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如蜕_论黑塞成长小说的独特艺术个性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对死亡的美学阐释 道家所言的 ∀ 蝉蜕蛇解 # 更强调一种相对性 , 即 成长的过程与结果是矛盾统一的, 过程的艰辛与结果 的美丽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是相对不可或缺的。但是, 正如前文所述, ∀ 蝉蜕蛇解 #是蝉和蛇一生中最虚弱 最危险的时刻, 此时它们对外界的攻击毫无抵抗能 力, 很多蝉和蛇因此丧命而未能完成成长。人的成长 也是如此 , 尤其是儿童的成长 , 因受内部 (心理、 个性 等 )和外部 (社会、 家庭、 学校等 ) 的多重因素的影响, 中途夭折未能完成成长的并不在少数。而成长小说 的既成定义中, 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在强调儿童主人公 在经历了 ∀ 某种切肤之痛的事件之后, 或改变了原有 的世界观 , 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 或两者兼有; 这种改 变使他摆脱了童年的天真, 并最终把他引向了一个真 实而复杂的成人世界 # [ 4] 。也就是说, 学界在定义成 长小说时并未关注到那些未能完成成长的人, 但成长 小说的文本尤其是黑塞的作品中对此却大肆渲染。 正如黑格尔所说: ∀ 古代死亡只是对生的单纯否 定, 对生存现实的单纯解脱, 现代死亡则意味着否定 的否定, 而最终肯定精神的存在。 # [ 5] 黑塞在其成长小 说中, 正是用少年主人公的 ∀ 死亡 # 来肯定某种精神 的存在, 赋予 ∀ 死亡 # 一种崇高的美学价值。在 %纳尔 齐斯与歌尔德蒙 ∋中, 歌尔德蒙迷恋世俗生活, 他虽然 与纳尔齐斯成为了好朋友, 但歌尔德蒙却无视纳尔齐 斯的理性说教, 不但偷偷去村子里与姑娘幽会, 还逃 出修道院四处流浪, 历经艰辛与欢乐。漫游虽使他逐 步成熟, 但之后他却因爱上总督的情妇而被判死刑, 这是 ∀ 死亡 #的阴影第一次掠过歌尔德蒙的人生。后 来在纳尔齐斯的帮助下 , 他逃狱成功。但修道院的生 活实在无法禁锢住他 , 在他第二次流浪时, 途中染上 重病, 纳尔齐斯在他临终前表达了对他的友爱, 让他 怀着幸福死去。歌尔德蒙最终还是未能逃脱死亡, 未 能完成成长。在黑塞的其 他成长小 说中, 如 %在轮 下 ∋、 %童年轶事 ∋、 %克林格索尔的最后夏天 ∋等, 像汉 斯、 布洛西、 克林格索尔这样未完成成长的主人公比 比皆是。虽然克林格索尔并不是童年夭折, 但童年的 经历是造成其最终死亡的重要诱因。而且在 %克林格 索尔的最后夏天 ∋中, 黑塞将自己对 ∀ 死亡 #的感悟表 达得相当充分, 黑塞借克林格索尔之口说道: ∀ 我向你 致敬, 可爱的生命! 也向你致敬, 可爱的死神! # [ 6] 490 文中, 克林格索尔就仿佛是黑塞的化身, 因为他们同 是画家,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黑塞又通过克林格索 尔表达了自己对艺术的看法, ∀ 在我们古老的欧洲, 凡 是我们引以自豪和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都已经 死亡。我们美丽的理性已经变成癫狂, 我们的金钱只 是废纸, 我们的机械仅仅起射击和爆炸的作用, 我们 的艺 术全 是 自杀。 (( 我们 乐 意死 亡, 我 们 不反 抗。 # [ 6] 496 可以说, 黑塞在其成长小说中很好地践行了 他的死亡哲学, 一种类似于黑格尔的死亡悲剧美学。
Abstrac t : ∀ G row ing is like exuv iation# is a summ ary of the un ique personality o fH. H esse∃s b ildungsro m an . It includes three aspec ts : through the body g row ing o f the juvenile peop le displays the he ight o fm ind and ideas of the author ; to be fond o f describ ing death and continuously repeating of it m ake the w orks lo fty and trag ic beauty ; having the influence of Ch inese ideo logy o f Confuc ian ism and T ao ism, the strong Ch inese culture comp lex is found in h is wo rks . Besides , it reveals som e i m perfection in the defin ition o f b ildung sro m an by ana ly zing the artistic ind iv idua lity o f his wo rks . K ey word s : H. H esse ; b ildungsrom an; body gro w ing ; spiritg row ing ; death; Ch inese culture ; artistic individuality
儿童文学中有一种极为特殊又重要的文体 ! ! ! 成 长小说。虽然学界曾就成长小说的概念界定、 文体归 属、 艺术特征等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 但目前这些问 题都已尘埃落定。论争过后, ∀ 成长 #不仅成为儿童文 学理论和创作界都十分关注的主题, 甚至已经有学者 将 ∀ 成长 #归入主题的更高层级, 即母题。可见, ∀ 成长 # 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了。德国是成长小说的 起源地, 其二百余年的成长小说创作史上大师辈出, 其 中黑塞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家, ∀ 成长如蜕 #则可以精炼 且准确地概括黑塞成长小说的独特艺术个性。 ∀ 成长如蜕#来自于道家学说的启发, 道家常用原 始神话中的变形动物作为生命循环的象征物, 如: %庄 子 & 寓言 ∋中的 ∀ 蛇蜕 #; 西汉刘安的 %淮南子 & 精神 训 ∋中有 ∀ 抱素守精, 蝉蜕蛇解, 游于太清, 轻举独往, 忽 然入冥 #; 东汉边韶 %老子铭 ∋说: ∀ 老子, 离合于混沌之 气, 与三光为始终。 (( 存想丹田, 太一紫房, 道成身 化, 蝉蜕度世#; 东汉仲长统的 %见志诗 ∋中也有 ∀ 蝉蜕 # 的说法: ∀ 飞鸟遗迹, 蝉蜕亡壳。腾蛇弃鳞, 神龙丧角, 至人能变, 达士拔俗。乘云无辔, 骋风无足 #。 之所以要提出动物成长中的 ∀ 蝉蜕 #和 ∀ 蛇解 # ,
昆 明学院学 报
2009, 31 1211 /G 4
ISSN 1674- 5639
Journal of K un m ing Un iversity
儿童文学研究
成长如蜕
! ! ! 论黑塞成长小说的独特艺术个性
王家勇
( 沈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 , 辽宁 沈阳 110034) 摘要 : ∀ 成长如蜕 # 可以精炼而准确地概括 黑塞成长 小说的 独特艺 术个性 , 其包 含三个 方面 : 通过 少年人 的肉体 成长彰显作品及作家的精神思想高度 ; 对 ∀ 死亡 #的热衷和不停地 在作品中 对其加以涂 抹 , 使 文本具有了 崇高的 悲剧美 ; 因受中国传统儒道思想的深刻影响 , 其作品中有浓重的中国文化情结。除此之外 , 对黑塞成长小 说艺术 个性的分析 , 也暴露出既有成长小说定义的若干缺陷。 关键词 : 黑塞 ; 成长小说 ; 肉体成长 ; 精神成长 ; 死亡 ; 中国文化 ; 艺术个性 中图分类号 : I106 8; I516 7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674- 5639( 2009) 04- 0030- 03
收稿日期 : 2009- 02- 20
那是因为人 的成长尤 其是少年 的成长与 ∀ 蝉蜕 #、 ∀ 蛇解 #极为相似。 ∀ 蝉蜕 #和 ∀ 蛇解 # 是蝉和蛇成长 所必需经历的环节 , 经历了这一过程, 蝉和蛇不仅在 肉体上成长了 , 而且会变得更加美丽。但正如道家 学说所言 , ∀ 蝉蜕 #和 ∀ 蛇解 #往往又是蝉和蛇一生中 最虚弱和最危险的时刻。换言之 , 成长的结果是美 丽的 , 但成长的过程却是充满艰辛的, 人的成长也具 有与此一致的同构性。因此 , 用 ∀ 成长如蜕 #来概括 黑塞成长小说的独特艺术个性是恰当的。那么, 黑 塞的作品又是从哪些方面具体表现这一特征的呢 ? 一、 肉身成长与精神之父 ∀ 蝉蜕蛇解 # 是身体的成长开 始突破原有的限 制, 达到另一个阶段的标志。因此 , 肉体在整个成长 过程中是无法忽视的重要方面。但纵观中外的成长 小说定义 , 从莫迪凯 & 马科思到吴其南 , 可以发现学 者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将肉体成长剔除在成长小说所 要表现的范畴之外 , 这一点是有待商榷的。 皮亚杰指出: ∀ 心理的生长同身体的生长是分不 开的, 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 # [ 1]
Grow ing is L ike Exuviation! ! ! On th e U n ique P ersonality of H. Hesse ∃ s B ildungsrom an
W ANG JIA yong
( C ollege of L iterature, Shenyang N or m al U n iversity, L iaon ing Shenyang 110034, C h ina)
作者简介 : 王家勇 ( 1981! ), 男 , 辽宁大连人 , 讲师 , 博士 , 主要从事儿童文学研究 .
第 4期
王 家勇 : 成长如蜕 ! ! ! 论黑塞成长小说的独特艺术个性
31
很显然, 肉体成长是心理成长的至关重要的基础。黑 塞的作品就相当重视表现身体 (肉体 ) 这一因素, 其 很多成长小说都是通过对肉体的描写来表现主人公 的成长, 甚至是死亡。如 %童年轶事 ∋ 中是这样描写 布洛西的, ∀ 后来当他侧转身子时 , 衬衫翻落到脖颈后 面, 我看见他雪白的肩上有一道长长的红色疤痕, 吓 了一跳 # [ 2] 13。这个时候读者是无法得知布洛西身体 上的疤痕是如何而来, 当小说结尾处写道 ∀ 一直睡到 傍晚 , 这段时间里他那微弱的心跳动得越来越慢, 终 于完全停止了 # [ 2] 21, 此时, 读者才会猜想到布洛西是 因严重心脏病而死亡的。作家对布洛西生与死的描 写只落笔在他的身体上, 通过身体引发的视觉冲击带 给读者强烈的精神刺激, 这正是黑塞的高明之处。再 如 %在轮下 ∋, 作家对小主人公汉斯 & 吉本拉特身体 的描写可谓淋漓尽致, ∀ 这孩子打哪儿来的那双严肃 的眼睛、 那个聪明的前额、 那种雅致的步态 #、 ∀ 娇嫩俊 美的孩子脸上, 一双深陷的、 不安的眼睛闪烁着忧郁 的光芒, 在秀丽的额头上, 细微的、 流露出智慧的皱纹 在抽动, 本来就很瘦削细弱的胳膊和双手垂在身旁, 带着一种疲惫而优雅的步态 # [ 3] 2, 7 (( 整部小说中, 这样的对儿童身体的描写通篇可见, 甚至会让人怀疑 黑塞何以对儿童的身体如此热衷呢。 这正是因为黑塞深谙成长小说的创作之道, 即描 写肉身成长常常会给读者带来更大更直接的审美感 受。如同他同时代作家图柯尔斯基所说: ∀ 极少人能 够写得像黑塞那样。他不仅能够描写出一个夏日黄 昏和一次令人精神爽快的海水浴, 描写出体力消耗后 松弛的乏力感 ! ! ! 做到这一点也许并不难。然而 , 他 却能够 做到让 我们 的内 心也 随之炽 热、 凉 爽和 乏 [ 2] 5 力。 # 的确是这样的, 黑塞虽然表面上是在描写儿 童肉体成长的变化, 但实际上他是在利用这种视觉感 官的反映使读者随其描写而得到某种精神感悟。当 读者读到汉斯 & 吉本拉特的死亡时, 当人们看到他 ∀ 漂亮的容貌似在微睡, 发白的眼皮合在眼睛上, 没有 完全闭紧的嘴, 露出满意的, 几乎是欢快的样子 # [ 3] 201 时, 所有人都会被震动, 这样的一具不同常人的肉体 (尸体 ) 给人的触动是极大的, 黑塞在小说中所要表 达的对德国旧式教育制度的控诉在吉本拉特那凝固 的笑容里直达读者的精神深处。蒙台梭利等学者曾 提出 ∀ 儿童是成人之父 #的观点, 虽然他们都是从 ∀ 复 演说 #、 ∀ 发生认识论 #等角度对其进行阐释 , 但无疑 都证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 那就是儿童在某些方面是 可以成为 ∀ 成人之父 # 的。黑塞的成长小说利用肉体 成长这个重要的中间载体完成了作品精神内涵的高 度升华, 可以说, 他的作品就是一位 ∀ 精神之父 #。 由此可见 , 成长小说并不应也没有回避对儿童 身体成长的描写 , 更何况儿童的许多精神问题如早 恋、 自我身份确认等都由身体成长变化而引起。因 此 , 成长小说的概念界定中, 除应包含精神成长外 , 身体成长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再如在轮下作家对小主人公汉斯吉本拉特身体的描写可谓淋漓尽致这孩子打哪儿来的那双严肃的眼睛那个聪明的前额那种雅致的步态娇嫩俊美的孩子脸上一双深陷的不安的眼睛闪烁着忧郁的光芒在秀丽的额头上细微的流露出智慧的皱纹在抽动本来就很瘦削细弱的胳膊和双手垂在身旁带着一种疲惫而优雅的步态整部小说中这样的对儿童身体的描写通篇可见甚至会让人怀疑黑塞何以对儿童的身体如此热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