通生活和学习内容的联系,问题的推动让知识的学习逐渐丰富,促进了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刻开展。

一环扣一环的教学活动,使得核心目标的达成自然顺畅,育人目标自然落实,立德树人的实效明显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