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力和热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初中物理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R (理想气体) 0 (凝聚系统)
因此, C p ,m CV ,m
§1-3 单纯 pVT 变化的过程热
三、DU 与 DH 的计算 1、对任意纯物质pVT过程
dU dQV nCV ,m dT

DU QV nCV ,m dT
T1
T2

dV = 0,W’ = 0 pVT变化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热力学能 动能 系统的能量 势能
机械能
内能:也称热力学能 用 U 表示,单位为 J 或 kJ 注: U 是状态函数,容量性质,U = f(T, V);
U 的绝对值不可测,只能求其变化值 DU = U2 – U1;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1、文字表述 (1)隔离系统无论经历何种变化,其能量守恒; (2)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2、数字表达式
dQ p
§1-3 单纯 pVT 变化的过程热
H m 1 H ( )p ( )p n n T T C U 1 U V ( )V ( m )V n n T T Cp Cp
摩尔恒压热容 Cp, m
摩尔恒容热容 CV, m 质量恒压热容 cp 质量恒容热容 cV
C p ,m
dU dQV (dV = 0,W’ = 0) DU QV
(2)适用条件:dV = 0,W’ = 0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dU dQV DU QV
注: QV 与途径无关;
(dV = 0,W’ = 0)
意义:QV 为 DU 的计算提供数据。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2、恒压热 Qp 和焓 (1)恒压热 Qp:恒压且非体积功为零
一、系统与环境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热,是一种物理现象,也是我们最常接触到物理现象之一,下面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初中物理关于热学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初中物理知识点:热学热学一、热现象:(一.)温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大全热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热传导、热平衡、热功与内能等与热相关的现象和规律。

初中阶段学习物理,热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下面,我将为你介绍一些初中物理热学的知识点。

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强弱程度的量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热量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能量之和,热量的传递是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

2. 热传导热传导是热量在物体内部的传递方式,由分子的碰撞和传递引起。

热传导的速度取决于物体的导热性能和温度差异。

导热性能好的物质叫做导体,导热性能差的物质叫做绝缘体。

3. 热膨胀物体在受热时会膨胀,受冷时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膨胀。

热膨胀是由于物体受热后内部微观粒子振动增强,间距增大而引起的。

常见的应用有热胀冷缩原理制造的温度计和铁轨、桥梁等结构物的设计。

4. 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单位质量在单位温度变化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单位是焦耳/千克∙摄氏度(J/kg∙℃)。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比热容越大,物质单位质量吸热或放热的能力越强。

5. 相变相变是物质由一种相向另一种相转变的过程。

常见的相变有熔化、凝固、汽化、液化等。

相变时,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被称为相变潜热。

相变潜热与物质的性质有关,不同物质的相变潜热不同。

6. 热功与内能热量在物体内部的传递会引起物体的温度变化。

当热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时,称为热功。

内能是物体分子内部的能量,是热能和其他形式的能量之和。

7.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叫做能量守恒定律,它规定了热量和功的转化关系。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物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物体的增加的内能和对外做的功的和。

8.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了热量的自然流动方向。

热量不会自动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这是自然界中不可逆的过程。

热力学第二定律还提出了熵增定律,即自发过程中总是会产生熵的增加。

初中物理热学是一个相对简单的领域,但它深刻地解释了许多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八年级上册物理热现象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热现象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热现象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物理热现象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物理热现象知识点1一、起电方法的实验探究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有了电荷。

2.两种电荷自然界中的电荷有2种,即正电荷和负电荷。

如: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用干燥的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相互吸引的一定是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吗?不一定,除了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之外,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里的“轻小物体”可能不带电。

3.起电的方法使物体起电的方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1)摩擦起电:两种不同的物体原子核_子的能力并不相同.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_子能力强的物体就会得到电子而带负电,_子能力弱的物体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正负电荷的分开与转移)(2)接触起电:带电物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当带电体与不带电的物体接触时,就会使不带电的物体上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从而使不带电的物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而带正电(负电).(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3)感应起电:当带电体靠近导体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会向靠近或远离带电体的方向移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三种起电的方式不同,但实质都是发生电子的转移,使多余电子的物体(部分)带负电,使缺少电子的物体(部分)带正电.在电子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二、电荷守恒定律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

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

2.元电荷:电子和质子所带电荷的绝对值1.6×10-19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等于e或e的整数倍。

(元电荷就是带电荷量足够小的带电体吗?提示:不是,元电荷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指的某一个带电体,它是指电荷的电荷量.另外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是1.6×10-19C的整数倍。

)3.比荷:粒子的电荷量与粒子质量的比值。

4.电荷守恒定律表述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及力、热学综合题解答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及力、热学综合题解答

课题公式汇总及力、热学综合题解答重点难点中学物理公式汇总;热、力学综合题型解答;教学内容公式汇总:物理量主要公式主要单位长度(L)(1)用刻度尺测(2)路程s=vt(3) 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FW(4) 力臂1l=122.FlF(5)液体深度h=Pg r(6)物体厚度h=SVa=3Vkm 、m、dm、cm 、mm等1km=1000m1m=100cm 面积(S)(1) 面积公式S=ab; S=a2; S=πR2 =41πd2(2) 体积公式Vsh=(3) 压强公式psF=1m2=102dm21dm2=102cm21cm2=102mm2体积(V)(1) 数学公式V正=a3;V长=Sh=abh ;V柱=Sh ;V球=34πR3;(2) 密度公式mVr=(3)用量筒或量杯V=V2-V1 (4) 阿基米德原理浸没时V=V排=F浮/ρ液g部分露出时V排=V物-V露1m3=103dm31dm3=103cm31cm3=103mm3时间(t)(1)速度定义stv=(2)功率WtP=(3)用钟表测量1h=60min1min=60s 速度(v)(1)svt=(2)W FsP Fvt t===则PvF=声速υ= 340m / s光速C = 3×108 m /s1m/s=3.6km/h 质量(m)(1)重力公式Gmg=(2)功的公式W Gh mgh==;Wmgh=(3)密度公式m V r=(4)用天平测量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密度(ρ)(1)由mVr=;Gmg=;有GgVr=1g/cm3=1000kg/m3(2)压强公式p gh r = p ghr =(3)阿基米德原理F 浮=ρ液gV 排 则ρ液=排浮gV F合力(F )(1)同方向F=F 1+F 2 (2)反方向F= F 1-F 2(F 1>F 2) N压强(p )(1) Fp S=(适用于一切固体和液体) ⑵ p gh r =适用于一切液体和侧面与底面垂直的固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注意】1标准大气压 = 76 cmHg 柱 = 1.01×105 Pa = 10.3 m 水柱1Pa=1N/m 2浮力(F 浮) (1) 称重法 F 浮=G -F 示 (2) 压力差法F 浮=F 向上-F 向下(3) 阿基米德原理法F 浮=ρ液gV 排 (4) 漂浮或悬浮法F 浮=G动力、阻力1122F l F l = 则 2211F l F l =1122F lF l = 1l 与2l 单位相同即可功(W )(1)定义W=Fs 重力做功W=Gh=mgh 摩擦力做功W=fs(2)总功W 总=F 动s W 总=W 有+W 额 有用功=Gh W 有=W 总-W 额 (3)η=总有W W W 有=ηW 总 W 总= 有W (4)WP t = W=Pt1J=1N.m =1w.s机械效率(η)(1) η=总有W W =11W W W W W=++(2) η=总有W W =P t PP t P=(3) 对于滑轮组 η=nFG(n 为在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 (4) η=总有W W =Gh GGh G h G G=++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η总小于1拉力(F ) (1)不计动滑轮和绳重及摩擦时,F =G n1(2)不计绳重及摩擦时1()F G Gn=+(3)一般用GFn h=(n为在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4)物体匀速运动,一般F=f (f 一般为摩擦力)功率(P) (1)P=tW(2) P=tW=FsFvt=(3)从机器的铭牌上读出1w=1J/s=1N.m/s比热(c)(1)Q吸=cm(t-t0) Q放=cm(t0-t)可统一为Q=cm△t则Qcm t=D(2)Q放=qm(q为J/kg m用kg)(3)Q放=qV (q为J/ m3V用m3)(4)不计热量的损失时Q吸=Q放(热平衡方程)C的单位为J/(kg.℃),水的比热为4.2×103J/(kg. ℃)物理意义为1kg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4.2×103J电荷量(Q)(1)定义QIt=则Q=It (2) W=UIt=UQ 则Q=UW(Q为电荷量)Q的单位为C电流(I)(1)定义QIt=(Q为电荷量)(2)UIR=(3)W=UIt则WIUt=(4)P=UI则PIU=(P为电功率)(5)焦耳定律Q=I2Rt则QIRt=(6)纯电阻电路W=UIt=I2Rt 则WIRt=(7)P=UI=I2R则PIR=(8)串联:I=I1=I2并联:I=I1+I2(9)从电流表上读出1A=1000mA电压(U)(1)WUQ=(Q为电荷量)(2)U=IR(3)WUIt=(4)PUI=(5)焦耳定律2;U QRQ t UR t==(Q为产生的热量)2UPR=则U PR=(6 )串联:U=U1+U2并联:U=U1=U2(7)从电压表上读出1kV=1000V,1V=1000mV。

初中物理专题讲解专题十一《分析与计算(力电热)》

初中物理专题讲解专题十一《分析与计算(力电热)》

(2)小梦记得上次搬家时,搬家师傅把洗衣机从楼下匀速搬到10 m高的小梦家用了3 min的时间,求师
傅对洗衣机做功的功率;(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加热过程消耗的电能; (4)若加热时电能的84 %转化为水的内能,求水升高的温度.
××滚筒式洗衣机
额定电压/V
220
洗衣功率/W
200
脱水功率/W
330
(1)小货车的轮胎上刻有许多花纹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增大摩擦的.
(2)该货车牵引力是多少?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该货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
品牌/型号
东风××
外形尺寸
5×1.9×2.3(m)
变速箱
A85
空车质量
1.5吨
最高车速
120 km/h
四、力电综合题 1. (1)电磁感应 (2)3.75×105 Pa (3)3×103 N (4)111.1 A 2. (1)2 kg (2)1 000 Pa (3)0.06元 3. (1)1.2×105 Pa (2)6 A (3)6 m/s (4)减少热量排放,能源利用率高(合理即可) 4. (1)9 300 J (2)3.6 A (3)4.4×104 Pa 五、力电热综合题 1. (1)3.5×105 Pa (2)16 N (3)2 688 J (4)26.4 ℃ 2. (1)5×105 Pa (2)11.11 W (3)1.8×106 J (4)24 ℃ 3. (1)400 Pa (2)48 J (3)5.4×105 J (4)600 s
力电综合题
1. (2019湖州)目前全国少数城市已投入使用超级电容公交车.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电能存储设备,像蓄电 池一样也有正、负两极,可通过安装在各公交站点的充电桩快速充满电,让车能够继续正常行驶.在制动过 程中,电车又能通过发电机回收部分能量为超级电容充电,安全高效环保. 假设某型号的超级电容公交车载满乘客时总质量为15 t,某次运行时从充电桩充满电后电车储存的能量约为 2×107 J,能以10 m/s的速度保持匀速直线行驶6 km,能量利用的效率为90%. (1)电车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 (2)若公交车载满乘客时车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4 m2,求公交车对地面的压强. (3)若公交车在该次运行中受到的阻力恒定,则牵引力大小是多少? (4)若公交车在该次运行中电容器输出电压为300 V,不计电容器输出电能时的能量损耗,则工作电路的电流 有多大?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热和能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初中物理科学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下面将介绍热和能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热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热的本质:热是由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不断运动和碰撞而产生的一种能量。

物体温度的高低反映了其中微观粒子平均运动的快慢程度。

2.热的传递方式:热的传递方式主要有传导、传热和辐射三种方式。

-传导:热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振动传递,适用于固体和液体介质。

-传热:热通过流体(包括气体和液体)中的对流和对流体与物体接触面的传热,适用于气体和液体介质。

-辐射:热通过真空或介质中的电磁波传递,不需要介质的存在,适用于任何介质和真空。

3.热的测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热的单位是焦耳(J),常用的子单位有千焦(kJ),焦耳的定义是单位质量物体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

二、能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能的种类:能主要分为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多种形式。

-机械能:物体的运动能和位置能的总和,包括动能和势能两部分。

-热能:物体内部由于微观粒子的不断运动而产生的能量。

-电能:电荷间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能,包括静电能和动电能。

-化学能:物质分子间由于化学反应而储存的能量。

-核能:原子核内部的能量,包括核聚变和核裂变两种方式。

2.能的守恒定律:能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一条重要的基本定律,指的是在封闭系统中,能量总量是不变的,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不能被创造或销毁。

3.能的转化和转运:能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相互转化,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过程进行能量转化和转运。

三、热和能的应用:1.暖房与制冷:热传导、传热和辐射的原理用于加热和制冷技术的应用,如使用暖气、空调等。

2.能源利用:利用不同形式的能源,如化石能源(煤、油、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为人类提供能量。

3.温度测量:利用物质的热膨胀性质和热敏性质可以测量物体的温度,如温度计。

初中物理热学与热力学基础知识

初中物理热学与热力学基础知识

初中物理热学与热力学基础知识热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与热现象有关的规律和性质。

热力学则是热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关注能量的转化和传递。

在初中物理中,我们初步接触到了热学和热力学的基础知识,这为我们理解更复杂的物理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基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温度的概念。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触摸物体来感受它的冷热,但在物理学中,温度有更精确的测量和定义。

常用的温度单位有摄氏度(℃)和开尔文(K)。

摄氏温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沸水的温度为 100℃。

开尔文温度则是以绝对零度(-27315℃)为零点,单位为开尔文,1 开尔文与 1 摄氏度的温差相同。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

常见的温度计有液体温度计,如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

它们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当温度升高时,液体膨胀,液面上升;温度降低时,液体收缩,液面下降。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热量。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直接接触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比如,我们用手握住一根热的金属棒,手会感到热,这就是热传导。

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不同,一般来说,金属是热的良导体,而木头、塑料等是热的不良导体。

热对流则是通过液体或气体的流动来传递热量。

例如,烧开水时,水的上下流动使整壶水都能被加热,这就是热对流。

热辐射是指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热量。

太阳的热能就是通过热辐射传递到地球的。

然后,我们来学习比热容这个重要的概念。

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水的比热容较大,为 42×10³焦/(千克·℃),这意味着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升高得较慢;而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降低得也较慢。

正因如此,水在调节气温、保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初中物理:力学与热学相结合计算题

初中物理:力学与热学相结合计算题

1.如图是一种以油机为动力的抓斗起重机,其部分参数如下表。

求:(1)起重机空载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 2.4×105Pa ,它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多少?(g =10N/kg)(2)将1.0×104N 的物料抓举到最大高度用时15s ,起重机对物料做功的功率多大?(3)起重机空载时以最大行驶功率行驶1h ,消耗柴油多少kg? (取q 柴油=4×107J/kg )2.如图是一辆警车,空车质量为2.72t 。

某次执行任务时,警车以108km/h 的速度沿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 驶时的输出功率为60kW 。

(g =10N/kg ).(1)车上警察的总质量为280kg ,轮胎与路面接触的总面积为1000cm 2, 车静止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多少?(2)警车以108km/h 的速度水平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阻力是多少?第26题图(3)若警车发动机的效率为40%,以60kW 的输出功率行驶10min ,消耗多少千克的柴油?(柴油的热值取4.0×107J/ kg )3.如图是一种手扶式滚刷扫雪机。

它能轻巧灵活地清扫道路上的积雪,其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

(g 取 10N/kg )(1)扫雪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400cm 2,求其对地面的压强。

(2)扫雪机不扫雪时,在道路上以最大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求其所受阻力。

(3)扫雪机以最大行驶速度扫雪900m ,消耗燃油0.3kg ,求扫雪机的效率。

(燃油热值取q =4.0×107J/kg )4.如图所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众多新式战车在“朱日和”举行的阅兵式上精彩亮相。

某 辆轮式伞兵突击战车满载时总质量为1.6t ,车轮与水平地面接触总面积为4×103cm 2,战车以72km/h 的速度在水平地面匀速直线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6×104W 。

(q 汽油﹦4.6×107J/kg ,g 取10N/kg )求: (1)战车满载时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初中物理之热和能知识点

初中物理之热和能知识点

初中物理之热和能知识点热和能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初中物理课程中也是必须学习的内容。

以下是初中物理中关于热和能的知识点:1.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速度的量度,用摄氏度(℃)或开尔文(K)表示。

-热量是物体热能的一种体现,单位是焦耳(J)。

-温度和热量是不同的概念,温度取决于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速度,而热量是物体与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

2.热传递的方式:-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质的直接接触传递,分子的碰撞传递能量。

-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介质(如气体或液体)的传递,分子的运动带动周围分子一起传递能量。

-辐射是指热量通过电磁辐射(如光、红外线)的传递,不需要介质。

3.热平衡和热力学第一定律:-当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时,它们之间不会有热量的传递,称为热平衡。

-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在系统中的总量始终保持不变,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4.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状态方程是描述物质状态的数学表达式。

对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以用P(气压)、V(体积)和T(温度)表示,即PV=nRT(R为气体常数,n为气体的物质量)。

5.相变与内能变化:-相变是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常见的有固体到液体的熔化、液体到气体的蒸发等。

相变过程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内能存在差异。

-内能是物体分子的热运动能量,包括分子的动能和势能。

物体的内能变化可以通过热量的增减来描述。

6.功和功率:-功是物体受力作用下移动的能力,功可以使物体的能量发生改变。

-功等于力与移动距离的乘积,单位是焦耳(J)。

-功率是指功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数量,单位是瓦(W)。

7.能量转化和守恒:-能量转化是指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如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光能转化为热能等。

-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在一个封闭系统内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只能转化为其他形式或传递给其他物体。

以上是初中物理中关于热和能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物理初中热学知识点归纳

物理初中热学知识点归纳

物理初中热学知识点归纳热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热与其它形式能量的转换关系,以及物质的温度、热量、热流等相关性质。

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一些基本的热学知识点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将对初中阶段涉及的热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热学知识点归纳如下:1. 温度:温度是物体分子运动速度的平均值,用摄氏度(℃)或开尔文(K)表示。

常用的温度转换公式为:℃ = K - 273.15。

2. 热平衡:当两个物体处于接触状态且温度相同时,它们之间不再发生热量的传递,称为热平衡。

热平衡是热学中的基本概念,也是热力学第零定律的内容之一。

3. 热胀冷缩:物体在温度变化时会发生体积的变化。

当物体升温时,分子热运动增强,距离变大,体积扩大,称为热胀。

相反,当物体冷却时,体积缩小,称为冷缩。

热胀冷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如铁轨的伸长和收缩等。

4. 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质的直接接触传递,沿温度梯度的方向从高温区传导到低温区。

金属材料因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常用作制作散热器、热导电器等材料。

5. 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热量通过电磁波的传播而传递,不需要介质。

所有物体在温度不为零时都会发出热辐射,也就是热能转化为电磁能的一种形式。

例如,太阳的高温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向地球传递热量。

6. 热容和比热容:热容是物质在单位温度变化下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的比例,用C表示。

而比热容则是单位质量物质在单位温度变化下吸热或放热的比例,用c表示。

热容和比热容在热学实验中经常被用到,帮助我们计算物质在温度变化时的热量变化。

7. 热传递方程:热传递方程描述了物体内部或物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热量传递的规律。

其中最常见的形式是傅里叶定律,它表示经过固体介质传递的热量与温度梯度的乘积成正比。

8. 相变:相变是物质由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常见的有凝固、熔化、汽化和液化。

相变过程中,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热量只用于引起相变,被称为潜热。

新课标初中物理热学复习课件

新课标初中物理热学复习课件

经典例题解析与解题技巧分享
例题一
一个电热水壶装有1.5L的水,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1100W 。求电热水壶装满水后,在额定电压下烧开一壶水需要多长时间?
解题技巧
根据电功率公式和热量计算公式,结合题目给出的条件,计算出所需 时间。
例题二
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消耗汽油1.2kg。求该汽 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
05
热量传递方式及其影 响因素分析
热对流原理及影响因素探讨
热对流定义
影响因素
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媒质的运动 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
影响热对流的主要因素包括流体媒质 的性质、温度差异、流动速度等。
热对流原理
热对流是由流体之间的温度差异引起 的。当流体受到加热或冷却时,其密 度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流动。
汽化、液化与湿度变化
汽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 收热量。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两种方 式,蒸发是吸热过程,具有致冷作用 ;沸腾是吸热过程,可以使液体沸腾 汽化而从液态变为气态。
液化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放 出热量。液化的方法包括降低温度和 压缩体积两种。
升华、凝华与物质状态变化
升华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义
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自然界中能量转化的方向性和有限性,它说明了永动机的不可能性 ,对于我们理解和利用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熵增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熵定义
熵增原理
熵是表示系统混乱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它表示系统从有序到无序的转化过 程。
熵增原理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 熵总是不断增加的,即系统总是朝着 更加混乱的方向发展。这是因为能量 转化过程中,总会有部分能量以热的 形式散失,导致系统的总能量减少, 系统的有序性也随之降低。

初中九年级(初三)物理 工程热力学

初中九年级(初三)物理  工程热力学

T1
Q1
Q1’
WIR IR
WR
Q2
R Q2’
T2
3.2 卡诺定理与卡诺循环
结论:
在同样的两个温度不同的热源间工作的热 机,以可逆热机热效率最大,不可逆热机的热 效率小于可逆热机,它指出了在两个温度不同 的热源间工作的热机热效率的最高极限值。
3.2 卡诺定理与卡诺循环
二.卡诺循环
卡诺循环是1824年法国青年工程师卡诺提出的一 种理想的有重要理论意义的可逆热机的可逆循环,它 是由两个可逆定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绝热过程组成:
引起其它变化。(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以实现的)
3.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是等价的
反证法:假如热量可以自动地从低温热源传向高温热源,就有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 使之全部变为有用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等价于
(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3.2 卡诺定理与卡诺循环
一.卡诺定理:
定理一:不可能制造一个热机,它工作在两个给定 热源间,效率高于可逆热机。
2 Qrev 2 Qrev
1 Tr
1T
3.3 熵
上式表明:从状态1到状态2,无论 沿哪条可逆路线,
Qrev
Tr
因此可得:
积分都相等
ds 0
S
2
ds
2 Qrev
1
1T
3.3 熵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1.克劳修斯积分不等式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3.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3.2 卡诺定理与卡诺循环 3.3 熵 3.4 孤立系熵增原理
3.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由于分析问题的出发点不同,所以“热二”有各种各 样的表述,但它们都反映了客观事物的一个共同本质, 即自然界的一切自发过程有方向性。

(初中物理)专题50 中考力热综合计算题(解析版)

(初中物理)专题50  中考力热综合计算题(解析版)

专题50 力热综合计算题解决力热综合计算题一般涉及到的物理公式包括速度公式、密度公式、重力公式、压强公式、浮力公式、机械功和功率、机械效率公式、物体吸热公式、放热公式、热值公式、热效率公式等;涉及到的物理规律有二力平衡条件、液体压强规律、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条件、欧姆定律、焦耳定律以及热平衡方程等。

【例题】(2020湖南岳阳)某型号汽车整车与驾驶员的总质量是2060kg ,驾驶员驾驶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进行车型测试,测试过程中消耗汽油的体积为1.5×10-3m 3(g =10N/kg ,ρ汽油=0.7×103kg/m 3,q 汽油=4.5×107J/kg ,)求:(1)汽车与驾驶员的总重力; (2)测试过程中消耗汽油的质量;(3)假设汽油完全燃烧,汽油机的效率为40%,汽车在测试过程中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答案】(1)20600N ;(2)1.05kg ;(3)1.89×107J 【解析】(1)汽车与驾驶员的总重力G =mg =2060kg×10N/kg=20600N(2)测试过程中消耗汽油的质量m 汽油=ρ汽油V =0.7×103kg/m 3×1.5×10-3m 3=1.05kg(3)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放=m 汽油q 汽油=105kg×4.5×107J/kg=4.725×107J汽车在测试过程中做的有用功W 有=Q 放η=4.725×107J×40%=1.89×107J【对点练习】小天收集了一些数据填在下表中。

如果该车满载货物后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100m ,货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1/10.那么在此过程中:(g 取10Nkg ).(1)该货车车牵引力是多少?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2)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3)该货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品牌型号东风xx 外型尺寸5×1.9×23(m)变速箱A85 空车质量 1.5吨最高车速120km/h 满载时载货量 2.5吨空载百公里油耗12L 燃油密度0.8×103kg/m3满载百公里油耗20L 燃油热值5×107J/kg【答案】(1)4×103N;4×105J;(2)8×105J;(3)50%。

物理课 初中

物理课 初中

物理课初中
初中的物理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运动学:包括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等基本概念,通过实例及计算培养学生运用运动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力学:介绍牛顿三定律,弹力、重力、摩擦力等概念,解释物体的平衡、速度的变化和物体的运动轨迹等问题。

3. 能量和功:讲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源消耗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4. 电学:包括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等基本概念,强调电的使用安全和节约能源等方面的知识。

5. 光学:主要介绍光的基本特性、光的传播方式及成像等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热学:讲解热的传递方式、热量和温度的概念、材料的热性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初中物理学习,学生可以理解物理规律、掌握科学思维方法,为更深入的学习和未来的科研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热力学初中物理中的热量传递与能量转化

热力学初中物理中的热量传递与能量转化

热力学初中物理中的热量传递与能量转化热力学是探讨能量转化与传递的科学领域,它在初中物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深入探讨热力学在初中物理中的热量传递与能量转化问题。

一、热量传递热量是一种能量形式,是由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能量。

在初中物理中,常见的热量传递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和辐射。

1. 传导传导是热量在物体内部传递的方式。

当物体的一部分温度升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随之增强,从而使热量从高温区域传导到低温区域。

热传导的速度受到物体材料的导热性能以及温度差的影响。

2. 对流对流是热量通过流体传递的方式。

流体的分子不断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使得热量上升。

而周围较冷的流体则下沉,形成对流循环。

对流的速度受到流体的性质、温度差和介质的修养影响。

3. 辐射辐射是热量通过电磁波传递的方式。

热物体会发出热辐射,而热辐射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热辐射的强度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辐射能量越大。

黑体是一种能吸收和辐射最大量热辐射的物体。

二、能量转化热量是能量的一种,能量是指物体具有做功的能力。

在能量转化中,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等形式,从而实现各种各样的功效。

1. 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热能可以通过热机转化为机械能。

热机是利用热能进行工作的装置,例如蒸汽机、内燃机等。

在蒸汽机中,燃烧产生的热量使水变为蒸汽,蒸汽的膨胀驱动活塞进行机械运动,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2. 热能转化为电能热能可以通过热电效应转化为电能。

热电效应是指当两个不同温度的导体接触时,由于温度差异而产生电动势。

热电效应广泛应用于发电、温度测量等领域。

3. 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热能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化学能。

例如,把燃料燃烧后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这时热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新形成的化合物中。

化学能的转化又可以进一步应用于生产、生活等方面。

结语:热力学在初中物理中涉及到热量传递与能量转化的相关内容。

通过学习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和热力学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能量的转化与传递过程,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初中物理教案探索热的传导和热力学

初中物理教案探索热的传导和热力学

初中物理教案探索热的传导和热力学初中物理教案——探索热的传导和热力学引言:物理学是关于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运动的科学。

其中,热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物体之间的热量传递和热力学规律。

本教案将以初中物理教学为基础,通过实验和讨论,探索热的传导和热力学的原理,为学生深入理解热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热的传导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了解不同物质中热量的传导方式。

2. 实验材料和器材:- 导热棒(金属)- 导热棒(塑料)- 烧杯- 温度计3. 实验步骤:- 步骤一:将热水倒入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始温度,并记录下来。

- 步骤二:将金属导热棒或塑料导热棒插入热水中,并保持一段时间。

- 步骤三:使用温度计测量导热棒所在液体的最终温度,并记录下来。

- 步骤四:重复上述实验步骤,使用不同材质的导热棒,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发现金属导热棒的传热效果更好,导致液体温度上升更快;而塑料导热棒的传热效果较差,导致液体温度上升较慢。

5. 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金属是一种良好的导热材料,而塑料是一种较差的导热材料。

这是因为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可以快速传递热量,而塑料中的分子无法有效传递热量,导致热的传导效果较差。

二、热力学的基本概念1. 概念解释:- 热平衡:当两个物体处于相同温度时,它们之间不存在热量的传递。

-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它表明在一个系统中,能量的自发转化不改变这个系统的总能量。

-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热量传递永远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并且不可逆转。

- 熵:熵是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熵越高,系统的无序程度越高。

2. 知识解析:通过对热力学的基本概念进行解释,可以引导学生理解热平衡、能量守恒、热传递方向以及无序度等概念。

可以通过举例和实际应用,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意义。

三、热的传递与能量转化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热的传递与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

最新初中物理力学和热学部分公式大全 .doc

最新初中物理力学和热学部分公式大全 .doc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参照沪科版排列,并标明公式在书中的页码;部分公式书中未明确呈现,属于课堂笔记)八年级物理 力学部分一、速度公式(第二章p23) 物理量 计算式 国际主单位 常用单位 换算关系 速度v V =s/t m/s Km/h 1m/s =3.6km/h 路程s S =vt m Km 1km =1000m 时间t t =s/vsh1h =60min =3600s二、质量密度公式(第五章p94) 物理量 计算式 国际主单位 常用单位 换算关系 密度ρρ=m/vKg/ m 3 g/ Cm 3 1g/ Cm 3=1000kg/ m 3 质量m M =ρv Kg g 1kg =1000g体积vV =m/ρm 3Cm 31 m 3=103dm 3=106cm 3 1L =103ml(cm 3)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 水=m 冰 ρ水>ρ冰 v 水<v 冰三 重力公式(第六章p1xxxx :重力,m :质量,g :通常g 取10N/kg ,题目未交待时g 取9.8N/kg) 四、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第七章pxxxx 合=F 1+F 2 ; 方向相反:F 合=F 1—F 2 (F :力) 五、压强公式(第八章) (1)普适公式(p144)SFp (p :压强Pa ,F :压力N ,S :受力面积m 2)固体平放时F =G =mg 液体压强公式(pxxxx (p :液体压强 ρ:液体的密度; h :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六、浮力公式(第九章P169起)(1)F 浮=F’-F (压力差法) (2)F 浮=G (漂浮、悬浮法) (3)阿基米德原理:F 浮=G 排=m 排g=ρ液g V 排 (排水法)(F 浮:浮力,G 排: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m 排:排开的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密度,V 排:排开液体的体积,g :10N/kg 或9.8N/kg )七、杠杆平衡条件公式(第十章pxxxx F 2l 2 ( F1:动力 ;L1:动力臂;F2:阻力; L2:阻力臂 )八、滑轮(组)公式(第十章p191)(不计绳重和摩擦)(1)定滑轮: F=G 物 s=h (F :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 物:物体的重力; s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 :物体升高的距离)(2)动滑轮:)G (21F 动物+=G S=2h (F 、s 、h 、G 物::同上, G 动:动滑轮的重力)(3)滑轮组:)G (n1F 动物+=G s =nh (n :有n 段绳子承担物重,其余同上) 九、功、功率、机械效率(第十章P196)(1)功 a 、 W =Fs (W :功J ,F :力N ,s :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m)(p196) b 、把物体举高时W =Gh c 、通过功率计算 W =Pt (2)功率(p199)Fv tFst W P ===(一般) (P :功率W ,W :功J; t :时间s ,F 、 s :同上,v :速度)(2)有用功(p202)W 有=Fs=Gh (与功相同) W 有=W 总-W 额(有用功=总功-额外功)(4)总功(p202)W 总=FS (F :总动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W 总= W 有+W 额 (5)机械效率(p202) %100W W ⨯=总有η (η: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九年级物理 热学部分(第十二、十三章)1、 吸热、放热(p42)1、吸热:Q 吸=Cm(t2-t1)=CmΔt2、放热:Q 放=Cm(t1-t2)=CmΔt(c :物质的比热容; m :质量 ;△t :温度的变化值 ) 2、热值(p50)(固体、液体)Q=mq (气体)Q=Vq (m :质量, q :热值,m :质量,V :体积)3、热机效率:%100Q Q ⨯=完全燃烧有效利用η(p51) 九年级物理 电学部分(第十四、十五、十六章)1、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p100))或(可变换为IU R IR U R U ===,I (U :电压V, I :电流A, R :电阻R ) 2、电功公式(p1xxxx W=UIt (W :电功J ,U :电压V, I :电流A, R :电阻R ,t :时间s )(2)纯电阻公式(焦耳定律) RtI t I RI W tR U t W 22R U U =∙∙==∙∙=5、电功率: (1)普适公式 tWP =(P :电功率W 或kW ,W :电功J 或kW ·h ,t :时间s 或h ) P=UI (P :电功率W ,U :电压V, I :电流A )(2)纯电阻公式 RU R I P 22==6、串联电路的特点:(1)各处电流相等 I =I 1=I 2(p68)(2)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U =U1+U2(p81) 当n 个阻值相同的R 串联时,nR R =总 (3)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R 总=R1+R2(p90) (4)串联分压:各部分电压比等于电阻比2121R R U U = (5)由此可得,当R1、R2串联,t 相同时21212121R R U U P P W W ===(p107) (6)并联电路的特点:(1)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 =I 1+I 2(2)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一般等于电源电压 U =U1=U2 (3)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21R 1R 1R 1+=总 [2121R R R R R +=总]当n 个阻值相同的R 并联时,R n1R =总 (4)并联分流:各支路电流比等于电阻的倒数比122121R R R 1R 1I I ==:: 由此可得,当R1、R2并联,t 相同时12212121R R I I P P W W === 8、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第十九章pxxxx (c :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 );λ:波长m ;ν:频率Hz )常用物理量1、光速:C =3×108m/s (真空中)2、声速:V =340m/s (xxxx 度:g =9.8N/kg≈10N/kg 4、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5、水的密度ρ=1.0×103kg/m3 冰的熔点0℃ 水的沸点100℃ 水的比热容:c =4.2×103J/(kg•℃) 6、一节干电池电压:1.5V77、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8、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 (不高于36V ) 9、家庭电路电压:220V10、单位换算(1)1m/s =3.6km/h (2)1g/cm3 =103kg/m3(3)1kw•h =3.6×106J。

初中物理-光、电、热、力

初中物理-光、电、热、力

光、电、热、力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靠介质传播,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的三要素是:①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②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③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

)4.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防止和减小噪音的方法:①声源处;②传播过程;③耳边。

5.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真空的速度是3x108m/s。

影子、日食、月食都可以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来解释。

应用:影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激光准值等。

6.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AO)、法线(ON)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AO)分居法线(ON)两侧,反射角(∠γ)等于入射角(∠i)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反射类型:(1)镜面反射: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也平行,是定向反射(如镜面、水面);(2)漫反射: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向着不同方向,这也是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物体的原因。

7.平面镜的成像规律是: (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4)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根据光的反射成像。

成像作图法:可以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反射定律作图。

平面镜的应用: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要求会画反射光路图)8.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知识归纳:热学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知识归纳:热学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知识归纳:热学初中物理的热学是十分难学的单元章节。

下面是关于初中热学的相关知识点。

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一汇总进行复习或者是预习,会有很好的学习效果。

初中物理热学和能的知识点:一、热机热机:定义:利用燃料的燃烧来做功的装置。

能量转换:将内能转换为机械能蒸气机--内燃机--喷气式发动机热机效率:热机使用的能量与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之比称为热机效率。

公式:η=w有用/q总=w有用/qm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充分燃烧燃料,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热损失,保持零件之间良好的润滑,减少摩擦。

二、比热容1.比热容的概念和意义:⑴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

(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收或释放热量的物理量。

2.比热容特性比热容是物质的一个特征。

它的大小与物体的类型和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和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由于水的比热容量大,它经常调节温度、加热、充当冷却剂并散热计算公式:q吸=cm(t-t0),q放=cm(t0-t)三、内能的基本概念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在任何情况下,物体都有内能:由于物体内部的分子不断运动并相互作用,所以内能无条件存在。

不管是热的铁水还是冷的冰。

四、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如果将分子视为球体,则其直径以10-10米为单位进行测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① 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相互进入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 教科书中把二氧化氮放在装置下面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的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的结果。

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

结论:气体分子在不断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热和能内容提要分子热运动1、分子运动理论的初步认识(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现象。

(3)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当两分子间的距离等于10-10米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零,叫做平衡位置;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10-10米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合力表现为斥力;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10米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合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近似认为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内能1、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温度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

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形变有关。

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

④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

用J表示。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1)做功: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2)热传递: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

③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热量(1)概念:物体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热量。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

所以在热量前面只能用“放出”或“吸收”,绝对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的热量是多少。

(3)热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焦耳(J)。

比热容1、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者降低)1℃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用符号c表示比热容。

2、比热容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1)比热容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

(2)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4、比热容表(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2)从比热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

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升高的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

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

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3)水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

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

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5、说明(1)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所以某种物质的比热不会因为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而改变,也不会因为质量的多少或温度变化的多少而改变。

(2)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比热是一个不变的定值。

(3)物质的状态改变了,比热容随之改变。

如水变成冰。

(4)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6、热量的计算:Q=cmΔt。

式中,Δt叫做温度的变化量。

它等于热传递过程中末温度与初温度之差。

注意:①物体温度升高到(或降低到)与温度升高了(或降低了)的意义是不相同的。

比如:水温度从lO℃升高到30℃,温度的变化量是Δt= =30℃-lO℃=2O℃,物体温度升高了20℃,温度的变化量Δt =20℃。

②热量Q不能理解为物体在末温度时的热量与初温度时的热量之差。

因为计算物体在某一温度下所具有的热量是没有意义的。

正确的理解是热量Q是末温度时的物体的内能与初温度时物体的内能之差。

热机1、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按燃烧燃料的不同,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等。

(1)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一个工作循环为四个冲程即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的热机。

(2)一个工作循环中只对外做一次功,曲轴转2周,飞轮转2圈,活塞往返2次。

(3)压缩冲程是对气体压缩做功,气体内能增加,这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做功冲程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这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其它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6)判断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属哪个冲程应抓住两点:一是气阀门的开与关;二是活塞的运动方向。

(7)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处2、燃料的热值(1)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目前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从化石燃料的燃烧中获得的内能,燃料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燃料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中,储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被释放,物体的化学能转化为周围物体的内能。

(2)燃料的热值①定义:l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用符号“q”表示。

②热值的单位J/kg,读作焦耳每千克。

还要注意,气体燃料有时使用J/m3,读作焦耳每立方米。

③热值是为了表示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热量不同而引人的物理量。

它反映了燃料通过燃烧放出热量本领大小不同的燃烧特性。

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是不同的,同种燃料的热值是一定的,它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放出热量多少无关。

(3)在学习热值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全部燃烧变成另一种物质。

②强调所取燃料的质量为“lkg”,要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本领的不同,就必须在燃烧质量和燃烧程度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③“某种燃料”强调了热值是针对燃料的特性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④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一定质量m 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Q=qm ,式中,q 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kg ; m 表示燃料的质量,单位是kg ;Q 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 。

○5若燃料是气体燃料,一定体积V 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Q=qV 。

式中,q 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m3;V 表示燃料的体积,单位是m 3;Q 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 。

3、热机效率(1)热机的能量流图:如右图所示是热机的能量流图:由图可见,真正能转变为对外做的有用功的能量只是燃料燃烧时所释放能量的一部分。

(2)定义:热机转变为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的比值,称为热机效率。

(3)公式:η=E 有/Q ×100%。

式中,E 有为做有用功的能量;Q 总为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

(4)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①改善燃烧环境,使燃料尽可能完全燃烧,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②尽量减小各种热散失。

③减小各部件间的摩擦以减小因克服摩擦做功而消耗的能量。

④充分利用废气带走的能量,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燃料的 化学能E1、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能量及其存在的形式: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自然界有多种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内能、光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

(2)能量的转移与转化: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如发生碰撞或热传递时;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太阳能电池、发电机等。

(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基本定律。

大到天体,小到原子核,也无论是物理学问题还是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的问题,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3、“第一类永动机”永远不可能实现,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典型例题例1.2010年4月20日夜间,位于墨西哥的钻井平台安生爆炸,造成原油大量泄漏,载至5月27日已漏出的原油约7×107L,给该地区造成巨大的生态灾难和经济损失,已知原油的密度为0.9×103Kg/m3,热值为4.4×107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求:(1)假设这些泄漏的原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多少?(2)假设放出的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以使多少质量的水从10℃升高到100℃?解析:(1)泄漏原油的质量m=ρv=6.3×107Kg原油完全燃烧放出来的热量为Q=mq=2.772×1015J(2)水吸收的热量为:Q=C水m水(t1-t)代入数据得:m=7.3×109Kg例 2.小明家的电热饮水机,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工作状态,饮水机热水箱内水温达到92℃时开关S 1自动断开,处于保温状态;当水温降至一定温度t 时,S 1又闭合重新加热.饮水机的铭牌数据与电路原理图如下:⑴求电阻R 1的阻值;⑵求正常加热时通过饮水机的电流;⑶在无人取水情况下,饮水机重新加热一次的时间为5min .加热一次消耗的电能是多少?重新加热前的水温t 是多少?(不计能量损失,c水=4.2×103J/(kg ·℃))解析:⑴R 1=保P U 2=121040W (220V 2=)Ω ⑵2A 220440W ===U P I 加 ⑶W=P 额t=440W ×5×60s=1.32×105JW =cm(t 0-t),1.32×105J =4.2×103J/(kg ·℃) ×2kg ×(92℃-t) t ≈76.3℃例3.2010年,环渤海经济开发区经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我们潍坊为响应国家号召,发展低碳经济,在沿海地区建造了风力发电厂,如图所示.下表给出了不同风速下每台风力发电机的功率.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若在某时间内的风速为6m /s ,一台发电机工作1小时,产生的电能可供小明家的空调(220V 5A)、电热锅(220V 40Ω)同时工作多少小时?(2)若潍坊沿海年平均风速为8m /s ,50台这样的风力发电机工作一天,获得的电能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吨煤?(煤的热值为3×103J /kg)解析:(1)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W=Pt=16KW ×1h=16kWh ,空调的功率为:P 1=UI=220V ×5A=1100W=1.1kW , 电热过的功率:222(220V =1210W=1.21kW 40U P R ==Ω), 工作时间为:1216kWh =6.93h 1.1kW+1.21kW W t P P ==+ (2)一天的发电量为:W=Pt=3.8×104W ×50×24×3600s=1.6416×1011J , 燃烧煤的质量为:117431.641610J =5.4710kg=5.4710310J /kgQ W m q q ⨯===⨯⨯⨯吨.例 4.小波班上有一台饮水机,它的铭牌如右表,工作电路如图所示,S 0是温控开关,可以自动控制饮水机的加热或保温状态.问:(1)将1.5kg 的水从20℃加热到90℃,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 水=4.2×103J /(kg ·℃)](2)饮水机在加热状态下正常工作15min ,消耗的电能是多少?(3)若在保温状态下,饮水机消耗的功率是44W ,则R 2的阻值是多少?解析:(1)Q 吸=c 水m (t 2-t 1)=4.2×103J /(kg ·℃)×1.5kg ×(90℃-20℃)=4.41×l05J(2)饮水机加热时消耗的电能W=Pt=550W ×15×60s=4.95×105J(3)当S 0断开时,电路中只有R 2,总功率较小,为保温状态Ω===110044W )220(2222V P U R例5.上海世博园采用了一种不用电,而是用水来调节温度的江水源空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