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二高中地理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高二高中地理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图是“我国某地区经纬网图”。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该地区西部有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该地理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旱地耕作区、水田耕作区的分界线
B.亚热带、暖温带和常绿林、落叶林分界线
C.季风区、非季风区和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第一、二阶梯和农耕区、牧区的分界线
【2】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河流一年有两个汛期B.该地区河流冬季没有结冰期
C.该地区河流都有凌汛D.应继续大面积开垦、发展粮食种植业2.下图为我国北纬30度附近两个省会城市各月气温与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所在地区()
A.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B.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稳定C.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D.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为积温高
【2】造成甲、乙两地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低悬殊造成的B.海陆位置不同造成的
C.气温随纬度位置的变化造成的D.季风强弱不同造成的
3.下图表示我国四个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结构。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4个城市,可能为
A.①上海②广州③鞍山④武汉B.①鞍山②广州③上海④香港
C.①包头②香港③广州④北京D.①鞍山②上海③广州④香港
【2】影响①、③两城市钢铁工业布局的共同的重要因素是
A.靠近原料地B.靠近燃料地
C.靠近消费市场D.水源充足
4.下图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和温度区界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①、②两地的降水量可能分别为()
A.460mm 360mm
B.400mm 420mm
C.280mm 350mm
D.320mm 340mm
【2】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可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
三个温度区大致呈南北分布,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地形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D.降雨
5.下图序号①、②、③、④表示我国四个城市平均海拔和1月均温。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①、②、③、④四城市依次是()
A.乌鲁木齐、石家庄、武汉、成都B.乌鲁木齐、石家庄、成都、武汉
C.石家庄、成都、武汉、乌鲁木齐D.石家庄、乌鲁木齐、武汉、成都
【2】图示省区地理环境各有特色,其中()
A.①所在省区铁路网密度大B.②所在省区水资源丰富
C.③所在省区位于江南丘陵D.④所在省区受冻害影响小
6.下表反映了我国四个省区煤炭、太阳辐射能、天然气、水能四种资源的丰歉程度(★号越多代表资源分布越丰富),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表示天然气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与四川相比,新疆乙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B.地处内陆,降水少,晴天多
C.地质时期曾是森林茂密的地区D.地壳运动频繁
二、综合题
1.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2分)
材料一近些年,“千湖之省”湖北针对省情,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材料二鉴于近些年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出口量增加很快,武汉钢铁厂计划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广西沿海防城港市。
材料三1990-2009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
(1)图中两个Ⅰ区分别位于西北部山区和东部平原、湖区,分别分析其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4分)
(2)针对图示区域洪涝灾害隐患,列举宜采取的主要措施。
(10分)
(3)分析武汉钢铁厂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对武汉、防城港两市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8分)
2.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回答问题(30分)
(1)描述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10分)
苗族服饰及其着装习惯深受所生活区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图示地区为我国苗族聚居区之一。
该区域苗族男子日常多穿着对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外出时打“绑腿”。
(2)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图示区域气候条件对该区域苗族男子着装习惯的影响(8分)
吉首市为湘西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中心,具有肩挑南北、承接东西的区位优势。
枝柳铁路纵贯南北,209、319国道相互交汇。
年降水量1,440.5毫米,日照1,382.5小时,无霜期285.8天。
土壤以紫色土为主。
吉首山川绮丽,风情独特。
南联凤凰城,北接张家界,为湖南西部旅游黄金线的中心,已成为西南地区新兴的旅游热点。
已探明有很高开发价值的磷、石灰石等矿藏50余种。
(3)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吉首市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12分)
四川高二高中地理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图是“我国某地区经纬网图”。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该地区西部有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该地理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旱地耕作区、水田耕作区的分界线
B.亚热带、暖温带和常绿林、落叶林分界线
C.季风区、非季风区和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第一、二阶梯和农耕区、牧区的分界线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地理分界线问题,属于难度较小试题。
通过经纬度的判定,可以知道该区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的主要地理界线为大兴安岭,大兴安岭是4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等,符合条件的为C。
【2】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河流一年有两个汛期B.该地区河流冬季没有结冰期
C.该地区河流都有凌汛D.应继续大面积开垦、发展粮食种植业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地理环境问题,属于难度较小试题。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为我国的东北地区,因此该地区的河流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春汛的补给水源为积雪融水,夏汛为雨水补给。
根据东北地区的有关知识可以判断,B、C、D项均不正确。
正确答案选A。
【考点】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2.下图为我国北纬30度附近两个省会城市各月气温与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所在地区()
A.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B.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稳定
C.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D.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为积温高
【答案】C
【解析】甲图所示城市夏季凉爽、冬季寒冷,年均气温较低,且降水集中在夏季,根据其纬度可知该地位于青藏高原,可能为拉萨。
该地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因海拔高,热量不足,动植物少,生态环境脆弱;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2】造成甲、乙两地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低悬殊造成的B.海陆位置不同造成的
C.气温随纬度位置的变化造成的D.季风强弱不同造成的
【答案】A
【解析】乙图所示城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结合其纬度可知,该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造成两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低差异。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对比
3.下图表示我国四个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结构。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4个城市,可能为
A.①上海②广州③鞍山④武汉B.①鞍山②广州③上海④香港
C.①包头②香港③广州④北京D.①鞍山②上海③广州④香港
【答案】B
【解析】四个城市中钢铁工业所占比重最大的是鞍山市,因鞍山市临近铁矿和煤矿,所以①应为鞍山市;制糖工业临近原料产区,而四个城市中,广州是甘蔗产区,所以②应为广州市;上海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占较大比重,所以③应是上海。
故选B。
【2】影响①、③两城市钢铁工业布局的共同的重要因素是
A.靠近原料地B.靠近燃料地
C.靠近消费市场D.水源充足
【答案】C
【解析】①城市临近东北重工业区,钢铁的消费量大,上海是我国最大综合性的工业基地的核心,对钢铁的消费量也较大,所以两地的钢铁市场都广阔;而③地附近的铁矿和煤矿缺乏,①地附近水资源缺乏。
故选C。
【考点】工业区位因素
4.下图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和温度区界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①、②两地的降水量可能分别为()
A.460mm 360mm
B.400mm 420mm
C.280mm 350mm
D.320mm 340mm
【答案】A
【解析】图中相邻等降水量线差值为100,根据等值线变化趋势判断,①地降水量在400mm到500mm之间;②地降水量在300mm到400mm之间。
【2】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可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
三个温度区大致呈南北分布,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地形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D.降雨
【答案】C
【解析】不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不同,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少,因此热量越少,温度越低,图中三个温度区分布大致随纬度变化而变化,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
【考点】等值线判读
5.下图序号①、②、③、④表示我国四个城市平均海拔和1月均温。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①、②、③、④四城市依次是()
A.乌鲁木齐、石家庄、武汉、成都B.乌鲁木齐、石家庄、成都、武汉
C.石家庄、成都、武汉、乌鲁木齐D.石家庄、乌鲁木齐、武汉、成都
【答案】A
【解析】①城市海拔高度约800米,1月气温很低,说明该地纬度高,为乌鲁木齐;②城市海拔低,1月气温较低,在0°C以下,可能位于我国华北或东北地区,为石家庄;③城市海拔最低,1月气温较高,在0°C以上,可能为
武汉;④地区海拔较高,1月气温最高,可能为成都,冬季时该地北部山地对冷空气阻挡作用显著,气温高。
【2】图示省区地理环境各有特色,其中()
A.①所在省区铁路网密度大B.②所在省区水资源丰富
C.③所在省区位于江南丘陵D.④所在省区受冻害影响小
【答案】D
【解析】①城市所在省区气候干旱,人口稀少,铁路网密度小;②所在省区位于华北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水资源缺乏;③所在省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④所在省区纬度较低,且北部山地对冷空气阻挡作用显著,受冻害影响小。
【考点】我国的区域差异
6.下表反映了我国四个省区煤炭、太阳辐射能、天然气、水能四种资源的丰歉程度(★号越多代表资源分布越丰富),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表示天然气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D
【解析】上述四省区中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于新疆、陕西和四川,故选丁。
煤炭资源,陕西省最丰富,故判断为甲;太阳能资源新疆最丰富,判断为乙;水能资源湖南和四川丰富,故判断为丙。
【2】与四川相比,新疆乙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B.地处内陆,降水少,晴天多
C.地质时期曾是森林茂密的地区D.地壳运动频繁
【答案】B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乙为太阳能资源,新疆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主要是由于受气候干旱,多晴天的影响,而四川位于盆地,多阴雨天气。
【考点】我国的资源分布
二、综合题
1.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2分)
材料一近些年,“千湖之省”湖北针对省情,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材料二鉴于近些年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出口量增加很快,武汉钢铁厂计划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广西沿海防城港市。
材料三1990-2009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
(1)图中两个Ⅰ区分别位于西北部山区和东部平原、湖区,分别分析其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4分)
(2)针对图示区域洪涝灾害隐患,列举宜采取的主要措施。
(10分)
(3)分析武汉钢铁厂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对武汉、防城港两市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8分)
【答案】(1)西北部山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退耕还林(2分);东部平原、湖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快速城市化和退田还湖。
(2分)
(2)修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加固大堤治理河道等;山区: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湖区:退田还湖;城市:完
善排水系统;农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以法治水,加强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参加水灾保险等。
(任答4点记满分)
(3)(对武汉市的积极影响):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和土地占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改善城市环境。
(任答2点记4分)(对防城港市的积极影响):扩大港口规模;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区
域发展。
(任答2点记4分)
【解析】
(1)由图可知,I区位于西北山区和东部湖区两个不同位置,其山区耕地减少主要原因是退耕还林;东部平原区
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是城市化和退田还湖。
(2)区域洪涝灾害的治理,山区、湖区、城市、农村不同地区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但疏浚河道,修建分洪蓄洪
工程、加强灾情预报和监测、参加水灾保险是共同措施。
(3)本小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转移对转出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源和环境意义上;对转入区主要体现在
经济意义上。
【考点】湖泊面积变化的原因、洪涝灾害应对措施、产业转移的影响
2.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回答问题(30分)
(1)描述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10分)
苗族服饰及其着装习惯深受所生活区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图示地区为我国苗族聚居区之一。
该区域苗族男子日常多穿着对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外出时打“绑腿”。
(2)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图示区域气候条件对该区域苗族男子着装习惯的影响(8分)
吉首市为湘西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中心,具有肩挑南北、承接东西的区位优势。
枝柳铁路纵贯南北,209、319国道相互交汇。
年降水量1,440.5毫米,日照1,382.5小时,无霜期285.8天。
土
壤以紫色土为主。
吉首山川绮丽,风情独特。
南联凤凰城,北接张家界,为湖南西部旅游黄金线的中心,已成为西南地区新兴的旅游热点。
已探明有很高开发价值的磷、石灰石等矿藏50余种。
(3)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吉首市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12分)
【答案】(1)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2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
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气候温和,降水丰富)(2分);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植被覆盖率高)(2分);土壤主要是红壤,有机质含量少(较贫瘠)(2分);河流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明显(含沙量小、无结冰期)(2分)。
(2)图示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气候湿热(2分);穿着短衣和宽松长裤便于散热(可减轻酷暑高温带
来的不适)(2分);打“绑腿”可减轻雨水淋湿裤脚(2分)。
(其它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3)吉首是所在地区的政治中心,具有政策上的优势(2分);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与外省市的经济交流(2分);处于铁路、公路交通的重要位置,交通便利(2分);降水丰富,光热条件好,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生产
(4分);旅游资源丰富(2分);矿产资源丰富(2分)
【解析】
(1)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源和植被等方面分析。
(2)结合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多雨,故着对襟短衣
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便于散热;打绑腿以减轻淋湿裤脚。
(3)影响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影响农业生产和矿产、交通、政策、旅游资源等因素影响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来分析。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