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6.3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课件 (新版)鲁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四页,共37页。
(3)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huàxué)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图所 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第二十五页,共37页。
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D烧杯中________(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 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________。 ②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hóngsè),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使紫 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________;写出C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 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
第一页,共37页。
一、二氧化碳的循环(xúnhuán) 1.CO2的生成和消耗:
生成 动植物的呼吸、化_石_(_h_u_à_s_h_í)_燃的料燃烧、森林 火灾、海水释放等 光合作用(guānghé-
消耗 植物_________、海水吸收等 zuòyòng)
第三十五页,共37页。
2.结合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guān xì),将下图填写完整,并写出相 关的化学方程式。
第三十六页,共37页。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shēnɡ chénɡ)CO,完全燃烧生成 (shēnɡ chénɡ)CO2,CO2与水反应生成(shēnɡ chénɡ)H2CO3,H2CO3不稳 定,会分解生成(shēnɡ chénɡ)CO2和H2O,CO2与Ca(OH)2反应生成(shēnɡ chénɡ)CaCO3与H2O,CaCO3与HCl反应或高温分解又会生成(shēnɡ chénɡ)CO2。
第八页,共37页。
【微点拨】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时,不能用燃着的木条,除了二氧化碳,氮气、稀有气体 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所以(suǒyǐ)不能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二氧化碳, 只能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第九页,共37页。
1.判断正误:
(1)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ránliào)是导致大气中CO2增多的一个重 原√
(5)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可以通入澄清(chéngqīng)的石灰水√。 () 提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chéngqīng)的石灰水变浑浊,氮气不能。
第十二页,共37页。
2.全球气候变暖正成为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
A.N2
B.O2
C.CO
D.CO2
【解析(jiě xī)】选D。空气中的CO2含量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
第三十一页,共37页。
【示范题3】(2012·肇庆中考)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 法(fāngfǎ)是(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 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第三十二页,共37页。
【解析】选D。本题考查气体的检验,解题时应利用所要鉴别物质 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shíyàn),根据实验(shíyàn)中出现的明显现 象差异,达到鉴别目的。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木条 燃烧更剧烈的是O2,木条火焰熄灭的是CO2,气体能燃烧的是CO。
大理石或石灰石
稀盐酸
(HCl)。
(2)反应(fǎnyìng)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2HCl====CaCl2+CO2↑+H2O
第四页,共37页。
2.CO2的物理性质(wùlǐ xìngzhì): (1)通常状况。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水溶性
_____ _____ _____ 比空气大 无色(wú sè气) 体(qìtǐ) 无味
第二十七页,共37页。
答案:(1)石油 (2)D (3)①下层 密度比空气大 不燃烧也不支持(zhīchí)燃烧 ②碳酸(H2CO3) CO2+Ca(OH)2====CaCO3↓+H2O
第二十八页,共37页。
要点二 CO与CO2的鉴别与除杂 1.CO与CO2的鉴别方法: (1)澄清石灰水法:将气体(qìtǐ)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无现象的是CO。 (2)点燃法:将气体(qìtǐ)分别在空气中点燃,能燃烧的是CO,不能 燃烧的是CO2。
_______ ====H2CO3 _________。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
H2CO3====H2O+CO2↑
式为:_________________。
Ca(OH)2+
(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fǎnyìn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CO2====CaCO3↓+H2O
第十七页,共37页。
要点一 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究 如图为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常见实验装置,结合以下(yǐxià)装置, 探究相关问题:
第十八页,共37页。
(1)在上述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哪 一个实验? 提示:A中能证明CO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和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性 质;B中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中证明CO2的 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性质,D中证明CO2与石灰水反应,使瓶内压强(yāqiáng) 变小,塑料瓶变瘪。
因。( )
提示:大气中CO2的产生途径主要有化石燃料(ránliào)的燃烧和动植
的
×
呼吸等。
(2)大气中CO2含量的多少,对自然环境没有大的影响。( )
提示:CO2是空气中的一种成分,但其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
应。
第十页,共37页。
(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显
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第二十六页,共37页。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实验题,题目主要考查了化石燃料及气体污染物 的种类、二氧化碳的性质等知识。(1)三大化石燃料为煤、石油和天然气。 (2)氮气是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不属于污染物。(3)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 的蜡烛后熄灭,说明(shuōmíng)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且不 燃烧,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石蕊溶液变 红;C处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__________________,常用这一反应(fǎnyìng)检验CO2的存在。
第七页,共37页。
4.CO2的用途: (1)作保护气。 灭(2火)_(_m_i_è_。huǒ) (3)作气体肥料。 (4)生产尿素、甲醇、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的重要原料。 (5)干冰人可工用降于雨__(_r_é_n_g_ō_n_g、ji制àn造gy舞ǔ)台(wǔtái)烟雾、作制冷剂。
变暖。
第十三页,共37页。
3.下列方法不能用于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是( ) A.用鼻子闻 B.测定(cèdìng)它们在水里的溶解能力 C.分别用燃烧的木条试验 D.分别用石灰水试验
第十四页,共37页。
【解析】选A。两种气体都是无色(wú sè)、无味的气体,用闻气 味的方法难以区分,且容易中毒,A方法不正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一氧化碳难溶于水,B方法正确;二氧化碳能灭火,一氧化碳能燃烧,C 方法正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方法正确。
提示: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 作用,二氧化碳本身不显酸性。 (4)由于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的密 度大,因此(yīncǐ)常用于灭火。 ( )
√ 提示:灭火既利用了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又利用 了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的物理性质。
第十一页,共37页。
第二页,共37页。
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biànhu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科学家普遍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导致___全__球__(_q_u,ánqiú)变暖 使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生物圈受到影响。
第三页,共37页。
二、二氧化碳的性质
1.CO2的实验室制取:
(1)药品:_______________(主要成分是CaCO3)和_______
第十五页,共37页。
4.某校化学课外(kèwài)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质软)设计了下图所示的 实验。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第十六页,共37页。
(1)振荡后塑料瓶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实验你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解析】由于(yóuy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瓶内的压强减小,软塑料瓶 会变瘪。 答案:(1)变瘪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瓶内压强变小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第二十二页,共37页。
【解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由此确定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与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无明显现象,故1处无明 显变化,但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溶于水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 溶液变红;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 淀,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2处液体由紫色变成红色 (3)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白色的碳酸 钙沉淀
第二十三页,共37页。
【示范题2】(2013·南京中考)2013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 为“同呼吸共奋斗”。 (1)化石(huàshí)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________和天然气等。 (2)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PM2.5 D.氮气
第二十九页,共37页。
(3)紫色石蕊溶液法:将气体(qìtǐ)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能使石 蕊试液变红的是CO2,无现象的是CO。 (4)还原CuO法:将气体(qìtǐ)分别通入灼热的CuO中,出现黑色粉末变 红现象的是CO,无现象的是CO2。
第三十页,共37页。
2.互为杂质时的除杂方法: (1)CO中混有CO2杂质: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通过足量灼热的碳粉。 (2)CO2中混有CO杂质: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 【特别(tèbié)提醒】用点燃的方法不能除去CO2中的CO。在CO2气体 中CO属于杂质,其含量不会很多,而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不 能将其中的CO点燃。
第三十三页,共37页。
1.请结合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及用途(yòngtú)将下图填写完整。
第三十四页,共37页。
提示: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参与光合作用,可以用作气体肥料;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灭火;干冰升 华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___溶于水
能
第五页,共37页。
(2)固体CO2:一定(yīdìng)压强和低温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能够形成白
色块状或片状固体,俗称干冰,干冰容易_升___华_,(_s_h__ē_吸n热g收h量u(á。x)īshōu)
第六页,共37页。
3.CO2的化学性质: (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CO2能和水反应(fǎnyìng)生成碳酸,反应(fǎnyìng)的CO化2+学H2方O 程式为
第十九页,共37页。
(2)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会观察到试液变红,由此得出使紫色石 蕊试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tíshì):不对。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不 是二氧化碳。 (3)将B装置得到的溶液加热,会观察到红色又变成了紫色,你认为是什么原 因? 提示(tíshì):碳酸为弱酸,受热易分解;分解后溶液不具有酸性,故而红色又 变为紫色。
第二十页,共37页。
【示范题1】(2013·鄂州中考)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tóng xué)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第二十一页,共37页。
(1)写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fǎnyìn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注射器注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在1、2两处中 有一处有明显的现象发生,该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3)3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3)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huàxué)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图所 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第二十五页,共37页。
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D烧杯中________(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 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________。 ②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hóngsè),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使紫 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________;写出C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 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
第一页,共37页。
一、二氧化碳的循环(xúnhuán) 1.CO2的生成和消耗:
生成 动植物的呼吸、化_石_(_h_u_à_s_h_í)_燃的料燃烧、森林 火灾、海水释放等 光合作用(guānghé-
消耗 植物_________、海水吸收等 zuòyòng)
第三十五页,共37页。
2.结合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guān xì),将下图填写完整,并写出相 关的化学方程式。
第三十六页,共37页。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shēnɡ chénɡ)CO,完全燃烧生成 (shēnɡ chénɡ)CO2,CO2与水反应生成(shēnɡ chénɡ)H2CO3,H2CO3不稳 定,会分解生成(shēnɡ chénɡ)CO2和H2O,CO2与Ca(OH)2反应生成(shēnɡ chénɡ)CaCO3与H2O,CaCO3与HCl反应或高温分解又会生成(shēnɡ chénɡ)CO2。
第八页,共37页。
【微点拨】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时,不能用燃着的木条,除了二氧化碳,氮气、稀有气体 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所以(suǒyǐ)不能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二氧化碳, 只能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第九页,共37页。
1.判断正误:
(1)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ránliào)是导致大气中CO2增多的一个重 原√
(5)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可以通入澄清(chéngqīng)的石灰水√。 () 提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chéngqīng)的石灰水变浑浊,氮气不能。
第十二页,共37页。
2.全球气候变暖正成为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
A.N2
B.O2
C.CO
D.CO2
【解析(jiě xī)】选D。空气中的CO2含量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
第三十一页,共37页。
【示范题3】(2012·肇庆中考)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 法(fāngfǎ)是(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 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第三十二页,共37页。
【解析】选D。本题考查气体的检验,解题时应利用所要鉴别物质 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shíyàn),根据实验(shíyàn)中出现的明显现 象差异,达到鉴别目的。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木条 燃烧更剧烈的是O2,木条火焰熄灭的是CO2,气体能燃烧的是CO。
大理石或石灰石
稀盐酸
(HCl)。
(2)反应(fǎnyìng)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2HCl====CaCl2+CO2↑+H2O
第四页,共37页。
2.CO2的物理性质(wùlǐ xìngzhì): (1)通常状况。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水溶性
_____ _____ _____ 比空气大 无色(wú sè气) 体(qìtǐ) 无味
第二十七页,共37页。
答案:(1)石油 (2)D (3)①下层 密度比空气大 不燃烧也不支持(zhīchí)燃烧 ②碳酸(H2CO3) CO2+Ca(OH)2====CaCO3↓+H2O
第二十八页,共37页。
要点二 CO与CO2的鉴别与除杂 1.CO与CO2的鉴别方法: (1)澄清石灰水法:将气体(qìtǐ)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无现象的是CO。 (2)点燃法:将气体(qìtǐ)分别在空气中点燃,能燃烧的是CO,不能 燃烧的是CO2。
_______ ====H2CO3 _________。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
H2CO3====H2O+CO2↑
式为:_________________。
Ca(OH)2+
(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fǎnyìn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CO2====CaCO3↓+H2O
第十七页,共37页。
要点一 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究 如图为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常见实验装置,结合以下(yǐxià)装置, 探究相关问题:
第十八页,共37页。
(1)在上述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哪 一个实验? 提示:A中能证明CO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和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性 质;B中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中证明CO2的 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性质,D中证明CO2与石灰水反应,使瓶内压强(yāqiáng) 变小,塑料瓶变瘪。
因。( )
提示:大气中CO2的产生途径主要有化石燃料(ránliào)的燃烧和动植
的
×
呼吸等。
(2)大气中CO2含量的多少,对自然环境没有大的影响。( )
提示:CO2是空气中的一种成分,但其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
应。
第十页,共37页。
(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显
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第二十六页,共37页。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实验题,题目主要考查了化石燃料及气体污染物 的种类、二氧化碳的性质等知识。(1)三大化石燃料为煤、石油和天然气。 (2)氮气是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不属于污染物。(3)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 的蜡烛后熄灭,说明(shuōmíng)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且不 燃烧,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石蕊溶液变 红;C处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__________________,常用这一反应(fǎnyìng)检验CO2的存在。
第七页,共37页。
4.CO2的用途: (1)作保护气。 灭(2火)_(_m_i_è_。huǒ) (3)作气体肥料。 (4)生产尿素、甲醇、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的重要原料。 (5)干冰人可工用降于雨__(_r_é_n_g_ō_n_g、ji制àn造gy舞ǔ)台(wǔtái)烟雾、作制冷剂。
变暖。
第十三页,共37页。
3.下列方法不能用于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是( ) A.用鼻子闻 B.测定(cèdìng)它们在水里的溶解能力 C.分别用燃烧的木条试验 D.分别用石灰水试验
第十四页,共37页。
【解析】选A。两种气体都是无色(wú sè)、无味的气体,用闻气 味的方法难以区分,且容易中毒,A方法不正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一氧化碳难溶于水,B方法正确;二氧化碳能灭火,一氧化碳能燃烧,C 方法正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方法正确。
提示: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 作用,二氧化碳本身不显酸性。 (4)由于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的密 度大,因此(yīncǐ)常用于灭火。 ( )
√ 提示:灭火既利用了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又利用 了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的物理性质。
第十一页,共37页。
第二页,共37页。
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biànhu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科学家普遍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导致___全__球__(_q_u,ánqiú)变暖 使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生物圈受到影响。
第三页,共37页。
二、二氧化碳的性质
1.CO2的实验室制取:
(1)药品:_______________(主要成分是CaCO3)和_______
第十五页,共37页。
4.某校化学课外(kèwài)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质软)设计了下图所示的 实验。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第十六页,共37页。
(1)振荡后塑料瓶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实验你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解析】由于(yóuy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瓶内的压强减小,软塑料瓶 会变瘪。 答案:(1)变瘪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瓶内压强变小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第二十二页,共37页。
【解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由此确定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与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无明显现象,故1处无明 显变化,但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溶于水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 溶液变红;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 淀,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2处液体由紫色变成红色 (3)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白色的碳酸 钙沉淀
第二十三页,共37页。
【示范题2】(2013·南京中考)2013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 为“同呼吸共奋斗”。 (1)化石(huàshí)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________和天然气等。 (2)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PM2.5 D.氮气
第二十九页,共37页。
(3)紫色石蕊溶液法:将气体(qìtǐ)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能使石 蕊试液变红的是CO2,无现象的是CO。 (4)还原CuO法:将气体(qìtǐ)分别通入灼热的CuO中,出现黑色粉末变 红现象的是CO,无现象的是CO2。
第三十页,共37页。
2.互为杂质时的除杂方法: (1)CO中混有CO2杂质: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通过足量灼热的碳粉。 (2)CO2中混有CO杂质: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 【特别(tèbié)提醒】用点燃的方法不能除去CO2中的CO。在CO2气体 中CO属于杂质,其含量不会很多,而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不 能将其中的CO点燃。
第三十三页,共37页。
1.请结合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及用途(yòngtú)将下图填写完整。
第三十四页,共37页。
提示: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参与光合作用,可以用作气体肥料;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灭火;干冰升 华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___溶于水
能
第五页,共37页。
(2)固体CO2:一定(yīdìng)压强和低温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能够形成白
色块状或片状固体,俗称干冰,干冰容易_升___华_,(_s_h__ē_吸n热g收h量u(á。x)īshōu)
第六页,共37页。
3.CO2的化学性质: (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CO2能和水反应(fǎnyìng)生成碳酸,反应(fǎnyìng)的CO化2+学H2方O 程式为
第十九页,共37页。
(2)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会观察到试液变红,由此得出使紫色石 蕊试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tíshì):不对。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不 是二氧化碳。 (3)将B装置得到的溶液加热,会观察到红色又变成了紫色,你认为是什么原 因? 提示(tíshì):碳酸为弱酸,受热易分解;分解后溶液不具有酸性,故而红色又 变为紫色。
第二十页,共37页。
【示范题1】(2013·鄂州中考)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tóng xué)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第二十一页,共37页。
(1)写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fǎnyìn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注射器注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在1、2两处中 有一处有明显的现象发生,该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3)3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