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所致慢性萎缩性
胃炎的疗效分析
李新华
【摘要】目的分析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给予研究组中的CAG患者行黄芪建中汤的辨证加减疗法,给予对
照组中CAG患者口服西药维酶素片,治疗的周期是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
的症状体征积分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中治疗后患者胃痛、胃胀、嗳气反酸、乏力、纳呆便溏、手足不温的体征积分分别是(0.68±0.12)、(0.61±0.12)、
(0.71±0.13)、(0.62±0.11)、(0.49±0.13)、(0.52±0.16);对照组中治疗后患者胃痛、胃胀、嗳气反酸、乏力、纳呆便溏、手足不温的体征积分分别是(1.32±0.12)、(1.34±0.14)、(1.41±0.16)、(1.42±0.42)、(1.25±0.11)、(1.23±0.18);研究组治
疗后患者胃痛、胃胀、嗳气反酸、乏力、纳呆便溏、手足不温的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对CAG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安
全性高.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
【年(卷),期】2018(024)026
【总页数】3页(P40-42)
【关键词】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分析
【作者】李新华
【作者单位】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内科,江西吉安 343000
【正文语种】中文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指的是一类慢性疾病,是胃黏膜上的固有腺体所发生的萎缩性变化[1-2]。

本研究主要分析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研究对象为本院80例CAG疾病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上述CAG疾病患者均经精确诊断后确诊。

随机将上述CAG疾病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

研究组患者男20例,女20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5.8±1.7)岁,病程1~25年,平均病程
(5.34±0.54)年。

对照组患者男21例,女19例。

年龄39~79岁,平均年龄(55.1±2.3)岁,病程2~24年,平均病程(5.16±0.35)年。

所有上述患者家属均已知晓病情,另外本次研究均不违背伦理学原则。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3-4] 给予对照组中CAG患者口服西药维酶素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2010081006,剂型是每片0.2 g)进行治疗,每次1 g,每天3次,治疗的周期是8周为1个疗程。

给予研究组CAG患者行黄芪建中汤的辨证加减疗法,其基础的药方是:灸甘草、玉竹、白芍、黄芪分别15 g,饴糖、砂仁(后下)、熟附子(先煎)分别10 g,大枣、生姜、木香、桂枝分别6 g;对于腹痛腹胀严重的患者,加入10 g佛手(后下)、15 g延胡索;对于便溏患者,加入15 g白术、30 g薏苡仁;对于嗳气反酸的患者,加入15 g煅海螵鞘;对于食欲下降的患者,加入20 g谷麦芽;对于呕吐清水的患者,加入10 g半夏,6 g干姜(后下),吩咐
CAG患者忌服用坚硬、生冷、难消化、辛辣的食物,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
和生活作息,坚持进行适当的运动,治疗的周期是8周为1个疗程,每天喝1剂量,分为2次温服。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及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将两组CAG疾病患者的体征积分及治疗效果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体征积分对比研究组中治疗后患者胃痛、胃胀、嗳气反酸、乏力、纳呆便溏、手足不温的体征积分分别是(0.68±0.12)、(0.61±0.12)、
(0.71±0.13)、(0.62±0.11)、(0.49±0.13)、(0.52±0.16);对照组中治疗后患者胃痛、胃胀、嗳气反酸、乏力、纳呆便溏、手足不温的体征积分分别是(1.32±0.12)、(1.34±0.14)、(1.41±0.16)、(1.42±0.42)、
(1.25±0.11)、(1.23±0.18);研究组治疗后患者胃痛、胃胀、嗳气反酸、乏力、纳呆便溏、手足不温的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体征积分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physical scores in two groups组别研究组例数40对照组4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胃痛2.05±0.14 0.68±0.12 2.06±0.15 1.32±0.12 23.851 4 0.000 0胃胀2.15±0.24 0.61±0.12 2.26±0.24 1.34±0.14 24.635 8 0.000 0嗳气反酸2.19±0.34
0.71±0.13 2.21±0.36 1.41±0.16 21.324 5 0.000 0乏力2.16±0.41 0.62±0.11 2.13±0.23 1.42±0.42 26.352 8 0.000 0纳呆便溏2.11±0.52 0.49±0.13
2.21±0.12 1.25±0.11 28.614 8 0.000 0手足不温2.34±0.15 0.52±0.16
2.29±0.33 1.23±0.18 27.012 8 0.000 0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中总有效率是97.5%高于对照组72.5%,两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9,P<0.05),见表2。

3 讨论
中医认为,慢性胃炎为“痞满、胃脘痛、嘈杂”范畴。

其常见证型是肝郁气滞、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肝胃郁热、胃阴不足、胃络瘀阻等[5]。

因慢性的浅表性胃炎
病程迁延难愈,故极易转化为CAG(慢性萎缩性胃炎),该种疾病常病发于老年
患者,中医认为CAG的发病原理主要和老年人的脾胃功能减弱、气血精津的亏缺有关,由于长时间的脾胃的受损虚弱,导致患者的气机失调,久病伤血而入络成瘀[6],最终瘀血阻于胃络成病,脾胃虚寒证是老年CAG的常见病症,所以,治疗应当以散寒、益气、健脾为主[7]。

黄芪建中汤包含的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种黄芪、甘草、大枣、生姜以及桂枝等。

其中黄芪可以起到提高人体内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效果,促进血管扩张,促进蛋白质代谢。

另外黄芪的药物成为其中有一部成分能起到拮抗氧自由基的效果,还能起到消除幽门螺杆菌的功效[8]。

方中甘草具有比较好
的降低胃酸浓度的效果,可以起到一定的抑制病菌的作用,另外还能起到镇静作用;大枣能起到有效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效果,同时安神养血;饴糖、生姜具有润肺止咳的效果;桂枝中含有皮醛等成分,能起到降低炎性组织中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另外还能改善患者的水肿情况;甘草包含白芍的成分,白芍能起到缓急镇痛,同时还能起到生津作用。

灵活行辨证加减法应用黄芪建中汤,有利于快速改善脾胃相对应受损症状,缓解疼痛,同时抑制胃酸分泌。

本研究发现,研究组中治疗后患者胃痛、胃胀、嗳气反酸、乏力、纳呆便溏、手足不温的体征积分分别是
(0.68±0.12)、(0.61±0.12)、(0.71±0.13)、(0.62±0.11)、
(0.49±0.13)、(0.52±0.16);对照组中治疗后患者胃痛、胃胀、嗳气反酸、
乏力、纳呆便溏、手足不温的体征积分分别是(1.32±0.12)、(1.34± 0.14)、(1.41± 0.16)、(1.42± 0.42)、(1.25±0.11)、(1.23±0.18);研究组治
疗后患者胃痛、胃胀、嗳气反酸、乏力、纳呆便溏、手足不温的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报告结果相似[6]。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徐纪文[7]研究认为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治疗有效全面修复胃黏膜,促疾病转归,安全性高,与本研究结果相似。

总而言之,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对CAG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高。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总有效率(%)97.50 72.50组别研究组对照组例数40 40显效29 20有效10 9无效1 11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施军.穴位贴敷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
药,2017,36(17):75.
[2] 魏宁.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
药,2017,13(7):129-130.
[3] 王小辉,黄慧芝,葛来安.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12):41-42.
[4] 韩生林.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3):26.
[5] 展笑丽,李玄丽,高素,等.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36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3):42-43.
[6] 史金花.穴位贴敷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2):227-230.
[7] 徐纪文.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6,37(2):142-144.
[8] 谭远忠,徐奔,卢进武,等.黄芪建中汤加艾灸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虚寒型胃脘痛6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3,21(8):434-4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