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定位商业模式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经济信息
室内定位商业模式的研究
袁 泉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谭 静2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陈诗军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陈大伟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李冰洋2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业和基于位置服务(LBS)的发展,以及人类在室内活动的愈加频繁和复杂,消费者对室内定位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产业链创造了室内定位市场巨大的商业价值。
本文针对新兴的室内定位市场进行研究,在典型的商业模式基础上提出S2M模式,从资源模式、运营模式、盈利模式三方面进行设计和分析,构建了通用的室内定位商业模式,形成一个完备的商业体系,并给出发展战略、组织架构、业务组合多方面的调整对策和建议。
S2M模式为室内定位商业开发者与应用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可以有效地促使室内定位在基于位置服务的市场中得到大规模应用,从而更有效地获取商业价值。
关键词:室内定位;商业模式;基于位置服务
中图分类号:TN92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33-0334-03
一、引言
基于位置服务[1](LBS)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创造出巨大市场和诸多商业模式,其中涉及智慧物流、车联网、社交服务等多个领域。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LBS进入新的探索期。
根据诺基亚提供的数据,人们在室内度过的时间占87%-90%[2],面对室内空间活动愈加庞大和复杂,商场、医院等场所的定位和导引需求日趋强烈。
精准营销、智能制造、机器人、无人医疗护理等行业也需要计算机能够在室内识别特定对象的位置。
这些需求为室内定位技术带来巨大机会,室内定位系统(IPS)[3]有望成为导航和LBS领域下一个百亿美元量级的蓝海市场[4]。
同时行业客户对室内定位的需求也在不断浮现。
机场、车站等人流密集场所,室内定位可加强人流监控和动向分析,以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系数;智能存储等工厂货仓场所,可利用其实现智能管理、自动追踪和运输等功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高危环境如矿井和高层建筑可实时监控内部环境和人员数据,从而保证生命安全,同时底层硬件、移动操作系统、系统开发商、地图提供商在商业模式各个环节的大力推动,使得IPS市场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室内定位S2M模式的设计与分析
室内定位产业链各环节逐步完善,对商业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商家必须在互联网上扩展结合室内定位服务的新的营销模式,用以增加用户黏着度。
本文结合室内定位产业特点、对线上渠道进行资金交易、用户数据的分析,在O2O的基础上提出S2M的商业模式。
S2M考虑到室内定位实际应用场景,将面向对象设定为定位终端和显示信息的移动端,同时根据室内定位特有的资源模式,对盈利模式的体系进行新的约定,以使线上线下资源相整合,移动端负责流量的分流,线上平台负责信息数据的处理分析,从而更好地对用户提供决策支持。
(一)资源模式(创新+开放+并购)
企业想要有竞争优势,资源模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资源模式的不同直接导致企业成本的不同。
在企业现有资源和室内定位发展需求共同作用下,提出了“创新+开放+并购”的室内定位资源和能力模式。
1.创新:推动变革
(1)技术创新推动芯片升级
鉴于市场对产品需求的多样性,高性能芯片的技术创新成为推动持续增长、变化极快的室内定位市场的关键因素。
博通、高通等提供的WiFi、蓝牙通讯芯片,博世、InvenSence等提供的惯性、地磁传感器芯片,是目前室内定位市场中主要的技术运作的基础。
对于各种服务集成的芯片极大地刺激着市场的需求,芯片升级创新技术的推进将对企业提供极大的市场竞争力。
(2)系统创新推动终端升级
定位产品逐年需求增加,终端的使用上必须在设计和升级上适时做出调整。
室内定位方案提供商可以选择在基于蓝牙的IBeacon 等近距离通讯技术平台的基础上,自行开发不同外延功能、不同外形的信标硬件,并从操作系统层面提供后台应用支持,提供SDK 和API服务,同时协同终端提供商真正挖掘用户需求,突破现有瓶颈,为室内定位系统的使用和开发提供高效、流畅、便易的服务。
(3)数据创新推动应用升级
室内定位要求大量数据的积累,包括室内地图、POI等地理信息。
数据的采集整理、加工分类需要一套完整的机制系统来保障,创新数据的制作形式,提升机构的处理实力对应用的开发具有推动作用。
完善数据创新体系可以有效地对终端用户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为用户提供导购、寻车找人、查找商铺信息等服务。
2.开放:打造平台
(1)增值服务提供平台
设备商具有综合方案部署、市场销售等方面的优势,第三方集成厂商可提供路由交换的基础上提供增值业务,实现连接随选和应用随选。
二者结合形成增值服务平台,向用户提供传统业务的同时提供增值业务,专注技术研发、节省投资,从而有利于增强其产品和方案总体竞争力,拓宽产品覆盖场景,巩固和扩大其市场份额。
(2)地图开放平台
室内定位需要通过室内地图来进行定位和导航。
与室外地图相比室内地图数据也相对更加精细,具备更加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
鉴于建筑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仅依靠自身很难完成所有室内地图绘制工作,必须进行众包,将众多专做地图的厂商和个人纳入平台,在合理的利益分配下,快速增加室内地图量,占据市场。
3.并购:弥补不足
(1)并购室内定位企业
对目前已有的室内定位服务提供商进行并购,快速增强室内定位综合服务能力,快速占领该市场。
并购针对专业提供室内外位置服务整体解决方案的新兴高新技术企业,结合其拥有专业的定位技术,过硬的研发能力以及前沿的数字化转型升级理念等优势,为室内定位企业供了一种全新的位置服务和盈利模式。
(2)并购地图公司
仅提供定位功能的应用欠缺实质性意义,更多的业务模式需要结合导航实现,特别是为公众提供定位服务,需要在地图层面在终端上展示出来,并提供导航服务。
并购已有地图公司,结合丰富的
网络资源和技术资源,在定位方式、服务功能等多方面进行融合和改进,以特色应用视角全方位地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掌握出行生活的需求。
(二)运营模式(S2M)
运营模式运营模式指企业内部人、财、物、信息等各要素的结合方式,包括企业如何将资源转化成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和如何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的方式[9]。
室内定位运营采用S2M模式,即情景对终端的互联网商业模式。
它的核心是企业对线下和传统互联网流量的导引,往往是对线下资源和传统互联网平台上的资源进行整合和大力驱动后所实现的,流量迁移到移动端,并通过移动端上传到供应平台,并由供应平台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进而对用户提供决策支持。
S(Scene)代表指特定的场景,指终端用户或企业基于地理位置的场景。
这个场景包括各种终端(用户终端、商家、汽车、设备等),并在室内定位网络平台上加工处理后,为用户提供各种有用信息。
M(Mobile)代表着移动端,既包括硬件终端,也包括使用移动终端的人。
移动端转移,通过服务平台采集信息,提供服务,完成交易,包括线上完成服务和交易,线下完成体验与消费的新型模式。
S2M是企业通过构建的供应平台,吸引用户来到移动端完成在线服务、支付等交易过程,并在线下体验和消费的过程。
战略的重点在于在移动端的闭环,此环节的可行为接下来流程的执行提供基础。
该流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Scene To Scene、Scene To Business、Business To Mobile、Mobile To Mobile。
所有网络交易行为,包括线上线下互动的过程。
1.Scene To Scene
Scene中包括Business、Machine、Other Mobile等终端,这些终端信息经过定位服务平台,形成互动和动态调整。
平台主要包括2大类,一个是端到端的服务平台,也是未来物联网发展的智能硬件服务平台;一个是人机交互的数据处理平台,也是未来大数据服务平台。
平台之间需要信息交流、互相协作,而不仅仅是两个孤立的平台,通过信息交流、增强处理服务能力,提高竞争力。
2.Scene To Business
相对于B2B模式,S2B模式不仅仅是某个企业与行业用户的连接,而是由众多服务企业组成的服务网络,为行业用户提供的综合解决方案。
此过程中,移动端应重新定位为可在任何场景互动的工具,比如可随时接收秒杀信息、查询物流情况、接受最新的资讯等,二维码等新兴技术可充当桥梁作用。
此模式在累积基础用户群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营销。
3.Business To Mobile
B2M指出了线下资源对线上的作用,将互联网变成实体商业的前台,使线下消费者通过线上渠道实现交易,线下体验与消费产品。
B2M明确指出了移动电商的另一个方面,移动互联网通过各种应用程序及各种手段,把用户变成了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电商的一部分,用户无论购物消费与否都借助和依赖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电商平台。
4.Mobile To Mobile(M2M)
在室内定位的应用场景中,社交、娱乐活动居于首位,这就需要用户在服务平台支持的基础上,以机器终端智能交互为核心的、网络化的应用与服务。
M2M需要规定了人机和机器之间交互需要遵从的通信协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具有了通信和联网能力,网络一切逐步变为现实。
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需要更加直观、精美的界面和更丰富的多媒体内容,而M2M的通信更需要建立一个统一规范的通信接口和标准化的传输内容。
(三)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是指按照利益相关者划分的企业的收入结构、成本结构以及相应的目标利润。
本文所研究的盈利模式包含硬件支撑体系、信用体系和搜索体系。
三种体系的开发和协作将会有效的保证室内定位盈利模式的运作。
1.硬件支撑体系
室内定位在硬件上的支持需求较为广泛,如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车联网等。
一方面体现在硬件设备销售收入,通过销售定位硬件设备、室内定位网络铺设、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等获取收入。
另一方面为增值服务收入,室内定位网络铺设后,用户需要基于这个网络获取数据,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为自身能力的增强提供分析服务,而许多企业和商家并不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这就需要在后续服务上,为商家提供增值服务,并获取收入。
2.结构优化体系
产业链优化可促进产业链运行效率和价值不断提高,在室内定位产业的推进中,合理地改革产业战略联盟关系链的结构,紧密协调产业环节之间的关系,可使得室内定位产业在盈利结构上达最大化。
根据产业链优化的原则和用户需求,在定位系统应用商、运营商、研发机构等方面进行调整。
对于定位系统应用商将测绘数据提供给相关企业,再面向互联网公司和第三方开发者提供API服务,即可获得定制开发的可盈利收入。
与地图相关的第三方生活服务资源等整合增值服务,一站式解决用户在移动生活中的多样需求,发展海量用户,借助庞大的用户规模和活跃的客户群吸引商家,形成资金回流。
另外,建立大数据库对其进行深度挖掘,保证精准市场营销,获得相应咨询费。
3.信用体系
室内定位中的信用保证体系存在于用户与用户和用户与商家之间的互动,它为双方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信用体系是个人、商家或企业的一系列的信用评定。
虽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影响原有的商业模式,缩短了交易双方的空间距离,降低了传统意义上的交易成本, 然而由于虚拟世界中无法确定产品的质量,增加了不确定性。
因此信用体系应运而生,已达到在双方公信力不强的情况下,获得有公平的、有公信力的评级。
室内定位盈利模式中的信用体系的盈利模式主要由基础信用服务收入和信用衍生服务收入构成。
其中基础信用服务收入是指通过出售信用报告、提供信用评估,征信机构获得的收入;信用衍生服务收入是征信机构基于信用评分的同时对外提供的决策分析、精准营销和消费者客户等服务取得的收入。
4.搜索体系
虽然室内定位的盈利模式还在探索中,但主要收入来自广告服务、商户服务及增值服务,其衍生的信息资源日益膨胀,在信息过载的环境下,搜索引擎的应用成为相对有效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其具有的研究价值、实用价值以及商业价值为一系列商业链提供广阔的经济前景。
典型的搜索体系包括关键词广告、基于地理位置的小区竞价排名和固定排名。
三、落实室内定位商业模式的对策及建议
根据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结合室内定位市场的特性,可以制定“内外两翼,由重到轻”的发展战略。
“内外”指的是企业内部采取衍生发展的方案,推进定位技术、传感器或是定位产品的研究,外部通过收购高精度定位公司,向产业上游延伸,抢占战略性制高点,完成从开发、生产、应用和运营的一体化布局,从而稳固行业领军地位。
“二翼”中的一翼指端到端的智能设备交互,主要通过定位服务平台和增值服务平台来实现,属于未来物联网中“物物相连”;
下接(第337页)
另一翼指人机交互,主要通过大数据平台实现。
建议要用60%的力量护住两翼,保持稳定增长,集中40%的力量重点突破难点。
“由重到轻”指的是公司资产配置由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变。
“重公司”需要做的是室内定位软件、硬件系统能力的建设,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品质化交付等等诸多复杂的环节都需要结合室内定位实际情况清晰定位。
“轻公司”需要考虑的是,联合室内定位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建立深度合作,通过打造强供应链能力来创造企业价值,通过输出品牌和供应链,更加注重室内定位共享思维和协同作战。
四、结语
无线技术与硬件集成的快速更进和用户对智能生活的渴求促使室内定位产业蓬勃发展,未来的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建筑等应用都依赖于室内的高精度定位能力。
本文在分析室内定位市场的背景下,为正在开展和即将经营室内定位业务的公司推进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一种模式参考和相应对策建议。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协同主流芯片厂商、移动操作系统厂商、应用开发商、商业场馆等在产业链各个环节上的大力推动,室内定位有望在消费领域快速普及,行业迎来爆发点,而室内定位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具体业务模式将是业界一个重要而持续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Tiwari S, Kaushik S, Jagwani P, et al. A Survey on LBS: System Architecture, Trends and Broad Research Areas[M].Databases in Networked Information Systems.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11:223-241.
[2]室内位置服务,链接未来智慧生活[EB/OL].http://www.donews. com/company/201611/2942577.shtm?_t_t_t=0.58599098622819. 2016.11.
[3]Rainer Mautz. Overview of current 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s[J]. Geodezija ir Kartografija, 2009, 35(1):18-22.
[4]国泰君安. 北斗导航行业室内定位系列报告之一前景篇[EB/ OL]. /docdetail_1657704.html. 2015,8.
[5]杨柳.O2O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和应用探索[J].移动信息,2016(4):21.
[6]黄培,陈俊芳.盈利定律—商业模式的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1:27.
[7]俞帆.麦肯锡的7—S模型[J].浙江工商,2001(2):12-13.
[8]郭宇.LBS业务商业模式如何创新[J].通信企业管理,2014(2):74-77.
[9]周金华. LBS商业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
[10]李鹏, 王悦, 缪晨卿. Google AdWords营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11]丁晓强. 竞价排名案的相关市场界定问题[J].商, 2015(1):230-231.
作者简介:袁 泉(1962-),男,江西赣州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研究。
谭 静(199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室内定位,机会网络研究。
陈诗军(1972-),男,山东烟台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无线定位、MIMO和信道仿真研究。
陈大伟 (1984-),男,黑龙江绥化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无线铁路集群、GSM-R和LTE-R研究。
李冰洋 (1978-),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网络可靠性、容侵性、自律计算研究。
基金项目:中兴通讯产学研合作论坛项目(2018ZTE,2016ZTE01-03-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lb0502001,20161YFB050200)。
农民在心理上认为用地单位重视土地,有利于取得农民的支持和理解。
用地前,规划出施工设备进出路线,划定用地界线,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
对不按指定路线行驶、随意碾压土地和超出用地界线范围用地的,由责任方承担赔偿责任,增加其经济压力,使不规范用地行为得到纠正,避免为抢工程进度而随意占地。
施工结束后,对损毁土地的恢复情况进行验收,未达到要求的项目,不能通过项目验收。
2.建立信誉,赢得农民信任
油田用地能否顺畅,关键在于被占地农民是否支持。
占地认定时,坚持现场三方认定,即被占地单位或个人、用地单位及地方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现场认定,防止因认定不清导致的补偿纠纷。
补偿结算时,严格按照政府出台的政策标准执行,没有补偿标准的,依据评估结果执行。
对提出无理要求的,坚决予以拒绝,做到用地补偿模式、执行标准统一,消除个别农民的侥幸心理。
同时,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做到日清、月结,征地补偿费用能及时发放到被征地农民手中,在农民心中树立诚信、负责的企业形象,消除他们的顾虑。
3.分析原因,逐级协调攻关
油气项目用地发生遇阻,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土地补偿问题、索要工程问题、环保问题、付款问题等,在遇阻发生时,找准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对口解决,才能提高协调效率和针对性。
为快速解决用地遇阻问题,建立分级负责、逐级协调的解决机制。
发生遇阻时,施工单位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由建设单位现场进行协调,对当场协调解决不了的,分析遇阻原因,协调对口部门协调解决;仍无法解决的,由建设单位主管领导或主要领导协调,最后由企业主管部门研究协调解决。
4.改善环境,依靠各级政府
本着发展成果惠及地方的思想,与地方政府合资合作共同开发建设油田,可带动劳动力就业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地方财政快速增长,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地方政府为发展经济,也会大力支持油田企业发展,在油田用地遇阻时,积极帮助协调,成为油田用地的有利保障。
油气项目发生用地遇阻时,依托地方政府统一协调,在政府主导下,能够充分发挥政府及部门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有利于统一意见,提高效率。
五、结论及认识
1.合理有效的用地补偿标准能够为被占地农民或单位所接受,在自身利益不受影响的前提下,绝大多数农民或单位愿意支持油气项目建设,同意企业用地,以保证国家能源安全。
2.规范的用地管理及诚实守信的企业形象,容易在农民心中建立信誉,有利于企业顺畅用地,取得地方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是油田用地顺畅的有效保证。
3.油田企业土地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学习,以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积累现场协调经验,同时做到有效宣传油田用地相关政策,争取农民的理解和支持,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用地遇阻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曹庆有.浅谈保障油田用地与控制成本[J].人力资源管理,2013(1):177-178.
[2]朱高利.油区综合治理的难题成因及对策探析[J].石油化工,2016(7):44.
作者简介:王岳峰(1966-),男,黑龙江鹤岗人,2013年毕业于燕山大学法学专业,大学学历,经济师,现在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土地资源管理部从事土地管理工作。
上接(第3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