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善”抑“恶”,刚柔相济
――浅议“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
公司总部陈晴
摘要:企业管理只有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建立起一个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真正激发员工创造力,增强企业凝聚力,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企业文化,以人为本,激励机制。
1.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首先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
建立竞争机制,实施科学的激励。
通过引入竞争,实现系统的人才激励,建设出一种使企业中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人才激励要做到先激后励,激励互动。
“激”则是引入竞争,激发动力,“励”则是对于员工的能力和贡献给予肯定和奖励。
通过强化培训,建立企业的学习激励机制。
建立一个立体的,切实与企业发展相结合的培训机制,通过培训来提高员工自身素质,从而通过提高自身素质来帮助员工实现自己的价值,以此起到激励的作用。
通过搭建沟通渠道,引入顺畅的交流激励机制,使员工感觉到被认可,被尊重,激励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
2.实现“以人为本”管理需要构筑“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文化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已逐渐被认同,企业管理的重心已从过去的“以物为中心”转移到“以人为中心”。
研究企业文化,就是要研究如何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研究如何提高企业全员的素质,研究如何开发人的智能去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的重要途径就是借助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来实现对人的引导和激励。
并以此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心理上的归属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进而保持员工队伍稳定,人
心思进,学习氛围浓厚,实现综合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保持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3.“以人为本”管理需要保证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相结合,做到“刚柔相济,张驰有度”
易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阳,制度管理;阴,“以人为本”的管理。
首先应该看到阴与阳的不同之处,其次应该看到一阴一阳的适度配合才是最为有效的管理模式。
1)“以人为本”管理与单纯的制度管理有显著的不同。
单纯的制度管理主要强调外在的“他律”,而“以人为本”管理则强调通过对人的管理,使企业内所有成员达到各得其所和各尽其能的境界,从而实现“自律”;单纯的制度管理使员工走入“别人要我这样做”的被动误区,而“以人为本”管理则通过对人性规律的把握来实现“我自己要求这样做”的主动观念。
单纯的制度管理是一种“刚”性的管理方式,而“以人为本”管理则是以“柔”为特性的全方位的潜移默化。
单纯的制度管理更多的是针对人性中"恶"的一面进行强制的约束,而“以人为本”管理则通过发扬和彰显人性中“善”的一面来抑制“恶”的一面,实现人自身的改善。
2)恰当把握运用文化的“柔性”与制度化管理的“刚性”二者的尺度,做到“刚柔相济”。
谈“以人为本”管理是没有错的,然而把纪律与制度放在人本的对立面,则是错的。
刚性管理有利于建立秩序,柔性管理有利于推动协同、和谐的发展,企业管理才能得以完善。
偏向两者中的任一方,而不是两者互动,就都会出问题。
“过刚易折,过柔易卷。
”,这是古人的处世哲学,其中蕴含的道理用到现代管理中也同样适用。
“以人为本”管理与制度管理应是相辅相承,二者缺一不可。
因为从人之本性客观的存在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无法排除懒惰、自私等消极的一面。
积极的一面可以靠舆论、道德、文化范畴的东西来引导,而消极的一面则必须通过严格的制度来约束和规范,这样才能保证整体运行的高效。
仅靠舆论、道德、文化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没有"刚性"的制度做支撑则约束会显得苍白无力,无法深入人心。
只有二者互为补充,有机结合,才能在得到员工认可的前提下,更好地约束和规范员工行为。
在企业中,人的行为就像水库里
的水,制度管理对人性"恶"的一面形成一道堤坝,阻止它的延伸和泛滥,而“以人为本”管理则是一条引渠,将它引入一个正确的方向,堤坝和引渠的共同作用则可以防止洪水泛滥并做到收放有度。
总之,企业管理只有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做到以正确的目标引导人,以科学的流程管理人,以完善的机制激励人,以战略的眼光培养人,以优秀的文化武装人,最终建立起一个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管理机制,激发员工创造力,增强企业凝聚力,才能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