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33讲 宗教改革和理性之光练习 岳麓版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讲某某改革和理性之光练习岳麓版必修3
一、选择题
1.(2015·潍坊)某思想家“把最基本的某某信条直接建立在个人内心之中,也就是说他在人的内心世界中发现了某某。
”这位思想家应是导学号 26061239( ) A.苏格拉底B.薄伽丘
C.马丁·路德D.伏尔泰
【答案】C
【解析】苏格拉底主X“美德即知识”,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批判教会贪腐,材料某某息不符合他的思想,故B项错误;“某某信条直接建立在个人内心之中”是信仰得救的体现,属于马丁·路德的思想主X,故C项正确;伏尔泰是启蒙运动思想家,主X天赋人权,与材料某某息不符,故D项错误。
2.(2015·苏锡常镇四市一调)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为自由的斗争是从某某问题上开始的。
”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主X是导学号 26061240( )
A.“因信称义” B.“天赋人权”
C.“人非工具” D.“政教合一”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某某改革,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运用能力。
“因信称义”的含义是只要内心虔诚的信仰,就能获得灵魂的拯救,不需要外在过多的仪式和谨守神的诫命、律法、典章,主X人人都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信仰上帝,体现为某某信仰上的自由,蕴含了人文主义精神,故本题选A项。
B、C、D三项不符合“为自由的斗争是从某某问题上开始的”的主题。
3.(2015·某某)马丁·路德决心将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德语。
面对德国方言林立的状况,他“不得不去问一问在家里的母亲们,问一问在胡同里的孩子们,问一问集市上的贩夫走卒,要亲眼看一看他们在谈论时是如何开口的,并按此进行翻译”。
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导学号 26061241( )
A.使人人可以阅读和理解《圣经》
B.建立民族教会
C.推动德语的统一和德意志民族的形成
D.清除神学束缚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某某改革,考查学生提取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马丁·路德为了使自己翻译的《圣经》使每个德意志人均能理解,因而其才会看德意志的普通人是如何说话的,从而使自己翻译《圣经》符合德意志人的实际,进而使人人可以阅读和解释《圣经》,故选A项。
B、C两项是某某改革的影响,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圣经》属于神学著作,D项不正确。
4.(2015·启东中学期初)扬·胡斯(1369~1415)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学校长,他反对天主教会及德意志帝国对捷克的控制,反对教会占有土地,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提倡用捷克语举行某某仪式,将《圣经》译为捷克文,后被教会处以火刑。
下列对此看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26061242( )
A.胡斯揭开了欧洲某某改革的序幕
B.胡斯主X取消教会,阅读《圣经》
C.胡斯的观点对马丁·路德某某改革产生了影响
D.欧洲各国某某改革的起因都是“赎罪券”问题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欧洲的某某改革。
材料中胡斯反对天主教会对捷克势力的控制,反对教会在捷克的势力发展,将《圣经》译为捷克文,后来德意志马丁·路德的某某改革与其内容有许多相似之处,说明对其某某改革产生了影响,所以选择C项。
揭开某某改革序幕的是马丁·路德,排除A项;材料中胡斯并没有主X取消教会,B项错误;D项“各国某某改革的起因都是‘赎罪券’问题”的说法过于绝对,D项不正确。
5.(2015·某某5月针对性训练) 1520年,马丁·路德发表了《论基督教徒的自由》一文指出:“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而得生’。
我们的得救,无需借助机构来实现。
”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导学号 26061243( )
A.讲诚信的人一定会因为他的信义而重新被他人认可
B.有信义的人一定会因为其信义获得新生
C.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的事先安排
D.世间俗人直接对话上帝,灵魂就可得到拯救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某某改革。
依据所学可知,马丁·路德某某主X的核心思想:每个人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即“因信
称义”,实际上是要求尊重人,尊重每个人自己对信仰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盲目服从教会的说教。
A、B两项是对马丁·路德某某主X的曲解;C项是出自加尔文的先定论。
故选D项。
6.(2015·武清区三调) 路德一再激烈攻击理性,以《圣经》的名义斥责哥白尼,他坦率承认,以理性的观点来看,基督教的许多预料推测都是荒谬的;加尔文宣扬人类自初生来就是道德上无力的,而先定论的教义似乎有意要使人类的一切努力归于无效。
上述材料表明导学号 26061244( )
A.新教崇尚人文而非理性
B.科学与某某信仰水火难相容
C.新教与旧天主教无区别
D.改革后的新教坚持信仰至上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与某某的关系。
材料中的“以理性的观点来看,基督教的许多预料推测都是荒谬的”、“先定论的教义似乎有意要使人类的一切努力归于无效”,可以反映出科学与某某信仰是水火难相容,故选B项。
7.(2015·嘉定) 15世纪有西欧学者提出:“这个世界和它的所有美好事物看来是由全能的上帝为了让人使用而首先创造与构建起来的……人有知识和能力去统治它、管理它”,“我(上帝)既没有使你进入天国,降入凡尘,也没有让你死亡或永生。
归根到底,……你是你自己的自由的创造者和塑造者。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导学号 26061245( ) A.批判了中世纪的神学蒙昧
B.动摇了民众的某某信仰
C.借助神威宣扬新型人本观
D.冲击了教会的思想禁锢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文艺复兴。
依据“15世纪”“人有知识和能力去统治它、管理它”“我(上帝)既没有使你进入天国,降入凡尘,也没有让你死亡或永生。
归根到底,……你是你自己的自由的创造者和塑造者”等信息可知该观点是文艺复兴时期学者借助神威阐扬人文主义精神。
C项正确。
8.(2015·某某)“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对传统观念抱有那样的怀疑态度,对人的理智能力和科学威力抱有那样的信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一致性抱有那样坚定的信念。
”文中所说
的这个时代是指导学号 26061246( )
A.殖民扩X时代B.文艺复兴时代
C.某某改革时代D.启蒙运动时代
【答案】D
【解析】注意关键词“怀疑”“理智”“自然规律”这些都反映了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思想,崇尚科学,故选D。
A项与材料“对人的理智能力和科学威力抱有那样的信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一致性抱有那样坚定的信念”不符,排除;B项是人文主义复兴时期,C项是人文主义发展时期,因此B、C两项错误。
9.(2016·某某联考)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这主要反映的是导学号 26061247( )
A.社会契约论B.人某某权说
C.自由平等说D.三权分立学说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卢梭指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强调了人利的至高无上,故选B项;其它各项明显与材料主旨不符。
10.(2015·某某)许倬云在《现代文明的成坏》中说:“欧洲启蒙……回归到一个理性的真神信仰,‘神’其实只是理性的代名词,而‘人’,既是神的产物,也代表理性和神赋予的自由。
”下列对“神赋予的自由”的理解准确的是导学号 26061248( ) A.生而平等B.天赋人权
C.信仰自由D.独立自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启蒙思想以及材料的理解。
题干材料强调“欧洲启蒙……回归到一个理性的真神信仰,‘神’其实只是理性的代名词”,这是强调启蒙运动中“理性”的成分,启蒙运动思想家倡导“天赋人权”,故B项符合题意。
11.(2015·某某)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卢梭给旧秩序带来的威胁超过启蒙运动时期其他任何思想家。
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
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某某制度申辩。
”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卢梭提出了导学号 26061249( )
A.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
B.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
C.捍卫人某某权的某某理论
D.反对贫富分化的经济主X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卢梭启蒙思想,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运用能力。
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和人某某权学说,主X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政府是人民同管理者签订的契约,如果统治者实行暴政,人民则可以以暴力革命的方式将其推翻,这种思想否定了君权神授,“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
故选C项。
A项是孟德斯鸠的观点;等级制度、贫富分化与材料主题无关,B、D两项错误。
12.(2015·某某二诊)《西方文明史读本》载:“启蒙运动思想家质疑了传统对人的所有限制——而且确实挑战了传统本身的正当性。
他们拥护普通人的权利、市民的权利、奴隶、犹太人、印第安人和孩子的权利,但是并没有拥护妇女的权利。
……在哲学和艺术中,启蒙运动中的男人支持传统的妇女思想:沉默、服从、恭顺、谦逊和贞洁。
”材料主要表明启蒙运动导学号 26061250( )
A.哲学和艺术成就突出B.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
C.捍卫所有人的基本权利D.全盘否某某方传统文化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启蒙运动中的男人支持传统的妇女思想:沉默、服从、恭顺、谦逊和贞洁”可以看出启蒙运动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对妇女并不能平等的对待。
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3.(2015·某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 26061251
材料一文艺复兴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归结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压抑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
免罪……
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持续了几乎整整一个世纪的运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即曾被恩格斯所称赞的“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创造了法国历史上一个灿烂夺目的时代,因而人们一般把18世纪称作法国的“启蒙世纪”或“哲学家的世纪”。
——黄淳《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兴起及其特点》
(1)据材料一,指出“个人主义”的内涵。
概括解决“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的积极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目的及产生的作用。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理解18世纪被称为法国的“启蒙世纪”的内涵。
【答案】(1)内涵:人文主义。
意义:冲破传统的束缚;充分发挥个人创造的潜能,开启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2)目的:反对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
作用:揭开了德国某某改革运动的序幕。
(3)内涵: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为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个人主义”的内涵,联系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即可作答;第二小问即回答当时强调个人主义的积极影响,通过归纳总结材料一包含的信息即可。
第(2)问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即表明某某改革运动的开始,其目的依据材料二的信息可知与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有关;第二小问简要说明马丁·路德掀起的某某改革对德意志的影响,而不是对欧洲的影响。
第(3)问即回答启蒙运动对18世纪的影响,也就是在18世纪发挥的作用,包括对欧洲和法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对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等方面。
14.(2015·某某)随着文艺复兴、某某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继展开,西方人文主义不断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导学号 26061252
材料一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
……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
……这种个人主义伦理观带来的最显著
也最为深远的变化便是现代科学的勃兴。
……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路德的“因信称义”注重的是个人内心对上帝的认知转变,“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
”在某某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土壤。
——杨渝玲《某某改革:近代科学产生的某某背景》材料三启蒙时代的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
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代表哪一新兴阶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挑战中世纪神权精神统治的基本形式。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X对教会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中的“理性”是对人文主义的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人文主义与近代科学”为主题进行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答案】(1)阶级:新兴资产阶级。
形式: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
(2)影响: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说明: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3)略。
【解析】本题第(1)问很简单,联系教材,再现课本知识即可。
第(2)问也较容易,前半部分答案可以通过“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进行概括。
后半部分要注意审题,实际上是要求介绍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发展的基本特征或表现。
第(3)问是本题的重
心所在,要求较高。
首先,要在审题的基础上,通过题序的提示及三段材料均与人文主义、科学相关这一主线,确定论证的观点是“人文主义进步推动近代科学的诞生,近代科学促进人文主义发展。
”其次,要根据这一观点,确定论证的过程和方式:先通过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阐明文艺复兴、某某改革对人文主义发展的表现之处及其与近代科学产生之间的关系,以此论证“人文主义进步推动近代科学的诞生”;再通过材料三,指出经典力学对启蒙运动和社会变革的影响,以此论证“近代科学促进人文主义发展”。
最后,答题时要注意写作小论文的基本格式,论证过程及表述必须科学准确并符合逻辑,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