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际政经的体系的形成、演变与更迭-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80
23 10 10
1990
20 11 13
1913
17 11 13
英、美、德占世界制造业产值的百分比
国家/年
英国 美国 德国
1880
22.9 17.4 8.5
1990
18.5 23.6 13.2
1913
13.6 32.0 14.8
英、美、德钢铁总产量
(百万吨,1890年指数为生铁产量,以后为钢产量)
现代国际政经体系的形成
《政治学概论》第四部分第二讲
现代国家系统(1)


现代国家与现代经济的共同作用 现代国家体系的两面性:残酷性与规则性 规则性的基础:主权国家、相互承认、被认 同的等级、频繁交往的工具、法律的框架以 及保卫共同利益的手段 –“均势”(balance of power)的形成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Westphalia)和约 关于现代国家系统的不同认识
现代国家系统(2)


霸权的更迭 Wallerstein的研究:荷兰(1618年至1815年)、 英国(1815年至1945年)和美国(1945年之后) Modelski的研究:葡萄牙(1494年至1580年)、 荷兰(1580年至1688年)、英国(1688年至1914 年)和美国(1914年之后) 政经力量的不平衡发展:英国的崛起 国内机制:与西班牙、法国的比较 海外扩张:与葡萄牙、荷兰的比较
Schumpeter的研究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观察国际市场的周期性变化 以棉纺和炼铁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周期(十八世纪 八十年代至1817年) 以铁路、蒸汽机和炼钢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周期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1875年) 以及以电机、化工和内燃机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周 期(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至1920年) 更有学者把汽车、塑料、电子产业为主导产业的 周期算作第四周期(1940年至1970年)、把网络 算作当今的一个主导产业。

英国霸权下的国际经济体系


作为霸主的英国 中心-边缘关系的两条主线 贸易:互补贸易与竞争贸易 金融:金本位、国际收支平衡、国际金融资本 的流动 英国体系的衰落 英国的衰落:国际负担与国内制度 体系的衰落: “通货紧缩的趋势”与“体系重 合”
英、美、德占世界贸易额的百分比
国家/年
英国 美国 德国
国际市场

中心-边缘关系的形成与扩展 国际经济的周期变化 Kondratieff 的研究 Schumpeter(熊彼特)的研究
Kondratieff 的研究



对1780年至1920年生产和价格数据的研究 第一个长周期的上升期是从十八世纪八十年 代末或九十年代初至1810年到1817年间,下 降期是从1810年到1817年间至1844年到1851 年间; 第二个长周期的上升期是从1844年到1851年 间至1870年到1875年间,下降期是从1870年 到1875年间至1890年到1896年间; 第三个长周期的上升期是从1890年到1896年 间至1914年到1920年间,下降期则是从1914 年到1920年间开始。
国家系统与国际市场

Goldstein 的研究:主要争霸战争与价格指数重大变化 的相关性 1618年至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使荷兰成为世界霸权 1793年至1815年的拿破仑战争使英国成为世界霸权 1914年至1945年两次世界大战则把美国推上霸主的地位
Arrighi和Silver 的研究:霸权的兴衰与解决市场发展中 遇到的重大问题的相关性 意大利北部城市国家:以金钱来换取保护 荷兰:以贸易强国—使军事保护内部化 英国:以国内生产强国—使生产内部化 美国:以跨国生产强国—使国际生产内部化
国家/年
英国 美国 德国
1890
8.0 9.3 4.1
1990
5.0 10.3 6.3
1913
6.5 26.5 13.6 Nhomakorabea美国霸权下的国际经济体系




作为霸主的美国 “双重运动”(double movement)与 “嵌入性自由主义 ”(embedded liberalism ) 布林顿森林体制(the Bretton Woods system) 中心-边缘关系:贸易与国外直接投资 国际金融的演变
总结与启示



现代国家系统的两面性 国际市场的中心-边缘关系 现代国家系统与国际市场的互动 英国体系与美国体系的根本区别:对国内利 益的权重 启示(1):“体系重合”、“体系分离” 与美国体系的发展 启示(2):“双重运动”与全球化
经典选读




[英]波兰尼 著,刘阳、冯钢 译,《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浙江人民出版 社,2019年版)。 George Modelski, Long Cycles in World Politic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85). Benno Teschke, The Myth of 1648: Class, Geopolitics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2019). [英]伯克(Burke)著,王晋新 译,《文明的冲突——战争与欧洲国家体系的形成》(上海 三联书店,2019年版)。 [美]吉尔平 著,宋新宁、杜建平 译,《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年版)。 [美]肯尼迪 著,陈景彪 等译,《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9年版)。 [美]阿瑞吉、西尔弗 著,王宇洁 译,《现代世界体系的混沌与治理》(三联书店,2019年 版)。 Ronald Findlay and Kevin H. O’Rourke, Power and Plenty: Trade, War, the World Economy in the Second Millennium (Princeton and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9). [美]施瓦茨 著,徐佳 译,《国家与市场——全球经济的兴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 版)。 Barry J. Eichengreen, Golden fetters: the gold standard and the Great Depression, 1919-1939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John Ruggie, “International regimes, transactions, and change: embedded liberalism in the postwar economic orde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36(2), 19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