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王晰《如果云知道》+《云一定知道》的改编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亩广M谈音聊乐
浅谈壬麵《50果云妞道》+《云一定妞道》的K编ZTlt
文/王玥童
齐秦版《如果云知道》是耳熟能详的一首曲目,声线温柔、曲调
和暖;王晰原唱的《云一定知道》以浑厚绵延的低音见长。

这次“嫁
接”,赋予了两首歌曲以新的生命力,增强了故事感和戏剧性。

首先,从这首改编曲目的音域来看,两首歌嫁接之后成为音域宽且
跨度大的一首歌曲,演唱难度相当高。

王晰选取了《如果云知道》的副
歌高潮部分,亮嗓第一句歌词“如果云知道”,就到达大字三组的B;
之后“你不会知道”的“会”字,惊鸿直上飙到大字四组的G。

一个极
短暂的过门后,紧接着《云一定知道》的主歌部分在几乎没有衔接的情
况下,“我问你”骤降到大字一组D。

行云流水的演唱中间,无论高音
还是低音,不需借助钢琴或其他配器在音准上给出提示,均一发声便准
确到位,这对于歌手的唱功是很有挑战性的,也是王晰现场实力的过硬
体现。

这里科普一个音准方面的小知识:我们都知道绝对音感的存在,
是千里挑一的难得,尤其对于从事音乐方面的艺术家来说,绝对音感可
以帮助他们在不借助乐器的前提下,迅速找到任何音调下的任意音高。

如果王晰具有与生倶来的绝对音感,那就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的音乐圈
典型;如果不是,那必然是由于长时间的音准训练,让他养成了肌肉记
忆,能够根据他本人选定的音高记忆点(如C大调的C)迅速判断所需要
达到的音高位置。

根据他的现场演出水平来看,其现场演唱时的音高与
正确的音高相比,大致不会超过人耳所识别不出的几十音分的差距,十
分难得。

一72—Musical Instrument Magazine
其次,从该曲目涉及的音高范围来看,最高音与最低音之间经历了四个八度音区,且高低音同样丰 满有力。

这也由此可见,敢以这样 的难度进行现场演唱,王晰本人的 音域一定更加宽阔。

部分“王晰只 能唱低音曲目或缺乏力量感曲目”的说法,是对他本人唱功的极大误解。

说到此,也十分希望王晰能在致力推广中国男低音的同时,充分 用好基于音域广、音色独特等天赋 条件,并经多年系统专业训练造就的高中低音区音色统一、腔体通
透、气息稳长的突出特点,有意识 多演唱一些展现全音区驾驭能力的歌曲。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像 王晰这样能同时完美展现高亢与低沉、振聋发聩与闻之醉心,既能驾 驭大开大合的大歌,又能表达婉转 柔美小调的歌者,是十分稀少的存 在。

不用足,实在可惜。

另外,这首歌的改编特色也很鲜明。

齐秦、王晰两位的声线都具有温暖细腻的特点,本身两首歌 曲的色彩也很接近,改编达到自然 统一的效果并不困难,但是想要出 彩,就需要一些巧思在其中了。

王 晰这首改编曲目最巧妙的地方在于通过和弦的搭配与过渡,使得和弦
连接处充满了情感色彩的转变,从
而带动听众情绪上的变化。

比如,
主歌部分更多使用3-5-7®这样的小
三和弦,以及2-4-6-1这样的减七和
弦,这两种都是充满了阴郁、悲伤
氛围的色彩和弦,一下把听众带入
伤感的情绪之中。

紧接着进入副歌
部分,和弦连接得很利落,由卜3-
5-7增七和弦作为中介和弦,一下子
过渡到1-3-5大三和弦上,就把情绪
带入宽阔的地带,显得调式明亮活
泼。

这样前后反差如此明显的和弦
连接方式,给予了改
编曲目鲜活而富有层
次的生命力。

在此必须提及,
这首改编曲目在配器
上的使用,也最大程
度体现出上述和弦连
接的特点,同时与歌
手的音色特质十分契
合。

前奏很是精简,
只有b a s s的根音垫在
远处,同时加了湿度很高的混响,营
造浑厚的空间感,为后续的高音爆发
提供张力。

进入主歌之后,悠扬的中
提和明亮的2提娓娓道来,似在讲述
云端的一段缥渺的
爱情故事,勾起听众
的兴趣。

其中,钢
琴和cello (低音提
琴)作为织体,并不
会喧宾夺主,而是垫
在背景处,增强故事
的力量感和真实感,
让人觉得虽身处云中
却莫名踏实。

在副歌
部分,情感推向高
潮,弦乐呼应式的写作方式像歌者在
进行设问一样,宫调式的使用,温柔
中带着凄美。

如1-7这样的小二度配
合6-5这样的大二度,亦或是1-4-5配
合3-4-6这样由明亮到伤感的音阶,
分别由中提和2提担任演奏角色,像
极了柔声倾诉和喃喃低语•.“我是
如此爱你,你知道吗?我对这片云
说,无论它飘去哪里,请化成雨,
把我心里的话带给你。

”在这样的
处理之下,其中的故事性和拉扯回
应感油然而生。

另外,间奏中踩镲
和鼓组的使用是很添彩的。

流行音
乐不可缺少鼓元素来增强节奏感和
律动感,但用力过猛就容易流俗。

这首改编曲目的打击乐运用本身己
很精简,加之踩镲的使用又是单纯
为了推动情绪,配合底鼓根音、通
通鼓的灵动,就很能体现做减法的
妙处。

不同见解,欢迎探讨。

E
注释:
①表示一组和弦的使用或音高
的转变,如本例表示一组“咪
嗖西”和弦(本文所用和弦都
以C大调为例)
乐器杂志一
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