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各地高考语文模拟卷默写题汇集练(一)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11月各地高考语文模拟卷默写题汇集练(一)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

让我们从历史研究中汲取精华,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未雨绸缪,正如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告诫君主要“,
”;如果历史的教训我们不去借鉴,不去反思,难免会重蹈覆辙,就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所写“,”;身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勇做我国改革创新的先驱者,正如《离骚》所言:“,”。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表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

(2)《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3)直接写“明月”的古诗名句举不胜举,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

(2)“,”是《论语·泰伯》中的一句话,曾子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士人,必须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深知自己责任重大,需要长期艰苦奋斗。

(3)杜牧《阿房宫赋》用夸张手法写出了阿房宫的恢宏气势,“覆压三百余里”一句引的是建筑占地之广,“”一句写的是建筑物数量之多;可惜“”就成了一片焦土,秦王朝穷奢极欲导致亡国的历史教训发人深省。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两句,表明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也交代了诗人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2)姚鼐的《登泰山记》中描写太阳将出时的奇幻无比的景色并衬托下文所写壮观的日出景色的两句是“,”。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两句融情入境,把思古之幽情寄寓流水、小草等意象之中,含蓄凝练。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两句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可谓“末世衰主,穷奢极侈”。

(2)集句联是从古诗文中选句组成对联,既要原文不变,又要浑成出新。

以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为上联,可与杜甫的“心迹喜双清”形成宽对;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为上联,再集王勃的“闲云潭影日悠悠”为下联,堪称佳联。

(3)“鹿”音同“禄”,世人喜好将其作为“长寿安康、仕途美好”的象征;“鹿”幽居山林,生活习性恬淡安静,
文人也常借其表达隐逸情怀。

如“,”。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登高》中用“,”两句,从时空的角度写出了自己离家之远和客居之久,深沉地表达了暮年的漂泊之苦。

(2)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借“,”两句,告诫当时的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

(3)古人常用“行人”指漂泊在外的人,借以表达羁旅之情,如“,”两句中的“行人”就是此意。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赋”体之文多铺采摛文,善用夸张,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来表现阿房宫的建筑规模宏大,占地极广;以“”来谴责统治者对搜刮的财物毫不珍惜视为尘泥。

(2)《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句子是“,”。

(3)古代诗人常用“沧海”这一意象展现宽阔胸襟,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乐曲演奏过程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的作用。

白居易《琵琶行》中对此进行说明的诗句是“,”。

(2)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3)“浮云”意象意蕴丰富,比如隐喻鄙视功名利禄的精神气度,比喻奸邪小人,比喻人的漂泊迁徙等。

该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两句让我们感受到在广阔天地间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超脱世俗的快乐与自由。

(2)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以“,”两句展现了一幅“船游云里、鸟飞江中”的生动图画。

(3)古诗词中常常用头发斑白表现诗人愁苦,如“,”。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的两句诗是:“,”。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两句写出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

(3)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皆爱菊,爱它的不畏严霜,爱它的不屈的灵魂……在唐宋诗词中,关于菊的诗词屡见不鲜,如“,”。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与成语“方枘圆凿”意思相近,表达“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意的两句是“?”。

(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和列子虽有“未数数然也”的人生态度,但分别存在“”和“”的不足,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境界。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两句描绘出对比鲜明的两幅画面,再现了琅琊山明暗交替的朝暮景致。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与唐代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中“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两句同样都写出了红颜女子被王孙公子追捧。

(2)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的怀抱。

(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作者连用五个有比喻色彩的对比写出了阿旁宫建筑用材之多,其中“,”两句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农民在普通家庭的重要地位。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阐述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进一步强调国君要慎待百姓。

(2)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羁鸟恋旧林”一句,与其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两句用意相似,都含蓄表达归隐田园是作者由衷之情。

(3)落叶有动态美,“落木”给人肃杀辽远之静。

古诗中常用“落木”而不用落叶,意境更为开阔。

如“,”。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认为不能以地位的贵贱、年龄的长少乃至某项才能的高低来定谁是老师谁是学生,因为“,”。

(2)《蜀相》中“,”两句,浓墨重彩地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功绩。

(3)古人常在文字中将时间缩短,以此表达内心巨大的悲伤或者坚定的决心,如“,”。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涉江采芙蓉》中,“?”两句自问自答,道出了因思念之人不在身边,采摘的芙蓉无人可送的寂寞。

(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借“,”两句表达了自己对《离骚》微言大义,旨趣深远的赞美。

(3)古人常以鸟儿来衬托环境的清幽,如“,”等。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的“,”两句,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相似。

(2)杜甫在《登高》中“,”两句,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列子·皇帝》记述鸥鸟与人玩耍的情景,于是“鸥”的意象便常见于古诗文中,如:“,”。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支撑房屋大梁的柱子“”,写突出的钉头“”。

(2)《论语》中“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的选才纳言观点与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的观点类似。

(3)“江”“月”意象往往在古诗词中一起出现,或表达诗人的哲思,如“”,或体现诗人的襟怀,如“”。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学而》中孔子提出:“君子”不应把心思都放在追求物质享受上,要“,”,如此可以称得上是“好学”。

(2)在《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摆脱官场羁绊回归田园途中欢快舒畅心情的诗句是“,”。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两句是“,”。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毕业前夕,临别赠言,老师郑重地写下《离骚》中的“,”,勉励同学们要内外兼修、不断提升自我。

(2)“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所以文艺创作者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如苏轼《赤壁赋》中所说的“,”的源泉。

(3)“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

2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的“,_”两句,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引出了蜀道开辟的艰难。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描写万物在春日复苏、繁荣滋长的美好景象,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交代了自己创作《史记》的三个目的,除了探究天道与人事的关系外,还有“,”。

(4)王维在《山居秋瞑》中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来突出山中幽静环境的句子是“,”。

(5)词人常用“雪”这个字对浪花绘形绘色,表现景色的壮美,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又如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的”。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苏轼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杜甫在《登高》中抒发了类似感慨的句子是“,_”。

(2)《阿房宫赋》中杜牧以“,_”为过渡,巧妙地将对阿房官的描写由整体外观转到内部的具体建筑。

(3)梦境是观实的投射,更是内心真实情感的具象化表达,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_”。

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创作《史记》的目的是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并且要“,_”。

(2)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中“,_”,通过对水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当时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3)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承载着诗人们绵长的情思,如“,_”。

2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乡村“鸡犬之声相闻”的图画的句子是“,_”。

(2)曹操在《短歌行》中仿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表达自己想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愿望的句子是“,
_”。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节选)中说“,_”。

2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的“”是说君子的资质禀赋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2)苏轼《赤壁赋》中“”,与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都以水中蛟龙舞蹈来侧面描写音乐的美妙动听。

(3)在古典诗句中,常常将流水与离愁相关联,这样的句子如“,_”。

2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两句描写诗人在日落时分流连孤松的画面,体现出诗人的耿介之志。

(2)《临安春雨初霁》中,“,_”两句以听觉写春雨,用叫卖声写明艳生动的春光来反衬诗人的绵绵愁思。

(3)屈原在《离骚》中,用“美人”自比,写草木由盛而衰想到自身逐渐衰老的诗句是“,_”。

2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书愤》中“,_”两句,描写了宋军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的两幅战斗画面。

(2)平常事物一旦被赋予独特的意蕴,就会获得非凡的生命力,达到“言近旨远”的艺术效果,这就像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屈原文辞的评价“,_”。

(3)“窗”具有诗意的美学功用。

在古诗词中,“窗”有助于表情达意,如“,_”。

2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过渡句是“,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时的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之雄心,也只怕会是“”的结局。

(3)杜甫《登高》中表明诗人心中郁积的凄苦之情和国运之恨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

2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两句是“,_”。

(2)《诗经·无衣》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反复的形式,语境是递进发展的,如“与子同仇”,侧重表达同仇敌忾的情绪,而“”是行动的开始,“”指将士们奔赴前线共同杀敌。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两句是“,_”。

2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并对子路表现进行点评的两句是“,_”。

(2)咏史文字,或得出教训,如苏洵《六国论》中剖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最后得出“”的教训;或借古讽今,如杜牧《阿房宫赋》明确指出,唐代统治者哀秦而不以秦为鉴,必将“”。

(3)古人常以“管弦”“丝竹”代指音乐,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表达送客无音乐的遗憾。

(4)自古以来,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味不已的季节。

借助秋景表达内心悲伤的诗句不胜枚举,如“,_”就写出了秋天的凄清。

3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与成语“方枘圆凿”意思相近,表达“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意的两句是“,_”。

(2)李白《蜀道难》中,描写青泥岭山路曲折盘旋、峰回路转的两句是“,_”。

(3)杜甫《客至》中,“,_”两句与陶渊明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答案
1.(1)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评分建议:每空1分,增字、删字、错别字该空均不得分)
2.(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示例一: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示例二: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示例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示例四: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等等
3.(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矗不知其几千万落楚人一炬
4.(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3)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5.(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2)表里俱澄澈(肺肝皆冰雪)枫叶荻花秋瑟瑟
(3)示例一: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示例二: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示例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6.(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示例一: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示例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示例三: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6分。

每空1分,错字、漏字该句均不得分)
7.(1)覆压三百余里用之如泥沙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示例一: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示例二: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示例三:未谙沧海路何处玉山岑
8.(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3)示例一: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示例二: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示例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示例四: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9.(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彩舟云淡星河鹭起。

评分参考: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3)示例一: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示例二: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示例三: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示例四: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评分参考: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10.(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示例一: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示例二: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1.(1)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2)犹有未树也犹有所待者也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等均不得分)12.(1)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13.(1)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2)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3)示例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示例二: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14.(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3)示例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示例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15.(1)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2)其称文小而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3)示例一: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
示例二: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示例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示例四: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示例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示例六: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16.(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示例一: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黄庭坚《登快阁》)
示例二: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
示例三:海上轻鸥何处寻?烟波万里信浮沉(陆游《鸥》)
示例四: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李白《古风·摇裔双白鸥》)
17.(1)多于南亩之农夫多于在庾之粟粒
(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3)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澄江一道月分明(一尊还酹江月)
18.(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2)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9.(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2)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3)示例一: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示例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0.(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3)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5)卷起千堆雪怒涛卷霜雪(10分,每句1分)
2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3)示例一: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示例二: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示例三: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示例四: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示例五: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22.(1)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3)示例一: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示例二: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示例三: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李商隐《安定城楼》)(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每空1分;添字、删字、错字,则该空不得分)
23.(1)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24.(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舞幽壑之潜蛟老鱼跳波瘦蛟舞
(3)示例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示例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25.(1)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3)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每空1分,添字、漏字、错字则该空不得分)26.(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3)示例一: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示例二:小轩窗屈梳妆
示例三: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示例四: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示例五: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示例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7.(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2)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8.(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2)与子偕作与子偕行
(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9.(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举酒欲饮无管弦(4)示例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示例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示例三: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30.(1)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2)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3)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