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评价与检测技术的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建筑评价与检测技术的探析
发布时间:2022-07-06T01:04:43.187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5期3月作者:周玉琼
[导读] 建筑行业想要长远的发展需要将绿色环保理念作为建筑建设的核心思想,
周玉琼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行业想要长远的发展需要将绿色环保理念作为建筑建设的核心思想,这样才能使建筑行业可持续的发展。
本文主要分析了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并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检测技术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从室外环境、能源利用以及室内环境三方面阐述了绿色建筑检测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检测技术
前言:绿色建筑,即在满足建筑基础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建筑节能、节水等设计对资源进行再利用,以绿色环保的理念为核心,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和高效的居住环境。
绿色建筑的主要特点是节能、节水、节地、节材。
绿色建筑施工重点是低耗、高效、经济、环保,让人们的生活和自然环境共同发展,同样也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一)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
绿色建筑就是指建筑能够在使用期限内,将建筑的环保效益最大程度的提高,使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两者共同实现,并且达到人们对居住环境的绿色环保需求。
就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而言,国家政府已经为此提出了相关政策,要加大对绿色建筑发展的力度。
2004年中国开始应用绿色建筑并进入发展阶段。
2005年国家为绿色建筑颁布了第一个具有指导性的文件。
2006年,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也就代表我国的绿色建筑开始向着标准化方向发展。
2007年,陆续颁布了相关细则和管理颁发,并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了绿色建筑评价的方法。
自2008年起,相关部门加大了组织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建设活动的力度,还为此专门设立了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专门负责绿色建筑的评价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
在2013年,“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正式将绿色建筑发展的规划融入其中,这一举动使中国绿色建筑的全面发展更快了一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
“十三五”规划纲要以后,在很多重要的政府会议中都提出了关于绿色建筑的相关意见,并且被普遍的应用道绿色建筑标准验收这一环节中[1]。
除此之外,在各种民用建筑中,新的绿色建筑标准也被广泛应用,在新标准中,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还被分为七大体系,并对绿色建筑标准评价时间和评价方法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在此背景下,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国际水平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并且可以更加规范性的指导绿色建筑相关的评价活动,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绿色建筑全面的发展。
(二)绿色建筑的建设水平
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在不断完善,但从工程实践角度来看,绿色建筑的建设水平仍然需要提高。
能够获得运行标识建筑占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的比例不到百分之十,这就能够表明很多工程在施工中建设水平较低。
绿色建筑的运行评价和设计评价是有差异性的,在实际运行评价中增加了很多的评价项目,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提高了对绿色建筑运行评价的要求。
事实上,大部分的绿色建筑因为相关的数据难以收集,同时受权威性检测机构的限制,并没有展开运行评价。
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建筑在预期设计中的效果也就无法达到。
在绿色建筑的建设期间,绿色环保理念、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施工技术要相一致。
绿色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设计好绿色建筑虽然重要,但对绿色建筑运行中浪费水资源的情况也要控制,这样才能使建筑行业朝着长远的方向发展。
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我国绿色建筑在向科学创新的方向发展,在2019年8月我国开始正式实施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同时将旧的标准废除。
新标准中主要针对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时间以及绿色等级等方面内容做出了进一步的修改和调整,并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融入到绿色建筑评价新标准中,新标准主要就是为了给人们带来幸福感,并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定位成绿色建筑发展的目标:在绿色建筑使用期限内,节约有效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无污染,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环保的居住环境,使人们的生活和自然环境效益共同发展[2]。
三、绿色建筑检测技术
(一)能源利用
1.暖通空调。
建筑各方面的使用性能,需要根据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价。
对绿色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在夏天热冬天冷的环境下进行评价和检测时,针对空调冷热源设计,相关部门也对控制其节能性提出相关文件,但是大部分暖通空调系统依然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严重与绿色建筑标准要求不符。
根据权威部门调查的结果表明,我国很多的大型公共建筑都会存在中央空调超出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的现象,浪费了大量的能源资源。
在绿色建筑评价新标准的实施下,建筑工程竣工以后,要对暖通空调系统的性能进行全面的检测,并通过数据对空调的节能水平进行判断。
2.照明系统。
在绿色建筑使用的过程中照明系统耗能情况占据较高的地位,并且在预期设计中的指标很难在实际使用中实现。
主要是在建筑使用过程中,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照明系统耗费了大量的能源。
例如,很多人们在自然照明较好或是不工作的情况下,依然会使用照明灯。
在这样的情况下,预期设计的绿色节能照明技术是发挥不出自身作用的。
建筑竣工以后,在验收阶段,还应对照明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测,为以后照明系统正常运行提高重要的依据。
3.围护结构。
检测围护结构性能在绿色建筑中检测工作中也是重点项目之一,同时也直接关系着建筑节能的水平。
在对围护结构检测过程中,主要是对围护结构的隔热参数、导热和传热参数、遮阳参数等方面进行检测。
除此之外,建筑围护结构的安全性也在检测范围内。
(二)室内环境
在检测室内环境中,重点需要检测室内声环境、室内光环境、室内空气质量等。
在检测中会涉及到的检测技术如下:1.声环境:主要是对室内楼板、房屋构造以及相邻房间隔音的性能进行检测。
1)通过对建筑室内背景噪声进行模拟和分析,根据相关的报告数据和对房间的实地考察,在建筑内选择具有代表的房间在白天和晚间进行噪声检测。
并将检查结果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对分值进行确定。
2)对建筑内部吸声以及隔声的设计进行检测,检测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3)墙体的隔声性能。
每户与每户间都会有分户墙,而分户墙要具有隔声作用。
一直以来,我国隔墙的效果还不符合标准,致使邻居说话声音大、音乐声音大都能听的清清楚楚,隔音效果不达标。
健康舒适
的声环境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响,绿色建筑对于声环境的要求就是不损伤听力并将噪声源降到最低。
因此,在设计时通常将产生噪音的设备单独布置在远离居住房间的位置,并对室外噪声等级进行控制。
2.光环境:主要针对室内采光系数、人工照明和室内环境进行检测。
1)主要是天然采光系数和自然光炫光控制两个方面进行检测,检测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针对房间进行定点检测,根据室内外照度检测结果计算出采光系数,并将系数与相对应类型的房间标准值进行对比。
室内光环境对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室内气氛有一定的影响。
绿色建筑中引进无污染、光色好的日光作为光源是绿色光环境的一部分。
但是舒适健康的光环境同时应包括易于观看、安全美观的亮度分布,以及照度均匀控制,因此应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调节强光从而不影响阳光的高品质[3]。
3.空气质量:主要对室内通风情况、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
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人们对环境的要求程度。
如果空气流动性差,人们就会感觉不舒服;如果空气流动过快,空气中的温度和洁净度也会受影响。
因此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对室内新风量进行相应的调节,将空气中的洁净度和流速度进行控制,使空气质量达到最优状态。
结语:
总而言之,就现在绿色建筑实际发展情况而言,能够真正获得绿色建筑运行标识少之又少。
为了能使建筑在运行周期中达到节能环保的水平,要进一步加大对检测技术的研究力度,使绿色建筑评价与检测工作全面的开展,并为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绿色建筑评价与检测工作全面开展,对构建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有促进作用,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张婧. 中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认证模式的演进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
[2]王晓玲,张丽娟.绿色建筑在新标准下的评价标识要求与检测方案[J].绿色科技,2020(16):191-193+201.
[3]郭良,姜钦青.绿色建筑评价与检测技术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9(10):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