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导学案(三年级上册:水)洪鑫桂(修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的温度:
水可以溶解:
水不能溶解:
手触摸到水的感觉:
水可以穿过有“孔”的物体
……
(5分钟)
通过对各类信息的统计,然后分析、整理、归类得出一些结论。
板书
设计

水的颜色:
水的气味:
水的味道:
水的形状:
水的温度:
水可以溶解:
水不能溶解:
手触摸到水的感觉:
水可以穿过有“孔”的物体
……
教学
反思
通过课前探究,使学生将日常生活中对水认识的信息进行收集、对比。甄别、处理、整理、归类,认识到水是无色无味的液态物体,水存在的三种状态,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通过活动,运用一些已掌握的信息找出“水”可能是哪几袋,然后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可能会出现将液体倒入烧瓶;将冰糖或石块放进水里;水透过滤纸;水漏在外用纸巾擦等现象),收集信息,再次对信息进行对比、甄别、处理、整理、归类。
3.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4.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
5.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学习重点
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学习难点
对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处理、整理、归类。
器材准备石头木块冰糖大块的水白醋白酒牛奶空气分别先用透明塑料袋包装然后用黑色塑料袋包装烧瓶漏斗纸巾课前自主探究1
安吉县小学科学导学案
年级
三年级上册


页码
P66-67
学习目标
1.了解水的一些特性。
2.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认识到物体一种分类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体验“空”塑料袋中是有物质的。
要求学生说说在甄别活动中的发现,并对发现进行归类、整理。(希望学生能从水的形状、温度、可透过滤纸、触摸到时的感觉、水可以溶解冰糖但不能溶解石头等几方面描述)
对自己的发现进行归纳总结。
总结
提升
水的颜色:
水的气味:
水的味道:
水的形状:
3.组内讨论,还想做些什么?(提供烧瓶、漏斗、滤纸、纸巾)。
设计活动:
(15分钟)
通过触觉、视觉、嗅觉这样的感官获得信息,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处理、归类。
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活动。
展示
研讨
1.小组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我们是怎么将原来8个袋的范围缩小成这样几个袋子里,依据是什么呢?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器材准备
石头、木块、冰糖(大块的)、水、白醋、白酒、牛奶、空气(分别先用透明塑料袋包装,然后用黑色塑料袋包装,),烧瓶,漏斗,纸巾,
课前
自主探究
1.收集“我们了解的水”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以:水的存在形式、水和生物之间的关系、水的用途、水是什么样的,这几方面进行归纳整理。
2.然后可以小组内交流,也可以组间交流整理的信息。
2.那个“空”的袋子真的是空的吗?(在空的袋子上扎一个小孔,将小孔对着自己的脸,然后用力捏塑料袋,每个人都试试。)组内交流,小组汇报。
3.小组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那几个可能是水的袋子,我们是用什么方法甄别出来的。依据是什么?在自己设计活动中我们还有那些发现?
我发现:
4.我认为水是:
(15分钟)
课中
导学探究
学案
导案
二次
备课
问题
导入
1.小组汇报我们课前整理的信息。
2.说说自己的理由。
(5分钟)
1.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对比、甄别、整理、处理、加工、归类。
2.对发表的见解要有依据。
自主
探究
1.组内合作,在8个黑色袋子中找一找“水”可能在哪几个袋子里,为什么这样认为?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记录下来。
2.组内合作,打开可能是“水”的黑色袋子,看一看,能分辨出哪个是水吗?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记录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