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聆听中感受美——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8期┆165
研究
在聆听中感受美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丁 昊
摘 要:在艺术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音乐教学不应只是单纯的教学生唱歌、学习乐理,欣赏经典音乐作品等传统的教学内容,在新课标改革不断推进的情况下,如今的音乐教学理念方法内容都不再适用于素质教育的需求。
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了音乐教学中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也对我国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发展产生了制约,所以进行音乐教育的改革十分必要。
本文主要探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初中教学;音乐教学;审美情趣; 音乐是一种听觉上的艺术,我们可以利用听觉感受声音的美,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是让学生在鉴赏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让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使学生可以热爱音乐,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审美情趣
如今的音乐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为核心,将音乐审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音乐教学中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能够更好发挥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注重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与想象进行串联,将音乐的表现形式与音乐内容进行结合[1]。
体现出音乐真正的审美作用。
如在欣赏捷克作曲家斯美塔纳的交响乐《我的祖国》中的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时,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展现不同的画面。
溪流贯穿于树丛与小路中;大河雄伟壮观的奔涌以及河边村庄和村民举办的舞会。
让学生根据这三幅不同的画面来联想使用何种音乐形式能够将其表现,在学生经过仔细的讨论之后,会认为第一幅画面应使用抒情的音乐进行描写,可以使用弦乐器来表现出来。
第二幅画面雄伟宽广,可以使用管弦乐合奏来体现。
第三幅画面较为热烈欢快,可以先使用少量的乐器进行演奏,最后再伴以管弦乐进行合奏。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感受审美情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开展音乐课堂、让学生与音乐保持联系的前提。
音乐课程要充分的发挥音乐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征,使用丰富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课堂中播放《春江花月夜》时。
学生会在课堂中仔细聆听,感受委婉质朴的旋律以及流畅的节奏,学生们仿佛被带入到了三月春江的优美景色之中。
学生们听完一遍无法得到满足,还会要求再听一次。
这就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良好开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挖掘教材中的审美教育素材
审美教育在扶梯这过程中首当其冲,各科教育都应强
力渗透,音乐学科更是义不容辞。
与其他学科的不同在于音乐学科对于学生的审美教育不存在明显的说教与训斥,更多的是采用潜移默化的形式来进行的,在润物无声中渗透了审美意识,也就更容易实现教学效果与目标,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的审美教育素材,让学生学会用眼睛与心灵去欣赏[2]。
让学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音乐美。
在生活中优美欢快的音乐,能够带给人们动力让人兴奋与放松,低沉的音乐则会使人们陷入悲伤,教师可以在音乐中培养学生对节奏旋律方面的把握,考察学生对于音乐的观察力,让学生能够敏锐的捕捉生活中的音乐元素,感受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内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了解音乐形式以及音乐内容,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的美。
例如《保卫黄河》是初中的音乐教材内容,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首音乐时,就可以挖掘这首音乐中所蕴含的音乐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教师可以让学生聆听黄河流水的声音,通过聆听与感受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在聆听黄河奔涌的声音时,也能感受到我国的大好河山与大自然之美。
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蕴含的音乐美,让学生学会聆听与感受音乐之美,教师也要不断地为学生搜集更多的音乐素材,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音乐教育属于美育教育的一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在初中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具有追求美的意识,让学生对美产生一定的个人理解,还要让学生拥有创造美的能力和方法。
初中的音乐教育没有太多的专业性,但是教师要明确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责任,适当降低对学生技术的教育,让学生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
学生音乐方面审美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大量的积累,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多听好音乐,使学生产生足够的音乐记忆,让学生对音乐的抽象感减弱,使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获得提升。
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确学习音乐的意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感。
音乐教学与审美教育密不可分,教师要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欣赏音乐中的旋律,感受音乐中蕴含的美,充分的发挥初中音乐课堂的审美教育,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享受音乐,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将学生带入音乐世界中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项洪艳.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分析[J ].考试周刊,2021(09):161-162.
[2]贺建奇.浅谈审美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J ].学周刊,2013.
(作者单位:六盘水市第十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