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研究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手术研究工作总结
一、目的和意义
腹腔镜是用于腹腔内检查和治疗的内窥镜,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方法,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必然趋势,使许多过去的开放性手术现已被腹腔镜手术取代。
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在外科治疗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瞩目,并在国际上呈风靡性发展。
二、项目来源
1.具备开展传统开刀手术及处理手术意外的技术能力
2.具备腹腔镜及其相关器械。
3.有充足的病源。
4.进行了科研可行性的论证。
三、采用原理
腹腔镜手术就是利用腹腔镜及其相关器械进行的手术:使用冷光源提供照明,将腹腔镜镜头(直径为3-10mm)插入腹腔内,运用数字摄像技术使腹腔镜镜头拍摄到的图像通过光导纤维传导至后级信号处理系统,并且实时显示在专用监视器上。
然后医生通过监视器屏幕上所显示患者器官不同角度的图像,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判断,并且运用特殊的腹腔镜器械进行手术。
四、技术背景
1、盆腔镜
1901年俄国的妇科医生D.O.ott也在额镜照明下切开阴道后穹隆放入膀胱镜观察了一位妇女的腹腔。
这是首例盆腔镜。
2、诊断性腹腔镜
1910年Jacobaeus.H.C首次应用了套管穿刺针插入腹壁和通过套管将空气输入腹腔,然后放入膀胱镜进行检查。
1944年法国的Raoul Palmerjiang将腹腔镜正式应用于妇科领域,对大量不孕患者做了检查并制订了腹腔镜的操作常规。
在1963年出版了专著,系统的介绍腹腔镜下一些比较简单的操作,如:输卵管通气、通液术;简单的脏器粘连分离术;输卵管电凝绝育术;子宫内膜异位灶电凝、电灼术等。
3、手术腹腔镜
进入70年代后由于冷光源、玻璃纤维内窥镜的发明,德国Semm的人工气腹监护装臵---自动气腹机问世,至此腹腔镜手术轰轰烈烈地发展起来。
因为它损伤小、无需剖腹手术,很快被医生和病人双方面接受。
1980年美国的Nezhat医生开始使用电视腹腔镜进行手术。
使手术术野清晰地展现在荧屏上,扩大了视野,许多医生可以同时看到手术过程,利于技术的交流和研讨,也便于助手的配合和麻醉医生的协助。
80年代后期德国的Kurt Semm教授发明创造了许多新的手术器
械和技术。
如:镜下缝合器械、冲洗泵、各种钳、剪、组合粉碎器、切割器等等。
现在镜下止血的手段多种多样:有单极电凝、双极电凝、结扎套圈、内缝合技术、钛夹、吻合器等技术的进步使更复杂的手术在镜下完成。
1988年Reich H 做了第一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此后妇科手术范围越做越大,几乎90%的妇科手术均可在腹腔镜下完成。
五、项目进展
1.准备过程
1)参观学习、培训,先后在交大一附院、省医院、市中心医院学习。
2)购臵腹腔镜及其相关器械。
3)设计手术操作规程。
4)研究人员培训和分工。
5)临床技术指标的统计分析。
2.研究进展
1)手术适应症选择:针对我院技术力量及器械情况选择适合我院开展的手术范围。
①肝胆系统手术:主要为胆囊切除术。
②普外科手术:阑尾切除术、疝环高位缝扎术、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
③妇科手术:异位妊娠清除术、盆腔包块切除术、输卵管手术、子宫切除术。
④泌尿外科手术: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
2)切口设计和定位:我们对100余例外院以往的腹腔镜手术切口观察,多采用4孔操作法,腹部切口方向随意,疤痕较明显,故我们采用3孔法,且切口均顺腹壁皮纹方向切开,愈后疤痕更小、美观。
另外,尽可能设计隐蔽性高的部位做切口,如:阑尾切除术在侧腹壁打孔,术后正面几乎看不到疤痕,更贴近女性追求完美的心理需求。
3)手术基本操作过程
1.第一步:麻醉
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方式是气管插管全麻,经历过手术的人都说:睡一觉手术就结束了。
所以手术中不会有任何感觉,更不会疼痛。
2.第二步:术中操作
医生在病人的腹壁打3~4个直径0.5~1厘米的小孔,其中的一个孔放入镜子。
镜子通过微型摄像机连接到电视屏幕上,使得病人腹腔内的病灶一目了然地反映到电视屏幕上。
而其他几个腹壁小孔则放入手术器械。
医生看着屏幕进行手术。
手术过程基本与开腹手术一样。
由于镜子具有放大8~10倍的作用,甚至可以做得比开腹手术还要精细,医生看着屏幕对病变的组织进行钳夹、切割、缝合等一系列操作。
4)术后注意事项
腹腔镜手术要注意巩固手术效果,尽快恢复体力,为此要做到:
①术后6小时内,采用去枕平卧位,头侧向一边,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
②因术后大多数患者无疼痛感,不要忽略按摩病人的腰部和腿部,半小时为病人翻身一次,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发生;
③当日液体输完即可拔掉尿管,鼓励病人下床活动;
④术后6小时即可让病人进少量流质饮食,如稀米汤、面汤等。
不要给病人甜牛奶、豆奶粉等含糖饮料;
⑤腹腔镜手术切口仅1厘米,因此一周后腹部敷料即可去掉,并可淋浴,然后即可逐步恢复正常活动。
在一周前还是要注意适当、轻便活动,使身体早日复原。
5)疗效分析
①手术创伤极小,几乎不出血,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术后恢复快,可早期下床活动、进食,一周后即可恢复正常生活。
②全程可视,封闭式操作,手术更精细,降低了感染几率,有效避免了腹、盆腔术后粘连等并发症。
③腹腔镜手术术野比传统开刀手术显露更充分,且可多角度“视察”,效果直观。
同时,镜子具有放大8-10倍的作
用,故大大减少了漏诊、误诊,安全性更高。
6)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在研究阶段,从2008年9月—2013年12月共完成腹腔镜手术1523例。
其中,胆囊切除术1087例,阑尾切除术243例,盆腔包块切除术72例,子宫切除术31例,异位妊娠清除术7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4例,疝环高位缝扎术2例,胃溃疡穿孔修补术3例,同时完成两处以上病灶切除术74例。
平均每例花费约4000元左右,其中医疗收入达400万元以上,而市级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花费约在8000元左右,如此而言,不但为病人减少了大部分医疗费用,避免了长途奔波,而且节约了合疗资金。
另外,也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及声誉,吸引了周边地区,甚至城区病员,扩大了服务范围,带动了医院其他科室的发展。
3.存在问题与今后发展方向
1)资金投入不足,器械不够先进,影响研究进展。
2)对手术医师技术要求高,需要腹腔镜外科再培训,逐步扩大腹腔镜手术范围。
3)宣传推广,为社会做更大贡献。
六、技术关键与创新点
1.切口设计和定位:采用3孔操作法,切口均顺腹壁皮纹切开,疤痕更小、美观,尽可能选择隐蔽性高的部位打孔,以满足女性追求完美的心理需要。
2.术中术野显露充分,操作精确,手术以外部位不会受到不必要的干扰,切开、结扎、止血等主要依赖电凝来完成,手术部位异物明显减少,降低了术后粘连、感染的几率。
3.根据病情,必要时一次手术可同时处理两处以上病灶,例如:胆囊结石合并阑尾炎、阑尾炎合并盆腔包块、输卵管疾病等。
使患者避免了再次手术的痛苦,节约了医疗费用。
4.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可早期下床活动、进食,加快了术后机体的恢复,相对节约了医疗费用,使患者能够尽早的恢复正常生活。
七、今后计划
1.继续推广腹腔镜手术,进一步扩大手术范围,更多地取代开放性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