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古诗:《观游鱼》原文译文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居易古诗:《观游鱼》原文译文赏析
《观游鱼》
唐代: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译文】
闲来无事围着水池散步看鱼儿游来游去,正好遇到小童在船上钓鱼。

同是一样地喜欢鱼但想法却各不相同,我是来给鱼儿喂食,你是来垂钩钓鱼。

【注释】
闲步:散步。

异:不同。

施食:丢食,给食物,喂食。

尔:你,指小孩。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平淡普通的生活场景,池畔观鱼,有儿童在垂钩钓鱼,有感而发,表现了同时喜欢鱼却采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流露出淡淡的无奈。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绕着池塘,踱着方步,悠闲地观赏鱼游,风悠悠、水悠悠,心悠悠、神悠悠,鱼儿也悠悠。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鱼群喁喁唼唼,看着“我”把食料悄悄地抛,轻轻地丢,却不料碰上了娃娃们两两三三要来此垂钩。

他们扶短竿,抛长线,投香饵,下锈钩,把大鱼挂裂了腮,把小鱼撕破了喉,一池平明的水搅得腥风儿起,膻味儿浮。

同样一种爱鱼心,而反映在目的上、表现在行动中却是这样的不相同,各持一端,互不相让。

爱鱼之心人各有异,“我”爱鱼给鱼施食,盼它长大;“你”却垂钩钓鱼,为图乐。

两种心情是何
等不同啊!即景写情,对比强烈,极易发人深思,从中引出各种“心各异”的情状和道理来。

于平淡中见新奇,韵味悠长。

扩展阅读:白居易请教老妪的故事
白居易作诗请老妪来听,并根据老妪的理解程度来修改,直到老妪能够理解为止。

这个故事很流传,许多笔记诗话中都记有这个故事。

不过所记载文字大同小异。

宋·孔平仲《孔氏谈苑》:“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又改之。

故唐末之诗近于鄙俚。

”彭乘《墨客挥犀》:“白乐天每作诗,令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又改之。

故唐末之诗,近于鄙俚也。

”这是说白居易的诗浅近通俗,接近口语。

这样的诗,是好还是不好,古人的看法也不同。

对白居易的这种做法,不相信的有之,不以为然的有之。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第八:“《冷斋夜话》云: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

不解,则又复易之。

故唐末之诗近于鄙俚。

又张文潜云:世以乐天诗为得于容易,而耒尝于洛中一士人家,见白公诗草数纸,点窜涂抹,及其成篇,殆与初作不侔。

苕溪渔隐曰:乐天诗虽涉浅近,不至尽如冷斋所云,余旧尝于一小说中曾见此说,心不然之,惠洪乃取而载之诗话,是岂不思诗至于老妪解,乌得成诗也哉!余故以文潜所言,正其谬耳。

”(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八与此文字全同。


这里《冷斋夜话》所说,与《孔氏谈苑》、《墨客挥犀》是一样的。

不同的在于说了宋代诗人张耒(字文潜)的说法,以此说明白居易的诗虽通俗浅近,但也不是张口就来的,而是经过千锤百炼,一改再改的。

胡仔对《冷斋夜话》的说法是不以为然的,他认为:“诗至于老妪解,乌得成诗也哉!”所以特别引了张耒的说法,来纠正《冷斋夜话》的错误。

胡仔的说法自然也过于偏激。

追求通俗浅近的语言,其实是白居易的诗歌主张,白居易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的诗肩负社会教化的重任,自然就希望大家看得懂,看不懂就不能发挥作用。

因此,中唐时白居易打出通俗一派,为诗歌走向民间扫除障碍。

但是通俗并不是随随便便,所以张耒说,白居易的通俗诗也是炼出来的。

与众不同的是,有的诗人往别人不懂的方向炼(所谓人家不懂,方显出我有学问),而白居易是往别人能够懂的方向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