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技术结合用于肿瘤病理诊断中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技术结合用于肿瘤病理诊断中的价值陈惠芹
【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技术结合特殊染色开展肿瘤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肿瘤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穿刺活检后确诊,再用PAS特殊染色、网状纤维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诊断采集到的病理组织,探讨上述技术联合开展肿瘤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免疫组化阳性率92.8%,PAS特殊染色为90.0%,网状纤维染色为91.4%,联合检测为100.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病理诊断肿瘤准确率高,有推广价值.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7(015)034
【总页数】2页(P75-76)
【关键词】PAS特殊染色;网状纤维染色;免疫组化技术;肿瘤病理诊断
【作者】陈惠芹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病理科,福建厦门 361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肿瘤为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人们生活习惯不断改变,饮食结构逐渐调整,不良行为习惯逐渐暴露,导致患病人数越来越多,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本病早期症状不
典型,确诊后多数为中晚期,导致最佳治疗时机被错过。
临床诊断肿瘤的主要方法为病理诊断,如活检穿刺诊断,此为金标准,虽然可以明确病灶分期与类型等,但该方法具备有创伤性,导致患者痛苦感明显,有较差的依从性,因此临床迫切寻找一种理想的诊断方法。
磁共振、CT为临床常用诊断方法,虽然可以确诊但是有较
高概率导致漏诊或误诊。
近年来临床大量实践证实免疫组化技术病理诊断肿瘤临床价值较高[1-3],且该技术将抗原修复技术、敏感检测系统及自动免疫染色系统等
充分融合,故而广受临床关注。
另有文献称该技术联合特殊染色病理诊断肿瘤临床价值更高,便于临床制定诊治方案[4]。
基于此选取70例患者,详述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病理诊断肿瘤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肿瘤患者70例,
均经影像学检查、手术病理等确诊为恶性肿瘤。
其中男性39例,男性31例,年
龄为36~78岁,平均年龄为(49.2±8.3)岁;肿瘤类型:转移性肿瘤35例,原发性肝癌15例,血管瘤8例,内胆管瘤12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先行活检穿刺诊断,结合病灶位置与类型开展针对性穿刺活检,于超声引导下开展,将病变组织取出后比较于标准组织,而后使用免疫组化技术联合PAS特殊染色、网状纤维染色:①免疫组化技术:试剂主要有中性福尔马林固
定液、脱水液、透明液、浸蜡液、MaxVisionTM试剂盒、DAB试剂盒。
取组织
块大小2 cm×1.5 cm×(0.2~0.3 cm)。
加固定液固定6~8 h,过度固定可降
低抗原的活性。
经脱水、透明、浸蜡包埋过程,切片厚度为2~3 μm,应用防脱
载玻片。
特殊染色组织只需用普通载玻片。
免疫组化染色处理切片组织,常规切片脱蜡后用柠檬酸抗原修复液高压抗原修复法修复,将配制好的柠檬酸抗原修复液加入压力锅中,放置于电磁炉上大功率加热至沸腾,将切片至于耐高温深色架上,放入已沸修复液中,盖锅盖,扣压力阀,继续加热至压力阀开始喷气,计时2 min,
而后将压力锅移离电磁炉,室温自然冷却。
PBS冲洗2×3 min,加入Glypican-3抗体,室温孵育60 min,PBS冲洗3×4 min,除去PBS液滴加1滴即用型MaxVisionTM试剂,室温孵育15 min后PBS冲洗3×3 min,除去PBS液滴加DAB显色液,显微镜下观察3 min,水洗,水冲返蓝,酒精透明,用树胶封固。
同时开展特殊染色处理,二甲苯脱蜡至水处理切片组织,分别行PAS特殊染色、网状纤维染色。
1.3 判定标准:免疫组化技术处理后用GLypican-3判定结果,阳性标准为染色成棕黄色。
特殊染色阳性标准按照阳性细胞数目与染色强度之乘积,前者<1%为0分,1%~9%为1分,10%~33%为2分,34%~66%为3分,>66%为4分;后者主要依据阳性细胞染色强度,无为0分,弱为1分,中等强度为2分,强着色为3分。
得出乘积后按照如下标准判定:0分为阴性,1~4分为1+,5~8分为2+,9~12分为3+[5]。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软件SPSS19.0对上述数据开展统计学分析,[n(%)]表示计数资料,卡方检验开展样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果
两种方法诊断结果比较及联合诊断阳性率分析,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诊断结果比较及联合诊断阳性率分析(n=70)诊断方法阳性例数阳性率(%)免疫组化 65 92.8特殊染色 PAS特殊染色 2 2网状纤维染色 64 91.4免疫组化联合特殊染色 70 100.0
3 讨论
免疫组化技术类似于特殊染色与电镜观察,在诊断疑难病例时该技术应用广泛。
免疫组化染色对肿瘤患者开展病理诊断的基础在于HE切片,需前面细致观察HE切片后结合抗体条件与实验室实际需求筛查实验期间所需抗体,以准确诊断。
在光镜缺乏的情况下需深入观察HE切片以了解肿瘤组织,若仅依靠免疫组化技术病理诊
断肿瘤则可能导致误诊。
在判定结果时要基于细胞形态学,但不能忽视临床医师的工作经验。
比如在诊断淋巴瘤时强调免疫组化、临床资料及形态学特征的融合,免疫组化技术的使用目的在于补充形态学价值,但无法取代形态学作用,一般而言免疫组化主要是用来明确细胞来源及分化程度,而临床诊断肿瘤的重要指标为形态学[6-7]。
在实验室病理诊断期间还要合理选择抗体,一般实验室抗体主要有上皮类、软组织类、神经内分泌细胞类、淋巴细胞类等抗体,在选择时要尽量节约成本,结合实际要求合理选择。
人体肿瘤类型较多且形态各异,结合肿瘤大小与形态有上皮样细胞、多形性肿瘤细胞、大细胞、梭形细胞等类型,因此在选择抗体时还需与肿瘤类型相结合。
在判定诊断结果时要注意的是各种抗体均可能出现异样表达现象,因此要结合影像学检查、临床症状及医师经验等合理诊断。
本组结果表明免疫组化诊断阳性率为92.8%,阳性率较高,但还是存在无法明确判断肿瘤具体病理状况的现象,
为提高诊断准确率临床还会与特殊染色联合使用。
如网状纤维染色,机体各个器官组织中均存在网状纤维,通过染色可对病变组织网状纤维疏密、数量、粗细及是否塌陷、断裂等变化予以观察,有利于临床判断疾病程度、性质及发展情况,还有利于评估治疗转归[8]。
本组结果表明PAS特殊染色为2.0%,网状纤维染色为
91.4%,联合检测为100.0%,说明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病理诊断肿瘤准确率高,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瑞珍,韩庆功,梁莹莹,等.特殊染色对犬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鉴别诊断[J].河
南农业科学,2015,44(7):139-142.
[2] 付璐璐,谷春会,张静文,等.宫颈癌病理诊断的免疫组化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6):6176-6178.
[3] 罗教秀,储兵,曹晓珊,等.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技术用于评价化疗后结直肠癌患者
MLH1、MSH2和hMSH6表达水平的对比研究[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7,45(2):150-152,164.
[4] 郭琦,余英豪.前列腺癌中TMPRSS2-ERG融合基因和ERG蛋白表达及其意义[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4,30(10):1099-1103.
[5] 孙玉倩,李瑞珍,宋高杰,等.特殊染色法对仔猪先天性黑色素瘤的鉴别[J].动物医
学进展,2015,36(5):128-131.
[6] 王晓燕,高俊岩,王艳霞,等.网状纤维染色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及技术[J].中
国医药导报,2016,13(9):72-75.
[7] 聂艳红,王红霞,刘慧,等.网状纤维染色及P504S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鉴别诊
断中的价值[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6,32(7):799-801.
[8] 杨伟平,吴文乔,邹宗楷,等.快速网状纤维染色在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6,32(10):1181-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