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马过河镇乡镇文化站在文化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靖马过河镇乡镇文化站在文化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摘要:在人类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和
文化财富,是子孙后代的重要遗产和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由民间文化构成,大部分来自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

因此,第一项措施是在村庄和城市建立城市文
化站,以保护和传承文化。

本文讨论了曲靖马过河镇乡镇文化站在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中的作用,并试图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城市文化中心的特征和功能。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曲靖马过河镇乡镇文化站;保护
一、曲靖马过河镇乡镇文化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措施概述
根据区文明委下发的马文明办【2020】2号关于创建评选2020年度市、区级
文明单位、村、风景区的通知文件精神,马过河镇党委、政府机关、车章村委会
三家积极组织木龙村、凤龙湾风景区申报市级文明单位、村、风景区,组织何家
村村委会、永宁岗村、小车章村等7个村申报区级文明村。

目前,我镇共有7件
区级文保单位,包括战壕、米轨跌路桥(又叫叙昆铁路桥)、福隆桥、万寿寺、
姑娘桥、王家松烈士墓、代批两件苗族的腊染,苗歌。

全镇11个单位、村、风
景区文明申报创建工作正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全面抓实旅游工作:一是认真抓好疫情下的复工工作,目前高空水滑飘底玻
璃全部铺设完备,步步惊心项目已进入扫尾工作。

二是美食小镇0.443公顷调规
电子版已报市资源局审批。

三是叙昆铁路旁0.427公顷按时间节点顺利征收完备,为推进火车文化奠定了基础。

四是景区创文工作按要求有序开展。

五是疫情期间
严格按照各级要求停业、扫码等,未发生和出现事故。

六是认真抓好一部手机游
云南各项工作。

2020年上半年,马过河景区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下步尽快推
进高空项目三同时工作和美食小镇土地调规工作。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用及特征
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生活是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要素,绝大部分的民间
艺术是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

民间的表演、风俗习惯饮食文化和语言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显著的特征,如著名的《黄帝内经》中的四季养生法,《本草纲目》中的传统秘方等。

我国有戏曲、京剧、昆剧民族舞蹈皮影戏和传统文学等上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的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着人类社会活
动的真实存在,但是还有不被感知的特点,有易于埋没自身光芒的缺点,所以才更
应该守护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乡镇文化站的作用和特征
在守护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上,我们国家的一系列措施表现出了重视,相继在全国各地的省级县级城乡城镇里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对于即将消失的文化,我们在进行抢救的同时也要整理和保护好文化遗产。

国家所下达的保护措
施与工作要尽全力的去执行,要让乡镇文化站里的工作人员自觉主动的去维护而
不是被迫的去进行,只有在精神文明丰富的乡镇建设乡镇文化站,才能更有利的继承和发扬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如何辨别非物质文化遗产
怎样辨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乡镇文化站存在的根本基础,因为我国
有数千年来的文化底蕴,已经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特色,但是同时也存在-系列的弊端,传承下来的文化由于时间较长,年代较久远,造成了文化失真,甚至有的是后人编造出来的,在这个时候乡镇站的作用就是根据不同的方法去查
找和探索真正存在过的精神文明财富,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整理民间的传说请
相关的专家和民间有研究的人士前来辨别真假.而昆剧、皮影戏等民间艺术就需
要通过实地访问总结来辨别真伪。

五、如何保存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客观实际存在的.但随着社会文化时代的变迁,会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的消失,与此同时的乡镇文化站就起到了辨别真伪,搜集、整理、培育和保护的作用。

在民间戏曲的维护中,就需要文化站的人员去搜集一些相关
资料、参考文献和民间的传说,然后结合民间人士进行修正,整理和保存。

六、如何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看不到的而又实际存在的东西,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
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文明,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积淀下来的最优良的中华民族
历史文化内涵,是人类文化社会宝贵的遗产。

乡镇文化站的存在可以对开发非物
质文化遗产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可以使人们更详细的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新
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七、如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积淀留下来的历史文化精髓,是
中国各民族间世世代代相承的共同文明,所以乡镇文化站的出现,对非物质历史文
化遗产的传承发挥着牵桥搭线的重要作用,而文化站人员所搜集、整理、培育和
保护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让广大人民更进一步的认知、掌握、继承到最优秀符合
当代社会潮流的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在人们的创新与改革之下,将使非物质历史
文化遗产实实在在的来源于广大民间的日常生活之中,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建立
文化体验中心,文化展览和文化影片观看,将民间艺术展现在人民群众的面前。


化工作站的工作人员有着重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结语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是人类几千年来积
累的财富。

乡镇文化站的目标是探索、维护、培育和传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人们能够真正继承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伟大的人民重新创造和改造文化
宝藏。

乡镇文化站在研究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文化遗址工作人员的主观
能动性、执行政府指示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发挥着最根本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代丽娜. 试论乡镇文化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J]. 2021(2017-6):152-152.
[2] 代丽娜. 试论乡镇文化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作用[J]. 科
学中国人, 2017(6Z):1.
[3] 崔维新.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J]. 2021(2019-15):29-31.
[4] 林慧. 论乡镇文化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作用[J]. 工会博览:理论研究, 2010(5):2.
[5] 周为民. 从"断头龙"获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看乡镇综合文化站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C]// 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 2013.
[6] 邹丽. 乡村文化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以西府民歌为例[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3(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