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苏教版语文选修系列《史记选读》《管仲列传》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仲列传》学案
班级姓名学号预习日期月日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疏通课文,全面把握管仲从政成功的原因。
3.感受“管鲍之交”的真谛,体会管仲可贵的为人品格。
学习重点: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疏通课文,全面把握管仲从政成功的原因。
学习难点:感受“管鲍之交"的真谛,体会管仲可贵的为人品格。
预习感知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
1.管仲其人
管仲,名夷吾,字仲,颖上(今属安徽)人,春秋初齐国政治家。
辅佐齐桓公,成就千秋霸业,司马迁说:“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
2.施政策略
内政方面:通货积财,主张“顺民心",主张发展经济,改革图强,提出“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著名观点。
推行兵民合一的军事制度,为后世创造典范。
外交方面: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号令天下诸侯。
伐楚责茅,维护周朝尊严;北征山戎,平定北方边患。
3.管子著作
一部《管子》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典籍中不多见的经济著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农业和经济状况的珍贵资料。
《管子》名言:“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
4.后人评价
(1)孔子论管仲:“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意思是说,假如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蛮人统治下的老百姓了.
(2)梁启超誉之为“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学术思想界一巨子”。
一、导入新课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高山流水谢知音的俞伯牙和钟子期世代为人民所仰慕,春秋时,齐国人管仲和鲍叔牙也留下了一段让人津津乐道的佳话,后世称为“管鲍之交",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管仲列传》,去解读这段友谊在管仲人生的琴弦上跳跃出的动人篇章。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注意字词读音,扫除字词障碍。
下列选项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颍上(Yǐng) 鲍叔(bāo 匡正(kuāng)
B.仓廪(lǐn )柯(kē)权衡(quán)
C.桓公( huán )不肖(xiào)海滨(bīn)
D.召忽(shào )商贾(gǔ)管仲(zhòng)
2.阅读全文,整体感知,理清课文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三、研读文本,积累文言
(一)理解第1段
1.自读课文,理解下列字词的意思,并和同学交流。
游——常欺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管仲囚焉——遂进管仲-—以霸——一匡天下
2.交流
游—-
常欺鲍叔--
终善遇之—-
不以为言-—
管仲囚焉——
遂进管仲—-
以霸-—
一匡天下——
(二)理解第2段
1.自读课文,理解下列字词的意思,并和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