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研究与实践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研究与实践的关系
作者:谢彦君
来源:《社会科学家》 2014年第13期
谢彦君
摘要:跨界与融合,包括产业与产业的融合,国际间的融合,各种利益集团的融合等,这是大势所趋,是一种社会潮流,融合应该是产业的一种理性,但是拿到学术研究里面,有另外的一些意义。
中国旅游研究的科学化程度等都还不够,存在庸俗化的成分,科学研究应该和自然科学一样,以实证研究为主,而不是走对策的路线。
关键词:跨界;融合;学术研究;实证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4)增刊-0025-03
收稿日期:2014-10-22
作者简介:谢彦君,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跨界与融合,这几个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因为在汉语里面的跨界与融合,尤其是融合已经变成了旅游发展的政策、战略,甚至已经被作为国家政策。
融合这个词,首先意味着在交流方面是不是达到了沟通、融合。
同时融合到底对不同的角色它的意义是什么,是否存在着同样的主题对不同的角色,如对政府,对产业,对学术界等有着不同的意义,甚至可能还有矛盾的地方。
尤其作为一个在中国从事旅游研究的人员,在这当中有可能存在着需要沟通的地方。
比如说把跨界与融合作为国策来加以推动,在中国最近这几年已经作为一种行政的主流。
从历史来看,融合包括产业和产业之间的融合,在旅游世界里面经常谈到的国际之间的融合,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种种融合,可能都是一种大势所趋,是一种社会潮流,因此这是没有疑问的。
在产业内部,我觉得融合可能是产业的一种理性,在产业里面,作为企业里面的个人,个人寻求各种各样的融合,对企业趋利避害、追逐利润的生存和发展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
虽然从政府、历史、产业来看融合都没有问题,但是这个融合拿到学术研究里面,尤其在这些年中国的学术研究领域里面会有其他的意义。
旅游科学研究与时间应该有一个适当的梳理、隔离,而不是融合。
以中国两大基金所资助的研究课题作为例子,简单说一下。
第一,中国旅游研究的科学化程度,第二,中国旅游研究的对策化的程度,第三,中国旅游研究当中也有一些庸俗化的成份。
我们国家两大基金分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根据1993年到2014年的统计数据,自然科学资金资助课题总数大约在227项,社科大约在319项。
在这个总数当中两大基金在标题里对关键词的统计数量为:在自然科学基金当中,出现总倍数是101个,总词频数607个,其中对策类总词倍数是73,占到12.03%,而带有理论色彩的词频数为60%左右,其中带有庸俗成份的词汇,有机制、机理、模式、基于、视角6个词汇,一共占到21%,因为大家都研究机理,都研究机制,都研究模式,用的方法都是用机理等。
社科引用词频数1098,其中对策类占到35.79%。
中国旅游与两大基金相比,自然基金资助的旅游研究课题,科学化的程度为社科的1倍以上,而中国社科资金资助的课题对策性的程度是自然基金的3倍,在科学研究过程当中,存在一些庸俗化的成份,自然科学基金和自然基金都有从众、投机的一种心态,这也占到一定的比例。
对策研究不是科学研究,它要回答的问题就是我们应该怎么样,而它不是我们科学一直在追寻的是什么样,以及为什么这样的问题。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里面,有60%是有关对策研究的,这是不是导致我们国家目前科学研究水平不高的原因?
第二个问题社会科学走的是对策的路线,这是应与自然科学主要的区别,科学研究应以实
证研究为主,主要用的是经验材料,解决的是什么样和为什么,以及是什么这样一些问题,在
这种情况下,社会科学既然是科学的一种,它应该和自然科学一样要走实证的路线,而不是走
对策的路线。
但是并不是说社会科学不要提对策,实际上这是不全面的,今天大家提出的各种
各样的问题,包括机场的、大的项目的,或者政府的一些问题,实际上都是对策。
主要是要如
何对待。
在世界各个国家,在一些大学里面,尤其在西方大学里面,通过设置像旅游研究院和
旅游研究所这样的一些机构,把科学研究的结论转化成具体的行动方案,即对策研究主要由他
们来承担,而在大学的科学研究还是应该走向纯粹学术化,把得出的结论作为对策研究的依据。
尤其对中国,理论科学研究来说,不应该以对策研究来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我们所有的
科研课题,所有的研究项目,都有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时间一长中国的大学就没有真正的科
学研究了。
还有一个就是中国在学术研究特点上实际带有传统的整体论的倾向,而不如实证研究和分
析研究确切,在当前的中国形势下如果过多地去强调综合的研究向行业融合,各种各样的利益
集团之间的融合等这样一些大而全的问题,实际上不利于中国目前的科学走向理论化。
最后,中国旅游研究的挑战关键在于领域的创新和理论化。
另外科学研究和对策研究是两
种不同类型的研究,应该由不同类型的研究人员分别来承担,或者由统一类型的人在解决不同
问题的具体情景当中来承担,有时候需要靠一个团队来解决一个庞大的对策性的问题,而真正
的科学研究可能就集中做某一个领域甚至可能细小的问题,这在中国的学术研究当中显得尤为
迫切。
[责任编校: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