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妈妈如何跟宝宝交流_家庭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职妈妈如何跟宝宝交流一家庭教育
照顾孩子与工作是职业妈妈的一对矛盾。

从心里,您想多与孩子亲近、交流,可因为工作,又只能花有限的时间。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与孩子有一个高质量的交流呢?
一、请放松下来,将与孩子的交流看作是生活的乐趣, 而不是一种负担吧!不要将与孩子之间的亲子沟通安排成工作表(如: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 .............................. ),好像每天都必须
做些什么才叫〃沟通〃。

人都需要休息,工作后的你,也同样。

所以,与孩子交流之前,在心态上,您应该是一个放松的、乐意交流的妈妈,而不是一个刚刚从拥挤的公交车下来、匆匆忙忙的疲惫的妈妈。

就这一点,建议您在回家的路上,或者进门之前,或者要见到宝宝时,做以下的想象:
1、想彖一个足以让自己心情愉快、放松的情境,或者
一些美好、舒服的词汇,比如:暖暖的阳光,开心的野餐, 温馨的灯
光,甜甜的笑容 .................
2、在头脑中闪现宝宝的〃可爱〃,比如:胖乎乎的小脸, 脆生生的声音(尤其是叫〃妈妈〃的时候),玩耍的模样,滑稽的怪相,还有好多可爱的〃第一次〃;
3、想彖你与宝宝在一起的欢乐时光,游戏、读书、洗澡、玩水、学步 ....... 相信这些〃想象〃足以给宝宝一个〃好状态〃
的妈妈!这就象〃接力跑〃中的那段〃接棒区〃,是一个助跑、转接与加速的区段。

工作以后的你,可能已经累了,而如果能有这样的一段〃心理接棒区〃,将能使你从工作的〃后遗症〃中解放出来,给自己一个即将见到宝宝的"幸福期待〃,也将激活你发自内心的母性的爱与灵感。

其实,与宝宝如何相处的技巧没有谁能真正教你,因为你的孩子
是独一无二的,而他所期待的也是一个特有的妈妈。

不要迷信所谓的〃育儿技巧〃,当你放松下来时,你就有了育儿的本能
〃儿子,过来,让妈妈亲一下!〃
〃好儿子,妈妈回来了,来亲妈妈一下!〃
〃儿子,妈妈好想你啊!快过来让我抱一抱!〃
正如你意识到的,亲子之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才是最重要的!
什么是〃交流〃? 一种自然而然的接触---------- 一个眼神、
一个动作、一句短短的问候,一个亲热的吻 ............ 什么是"沟通"?彼此心灵上的默契 ----------- 会心一笑、眼睛一亮、于拉
拉、头点点 .......
这些需要多少时间呢?真正需要的是一种放松又快乐的心态!所
以,建议你多留意生活里的美妙时刻,让点点滴滴汇集在"记忆〃中,
以便〃想象〃提取。

即使在工作,偶得空闲,不也可自娱自乐?
二、弄明白孩子真正需要什么。

现在有很多关于亲子交流的书籍,各种活动、训练、游戏目不暇接,搞得个个父母看了都觉得"不称职"
〃我没有那么多时间给孩子讲故事!〃
〃我从没有陪孩子搭过积木!〃
〃这些家庭游戏,我们似乎都没有玩过!〃
而且越看越觉得焦虑,好像父母不给孩子读故事、不训练孩子、不与孩子做游戏,孩子就可能不健康,就可能影响某种〃商〃(如〃智商〃、〃情商〃)的发展。

于是,父母心理压力很大,既怕〃少交流〃,又怕〃错交流〃,无所适从。

结果把最重要的都忘了我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我的孩子需要
我们做些什么呢?
所以,在您走入家门前,请不要象去超市购物似的,列一张清单: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如果这样, 结果多数是
〃我的孩子注意力很难集中,刚看了两页书就不行了!〃
〃他根本就不爱听故事!〃
〃我说什么,他总是不听,总要我按他说的做!”
我们很难回忆起3岁前我们自己是怎样需要父母的,所
以要真正弄明白现在的孩子需要什么的确很难,那么就先放
下我们的育儿理论与技巧,听听孩子们的声音吧---------------- 〃妈妈,我今天搭了一个好高好高的楼房!〃
〃爸爸,我想听故事!〃
"妈妈,抱抱!〃
〃哇 .... 哇...... 〃
声音、动作、姿势、语言、表情足以表达宝宝的需要, 只要肯仔细听,欣赏地、带着好奇地听。

当然,你可以提出你的设想或建议,〃宝宝,想不想听妈妈讲故事啊?〃〃妈妈今天给你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书,想不想看啊?"强扭的瓜不甜!”所以,交流以自愿为原则,如果孩子喜欢先搭积木、再听故事,干嘛非得按你想的先听故事、再搭积木?如果你是在有意识地教孩子什么,就更要懂得如何〃吸引孩子〃了!
三、充分调动家庭资源。

孩子不是妈妈一个的,所以不管是照料孩子,还是教育孩子,都是家庭共同的权利与责任。

因此,如果巧妙地让所有家庭成员都积极地来关心孩子,不但你轻松了,而且更合理。

不是吗,家庭成员间的彼此矛盾、吵吵闹闹,经常会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钻空子的借口?笔者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相互抱怨
〃真怕老人把孩子宠坏了!〃
〃孩子这么小,他妈妈就让他学这、学那!〃
〃这孩子就因为小时候爷爷奶奶太宠,所以才这么任性!〃
〃自己还没长大,懂什么带孩子?〃
其实,如果换一个角度,老人自然有〃隔代亲〃,但也有经验;年轻人自然少些〃经验〃,但又比较〃现代〃而有精力。

所以,如果相互能取长补短,彼此信任,在必要的行事规则上达成一致,这将最利于孩子发展。

比如,你的孩子正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只要周围有充分的语言环境,包括〃说〃与〃听", 都会促进孩子的发展。

所以,你只要让孩子的奶奶平时多与孩子说,并多鼓励孩子说,而你工作之余陪孩子多做些
小游戏、讲点故事,另外不要忘了还有孩子的爸爸,他也是孩子成长必须的影响力,至少可以让他与孩子多做些更需体力的运动,孩子成长,人人有责!这样不是更好?
总之,有质量的亲子时间是一段放松、愉快、相互合作与交流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