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小儿睑板腺囊肿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小儿睑板腺囊肿疗效观察
苏安乐;刘钊
【摘要】目的观察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小儿睑板腺囊肿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就诊并遵医嘱完成随访的睑板腺囊肿153例(153只眼)纳入研究,分为3组:小儿注射组,成年注射组和成年手术组.结果入组小儿注射组60例,入组成年注射组44例,入组成年手术组49例.3组患者性别构成、病程、睑板腺囊肿位置、大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睑板腺囊肿消失时间亦无显著性差异(方差分析,P=0.48).在随访期间,3组均未发现任何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小儿睑板腺囊肿患者可考虑行曲安奈德囊肿内注射治疗.
【期刊名称】《临床眼科杂志》
【年(卷),期】2018(026)003
【总页数】3页(P250-252)
【关键词】睑板腺囊肿;儿童;曲安奈德
【作者】苏安乐;刘钊
【作者单位】71006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710002 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710002 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
【正文语种】中文
睑板腺囊肿在眼科门诊属于常见疾病,发病早期经热敷,大多数均可完全吸收,若囊肿较大或持续存在,多经手术切除也可治愈。
睑板腺囊肿切除多属于眼科门诊手
术,成年患者大多可在局部浸润麻醉辅助下快速完成手术,而小儿睑板腺素肿是否行手术治疗处理起来较为棘手,因为绝大部分小儿难以在局部浸润麻醉辅助下配合手术,并且大多数医院未开展全麻下睑板腺囊肿切除,况且,小儿家长也往往徘徊犹豫不决于“全麻就为一刀是否值得”[1]。
为此,我们通过复习文献[2,3],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比观察了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小儿睑板腺囊肿的疗效。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将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门诊就诊并遵医嘱完成随访的睑板腺囊肿153例(153只眼)纳入研究,均为单眼发病。
纳入标准:病程超过2周且保守治疗无效的原发性睑板腺囊肿。
排除标准:① 合并眼睑感染;② 病程不足2周;③ 太小、不易触诊的睑板腺囊肿;④ 疑似睑板腺肿瘤;⑤ 激素敏感致眼压升高病史。
二、方法
1.分组:以18岁划界,分为小儿组和成年组,进而将成年组随机分为注射组和手术组;最终分为3组:小儿注射组,成年注射组和成年手术组。
2.治疗干预:注射组: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Santen Pharmaceutical Co., Ltd. Japan)滴眼,常规眼周消毒,经睑结膜或皮肤向睑板腺囊肿内注入0.05~0.15 ml 曲安奈德注射液(40 mg:1 ml,昆明积大制药有限公司)。
注射剂量依据睑板腺囊肿最大径区分:< 1 cm注射2 mg / 0.05 ml,1~1.5 cm注射4 mg/0.1 ml,>1.5 cm注射6 mg / 0.15 ml。
注射后,医嘱患者氧氟沙星眼膏(Santen Pharmaceutical Co., Ltd. Japan)涂眼,2次/d;继续热敷。
手术组:依据葛坚和刘奕志主编的《眼科手术学(第3版)》中“霰粒肿手术”步骤进行手术。
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Santen Pharmaceutical Co., Ltd. Japan)滴眼,常规眼周消毒,2%利多卡因注射液作囊肿区穹隆部结膜和相应睑皮肤局部浸润麻醉。
将霰粒肿夹的环面放在睑结膜面,使囊肿位于环的中央,尖刀片垂直于睑缘方向切开囊肿处睑结膜,
刮出内容物,剪除囊壁,除去霰粒肿夹,压迫止血。
手术后,医嘱患者左氧氟沙星滴眼液(Santen Pharmaceutical Co., Ltd. Japan)滴眼,4次/d。
所有的注射和手术均由同一医生完成。
3. 随访观察:治疗后每半周由同一治疗医生门诊复诊观察直至睑板腺囊肿完全消失。
每次门诊就诊时,均触诊睑板腺囊肿,记录囊肿大小,消失时间及有无治疗并发症。
三、统计学处理
SPSS 13.0 for windows行统计分析;计数数据结果用表示,方差分析比较多组
间差异,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计量数据结果,χ2检验比较多组间差异;P﹤
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入组小儿注射组60例,入组成年注射组44例,入组成年手术组49例(见表1)。
两组成年组中年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t检验,P = 0.51)。
3组中患者性别构成相
比无显著性差异(χ2检验,P = 0.23);病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方差分析,P =
0.12);睑板腺囊肿位置相比无显著性差异(χ2检验,P = 0.43);睑板腺囊肿大小
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方差分析,P = 0.76)。
在无显著性差异的随访时间(方差分析,P = 0.32)内,3组患者睑板腺囊肿消失时间亦无显著性差异(方差分析,P = 0.48)。
在随访期间,3组均未发现任何治疗相关并发症;尤其在注射组,与首诊时的眼压基线相比,每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未见眼压升高。
讨论
睑板腺囊肿是眼睑非感染性炎症的常见原因,29%~80%患者可通过有效热敷治愈,且临床发现越早热敷效果越佳[2]。
而病程持久且保守治疗无效的睑板腺囊肿,手术切除的治疗成功率为87%~ 89%,囊肿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成功率为62%~ 92%[3]。
虽然手术切除的成功率更趋于一致,但囊肿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的
治疗方式,可以免除所有手术相关风险,尤其对于欠配合的小儿患者,其潜在的治疗优势不言而喻。
表1 原发性睑板腺囊肿患者基线资料和随访情况小儿注射组成年注射组成年手术组P值病例数604449年龄(岁)8.3 ± 2.740.1 ± 17.638.7 ± 18.10.51*性别(男/女)30 / 3020 / 2427 / 220.23病程(周)6.0 ± 2.75.9 ± 3.56.2 ± 3.10.12位置右上睑676右下睑2130.43左上睑577左下睑342大小(mm2)8.1 ± 3.37.9 ± 3.58.2 ± 3.10.76随访时间(周)2.1 ±0.31.9 ± 0.52.2 ± 1.10.32消失时间(d)6.0 ± 3.15.0 ± 3.55.2 ± 1.10.48并发症(例)000
*系成年组内比较
在我们的观察研究中,小儿注射组和成年注射组的入组基线(性别构成、病程、睑板腺位置、大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在无显著性差异的随访时间内,睑板腺囊肿的消失时间相比亦无显著性差异。
我们的观察结果与Lee JW等的结果相似[4];并且,我们没有发现注射曲安奈德后的任何并发症。
其次,成年注射组和成年手术的入组基线(年龄、性别构成、病程、睑板腺位置、大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在无显著性差异的随访时间内,睑板腺囊肿的消失时间相比亦无显著性差异;这提示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原发性睑板腺囊肿的效果与手术效果相当。
Goawalla A等也观察发现曲安奈德注射的治疗效果等价于手术切除[2]。
虽然曲安奈德注射是睑板腺囊肿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临床医生需合理掌握适应证。
睑腺炎有时难与睑板腺囊肿鉴别,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发的眼睑脓疱肿胀,进而导致睑板腺堵塞;眼局部应用抗生素1周后,肿胀的脓疱一般能消失而仅残留睑板腺囊肿[5]。
因此,曲安奈德注射禁忌用于合并眼睑感染(睑腺炎、眼睑疱疹)的睑板腺囊肿。
我们此次的研究观察病例均为原发性睑板腺囊肿,对于复发性睑板腺囊肿,尤其高龄、且同一位置的复发性睑板腺囊肿,我们建议行手术切除,必要时病理检查以除外睑板腺癌。
Dhaliwal U等[6]发现高龄、病程长和化
脓性肉芽肿形成的病例优选手术切除效果更佳;混合细胞性肉芽肿的病例,曲安奈德注射和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相似。
虽然在我们的观察研究中,所有的病例均未发生治疗相关并发症;但是,曲安奈德注射时避免损伤眼球,随访复诊时监测眼压是必要的[7]。
此外,眼周注射糖皮质激素需提防血管闭塞的发生,曾有报道糖皮质激素眼周注射治疗眼睑血管瘤时发生过中央视网膜动脉阻塞[8],因此使用曲安奈德囊肿内注射治疗睑板腺囊肿时,需告知患者中央视网膜动脉阻塞的风险,严重时会造成永久性视力丧失。
综上所述,我们的观察研究发现睑板腺囊肿内单次注射曲安奈德的治疗效果与手术效果相当,且未见并发症,因此,对于欠配合的小儿睑板腺囊肿患者,可考虑行曲安奈德囊肿内注射治疗睑板腺囊肿。
参考文献
[1] 黄立, 李永华, 王殿义, 等. 基础麻醉在小儿睑板腺囊肿手术中的应用[J]. 国际眼科杂志, 2011, 11(8): 1434-1435.
[2] 曾庆莹. 强的松龙囊内注射治疗皮下囊肿及睑板腺囊肿[J]. 临床眼科杂志, 1999, 7(5): 331.
[3] 李晓洁, 毛桂英, 黄一涛. 睑板腺囊肿切除联合术后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观察[J]. 临床眼科杂志, 2009, 17(3): 239.
[4] Goawalla A, Lee V.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eatment study comparing three treatment options for chalazia: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injections, incision and curettage and treatment with hot compresses [J]. Clin Exp Ophthalmol, 2007, 35(8): 706-712.
[5] Ben Simon GJ, Rosen N, Rosner M, et al. Intralesional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injection versus incision and curettage for primary chalazia: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J]. Am J Ophthalmol, 2011, 151(4): 714-718.
[6] Lee JW, Yau GS, Wong MY, et al. A comparison of intralesional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injection for primary chalazion in children and adults [J].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2014, 413729.
[7] Deibel JP, Cowling K. Ocular inflammation and infection [J]. Emerg Med Clin North Am, 2013, 31(2): 387-397.
[8] Dhaliwal U, Bhatia A. A rationale for therapeutic decision-making in chalazia [J]. Orbit, 2005, 24(4): 227-230.
[9] 张坚, 马勇, 谢安明. 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治疗黄斑水肿对眼压的影响观察[J]. 陕西医学杂志, 2007,36(9): 1172-1174, 1205.
[10] Yagci A, Palamar M, Egrilmez S, et al. Anterior segment ischemia and retinochoroidal vascular occlusion after intralesional steroid injection [J]. Ophthal Plast Reconstr Surg, 2008,24(1): 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