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体的运动》复习幻灯片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苏科版《物体的运动》复习课件
![苏科版《物体的运动》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8ff4c8240c844768eaee03.png)
t
2、单位:
(1)国际单位:m/s
1m/s=3.6km/h
(2)其他常见单位:km/h
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 中,(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 玻璃口的塞子是 (选填“运动”或“静 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 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 的平均速度为 。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 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 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选填”快”或“慢 ” ).
3 10 cm= mm
6 10 =
μm=
109
nm
某次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中忘了写单位 请给它补完整。 dm 。 (1)一节1号电池高约0.6______ m 。 (2)人正常步行时,一步长约0.6______ mm 。 (3)活动铅笔细笔芯直径约0.6______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零刻度线
量程 0~8cm
蚊香生产者为了节约原料和用户使用方便,要 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规格不同的各种蚊 香.有一种蚊香如图所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 测出该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要求: (1)写出所需要的器材; (2)说明测量方法.
一、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特点:
1.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变。 2.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3.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相同
误差
关于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D ) A.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B.只要正确做实验,就不会产生误差 C.选用精密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特殊的测量法
(1)测多算少法
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硬币厚度,金属丝的直径
(2)化曲为直法
如何测量地图上铁路的长度
2、单位:
(1)国际单位:m/s
1m/s=3.6km/h
(2)其他常见单位:km/h
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 中,(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 玻璃口的塞子是 (选填“运动”或“静 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 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 的平均速度为 。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 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 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选填”快”或“慢 ” ).
3 10 cm= mm
6 10 =
μm=
109
nm
某次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中忘了写单位 请给它补完整。 dm 。 (1)一节1号电池高约0.6______ m 。 (2)人正常步行时,一步长约0.6______ mm 。 (3)活动铅笔细笔芯直径约0.6______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零刻度线
量程 0~8cm
蚊香生产者为了节约原料和用户使用方便,要 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规格不同的各种蚊 香.有一种蚊香如图所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 测出该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要求: (1)写出所需要的器材; (2)说明测量方法.
一、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特点:
1.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变。 2.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3.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相同
误差
关于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D ) A.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B.只要正确做实验,就不会产生误差 C.选用精密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特殊的测量法
(1)测多算少法
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硬币厚度,金属丝的直径
(2)化曲为直法
如何测量地图上铁路的长度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精讲课件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精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bf9f6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c.png)
(3)以地面为参照物,三辆车向东行驶,甲、乙速度相同,丙车速度最大。以甲车为参照物,乙相对 甲位置不产生改变,即乙静止;丙车离开甲车往前,即丙车在向东运动。
(4)若视察者站在另一辆向东行驶,且速度比丙更快的汽车上,会发现甲、乙、丙三辆车均在远离他 向西而去。即以公路上一辆向东速度更大的汽车为参照物,甲、乙、丙三辆车均向西运动。
解: (2)火车72s通过距离 s vt 30m / s 72s 2160m
隧道的长度 l隧道 s l车 2160m 360m 1800m
(3)火车完全在隧道内通过距离
s l隧道 l车 1800m 360m 1440m
火车完全在隧道内的时间
ts v
1440m 48s 30s
分析
(3)小明6min运动到C点掉头,
与父相遇在D点
家
s父 +s明回 =0.5 km
6min t
示意图分析
学校
v父t v明t 0.5 km
A
D
C
B
15t 5t 0.5 km
父追t
相遇处离学校s
t 0.025 h
D点离学校 s 2 v父t 2-15 0.025 1.625 km
本题也可以用图像法求解
练一练:实验问题
9.在学习《速度》一节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 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 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
纸锥 下落高 扇形纸片 剪掉的扇形圆 纸锥锥 下落时 编号 度h/m 半径r/cm 心角θ/° 角α/° 间t/s
练一练:区分平均速度与速度平均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单元复习课件 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课堂(苏科版2024)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单元复习课件 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课堂(苏科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36dad59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6e.png)
读数字,进而可推知该次测量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题型训练
【例题1】如图所示,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教育局为本
乡镇中学新安装了一批智慧黑板。这批智慧黑板的显示屏是
80吋的(即显示屏的对角线长80吋,1吋=2.54cm),根据图
片及以上信息,你估测智慧黑板的长度约为( D )
A.50cmB.100cm
⑥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
题型训练
题型二、判断多个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二、 机械运动
思维导图
视频清单
①视频讲解——《频闪照相分析运动状态》
②视频讲解——《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
一、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知识结构
长度
单位
长
度
与
时
间
的
测
量
一、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①国际单位:m. 其他单位:km、dm、cm、mm、μm、nm.
②换算:1 km=103 m 1 m=10 dm=102 cm=103 mm=106μm=109nm
338.5
间(图乙)是________s。
刻度尺正确的读数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所以B方式读数正确,此刻
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当前木块的长度为3.50cm-1.00cm=2.50cm。
如图所示,5min过半,说明秒表盘是第二圈,读30s开外,故读数为
5min38.5s,合338.5s。
题型训练
3.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配合法
(平移法)
(2)累积法
(测多算少法)
(3)化曲为直法
纪念币的直径
=3.00cm-1.00cm
=2.00cm
细铜丝的直径=
线圈的总长度
题型训练
【例题1】如图所示,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教育局为本
乡镇中学新安装了一批智慧黑板。这批智慧黑板的显示屏是
80吋的(即显示屏的对角线长80吋,1吋=2.54cm),根据图
片及以上信息,你估测智慧黑板的长度约为( D )
A.50cmB.100cm
⑥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
题型训练
题型二、判断多个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二、 机械运动
思维导图
视频清单
①视频讲解——《频闪照相分析运动状态》
②视频讲解——《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
一、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知识结构
长度
单位
长
度
与
时
间
的
测
量
一、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①国际单位:m. 其他单位:km、dm、cm、mm、μm、nm.
②换算:1 km=103 m 1 m=10 dm=102 cm=103 mm=106μm=109nm
338.5
间(图乙)是________s。
刻度尺正确的读数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所以B方式读数正确,此刻
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当前木块的长度为3.50cm-1.00cm=2.50cm。
如图所示,5min过半,说明秒表盘是第二圈,读30s开外,故读数为
5min38.5s,合338.5s。
题型训练
3.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配合法
(平移法)
(2)累积法
(测多算少法)
(3)化曲为直法
纪念币的直径
=3.00cm-1.00cm
=2.00cm
细铜丝的直径=
线圈的总长度
苏科版 八年级上册 物理 教材分析——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共26张PPT)
![苏科版 八年级上册 物理 教材分析——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a7e8b70de80d4d8d15a4fa5.png)
A.不 变 B.变 大 C.变 小 D.先减小后增大
例2:
仔细观察图11.2-5 列车时刻表,完成下 列要求: 1、计算列车从襄樊到 丹江运行的平均速度; 2、它与列车从朱坡到 老河口运行的平均速 度相比哪个大?
例3 在北京与上海之间往返的T13次、T14次特快列车的运 行时刻表,如图所示,请你仔细阅读时刻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车次中哪一车次是上海至北京的? (2)这两车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吗?为什么? (3)这两车次在北京与济南之间运行时的平均速度哪个大?
用皮带把写字扳固定在手臂上,可使两者保持相 对静止,写字就不会受车厢振动的影响。
例15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第1秒内运动了 1m,第2秒内运动了2m ,第3秒内运动 了3m,第4秒内运动了4m,则物体( D) A.在这4秒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第1秒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第4秒内做变速直线运动
D.在这4秒内做变速直线运动
40km
A
B
一辆汽车在合肥到南京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上 的速度表指针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汽车从图中位置A 处行驶到B处,需要多少时间?
解:汽车的速度V=100km/h, AB两地距离S=120km-40km=80km
求:汽车从A处到B处需要的时间t
t=
S V
=
80km 100km/h
=
0.8h
答:汽车从A处到B处需要0.8h
诗句:
,
跟这句诗相联系的物理
知识:
例7 据报道,深圳赛格广场工地上,有一幢高291.6m的大楼 正在施工,17日下午3时许,一大片乌云飞快地飘过大楼上空, 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结果引起数千人惊叫狂奔,请你 分析一下,造成上述判断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例2:
仔细观察图11.2-5 列车时刻表,完成下 列要求: 1、计算列车从襄樊到 丹江运行的平均速度; 2、它与列车从朱坡到 老河口运行的平均速 度相比哪个大?
例3 在北京与上海之间往返的T13次、T14次特快列车的运 行时刻表,如图所示,请你仔细阅读时刻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车次中哪一车次是上海至北京的? (2)这两车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吗?为什么? (3)这两车次在北京与济南之间运行时的平均速度哪个大?
用皮带把写字扳固定在手臂上,可使两者保持相 对静止,写字就不会受车厢振动的影响。
例15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第1秒内运动了 1m,第2秒内运动了2m ,第3秒内运动 了3m,第4秒内运动了4m,则物体( D) A.在这4秒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第1秒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第4秒内做变速直线运动
D.在这4秒内做变速直线运动
40km
A
B
一辆汽车在合肥到南京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上 的速度表指针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汽车从图中位置A 处行驶到B处,需要多少时间?
解:汽车的速度V=100km/h, AB两地距离S=120km-40km=80km
求:汽车从A处到B处需要的时间t
t=
S V
=
80km 100km/h
=
0.8h
答:汽车从A处到B处需要0.8h
诗句:
,
跟这句诗相联系的物理
知识:
例7 据报道,深圳赛格广场工地上,有一幢高291.6m的大楼 正在施工,17日下午3时许,一大片乌云飞快地飘过大楼上空, 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结果引起数千人惊叫狂奔,请你 分析一下,造成上述判断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物体的运动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物体的运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df931548d7c1c709a1452b.png)
总结:特殊测量方法有: (1)测多算少法 (2)化曲为直法 (3)以轮代尺法 (4)化暗为明法等。
练习:1、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步行的速度约
m/s ,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
,人骑自
行车的速度约15
,
2、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
而言,____z_xxk_w 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不正确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
的塞子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
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
平均速度为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
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
在管内运动得较
考点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例1:观光电梯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
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的窗户是向上运动的;
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
例2:我国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传播的
中转站。这类卫星虽然围绕地球转动,但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
例4:小彤家到学校有一条500m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 回家,开始以1m/s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 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回家。小彤在前一 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 s,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 平均速度是zxxkw m/s。
总结:速度 1、物理含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比较快慢的方法有(1)相同时间比路程(2)相同路程比时间 2、定义:大小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v=s/t 4、单位:m/s km/h 5、单位转换1m/s=3.6km/h
练习:1、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步行的速度约
m/s ,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
,人骑自
行车的速度约15
,
2、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
而言,____z_xxk_w 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不正确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
的塞子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
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
平均速度为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
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
在管内运动得较
考点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例1:观光电梯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
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的窗户是向上运动的;
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
例2:我国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传播的
中转站。这类卫星虽然围绕地球转动,但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
例4:小彤家到学校有一条500m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 回家,开始以1m/s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 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回家。小彤在前一 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 s,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 平均速度是zxxkw m/s。
总结:速度 1、物理含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比较快慢的方法有(1)相同时间比路程(2)相同路程比时间 2、定义:大小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v=s/t 4、单位:m/s km/h 5、单位转换1m/s=3.6km/h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8fa03919e8b8f67c1cb9de.png)
14.5
m/s
t总
0.5 s 4.5 s
专题四 速度的测量
方法解读
用停表测出物体在某路程上运动的时间,用刻度
尺测出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v利用s
路程的速度。
t
求出这段
例6 如图5-2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 实验中:
(1)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 cm, 所用的时间为7 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__ m/s。 (2)0.为08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 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 得较______(填“快”或“慢”)一些。
答案:(1)0.08(2)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如图5-3所示(4) 正比 不变 匀速直线
图5-3
方法技巧盘点
A.0.52 mm
B.0.53 mm
C.0.518 mm
D.0.052 cm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看清刻度尺的分度值, 并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为最小刻度是0.1 mm的 尺子,精确值应该是0.1 mm,应估读到0.1 mm的下一位, 而0.518 mm估读值多了一位,所以0.518 mm是错误的。
解析:
(1)由题意知,气泡运动的路程s=56 cm=0.56 m,时间
t=7 s,则气泡运动的平均速v 度s 0.56 m 0.08 m/s
;
(2)要测量运动物体通过的路t 程和7 s对应的时间,由于物
体是动态的,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知,物体运动得越慢,
越易于测量时间,故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
例5 汽车以2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 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 s(司机的反应时间)开始制 动刹车,又经过4.5 s滑行60 m后车停止。则从司机发现 情况到汽车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 物体的运动 优秀课件 直线运动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 物体的运动 优秀课件 直线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957f6f2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7.png)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从O开始的路程s/cm
0
20
40
60
80
从O开始计时的时间t/s
区间s/cm
0~20
20~40
40~60
60~80
通过各区间的时间t/s
通过各区间的速度v/(m·s-1)
s/cm
t/s
80
60
40
20
04Leabharlann 81216
20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气泡在上升了一段路程后,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近似相等/不相等)。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 比。 我们把 叫做匀速直线运动。这种运动方式的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 。
小结
1.匀速直线运动定义: 我们把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定义: 我们把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3.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运动的物体具有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 能。
探究新知
3. 生活中有哪些运动,我们可以近似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呢?
4.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 。
探究新知
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苹果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结论:
2.平均速度计算公式: 。
点拨:平均速度必须指明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上才有意义。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5.3 直线运动
新课引入
匀速直线运动
过山车和火车的运动路线有何不同?
日常生活中,有那些运动是属于直线运动?有哪些运动是属于曲运动?
新课引入
探究新知
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
实验准备:内径约为1cm、长约100cm的玻璃管中注满水近满,管内留一小气泡,塞住管口。 实验操作:将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数据测量:议一议如何测出气泡通过20cm、30cm和40cm、60cm、80cm所用的时间? 数据记录:把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计算各区间的时间和相应的速度。
探究新知
从O开始的路程s/cm
0
20
40
60
80
从O开始计时的时间t/s
区间s/cm
0~20
20~40
40~60
60~80
通过各区间的时间t/s
通过各区间的速度v/(m·s-1)
s/cm
t/s
80
60
40
20
04Leabharlann 81216
20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气泡在上升了一段路程后,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近似相等/不相等)。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 比。 我们把 叫做匀速直线运动。这种运动方式的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 。
小结
1.匀速直线运动定义: 我们把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定义: 我们把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3.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运动的物体具有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 能。
探究新知
3. 生活中有哪些运动,我们可以近似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呢?
4.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 。
探究新知
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苹果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结论:
2.平均速度计算公式: 。
点拨:平均速度必须指明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上才有意义。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5.3 直线运动
新课引入
匀速直线运动
过山车和火车的运动路线有何不同?
日常生活中,有那些运动是属于直线运动?有哪些运动是属于曲运动?
新课引入
探究新知
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
实验准备:内径约为1cm、长约100cm的玻璃管中注满水近满,管内留一小气泡,塞住管口。 实验操作:将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数据测量:议一议如何测出气泡通过20cm、30cm和40cm、60cm、80cm所用的时间? 数据记录:把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计算各区间的时间和相应的速度。
苏科版《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复习课ppt课件-PPT文档资料
![苏科版《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复习课ppt课件-PPT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f457df3d15abe23482f4df5.png)
一元硬币的厚度约:2
mm
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约:3
mm
乒乓球直径:40
mm km
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8 m 长江全长:6400
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看:①零刻度线 ②量程(测量范围)③分度值 零刻度线 量程 0~8cm
单位
分度值 1mm
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①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一端 2.放: ②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 ③刻度尺放正
(观众比较法)
二、速度的公式与单位: 1、公式: v S
2、单位:
t
(1)国际单位: m/s
1m/s=3.6km/h
(2)其他常见单位: km/h
3.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速度:
人步行:1m/s –1.5 m/s 3.6km/h --5.4km/h 骑自行车:5m/s 汽车: 30m/s 声速: 340m/s 光速: 3×108m/s 18km/h
关于追击的问题
在军训中,某校学生以6km/h的速度 从总部出发2h后,总部派摩托车给同学们 送紧急通知。摩托车以66km/h的速度行驶, 经过多长时间可追上学生?
关于相遇的问题 甲乙两人相距100米,两人相向而行, 甲的速度是5米/秒,乙的速度是3米/秒,则 需多少时间才能相遇?
关于比值的问题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 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 是2:3,则速度之比为( A ) A.9:4 B.4:9 C.1:1 D.3:2
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3.读:
①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②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A
B
C
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数字
4.记: 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课件 (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课件 (新版)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f3a69bdc4a7302768f993927.png)
知识点2
速度
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公式进行 课标要求
简单的计算;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相同时间,比较_经__过__的__路__程__,路程_长__的运动得快。 (2)相同路程,比较_所__用__时__间__,时间_短__的运动得快。
2.速度: (1)意义:描述物体_运__动__快__慢__的物理量。 (2)大小:物体在_单__位__时__间__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_v___st_。
【方法归纳】“读数”方法
【变式训练】(2012·福州中考)如图所示,测得木块的长度是 cm。
【解析】本题考查刻度尺的读数。物体的长度等于物体末端的 刻度与始端刻度之差,注意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木块的 长度是1.45 cm,合理即可。 答案:1.46(1.45~1.47)
(3)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以其他整刻度 线为“零”起点进行测量,测量结果等于终端刻度值减去“零” 起点刻度值。 (4)记。 ①估读时,若被测物体的末端和整刻度线对齐,估读数字是 “0”; ②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最后记录的结果保留有效数字的位数与 测量值一致。
【易错警示】当估读值为0时,0不可以省去,如1.20 cm或 1.00 cm中,所有的0都不可以省去。
【典例1】(2012·盐城中考)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 确的是( )
【思路导引】解答本题要抓住三点:
பைடு நூலகம்
【精讲精析】选C。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有刻度的一 边要跟被测物紧贴,这样便于准确读数;刻度尺应与被测物体的 边平行,即沿着被测长度,不能歪斜;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 数刻度线要与被测物的起始端对齐。A、D选项没有将零刻度 线对准被测物的一端,且D项读数时,视线未与尺面垂直,B选项没 有将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故选C。
四年级科学《物体的运动》复习课件
![四年级科学《物体的运动》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da982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1.png)
6.不同的运动
1.列举你知道的物体常见的运动形式: 前进 、 、 后退 、 摆动、 绕圈 、 旋转 。 振动 2.物体有不同的运动形式。滚铁环属于 绕圈 ,荡秋 千属于 摆动 ,玩陀螺属于 旋转 。 3.物体运动的方式按轨迹可分为 直线 和 曲线 两类 。
7.运动的快慢
1.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 距离 来测量,这就是
我们常说的 速度 。公式:速度= 路程/距离 ÷ 时间
。Leabharlann 十三米每秒2.小明百米赛的速度是13米/秒,读作 长
。
3.短跑比赛时,相同时间内运动距离长 的是冠军。 4.在相同的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短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
8.力与运动
1.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 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 运动状态 与 形状 。 2.运动的物体都具有 能量 。我们把阻碍物体运动的力称 为 摩擦力。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是 弹簧测力计,力的单 位是 牛顿/N。 3.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先将指针调到“ 零 ”刻度处。
5.运动与位置
1.在运行的电梯中,乘客相对于电梯是 静止 的,参照物 是 运行的电梯 。
2.物体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
的运动可以分为 直线 运动和 曲线 运动。
3.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就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
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 发生变化 。 4.选择的 参照物 不同,描述物体运动的状态也不同。
2020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全部课件(共3课时)
![2020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全部课件(共3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485a5ff77232f60dccca19f.png)
①
②
⑦
⑧
④
⑥
③
⑤
通过这份常见物体运动速度排序表,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在这些物体中,民航飞机的运动速度是 最快的,达到了800千米每小时。
相对于其他物体而言,人步行的速度是比较慢的, 只有5千米每小时。
在动物界猎豹的速度非常快,达到了90千米每小时,比沙尘暴 的速度还要快一些,比台风中心移动的速度快的多。
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物体运动的轨 迹,知道根据物体运动的轨迹,可以把物体 运动分为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同时我们还 了解了物体的运动有前进、后退、摆动、振 动等一些运动形式,在日常生活中,一个物 体的运动中往往包含几种运动形式。
谢谢
2020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新课导入
大家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手锯在做前进、 后退的往复运动。
旋转木马设施整体围绕中 轴做旋转运动,一个个的 木马围绕中轴在绕圈同时
做上下运动。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运动包含两种以上的运 动形式,请大家来举举例子。
高速运动的足球包括平移、旋转两 种运动形式。
走路时身体是前进运动,膀臂是摆 动的运动形式。
骑自行车时,脚在绕齿轴绕圈,车 轮在滚动,车在前进。
活动要求 两人一组,一个人用正常的步伐走5米,测量所用的时间。 另一个人用正常的步伐走5秒钟,测量所走的路程。
比一比你和同伴走路的速度。
速度测试记录表
认识常见物体运动的速度
在日常生活中,物体的运动都有自己的速度,有的物体运动的快,速度就大,有的 物体运动的慢,速度就小。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物体运动的速度。
运动的物体在某个 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 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 和距离来描述。
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第五章:物体的运动ppt 苏科版优质课件优质课件
![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第五章:物体的运动ppt 苏科版优质课件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bdf49fe45c3b3566ec8ba2.png)
(2) 速度-时间图像 (v-t图像)
v/m.s-1
20
甲
10
0
5 10 15 20 25 t/s
例题:根据图像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s/m
100
甲
乙
50
0
5 10 15 20 25 t/s
例题:比值问题
1、 两辆车各自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之比是 2:3,当他们各自运动时间之比为 4:3 时,他们通
6 、作业考试化,考试高考化,将平时考试当高考,高考考试当平时。 6 、把握现在、就是创造未来。 19 、自我反省,做自己的老师。 4 、天资只是给儿童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优越的物质条件,如果没有后天的培养和本人的艰苦努力,任何天才都是不能成功的。
16 、有希望就会有动力,只要坚持不懈,黑暗过去,迎接的就是无限光明。 3 、听着一首歌,反反复复,琢磨不透,自己在想什么?难道真的爱她么?可为什么说不出口呢,爱情就是买卖,看透就好。痴情的人不会有真爱、让这一切随风,吹到天涯海角。不要再让我见到 ,对你,既然说不出,那就模模糊糊。或许,这样最好,谁都不会太累。
t = s/v
= 180km/100km/h
=1.8 h 答:汽车到达上海还需要 1.8 小时
三、直线运动
1、特点: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变。
匀速
直线
思:变速直线运动是什么样的运动?
用平均速度粗略表示其快慢
2、图象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1) 路程-时间图像 (S-t图像)
s/m
100
50
0
5 10 15 20 25 t/s
6 、经过奋斗,终于拨开了云雾,见到了日出,走上了阳光大道。面对取得的成绩,不要骄傲,再接再励,继续向前行。 11 、如果你知道你的具体的目的地,而且向它迈出了第一步,你便走上了成功之路!用小步而不是迈大步越过一个个障碍,你就会走向成功的巅峰。 1 、你可以没有梦想,但不能不知道现在要做什么,你可以长相平凡丢到人群里就被淹没,但不能随波逐流成为没有个性的复制品,你可以被压力逼迫得痛哭一百次,但哭完记得笑一千次给它看 ,你可以习惯为别人付出,但至少别忘了为自己而活,你可以学会假装,但最后不要变成你当初讨厌的那种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体的运动
第五章期末复习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速度 直线运动 运动的相对性
1
物体的 运动
测量
概念 运动
速度
长度
单位及换算 刻度尺使用
时间
单位及换算
秒表使用
误差
概念 减小方法
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相对性
定义公式单位
分类
匀速直线 变速直线2
长度
单位及换算
1m= 10 dm= = 106 μm=
102cm= 103 mm 109 nm
(2)化曲为直法
如何测量地图上铁路的长度
(3)转化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11
时间
单位及换算 1h = 60min=3600s 1s = 103ms= 106μs= 109ns
12
13
两个蜗牛的说法 怎么会不一致??
14
运动的相对性: 由于参照物选取的不同,对于同一
个物体,我们可以说它是运动的,也可 以说它是静止的。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 得知,物体的( C ) A.速度和路程成正比 B.速度和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随时间和路程而变化 D. 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
22
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 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若海 的深度是6km,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 则需经过 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3
某次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中忘了写单位 请给它补完整。
(1)一节1号电池高约0.6___d_m__。 (2)人正常步行时,一步长约0.6__m____。 (3)活动铅笔细笔芯直径约0.6_m__m___。
4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零刻度线
量程 0~8cm
单位
分度值 1mm
5
请读出下面的木块的长度
1.3 4 cm
次木块从A点运动到B点的距离是
cm; 由
图可知,两次实验中木块的速度
,( 选
填“相等”或“不相等”).
30
如图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
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
小球从A点到F点作的是
运动(选填“匀速
直线”或“变速直线”)。小球从B点到F点运动
的路程是 cm,平均速度是
27
二、变速直线运动 1、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是变速直线
运动。
2、粗略研究时,也可以用v=s/t来处理。
这里的V称为平均速度用V表示.
说平均速度时必须说明哪一段时间或路程 才有意义。
28
观察图可知汽车做
直线运动;
29
如图是同一木块先后两次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
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的“频闪”照片.第二
A.9:4
B.4:9
C.1:1
D.3:2
25
蚊香生产者为了节约原料和用户使用方便,要 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规格不同的各种蚊 香.有一种蚊香如图所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 测出该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要求:
(1)写出所需要的器材; (2)说明测量方法.
26
一、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特点:
1.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变。 2.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3.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相同
m/s。
31
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 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要的时间 是( ) A.60s B.50s C.40s D.20s
32
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时刻及对应的里程表(表 盘指示为千米数)示数如图所示,则汽车行驶 的平均速度是
33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15
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
人沿该公路的人行道向西散步,以人为参照
物汽车( A )
A. 向西运动
B. 向东运动
C. 静止不动
D. 无法确定
16
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 是 静止 ,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
为参照物 流水 是运动的.
17
速度
一、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比较法) 2、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比较法) 3、比较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观众比较法)
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
的平均速度为
。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
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
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选填”快”或“慢”)
.
Hale Waihona Puke 20一个人步行速度约为1.2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B )
A.毫米 B.纳米 C.微米 D.厘米
9
误差
关于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D )
A.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B.只要正确做实验,就不会产生误差 C.选用精密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10
特殊的测量法
(1)测多算少法
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硬币厚度,金属丝的直径
18
二、速度的公式与单位: 1、公式: v S
t
2、单位: (1)国际单位:m/s 1m/s=3.6km/h (2)其他常见单位: km/h
19
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
口的塞子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6
用甲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 2.4 cm, 用乙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 2.40 cm.。
7
使用拉伸了的软塑料尺测物体的长度, 测量的结果将( B ) A、比真实值偏大 B、比真实值偏小 C、不受影响 D、和真实值完全一样
8
“PM2.5”颗粒物是造成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 其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
23
某时刻有一辆快速公交车甲和一辆普通公交车
乙,从同一路口同时向东匀速行驶.它们的路
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运行2min后,
甲车相对于乙车向
方向行驶,两车相距
__ m。
东 600
图3
24
比值问题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 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
是2:3,则速度之比为(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