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课前预习指导,培养自学能力的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视课前预习指导,培养自学能力的反思
预习是一种课前自学,就犹如战前的侦察,打仗不侦察往往会消失不必要的牺牲,学习不预习也会造成不必要的牺牲,牺牲的是时间和精力。

预习了才知道难点、重点是什么,不懂的地方在哪里,心中有数,听讲才能主动,才能简单与老师产生共鸣,协作默契,乐观主动地学习。

但许多同学不懂得如何预习,认为预习只是读读生字、课文而已,达不到预习的目的。

因此,只有指导好课前预习,课堂才能有效地指导自主学习。

指导同学预习,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明确目的。

开头时给同学布置预习的范围,关心同学找到重点、难点,以后逐步给同学布置预习提纲。

心理学讨论证明:带问题读一遍比不带问题读五遍效果要高。

让同学带着问题读就得边读边思索,从书上找答案,这种学习主动乐观,效果当然高了。

2、鼓舞质疑问难,学做预习笔记。

同学预习时,除了抄写课文的词句,重点,还应鼓舞同学大胆质疑,并把弄不懂的问题登记来,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预备。

3、教给“圈、点、批、注”的预习方法。

培育同学的自学力量,就是要让同学学会“站在书上看书”,首先要学会对书圈、点、批、注,把看了书的感想、想到的问题批、注在书上。

宋朝学者朱熹读书时喜爱用各种彩色笔做记号,初读时,把有体会的地方用红笔画出,再读时用青笔画出,以后用黄笔,最终用黑笔,他说这样可以“慢慢向里寻到精英处”。

做记号的方法对同学也是特别选用的,因此,老师事先可以和同学商议几种常用的记号,
1、直线(-)表示比较重要的内容;
2、曲线(~)表示特殊重要的内容;
3、重点号(¨)表示关键的词语;
4、问号(?)表示对句子或观点的质疑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