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华南理工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华南理工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一、填空题
1、细菌细胞的内含物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类。

2、病毒可分真病毒与亚病毒两大类。

从组成的化学本质来划分,真病毒至少含有______
和______两种成分;亚病毒中的______只含______, ______只含______或______,而______则
只含______。

3、Calvin循环可分______、______和______3个阶段。

4、一般而言,微生物在含糖基质上生长,会产生______,而使______;微生物分解蛋白质
或氨基酸会产生______,而使______。

5、我国自古以来就利用曲霉做发酵食品,如利用______的蛋白分解能力作酱,利用______
的糖化能力制米酒。

6、由科赫提出的确证某病原体为某传染病病因的学说称为______,它的主要内容有: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④ ______。

7、对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物品可用______或______进行灭菌;而对牛奶或其他液态食品
一般采用______灭菌,其温度为______,时间为______。

8、微生物寄生于其他微生物的例子如______、______;微生物寄生于植物的例子如______;微生物寄生于动物的例子如______。

9、在进行转化时,受体细胞必须处于______,此时细菌细胞一般处于生长曲线上的______。

10、干扰素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功能。

二、判断题
11、在生物界中,m-DAP(二氨基庚氨酸)是一种只存在于G-细菌肽聚糖肽尾中的特
殊氨基酸。

()
12、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因其是活细胞内寄生物,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故属于难养菌。

()
13、细菌产生酒精,只有通过ED途径才能达到。

()
14、动物病毒的核心多数为线状的双链DNA或单链RNA。

()
15、卵孢子的数量决定于与藏卵器交配的雄器中细胞核的数量。

()
16、菌株的概念与克隆的概念相差甚远。

()
17、为较长期保持牛奶、果酒和酱油等食品不变质,应采用巴氏灭菌法。

()
18、反硝化作用完全等同于硝化作用的逆过程。

()
19、转座子可自主复制,因此在不同细胞间传递时不需要载体。

()
20、Ig的单体是2价的,双体是4价的,五体则是10价的。

()
三、选择题
21、细菌的LPS是内毒素的物质基础,其毒性位于()上。

A.类脂A
B.核心多糖
C.O-特异侧链
D.脂蛋白
22、下列不属于循环光合磷酸化的特点是()。

A.还原力来自无机物
B.产能和产还原力同时进行
C.不产生氧
D.电子传递属于循环方式
23、在真菌菌丝尖端的细胞中,细胞核常()。

A.有2个
B.有1个
C.找不到
D.有多个
24、朊病毒是一类小型蛋白质颗粒,其大小仅为最小病毒的()。

A.10%
B.5%
C.1%
D.20%
25、占微生物细胞总质量70%~90%以上的细胞组分是()。

A.碳素物质
B.氮素物质
C.水
D.无机物质
26、已知DNA的碱基序列为CATCATCAT,什么类型的突变可产生如下碱基序列的改变:CACCATCAT?()
A.缺失
B.插入
C.颠换
D.转换
27、韦荣氏管是分离、稀释()和对其进行菌落计数的一种特殊试管。

A.兼性厌氧菌
B.微好氧菌
C.耐氧菌
D.厌氧菌
28、工业微生物所用菌种的根本来源是()。

A.向生产单位购买
B.从科研单位索取
C.自然环境
D.购买专利菌种
29、当抗原注射到机体中并出现初次免疫应答时,血流中的抗体以()为主。

A.IgG
B.IgA
C.IgM
D.IgD
30、有一种污水处理方法是不必用到生物被膜的,即()。

A.塔式生物滤池
B.生物转盘法
C.洒水滤床法
D.厌氧消化法
四、名词解释
31、革兰氏染色法
32、噬菌斑
33、循环光合磷酸化(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
34、接合
35、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五、简答题
36、简述烈性噬菌体的一步生长曲线。

37、试述配制培养基的基本过程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38、厌氧菌的特点是什么?目前一般认为氧对厌氧菌毒害的机制是什么?
39、嗜酸性微生物有什么特点。

40、根据16S rRNA寡核苷酸序列分析,可将古生菌分为几个类群?写出各类群的名称。

六、论述题
41、试根据E.coli等微生物在指数期的代时,来说明夏季防止饭菜、食品变质的重要性和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答案】贮藏物;磁小体;羧酶体;气泡
2、【答案】核酸;蛋白质;类病毒;RNA;拟病毒;RNA;DNA;阮病毒;蛋白质
3、【答案】羧化反应;还原反应;CO2受体的再生
4、【答案】酸;pH下降;碱;pH上升
5、【答案】米曲霉;黑根霉
6、【答案】科赫法则;该微生物必须存在于该病的每一病例中;该微生物应能被分离成
纯培养物;用分离到的纯培养物接种到敏感宿主中会使其患病;从该患病宿主中仍应观察
和分离到相应病原微生物
7、【答案】高压蒸汽灭菌法;干热灭菌法;高温瞬时灭菌;135~150℃;2~6s
8、【答案】噬菌体;蛭弧菌;各种植物致病菌;各种动物致病菌
9、【答案】感受态;对数期的后期
10、【答案】抑制病毒在细胞中增殖;增强Mφ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NK细胞的活力;增强T细胞的活力;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二、判断题
11、【答案】对
12、【答案】错
13、【答案】错
14、【答案】对
15、【答案】错
16、【答案】错
17、【答案】错
18、【答案】错
19、【答案】错
20、【答案】错
三、选择题
21、【答案】A
22、【答案】B
23、【答案】C
24、【答案】C
25、【答案】C
26、【答案】D
27、【答案】D
28、【答案】C
29、【答案】C
30、【答案】D
四、名词解释
31、答:革兰氏染色法是指丹麦科学家Gram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发明的一种细菌染色法。

染色方法为:在一个已固定的细菌涂片上用结晶紫液初染,再加碘液媒染,使菌体着色,然后用乙醇脱色,最后用蕃红复染。

显微镜下菌体呈紫色者为G+细菌,菌体呈红色者为G-细菌。

32、答:噬菌斑是指将噬菌体稀释液接种于布满敏感细胞的平板上,经一定时间培养,以每一噬菌体粒子为中心而形成的一个圆形、透明和有一定特征的溶源区域。

噬菌斑可以用
于噬菌体的鉴定、分离和计数。

33、答:循环光合磷酸化是一种存在于光合细菌中的原始光合作用机制,可在光能驱动下通过电子的循环式传递而完成磷酸化产能反应。

其特点为:①电子传递途径属循环方式;
②产能与产还原力分别进行;③还原力来自H2S等无机氢供体;④不产生氧。

34、答:接合是指供体菌通过性菌毛与受体菌直接接触,把F质粒或其携带的不同长度的核基因组片段传递给后者,使后者获得若干新遗传性状的现象。

自然中转导现象较普遍,
可能是低等生物进化过程中产生新的基因组合的一种基本方式。

细菌和放线菌均有接合现象。

35、答:自然杀伤细胞,又称大颗粒淋巴细胞(LGL),是天然免疫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与T、B淋巴细胞相互并列的第三类群免疫细胞。

它可在无抗体、无补体或无抗原致敏的情况下就去杀伤某些肿瘤细胞或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五、简答题
36、答:一步生长曲线是指在毒性噬菌体(烈性噬菌体)的生活周期内定量描述其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该种曲线反映出潜伏期、裂解期和裂解量3个重要特征参数,具体情况如下:
(1)潜伏期
在吸附后的开始一段时间内(5~10min),噬菌体斑数不见增加,说明噬菌体尚未完成
复制和组装,该段时间为潜伏期,不同病毒潜伏期长短不同。

(2)裂解期
在潜伏期后的一段时间(感染后20~30min),平板中的噬菌斑数突然直线上升,表示
噬菌体已从寄主细胞中裂解释放出来,该段时间为裂解期。

每个被感染的细菌释放新的噬
菌体的平均数称为裂解量。

(3)平稳期
当宿主全部裂解,溶液中的噬菌体的效价达到最高点时称为平稳期。

37、答:(1)配制培养基的基本过程
①按培养基的配方称取各种药品,用量太少的药品应配制成溶液后再取一定量加入。

②将各种药品加水溶解,通常是加所需水量的一半。

③若配固体培养基,按2%的用量称取琼脂,用水将琼脂浸湿一下,用手挤去琼脂中过多
的水分,加入溶液中。

④加热至琼脂全部溶解,并补足所需的全部水量。

⑤用NaOH或HCl调节pH至要求值。

⑥用分装器将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三角瓶中,塞上棉塞并包扎,灭菌后备用。

(2)配制培养基的注意事项①配制过程中,在加热熔化琼脂时,要不断搅拌,以防糊底。

②分装时不要让培养基沾染试管口或瓶口,以防培养过程中容易污染杂菌。

38、答:厌氧菌是指一类只能在低氧分压的条件下生长,而不能在空气
(18%氧气)和(或)10%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

(1)厌氧菌的特点
①分子氧对它们有毒,即使短期接触也会使其抑制甚至致死;
②在空气或含10%CO2的空气中,它们在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表面不能生长,只有在其
深层无氧处或在低氧化还原势的环境下才能生长;
③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是由发酵、无氧呼吸、循环光合磷酸化或甲烷发酵等提供;
④细胞内缺乏SOD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大多数还缺乏过氧化氢酶。

(2)氧对厌氧菌毒害的机制
目前一般认为氧对厌氧菌毒害的机制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学说。

该学说认为SOD的功能是保护好氧菌免受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的毒害,缺乏SOD的
微生物只能进行专性厌氧生活。

凡严格厌氧菌无SOD活力,一般也无过氧化氢酶活力,
故分子氧对它们有毒害作用。

39、答:(1)嗜酸性微生物的定义
嗜酸微生物,又称嗜酸菌,是指只能生活在低pH(<4)条件下,在中性pH下即死亡的微生物;嗜酸微生物的细胞内pH仍接近中性,各种酶的最适pH也在中性附近。

专性嗜
酸微生物是一些真细菌和古生菌。

(2)嗜酸性微生物的嗜酸机制
该类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具有排阻外来H+和从细胞中排出H+的能力,且它们的细
胞壁和细胞膜还需要高H+浓度才能维持其正常结构。

40、答:根据16S rRNA寡核苷酸序列分析,可将古生菌分为5个类群:
(1)类群1,甲烷嗜热菌和极端嗜热的S0代谢菌;
(2)类群2,产甲烷古生菌;
(3)类群3,极端嗜盐的古生菌;
(4)类群4,嗜热、嗜酸的热原体;(5)类群5,还原硫酸盐的古生菌。

六、论述题
41、答:(1)夏季防止饭菜、食品变质的重要性重要性
大肠杆菌的代时为12.5~17min,微生物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极短,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形成极大数量的群体,在夏季适宜的温度条件以及食物所提供的营养物质条件下,微生物
极易大量繁殖从而引起食物变质。

(2)防止夏季防止饭菜、食品变质主要措施
①低温,利用4℃以下的各种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②缺氧,可采用抽真空、充氮气或CO2,加入除氧剂等方法,使需氧微生物不能真长生长;
③干燥,采用晒干、烘干或红外线干燥等方法对粮食、食品等进行干燥保藏,防止它们霉腐;
④高渗,通过盐腌和糖渍等高渗形成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以达到保存食物的目的;
⑤高酸度,利用乳酸菌的厌氧发酵是新鲜蔬菜产生大量乳酸,以抑制杂菌从而达到防霉的目的;
⑥高醇度,用白酒或黄酒保存食物;
⑦加防腐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