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江淮综合中学2019年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泰州市江淮综合中学2019年高三化学模拟试卷
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一些劣质瓶装水中溴酸盐超标,长时间饮用可能致癌
B.日本东部地震造成了核电站的核泄漏,释放了,其所含的中子数为137
C.由于氮原子不易得失电子,所以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一些农作物、食品等的保存
D.为减少碘元素缺乏引领疾病,我国目前在市售食盐中强制加入碘单质以补充居民碘摄入量
参考答案:
A

2. 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铁表面镀锌可增强其抗腐蚀性
B.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氢氧化铝可作胃酸的中和剂
D.“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
参考答案:
B
解析:A、锌比铁活泼,若镀层损坏锌首先被腐蚀,起到保护铁的作用,故A正确;B、人
造纤维、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B错误;C、氢氧化铝可以与盐酸反应,可作胃酸的中和剂,故C正确;D、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3. 下列反应所得溶液中一定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是
A.向稀硝酸中加入铁粉B.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C.向稀盐酸中滴入少量的NaAlO2溶液
D.向MgSO4、H2SO4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Ba(OH) 2溶液
参考答案:
D
4. (2009·四川卷)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X(g)====nY(g);ΔH=Q kJ/mol。

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
B.Q<0
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参考答案:
C
以表格形式考查化学平衡知识。

要善于对表格数据分析、对比,结合具体化学知识,深入分析,得出结论。

升高温度,c(Y)增大,平衡正移,正反应吸热,Q>0,B、D错。

通过计算:温度恒定时,如100 ℃时,n1(Y)=1.00×1=1 mol;n2(Y)=0.75×2 mol=1.5 mol,n3(Y)=4×0.53=2.12 mol;n(Y)增大,平衡正移,体积增大相当于体系不断减压,因此可知:m<n,A错。

5. 向含有0.078molFeCl2的溶液中通入0.009molCl2,再向其中加入含
0.01molX2O72-的酸性溶液,使溶液中的Fe2+恰好完全被氧化,且X2O72-被还原为X n+,则n值为
A.2 B.3 C.4
D.5
参考答案:
A

6. 以下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
①HClO的氧化性比H2SO4的氧化性强②常温下氯气是气态而硫是固态③氯气能溶于水而硫难溶于水④HCl比H2S稳定⑤H2S能被Cl2氧化成硫单质
⑥HClO4酸性比H2SO4强⑦氯气与氢气化合比硫与氢气化合要容易进行⑧氯的最高价为+7价而硫的最高价为+6价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⑤⑥⑦
C.④⑤⑥⑦⑧ D.④⑤⑥⑦
参考答案:
D

7. 下列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有:
①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CCl4萃取溴水改为CCl4萃取碘水
②在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
③将实验室的废酸液和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参考答案:
D
本题考查“绿色化学”知识。

据“绿色化学”知识必须控制污染物产生,因为单质碘比单质溴更易溶于CCl4,铜与浓H2SO4反应中,通过调节铜丝的高度,可发生下列
反应:2Cu+O22CuO, CuO+H2SO4===CuSO4+H2O。

酸与碱中和生成中性的盐和水,故①②③均正确。

8.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H4HC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
NH+HCO3-+2OH-NH3↑+CO32-+2H2O
B.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双氧水反应:2MnO+H2O2+6H+===2Mn2++3O2↑+
4H2O
D.碳酸氢钙溶液加到醋酸中:ks5u
Ca(HCO3)2+2CH3COOH===Ca2++2CH3COO-+2CO2↑+2H2O
参考答案:
A

9. 某温度下,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2B(g)2C(g),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比为c(A):c(B):c(C)= 1:1:2保持温度不变,以1:1:2的体积比再充入A、B、C,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刚充人时反应速率:v(正)减小,v(逆)增大
B.达到新的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A、B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变
C.达到新的平衡时:c(A):c(B):c(C)仍为1:1:2
D.达到新的平衡过程中:体系压强先增大,后减小
参考答案:
D
解析: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比为c(A):c(B):c(C)=1:1:2,在恒温恒容下条件下,以1:l:2的体积比再充入A、B、C,可以等效为增大压强,
A、刚充入时反应速率v正、v逆都增大,故A错误;
B、以1:l:2的体积比再充入A、
B、C,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B错误;
C、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平衡时达到新的平衡时c(A):c(B):c(c)不再是l:1:2,故C错误;
D、以1:l:2的体积比再充入A、B、C,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由减小,压强降低,但比原平衡压强高,故D正确。

10.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NH4Cl的电子式:
C.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
D.Be2+离子中的质子数和电子数之比为2:1
参考答案:
D

11. 下列各种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既无沉淀又无气体产生的有_________种 ( )
①Ba(OH)2②Ba(NO3)2③Na2S ④BaCl2⑤Ca(ClO)2
⑥Fe(NO3)3⑦H2O2⑧NaClO ⑨C6H5ONa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①Ba(OH)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既无沉淀又无气体产生,正确;
②Ba(NO3)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既有沉淀又有气体产生,错误;③Na2S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发生反应,产生难溶于水的S,有沉淀产生,错误;④BaCl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不发生反应,既无沉淀又无气体产生,正确;⑤Ca(ClO)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硫酸钙沉淀,错误;⑥Fe(NO3)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硫酸和NO,因此无沉淀但是有气体产生,错误;⑦H2O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反应产生硫酸,既无沉淀又无气体产生,正确;⑧NaClO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NaCl和硫酸,既无沉淀又无气体产生,正确;⑨C6H5ONa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会产生难溶于水的苯酚,有沉淀产生,错误。

故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既无沉淀又无气体产生的有①④⑥⑦⑧,因此选项是C。

考点:考查物质混合后发生反应的现象的知识。

12. 在四个烧杯内分别加入200mlH2O(足量),然后各加入:①钠、②氧化钠、③过氧化钠、④氢氧化钠固体,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则四个烧杯内所得溶液的质量
分数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若固体的质量相等,则:②=③>①>④
B.若固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则:②=③>①>④
C.若固体的质量相等,则:③>②>④>①
D.若固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则: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B

13. 含有下列各组离子的溶液中,通入NH3后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u2+、Fe3+、SO42﹣B.Na+、Ba2+、Al3+、Cl﹣
C.K+、Ag+、NH4+、NO3﹣D.Na+、K+、Br﹣、OH﹣
参考答案:
D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分析:A.通入氨气后,铜离子、铁离子和氢离子都与氨气反应;
B.通入氨气后,铝离子与一水合氨反应;
C.通入氨气后,银离子与一水合氨反应;
D.四种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通入氨气后也不反应.
解答:解:A.H+、Cu2+、Fe3+都与一水合氨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Fe3+与一水合氨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Ag+与一水合氨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Na+、K+、Br﹣、OH﹣之间不发生反应,且通入氨气后也不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通入氨气后,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能够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4. 现有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

放电时生成的Li2CO3固体和碳储存于碳纳
米管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电池中的有机溶剂不能含活性较大的氢
B. 充电时,Y为阳极,Li+向X电极移动
C.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2Li+CO32-—2e-===Li2CO3
D. 放电时,电池总反应为3CO2+4Li===2Li2CO3+C
参考答案:
C
【分析】
A、锂是活泼金属;
B、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Y为阳极,Li+向X电极移动;
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Li—e-=Li+;
D、放电时,锂作还原剂,二氧化碳作氧化剂,电池总反应为3CO2+4Li===2Li2CO3+C;【详解】A、锂是活泼金属,该电池中的有机溶剂不能含活性较大的氢,否则锂会与有机溶剂发生反应,故A正确;
B、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Y为阳极,Li+向阴极X电极移动,故B正确;
C、放电时,碳酸根离子不能通过有机溶剂,负极反应为Li—e-=Li+,故C错误;
D、放电时,锂作还原剂,二氧化碳作氧化剂,电池总反应为3CO2+4Li===2Li2CO3+C,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及电解池,解题关键:把握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工作原理,注意电化学知识的应用及锂的性质。

15. 煤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直接燃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最近,某企业利用“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新技术”让煤变成合成气(一氧化碳及氢气总含量≥90%),把煤“吃干榨尽”。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过程涉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②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过程涉及化学变化但没有物理变化
③该技术实现了煤的清洁利用
④该技术实现了煤的高效利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有一包粉末状固体,可能是由A12(SO4)3、CuCl2、KNO3、Na2O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

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某学习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粉末投入蒸馏水中,粉末完全溶解,得到蓝色透明溶液A。

②取A溶液少量,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的烧碱溶液直到过量,观察到先有沉淀岀现,而后沉淀逐渐增多,然后沉淀又逐渐减少,但最终仍有部分蓝色沉淀。

③再取A溶液两份,一份滴加BaCl2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另一份滴加硝酸银溶液后也出现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粉末一定含有____________,一定不含____________,可能含有
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过程②中涉及到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进一步确定可能存在的物质,进行的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uCl2和Al2(SO4)3 Na2O KNO3
(2)Cu2++2OH-=Cu(OH)2↓ Al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3)用洁净的铂金丝蘸取原样品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片观察火焰颜色,若为紫色则含有KNO3,否则不含
【分析】
①取适量粉末投入蒸馏水中,粉末完全溶解,得到蓝色透明溶液A,说明含有CuCl2,则一定不含Na2O;
②取A溶液少量,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的烧碱溶液直到过量,观察到先有沉淀出现,而后沉淀逐渐增多,然后沉淀又逐渐减少,但最终仍有部分蓝色沉淀,说明含有Al2(SO4)3;
③再取A溶液两份,一份滴加BaCl2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另一份滴加硝酸银溶液后也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NO3,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一定含有CuCl2和Al2(SO4)3,一定没有Na2O,不能确定的是KNO3,故答案为:CuCl2和Al2(SO4)3;Na2O;KNO3;
(2)溶液中含有CuCl2,加入氢氧化钠发生Cu2++2OH-=Cu(OH)2↓,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含有Al2(SO4)3,加少量氢氧化钠,发生Al3++3OH-=Al(OH)3↓,生成Al(OH)3沉淀,继续加入氢氧化钠,由于Al(OH)3具有两性,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故答案为:Cu2++2OH-=Cu(OH)2↓、Al3++3OH-
=Al(OH)3↓、Al(OH)3+OH-=AlO2-+2H2O;
(3)如要确定是否含有硝酸钾,可根据钾离子的焰色反应为紫色,用洁净的铂金丝蘸取原样品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片观察火焰颜色,若为紫色则含有KNO3,否则不含,故答案为:用洁净的铂金丝蘸取原样品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片观察火焰颜色,若为紫色则含有KNO3,否则不含。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设计。

本题的易错点为Na2O的判断,要注意氧化钠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5分)钛有强度高和质地轻的优点,广泛应用于飞机制造业等。

工业上利用钛铁矿,其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制备钛金属,工业流程如下:已知:Ti与TiO2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稀硫酸、稀盐酸等。

(1)请写出FeTiO3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请写出“熔融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3)电解氯化镁的阴极反应式为:,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填化学式)。

(4)热还原法中能否改用钠代替镁作还原剂:(填“能”或“不能”);原因为:。

(5)用此方法制备得到的Ti金属常混有MgCl2和Mg,除杂试剂
是(填化学式)。

参考答案:
18. (15分)现有A、B、C、D四种物质,B、D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C是一种强酸的酸
式盐,将C加入BaCl2溶液有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生成,D晶体在干燥空气中容易逐渐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粉末。

对A、B、C、D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过程和记录如下图所示(无关物质已略去),请回答:
(1)X与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D溶液pH值大于7,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写出C与过量B反应(加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若B、C的稀溶液混合后(不加热)溶液呈中性,则该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
(5)Y在同主族的同类物质中分子稳定性最强(),也是沸点最高的()。

(判断正误填"是"或"否")
(6)若向三份足量的B的稀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稀醋酸、稀硝酸、浓硫酸,均生成1molH2O时的反应热分别为△H1 ,△H2,△H3 ,则三者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l(OH)3+OH— = AlO2—+2H2O(3分)
(2)CO32—+ H2O HCO3—+OH—(3分)(3)NH4+ +H+ +2OH—NH3↑+2H2O (3分)
(4)C(Na+)>C(SO42-)>C(NH4+)>C(H+)= C(OH-)2分)
(5)是,否(各1分)(6)△H1 >△H2 >△H3 (2分)
19. (14分)现有5种短周期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的同位素中有一种核素无中子,B最外层上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C元素最简单的氢化物Y的水溶液呈碱性,E是短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

D与可与A、B、C、E四种元素分别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常见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E两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2)CS2和B、D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为等电子体,则CS2的分子结构为,1molCS2中含有的π键为个。

(3)Y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4)由A、B、D、E形成的化合物W、Z,其中W由三种元素组成,Z由四种元素组成,水溶液物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Z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等浓度,等体积的W,Z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5)有一种氮化钛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钛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该氮化钛的化学式为,氮原子的配位数为。

晶胞中N、Ti之间的最近距离为apm,则氮化钛的密度为 g.cm3(N 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值,只列式计算)。

参考答案:
(14分)
(1)Na+[:H]-(1分)(2)S=C=S(1分),2×6.02×1023个(1分)
(3)sp3(1分),三角锥形(1分)
(4)HCO+H2O H2CO3+OH-(2分) c(Na+)>c(HCO)>c(CO)>c(OH-)>c(H+)(2分)
(5)1S22S22p63S23d24S2(1分) TiN(1分) 6(1分)62×4/(2a×10-10)N A(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