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艺师试题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工艺师试题库
一、选择题
1、传统陶瓷〔普通陶瓷〕是以〔 C 〕为主要原料与其它天然矿物原料颠末粉碎混炼——成形——煅烧等过程而制成的各种成品。
A、石英
B、长石
C、粘土
D、石灰石
2、传统陶瓷化学成份中,含量最高的是〔B 〕。
A、Al2O3
B、SiO2
C、CaO
D、K2O
3、以下材猜中〔 A 〕不属于硅酸盐材料。
A、氧化铝瓷
B、玻璃
C、水泥
D、建筑红砖
4、以下材猜中〔 C 〕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A、氧化铝瓷
B、玻璃
C、塑料
D、水泥
5、我国陶器发源于〔 D 〕。
A、4000年~5000年
B、5000年至6000年
C、6000年至7000年
D、8000年前
6、我国在〔 B 〕年前就有瓷器出产,是世界上最早缔造瓷器的国家。
A、1000
B、2000
C、3000
D、4000
7、以下陶瓷原猜中〔A 〕含氧化铝最高。
A、高岭土
B、叶腊石
C、长石
D、膨润土
8、以下陶瓷原猜中〔 D 〕属于非可塑性原料〔瘠性原料〕。
A、粘土
B、高岭土
C、叶腊石
D、石英
9、以下陶瓷原猜中〔 A 〕属于熔剂性原料。
A、长石
B、石英
C、粘土
D、叶腊石
10、以下陶瓷原猜中〔C 〕属于可塑性原料。
A、长石
B、石英
C、粘土
D、石灰石
11、〔 A 〕不属于粘土矿物。
A、滑石
B、高岭石
C、蒙脱石
D、叶腊石
12、纯高岭土含氧化铝为〔C 〕%。
A、25至30
B、30至35
C、35至40
D、40至45
13、吸水后体积可膨胀多倍的粘土是〔 B 〕。
A、高岭土
B、膨润土
C、瓷土
D、叶腊石
14、〔 C 〕粘土含有K2O。
A、高岭石类
B、蒙脱石类
C、伊利石类
D、水铝英石类
15、影响粘土烧成白度的杂质成份主要是〔 D 〕。
A、Al2O3和SiO2
B、CaO和MgO
C、K2O和Na2O
D、Fe2O3和Ti O2
16、某粘土化学组成为:SiO2 46.42%、Al2O3 38.96%、Fe2O30.22%、CaO
0.38%、MgO、K2O、Na2O痕量、灼减14.40%,该粘土应属于〔 A 〕。
A、高岭土
B、膨润土
C、伊利石土
D、叶腊石
17、从化学组成来看〔 B 〕含量高的粘土耐火度高。
A、CaO
B、Al2O3
C、MgO
D、K2O
18、高岭土布局水快速排出温度为〔 C 〕。
A、100至300度
B、300至500度
C、500至800度
D、800至1200度
19、高岭石矿物理论化学式为〔 C 〕。
A、3Al2O3·2SiO2
B、2Al2O3·3SiO2·2H2O
C、Al2O3·2SiO2·2H2O
D、Al2O3·4SiO2·H2O
20、石英主要化学成份为〔 A 〕。
A、SiO2
B、Al2O3
C、CaO
D、MgO
21、石英耐酸性强,除〔 D 〕外,一般酸类对它都不发生作用。
A、硫酸
B、硝酸
C、盐酸
D、氢氟酸
22、石英相对密度因晶型而导,变更于〔C 〕。
A、1.4~1.8
B、1.8~2.2
C、2.2~2.7
D、
23、石英熔融温度与晶体形态和杂质有关,纯的脉石英熔融温度在〔 B 〕。
A、1600~1700℃
B、1700~1800℃
C、1800~1900℃
D、1900~2000℃
24、石英有多种晶型,有自然界中大局部以〔 B 〕的形态不变存在。
A、α——石英
B、β——石英
C、鳞石英
D、方石英
25、α—鳞石英向α—方石英转化温度为〔C 〕。
A、870℃
B、1170℃
C、1470℃
D、1770℃
26、石英晶型转化,体积变化最大的是〔B 〕。
A、β—石英向α—石英转化
B、α—石英向α—鳞石英转化
C、α—鳞石英向α—方石英转化
D、α—方石英向熔融态石英转化
27、钾长石理论化学式为〔 C 〕。
A、K2O·Al2O3·2SiO2
B、K2O·Al2O3·4SiO2
C、K2O·Al2O3·6SiO2
D、K2O·Al2O3·8SiO2
28、钾长石理论组成含K2O为〔D 〕%。
A、14.7
B、15.2
C、18.1
D、
29、纯的钾长石熔融温度为〔 B 〕。
A、1100℃
B、1150℃
C、1200℃
D、1250℃
30、钾钠长石相对密度为〔 B 〕。
A、2.5~2.6
B、2.6~2.7
C、2.8~2.9
D、
31、长石在陶瓷出产中主要起〔D 〕作用。
A、增强坯泥可塑性
B、使注浆泥料有悬浮性
C、构成瓷胎骨架
D、在坯釉猜中起熔剂
32、以下矿物原料,含K2O、Na2O最少的矿物是〔 B 〕。
A、晶花岗岩
B、滑石
C、霞石
D、珍珠岩
33、锂辉石理论化学组成中,此中Li2O含量为〔A 〕。
A、8.02%
B、9.52%
C、10.02%
D、11.02%
34、〔D 〕可用于配制低热膨胀陶瓷,如耐热陶瓷煲。
A、霞石
B、石灰石
C、长石
D、锂辉石
35、滑石理论化学组成中,此中MgO含量为〔B 〕。
A、25.88%
B、31.88%
C、35.88%
D、43.0%
36、以下陶瓷原猜中,〔 A 〕不属于镁质原料。
A、硅灰石
B、滑石
C、蛇纹石
D、菱镁矿
37、以下陶瓷原猜中〔C 〕不属于碱土硅酸盐原料。
A、硅灰石
B、透辉石
C、白云石
D、透闪石
38、以下陶瓷原猜中,〔 B 〕不属于碳酸盐类原料。
A、方解石
B、透辉石
C、菱镁矿
D、白云石
39、以下陶瓷原猜中〔D 〕烧掉量最小。
A、方解石
B、石灰石
C、菱镁矿
D、透辉石
40、以下陶瓷原猜中〔 D 〕不起助熔作用,而提高陶瓷坯体的烧结温度。
A、滑石
B、石灰石
C、硅灰石
D、石英
41、以下陶瓷原猜中〔A 〕不起助熔作用,而提高陶瓷坯体的烧结温度。
A、硅线石
B、方解石
C、透辉石
D、蛇纹石
42、长石质瓷化学成分中,〔 A 〕含量最高,是瓷的主要组分。
A、SiO2
B、Al2O3
C、K2O与Na2O
D、CuO与MgO
43、影响陶瓷白度的成分是〔B 〕。
A、SiO2与Al2O3
B、Fe2O3与TiO2
C、K2O与Na2O
D、CaO与MgO
44、长石质瓷胎物相中,〔 C 〕比例最高,占50%~60%。
A、莫来石晶相
B、残剩石英相
C、玻璃相
D、半安靖方石英
45、长石质瓷的烧成温度一般为〔C 〕。
A、1050~1150℃
B、1150~1250℃
C、1250~1350℃
D、1350~1450℃
46、长石质瓷化学成分中〔 D 〕含量不克不及太少,否那么易变形。
A、SiO2
B、K2O
C、Na2O
D、Al2O3
47、长石质瓷化学成分中〔 A 〕含量太高,会影响瓷器的热不变性,易呈现自行炸裂现象。
A、SiO2
B、K2O
C、Na2O
D、Al2O3
48、以下有关坯料可塑性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D 〕。
A、膨润土可塑性比高岭土强
B、颗粒越细可塑性越强
C、板片、短柱状颗粒比圆球状颗粒可塑性强
D、坯料含水量多少不影响可塑性
49、对泥浆的成型性能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C 〕。
A、泥浆要有良好的流动性
B、泥浆应尽可能低的含水率
C、泥浆的稀释剂越多,流动性越好
D、泥浆要有良好的悬浮不变性
50、骨灰瓷坯猜中,骨灰含量为〔 C 〕。
A、10~20%
B、20~30%
C、20~60%
D、50~60%
51、镁质滑石瓷坯猜中,滑石含量〔D 〕。
A、20~30%
B、30%~40%
C、40~~60%
D、60%~80%
52、以下电解质中〔 A 〕不克不及用于泥浆解凝剂〔稀释剂〕。
A、氯化钠
B、硅酸钠
C、碳酸钠
D、腐植酸钠
53、以下酸类中,〔 D 〕能侵蚀陶瓷釉和胎。
A、硫酸
B、硝酸
C、盐酸
D、氢氟酸
54、以下氧化物含量〔C 〕提高,会提高釉的高温粘度。
A、K2O
B、Na2O
C、SiO2
D、Li2O
55、要提高釉的强度和硬度,在配方应增加〔 C 〕含量。
A、K2O
B、B2O3
C、SiO2
D、Li2O
56、釉的膨胀系数和其组成密切相关,要降低釉的膨胀系数,应提高〔D 〕含量。
A、K2O
B、Na2O
C、CaO
D、SiO2
57、对坯釉适应性表达不合错误的是〔C 〕。
A、减少坯釉膨胀系数差,有利于坯和釉适应。
B、增大釉的弹性,有利于坯和釉适应
C、增加釉层厚度,有利于坯和釉适应
D、增加坯釉中间层厚度,有利坯和釉适应
58、以下有关原料精选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B 〕。
A、淘洗法能别离出粘土粗颗粒的砂子
B、淘洗法能别离出粘土中木屑、树皮、草根等夹杂物
C、水力旋流法,能别离泥浆中粗和细的矿物原料
D、磁选法能别离原猜中的带磁含铁矿物
59、不需预烧的原料是〔 D 〕。
A、滑石
B、氧化锌
C、牛骨
D、石灰石
60、可塑性成型用坯料含水率为〔 C 〕。
A、3%~7%
B、8%~15%
C、18~~25%
D、28%~37%
61、注浆成形用坯料含水率为〔D 〕。
A、3%~7%
B、8%~15%
C、18%~25%
D、28%~37%
62、干压成形用坯料含水率为〔 A 〕。
A、3%~7%
B、8%~15%
C、18%~25%
D、28%~37%
63、坯料细度要达到过〔 D 〕筛以上。
A、50目
B、100目
C、150目
D、200目
64、以下原猜中〔 C 〕不必用颚式破碎机粗碎。
A、石英
B、长石
C、软质粘土
D、叶腊石
65、经颚式破碎机粗碎的矿石原料颗粒为〔C 〕以下。
A、1mm
B、5mm
C、10mm
D、40mm
66、经轮辗机中碎的矿石原料颗粒为〔 B 〕以下。
A、B、5mm C、10mm D、40mm
67、有关球磨机工作效率表达正确的选项是〔C 〕。
A、球磨机转速越快,磨料效率越高
B、研磨体〔球石〕越多,磨料效率越高
C、装载量适量,留的空容积为20%,磨料效率较高
D、水的比例越少,磨料效率越高
68、传统陶瓷主要原料是〔 C 〕
A、石灰石
B、石英
C、粘土
D、长石
69、不是硅酸盐材料的是〔 D 〕
A、陶瓷
B、玻璃
C、水泥
D、塑料
70、从广义上讲,不属于陶瓷的是〔 C 〕。
A、红砖
B、铁氧体磁铁
C、煤碴砖
D、耐火砖
71、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B 〕
A、陶的吸水率比瓷高
B、陶的烧成温度必然比瓷低
C、陶不透光,大局部瓷会透光
D、瓷胎玻化程度比陶高
72、据文物开掘和考古研究,我国在距今〔 A 〕年前就能制作陶器。
A、7000—8000
B、15000
C、4000
D、2000
73、〔 C 〕是我国陶瓷开展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A、彩陶的呈现
B、黑陶的呈现
C、釉陶的呈现
D、秦始皇陵兵马陶俑
74、〔C 〕时期完成由陶向瓷的过渡。
A、商代
B、秦代
C、汉代
D、宋代
75、以下不属于宋代五大名窑的是〔 A 〕。
A、建窑
B、官窑
C、越窑
D、定窑
76、我国〔 D 〕制瓷技术达到历史上的空前程度。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初叶
77、从地表至地下15km的地层化学组成中比例最大的氧化物是〔 B 〕。
A、Al2O3
B、SiO2
C、Fe2O3
D、K2O
78、应用铜红釉最早的窑〔D〕
A、哥窑
B、汝窑
C、官窑
D、钧窑
79、含钾的粘土矿物有〔C 〕。
A、高岭石
B、蒙脱石
C、伊利石
D、叶腊石
80、以下四种粘土矿物,可塑性最好的是〔 B 〕。
A、高岭石
B、蒙脱石
C、伊利石
D、叶腊石
81、粘土中最常见的杂质是〔 A 〕。
A、石英
B、方解石
C、铁矿石
D、石膏
82、粘土化学组成中,含量最高的是〔 A 〕。
A、SiO2
B、Al2O3
C、H2O
D、K2O
83、〔 D 〕是瘠性原料〔非塑性原料〕。
A、高岭石
B、蒙脱石
C、伊利石
D、长石
84、陶瓷出产中,最常用的石英类型是〔D 〕。
A、水晶
B、砂岩
C、石英砂
D、脉石英
85、〔B 〕在坯釉料不克不及起熔剂和助熔作用。
A、长石
B、石英
C、石灰石
D、滑石
86、日用陶瓷坯猜中多项选择用〔 C 〕为熔剂。
A、钠长石
B、钡长石
C、钾长石
D、钙长石
87、石灰石化学式为〔A 〕。
A、CaCO3
B、MaCO3
C、CaCO3·MgCO3
D、CaSiO4
88、牛骨煅烧后的骨灰主要成份是〔 A 〕。
A、Ca3〔PO4〕2
B、CaO
C、MgO
D、SiO2
89、烧成温度最宽的瓷质类型是〔 A 〕。
A、长石质瓷
B、骨灰瓷
C、滑石瓷
D、白云瓷
90、普通瓷器玻璃相在〔C 〕范围内。
A、10-30%
B、30-50%
C、50-60%
D、60-80%
91、陶瓷坯体中,〔 D 〕多,大大降低力学强度。
A、玻璃相
B、莫来石
C、石英晶体
D、气孔
92、〔B 〕含量高,提高釉的熔融温度和高温粘度。
A、K2O和Na2O
B、SiO2和Al2O3
C、CuO和MgO
D、PbO和B2O3
93、以下四种氧化物,降低釉的高温粘土最明显的是〔A 〕。
A、Li2O
B、CaO
C、K2O
D、MgO
94、有毒的釉原料是〔 C 〕。
A、滑石
B、氧化锌
C、铅丹
D、硼砂
95、〔 A 〕含量高的釉,化学不变性差。
A、PbO和Na2O
B、SiO2
C、Al2O3
D、ZnO2
96、〔 B 〕含量高的釉,热膨胀系数高。
A、SiO2
B、Na2O
C、MgO
D、Al2O3
97、〔 D 〕含量高、会严重影响釉的白度。
A、CaO和MgO
B、SiO2和Al2O3
C、K2O和Na2O
D、Fe2O3和TiO2
98、〔A 〕熔融温度低,一般用于配制低温釉。
A、硼砂和铅丹
B、钾长石
C、钠长石
D、石灰石
99、瓷坯中〔 B 〕物相膨胀系数最高。
A、莫来石
B、残留石英
C、方石英
D、玻璃相
100、〔 B 〕对可塑泥团的可塑性影响不大。
A、矿物种类
B、烘干方法
C、颗粒大小
D、含水率
101、以下原猜中〔 B 〕含Al2O3比例最高。
A、高岭土
B、蓝晶石
C、长石
D、滑石
102、以下原猜中,熔点最低的是〔 C 〕
A、长石
B、石灰石
C、硼砂
D、铅丹
103、旋压成型的型刀厚度一般为( A )。
—10mm—15mm C.<5mm5—20mm
104、型刀的刀吵嘴度一般为( A )
—750—600 C.75—850—50°
105、旋压成型泥料含水率视成品大小与形状、泥料性能而定,一般为( A )
————18%
106、成型机的主轴转速应视成品的规格而定,一般为300—600转/分,转速高有利于坯体外表光滑,但过高易引起( A )
107、可塑法成型的石膏模水份一般应控制在( B )
A.<5% ———20%
108、旋压成形方法中( C )对提高坯体密度无关。
抛练泥
109、滚头的倾斜角一般控制在( B )
—100 B.15—300 C.25—300 —40°
110、滚压成型时主轴转速与滚头转速的关系是( A )
A.主轴转速>滚头转速
B.主轴转速=滚头转速
C.主轴转速<滚头转速
D.A、B、C都可以
111、滚压成型中呈现粘滚头的缺陷是由于( C )
A.泥科水份过低
B.主轴转速太快
C.泥料可塑性太强
112、在滚压成型过程中如果模型太干或主轴转速过高易发生( A )现象。
113、实心注浆用泥浆的含水率( C )空心注浆用泥浆含水率。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A、B、C都正确
114、玻璃胶是泥浆制备中最常用的电解质,一般参加量为泥浆重量的( B ) —2‰—5‰—8‰ D.8~10‰
115、注浆坯体,在横向和纵向的收缩情况为( C )
116、某10寸平盘显见面有线雕图案,应采用( C )的方法成型。
A. 空心注浆
117、坯体在枯燥过程中,随着水分的排除要发生收缩,这种收缩叫枯燥收缩,枯燥收缩一般为( B )
———12%
118、在翻制石膏模时,调制石膏浆的石膏和水的比例,决定了石膏模型的
强度和吸水性能,注浆用模型的膏水比例为( B )
A.1:1
B.1:0.8
C.1:1.2
D.1:2
119、薄胎瓷、大花瓶等成品适宜用( B )上釉。
120、熟石膏炒制温度为( B )。
A.700C—1700C—200℃ D.200℃以上
121、调制石膏浆的方法是( B )。
122、泥浆的流动性好坏可用( B )的方法查验。
泥浆的流动性跟时间无关
123、三角锥是用碱酸盐材料加必然量的熔剂配制而成的截头三角锥体,使用时三角锥的下底插入用耐火泥制作的底座中约10mm,并使三角锥直角棱与底座平面成( A )的倾斜角。
A.80摆布°°~82°°~75°°~70°
124、当压力测量表显示的数值为0.3个单元时,说明此时窑内为( A )
125、降低坯体入窑水份,能提高烧成速度为实现快速烧成,其坯体入窑水份应控制在( A )
A.<2%
B.<5%
C.<8%
D.<10%
126、对于含Fe2O3较高的坯体,在高温阶段的气氛控制应当采用( C )的办法。
复原后弱复原复原后强复原
127、在装窑时匣钵柱常采用“上密下稀〞的码装方法,其目的是( C )
A.美不雅
B.重心不变
128、倒焰室、抽屉室烟囱抽力在烧成过程中要不竭调整,在( D )烟囱闸门开度最小。
A.<3000C的低温阶段
B.300~10000C摆布的氧化分解阶段
C.>10000C
129、所谓强氧化气氛是指燃烧产物中游离氧含量为( B )
————3%
130、所谓强复原气氛是指燃烧产物中的CO的含量为( C )。
————9%
131、在烧复原的地道窑中,其零压面应控制在( B )
132、最适于用作陶瓷工业燃料的固体燃料是( A )
133、普通产物在冷却阶段冷却时,一般采用( C )的方法进行冷却。
——急冷————急冷——快冷
——缓冷————快冷——缓冷
134、变形是陶瓷产物常见的缺陷之一,在烧成过程中( C )会发生变形。
135、在烧成过程中( D )不是发生开裂的原因。
136、起泡的原因很复杂,但均和气体有关,( B )易发生氧化泡。
137、弱复原气氛缺乏易发生( B )
138、( D )不克不及防止发生烟薰缺陷。
139、发黄是由于复原缺乏,高价铁(Fe2O3)没有很好地复原成低价铁(FeO),或发生二次氧化造成的,和( C )无关。
140、空气过剩系数大于1时窑内为( A )
141、硫酸盐的分解反响发生在( C )
142、烧成制度中,( C )制度是其它两个制度实现的条件。
A.温度制度
B.气氛制度
C.压力制度
D.A、B、C任意一个
143、在烧结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 C )
144、注浆时进浆的速度太快易使坯体发生( D )缺陷。
A.开裂
B.变形
C.熔洞或气泡
145、有存眷浆成型用的泥浆性能要求,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C )。
A.有良好的流动性好的悬浮不变性
C.多加水,提高泥浆的流动性
146、显微布局是指在显微镜下不雅察材料在〔B〕微小尺寸的组织布局。
A、10mm至
B、至数纳米
C、至1mm
D、10纳米以下
147、在釉料配方计算中,一般先计算〔A〕含量。
A、长石
B、石英
C、粘土
D、碳酸盐
148、莫来石化学式为〔C〕。
A、Al2O3·2SiO2
B、2Al2O3·SiO2
C、3Al2O3·2SiO2
D、3Al2O3·SiO2
149、以下原料〔A〕含K2O、Na2O很少。
A、蛇纹石
B、长石
C、伟晶花岗岩
D、霞石
150、配制乳浊釉,不克不及做乳浊剂的是〔A〕。
A、长石
B、锆英石
C、氧化锡
D、钛金石
151、釉的高湿熔体外表张力与〔C〕因素关系不大。
A、釉的化学组成
B、烧成温度
C、原料颗粒形状
D、烧成气氛
152、以下四种氧化物,降低釉高温熔体外表张力最显著的是〔D〕。
A、BaO
B、SrO
C、MgO
D、PbO
153、可明显提高釉外表硬度的氧化物是〔D〕。
A、Na2O
B、K2O
C、B2O3
D、SiO2
154、釉的抗张强度一般为〔A〕。
A、110~350Mpa
B、400~700Mpa
C、5200~7500 Mpa
D、10~1000 Mpa
155、以下四种氧化物对釉弹性的提高作用最强的是〔D〕。
A、CaO
B、MgO
C、BaO
D、PbO
156、〔B〕不克不及提高釉的白度。
A、降低釉中着色氧化物
B、提高釉原料细度
C、适量参加磷酸盐原料
D、适量加滑石原料
157、〔A〕不是水熔性原料,可用于配制生料釉。
A、碳酸锂
B、碳酸钾
C、碳酸钠
D、硼砂
158、〔C〕是形成玻璃的主要氧化物,为网络形成剂。
A、Na2O和K2O
B、CaO和MgO
C、SiO2和B2O3
D、Al2O3
159、1mol纯钾长石中含〔 D 〕molSiO2。
A、1
B、2
C、4
D、6
160.江西景德镇陶瓷在历史上是属〔 B 〕。
A、民窑
B、官窑
C、官办民窑
D、民办官窑
161.河北唐山出产的陶瓷是以〔 D 〕为主。
A、彩瓷
B、青瓷
C、工艺陶瓷
D、日用陶瓷
162.广东潮州陶瓷产区的产物主要特征是〔 A 〕。
A、彩瓷
B、白瓷
C、黑陶
D、轻质陶
163.高可塑性粘土的可塑水量可达〔 A 〕。
A、28~48%
B、20~28%
C、15~20%
D、10~15%
164.以下那一点不是困泥〔陈旧〕的好处〔 D 〕。
A、提高泥料的可塑性能
B、促使粘土中的氧化铁由高价转为低价,形成可溶于酸的氧化亚铁,从而被除去。
C、影响各种胶体的含量和pH值,改善泥料的粘度。
D、不利于减少半成品的变形与开裂。
165.以下那一点不是坯体参加少量滑石发生的长处〔 D 〕。
A、瓷化
B、提高成品的机械强度与热不变性
C、调整瓷坯膨胀系数
D、提高成品的可塑性
166. 熔剂含量较多的软质瓷烧成温度一般在〔 B 〕。
A、1000~1080℃摆布
B、1080~1150℃摆布
C、1250~1320℃摆布
D、1320~1450℃摆布
167.在釉式中碱性氧化物的系数之和为〔 A 〕。
A、1
B、2
C、 3
D、4
168.以下那一种氧化物系中性氧化物〔 C 〕。
A、MgO
B、CaO
C、A12O3
D、SiO2
169.瓷器出产中一般坯料要求万孔筛的筛余量控制在〔 B 〕之间。
A、0~0.5%
B、0.2~1.0%
C、2~5%
D、5~10%
170.郎窑红是我国著名的传统铜红釉之一,简称“郎红〞,其产于十八世纪的〔 A 〕。
A、景德镇
B、唐山
C、德化
D、潮洲
171.滚压成形的所用坯料含水率比注浆成形低,一般在〔 D 〕。
A、30~40%
B、小于19%
C、大于40%
D、19~24%
172.石膏粉在炒制过程中,炒膏的温度一般控制在〔 C 〕。
A、50~100℃
B、1 00~170℃
C、1 60~180℃
D、大于200℃
173.粘土中夹杂的铁的硫化物和硫酸盐在〔 A 〕范围会发生分解和氧化反响。
A、350~800℃
B、100~350℃
C、大于800℃
D、小于100℃
174.火焰的颜色和敞亮度与窑内温度有紧密的关系,火焰为鲜亮橙黄色时,窑内温度约为〔 C 〕。
A、200℃
B、500℃
C、1200℃
D、700℃
175.三角测温锥是德国人塞格尔(H、A、Secer)氏于1886年创制的,使用时三角测温锥锥体的直角棱与底座平面成〔 C 〕的倾斜角。
A、50。
B、60。
C、80。
D、90。
二、判断题
1、玻璃不属于硅酸盐类材料。
〔×〕
2、陶的吸水性比瓷高。
〔√〕
3、陶器烧成温度必然比瓷器低。
〔×〕
4、外表有釉的属于瓷,没釉的属于陶。
〔×〕
5、官、越、定、钧、汝是宋代五大名窑。
〔√〕
6、高岭石没有可塑性高岭土有可塑性。
〔×〕
7、粘土是自然界产出的多种微细矿物混合体。
〔√〕
8、粘土是铝硅酸盐矿物的岩石持久风化或热液蚀变作用而形成的。
〔√〕
9、原生粘土可塑性比次出粘土可塑性好。
〔×〕
10、高岭土耐火度可达1580℃以上。
〔×〕
11、以蒙脱石为主要矿物的粘土叫膨润土。
〔√〕
12、粘土中的细颗粒愈多时,那么其可塑性愈强。
〔√〕
13、粘土中的细颗粒愈多时,那么其枯燥收缩愈小。
〔×〕
14、粘土的可塑性愈强愈好。
〔×〕
15、方石英和鳞石英化学组成不一样。
〔×〕
16、燧石、硅藻土属于石英类型。
〔√〕
17、鳞石英转化为α—石英、胖随体积收缩。
〔√〕
18、钾长石的熔融温度比钠长石熔融温度高。
〔√〕
19、钾长石的硬度比石英硬度高。
〔×〕
20、滑石属于碳酸盐类陶瓷原料。
〔×〕
21、伟晶花岗岩、霞石都含有Na2O和K2O,可代替长石使用。
〔√〕
22、锂辉石常用于耐热炊具等抗热震性能好的陶瓷。
〔√〕
23、纯的滑石要加热到1400多度才熔化,在陶瓷坯体、釉猜中不起熔剂作用。
〔×〕
24、硅灰石、透辉石没有烧掉量常用于配制快烧陶瓷坯料。
〔√〕
25、石灰石、白云石等原料是陶瓷强助熔剂,参加量越多,助熔效果越好。
〔×〕
26、长石质瓷是以长石作助熔剂的“长石——高岭土——石英〞三组分系统瓷。
〔√〕
27、长石质瓷配方中,用钠长石比用钾长石烧成范围宽。
〔×〕
28、绢云母质瓷常用瓷石与高岭土二组分进行配料。
〔√〕
29、提高坯料细度,可增强坯料可塑性。
〔√〕
30、提高坯料含水率,可增强坯料可塑性。
〔×〕
31、陈旧可增强坯料可塑性。
〔√〕
32、釉是覆盖在坯体外表高温熔融,冷却成为玻璃质层。
〔√〕
33、釉具有固定熔点。
〔×〕
34、随着温度的提高,釉的粘度降低。
〔√〕
35、随温度提高釉外表张力也提高。
〔×〕
36、釉中碱金属氧化物越多,化学不变性越差。
〔√〕
37、釉的膨胀系数比坯体大较多时,易发生剥脱现象。
〔×〕
38、釉的膨胀系数比坯体大较多时,易发生裂釉现象。
〔√〕
39、坯釉中间层越厚,坯釉适应性越好。
〔√〕
40、釉层厚度越厚,坯釉适应性越好。
〔×〕
41、水簸法〔淘洗法〕主要用于细颗粒的粘土和粗颗粒砂子的别离。
〔√〕
42、滚压成形,旋压成形都是可塑法成形,对泥料的要求都一样。
〔×〕
43、影响生坯枯燥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所用粘土的种类和细度。
〔√〕
44、枯燥收缩和烧成收缩大小不影响陶瓷出产。
〔×〕
45、球磨机转速越快磨料效率越高。
〔×〕
46、粘土颗粒越细,塑性越好,枯燥强度越高。
〔√〕
47、石英长短晶体。
〔×〕
48、石英是坚硬矿石,加热至1000℃也不变化。
〔×〕
49、自然界中容易找到纯钾长石。
〔×〕
50、天然长石没有固定的熔点。
〔√〕
51、滑石和粘土一样,具有可塑性。
〔×〕
52、铝含量越高的陶瓷原料越好。
〔×〕
53、区别陶和瓷主要看外不雅是否精制。
〔×〕
54、传统陶瓷三大原料是粘土、长石、石英。
〔√〕
55、影响粘土可塑性的主要因素是矿物类型、颗粒大小和形状。
〔√〕
56、德化出产的白云瓷是属于精陶类。
〔√〕
57、石灰石、滑石在坯釉中主要起助熔作用,配料时参加量越多,坯釉熔融
温度越低。
〔×〕
58、莫来石构成瓷坯骨架,防止瓷坯高温变形。
〔√〕
59、瓷坯中玻璃相多,透明度好,但易高温变形。
〔√〕
60、原料颗粒愈细,高温愈易形成液相。
〔√〕
61、釉化学组成不异,高温溶化时,熔点不异。
〔×〕
62、釉的高温粘度越小、流动性越大,釉越好。
〔×〕
63、釉层越厚,越有利于坯釉结合。
〔×〕
64、釉抵当张应力比抵当压应力的能力大。
〔×〕
65、一般情况,釉的弹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
66、釉层愈薄、弹性模量愈大。
〔×〕
67、因为Al2O3能改善釉的性能,提高化学不变性、硬度等,所以配釉时应尽量提高Al2O3含量。
〔×〕
68、配制生料釉,可用碳酸钠、硝酸钠引入Na2O。
〔×〕
69、烧成时保温时间愈长,釉中挥发物的损掉就愈多。
〔√〕
70、原料颗粒愈细,混合的愈均匀,愈能降低熔化温度。
〔√〕
71、釉熔体的析晶过程要先有晶核,晶体再围核长大。
〔√〕
72、高温粘度小的釉,有利于晶体长大。
〔√〕
73、烧透明釉日用瓷,冷却要慢,光泽度才好。
〔×〕
74、釉的膨胀系数大于坯较多时,易发生裂釉。
〔√〕
75、同样组成的坯体越细,膨胀系数越低。
〔×〕
76、陶瓷成品的成型,是将加工好的坯料用某种成型方法制成必然形状和不同规格尺寸的粗坯,然后颠末枯燥、修坯、上釉等工序制成半成品。
( √)
77、坯体成型常用的方法有滚压成型、旋压成型、注浆成型等。
( √)
78、同一形状的成品,可采用不同方法成型等方法,而不同形状的成品,也可采纳同一方法成型。
( √)
79、可塑法成型有滚压成型、旋压成型、它是借助坯料的可塑性来制作各种陶瓷器皿。
( √)
80、印坯、手捏、拉坯等成型方法不属于可塑法成型。
( ×)
81、机械成型的工艺流程为滚压(或旋压)→枯燥→脱模→修坯→粘接→旋釉→查验。
( √)
82、旋压成型是由于排泥刀的剂压和型刀的刮削与定型作用,使坯体沿着石膏模型的工作外表上展开而形成坯体的。
( √)
83、型刀和石膏模的工作面形状构成粗坯的表里外表,型刀口与模型工作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即为粗坯的厚度。
( √)
84、旋压成型的石膏模以凹状为主,其表里表形状由型刀决定。
( √)
85、滚压或旋压成型只能用于出产各类圆形成品。
( ×)
86、滚压成型坯料的含水率比旋压成型高。
( ×)
87、可塑法成型用的石膏模型假设太干易发生坯体开裂或花底缺陷。
( √)
88、变形是坯体成型的主要缺陷之一,它和泥料、成型过程、设备、模具、枯燥、脱模等均有关系。
( √)
89、滚压成型因滚压头与泥料的接触面大,压力较旋压成型大,所以坯体的致密度较高,变形大大减少。
( √)
90、滚头倾角越大那么滚头的直径也越大。
( ×)
91、常用的滚头材料有普通碳素钢、普通灰口铸铁、球墨铸铁和塑料王。
( √)
92、但凡形状复杂或不规那么的成品均适合用注浆法成型。
( √)
93、注浆成型有空心注浆、实心注浆和离心注浆、高压注浆之分。
( ×)
94、为有利于注浆成型操作,要求泥浆流动性好,不变性好,触变性好,渗透性好,含空气少。
( √)
95、注浆成型用石膏模其吸水性能越强越好,有利于提高成型速度。
( ×)
96、空心注浆是操纵石膏模型单面吸浆而形成粗坯,坯体的厚度取决于泥浆在模型中逗留的时间,和泥浆的性能无关。
( ×)
97、注浆成型倒余浆时应迅速将模型倒置,以使坯体厚薄一致。
( ×)
98、实心注浆是操纵模型两面吸浆而形成成品,两面模型之间的空隙即为坯体厚度。
( √)
99、为提高实心注浆成型的效率,一般采用压力注浆的方法,即增大泥浆的静压,从而提高注浆速度和坯体致密度。
( √)
100、在轻质瓷坯猜中参加黑色的腐植酸钠可提高坯料的成型性能。
( √) 101、就陶瓷出产而言泥料的颗粒度越细越好。
( ×)
102、注浆成型坯裂的底子原因是收缩过大或收缩不均匀。
( √)
103、成型后的粗坯,一般都含有较多的水分,必需依靠蒸发而排除,这个过程称为枯燥。
(×)
104、坯体枯燥后其生坯强度也相应提高,有利于后工序的操作。
( √)
105、工厂中常用窑炉的余热作为坯体、模型枯燥的热源。
( √)
106、为防止石膏模型变脆而降低强度,要求带模枯燥温度不超过700C,但脱模后坯体枯燥可适当提高到1200C—2200C。
( √)
107、粘接有干接与湿接之分,无论干接或湿接,均要求附件和接口处精修规整,与坯体主体粘接处吻合,主体和附件的水分要底子一致,粘接后,其粘接处不允许出缺浆的空隙。
( √)
108、粘接用泥浆应采用同一坯料的新浆。
( ×)
109、在可塑成型中,要求坯料的可塑性越高越好。
( ×)
110、注浆成型用石膏模的吸水性能越好,那么成坯速度越快。
(√)
111、为防止熟石膏粉吸湿从头变为二水石膏,炒好的熟石膏粉应当即使用。
( ×)
112、窑炉是“窑〞和“炉〞的合称,“窑〞指工作空间,“炉〞指燃烧系统,二者合起来就称为窑炉。
( √)
113、倒焰窑是由于火焰从燃烧室的喷火口上升至窑顶,然后在烟囱抽力作用下火焰由上往下流动而得名的。
( √)
114、高温日用瓷南方适宜用复原焰烧成其特色是白里泛青,北方适宜用氧
化焰烧成,其特色是白里泛黄。
( √)
115、不同燃料其热值也不同,一般来讲,天然气热值要比煤、煤气、重油高。
( ×)
116、凡发烧量等于7000千卡/公斤或7000千卡/标米3的燃料,称为尺度燃料。
( √)
117、重油是石油在加工过程中,最早从蒸馏塔中别离出来的石油产物。
( ×)
118、煤气种类很多,按煤气成因可分为天然煤气、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三大类。
(×)
119、窑炉系统内的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相差的数值,称为相对压强,也称为表压,表压可分为正压、负压、零压三种,如窑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时称为正压。
( ×)
120、烟囱的高度确定后,其抽力也就确定了,它不随外界的环境条件而变化。
( ×)
121、砂封的主要作用一是防止窑内的热气体往下走,庇护窑车的金属框架、车轮等不受高温影响,从而包管窑车的正常运行,二是防止车下的冷风窜入车上窑道内,干扰窑内的温度、气氛和压力制度。
( √)
122、在地道窑的冷却带前端设置的急冷气带其作用只是为了使成品的急冷,缩短烧成周期。
( ×)
123、排烟孔除了具有排烟的作用外,还可以调节窑内的温度、气氛和压力。
( √)
124、燃烧室分对称摆列和交错摆列二种方式,就温度均匀性而言,对称摆列的方式较好。
( ×)
125、烧成制度包罗温度制度、气氛制度、压力制度。
( √)
126、氧化焰也称氧化气氛,它是一种在空气供给充沛,燃料完全燃烧的情况下发生的火焰,它的特征是无烟透明,燃烧产物中主要成分是CO2和过剩的O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