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远爱你(大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永远爱你(大班)
作者:俞娇
来源:《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2022年第04期
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虽已具备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但他们对死亡的认知受时间概念(暂时不会死)、事物具体特点(没有变老)、群体概念(小草随处可见,不会死)等的共同影响,认为有些生命是不会消逝的。

大多数幼儿在面对生命消逝时,如家里的老人去世,天灾人祸造成的生命被侵蚀,宠物的突然离去……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成人要“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

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了解死亡方面的知识,帮助幼儿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使他们在面对因死亡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时,知道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

基于此,该活动旨在让幼儿跟随故事主人公的情绪变化,在自然状态下了解死亡现象,理解死亡概念,树立面对死亡的正确态度,学习调控消极情绪的方法。

目标:
1.通过阅读绘本故事,了解死亡是生命的自然现象,知道每个生命最终都会消逝。

2.尝试用多种方法调节因死亡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3.树立面对死亡的正确态度,初步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准备:
1.物质准备:绘本《我永远爱你》的PPT课件,幼儿绘画用的纸、笔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有失去过心爱的人或物的经历。

过程:
一、绘本故事导入,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死亡是生命的自然现象
1.出示绘本封面,引出绘本故事。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本图画书,你们觉得封面中的小男孩和大狗可能发生了什么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他们可能找不到妈妈了,所以靠在一起。

幼:他们是好朋友,靠得紧紧的。

师:在树叶飘落的冬天,小男孩和大狗靠得紧紧的,小男孩还把自己的衣服分了一点给大狗,他们一定是很好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2.结合PPT课件,讲述第一段绘本故事。

(1)交流绘本内容,引导幼儿理解小男孩和阿雅(大狗)的感情。

师: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幼:小男孩和阿雅每天都在一起玩。

幼:小男孩每天都会对阿雅说“我永远爱你”。

幼:后来阿雅死了,小男孩很伤心。

师:阿雅从小陪着小男孩长大,他们每天都在一起玩,小男孩每天都要告诉阿雅“我永远爱你”,但后来阿雅老了,在夜里死了。

(2)引导幼儿交流对死亡的认识。

师:什么叫死亡呢?
幼:因为年纪太大了,所以就死了。

幼:死亡就是没有生命了,不会活了。

师:(小结)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没有办法改变。

(析:《指南》指出,成人要“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

大班幼儿的心理还未发展成熟,过于严肃地谈论死亡这个话题,容易让幼儿产生恐惧心理。

该环节利用绘本故事的可接受性特点,引导幼儿交流对死亡的认知经验,用幼儿能接受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死亡是生命的最终归属,是一种自然现象。


二、交流阅读感受,帮助幼儿理解面对失去心爱之人或物的情绪
1.感受小男孩失去阿雅后的心情。

师:如果你是这个小男孩,你的心情会怎样?
幼:我會很伤心,因为阿雅是小男孩最好的朋友。

幼:我会舍不得,因为阿雅再也不能陪我玩了。

师:是的,阿雅离开了,真是一件难过的事,小男孩究竟会怎样呢?让我们继续来听故事。

2.结合PPT课件,讲述第二段绘本故事。

师:小男孩最好的朋友阿雅在夜里死了,他有什么感受?做了什么?
幼:他很伤心,他把阿雅埋在院子里了。

幼:他们还难过地抱在一起。

师: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比如失去自己心爱的宝贝,或者失去自己的亲人?你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做了什么?
幼:我阿太死的时候,我很难过,妈妈说阿太生病了,医生也没办法了,我们很多人都哭了。

师:阿太肯定很爱你,所以你才会舍不得,会难过。

幼:我养了三只小乌龟,是爸爸送给我的礼物,我很喜欢它们,可是有一次我把它们放在阳台上,它们都被太阳晒死了,我很难过。

师:没有照顾好它们,失去了心爱的小乌龟,心里肯定是会内疚、难过的。

幼:我家的小狗走丢了,我很想念它。

师:它肯定是你心爱的小狗。

师:(小结)当我们失去某个重要的人或者宝贝时,我们的内心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比如伤心、愤怒、恐惧、内疚、想念等,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情绪,这是很正常的。

(析:《指南》指出,成人应当“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

在该环节,幼儿在理解小男孩情绪的基础上,感知面对失去心爱之人或物时有消极情绪是很正常的。

同时,教师引导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这也为幼儿将来能勇敢地面对挫折储蓄了力量。


三、以绘画的方式引导幼儿交流面对失去心爱之人或物的方法
1.引导幼儿交流面对失去心爱之人或物时让自己心情好起来的方法。

师:当失去心爱之人或物时,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心情好一点呢?请你们用画笔在纸上画下你认为合适的方法。

(幼儿完成绘画后,教师组织幼儿分享。


幼:买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让自己开心一点。

幼:我会大哭一场。

幼:我会找好朋友一起玩,这样我就会开心了。

师:(小结)像哭泣、回忆过去美好的事情、找一些事情做让自己不再想眼前难过的事……这些都是能帮助自己心情好起来的方法;像找人倾诉、请求他人帮助、和好朋友一起玩……这些都是能通过他人的帮助让自己心情好起来的方法。

2.结合PPT课件,讲述第三段绘本故事。

师:小男孩为什么不要邻居送给他的小狗呢?
幼:因为怕邻居也会伤心。

幼:万一邻居先送给他,后面又要还回去,小男孩会更伤心的。

幼:邻居送给他的小狗不是阿雅。

师:(小结)当我们失去心爱的人或物时,有时候无论怎么做,我们还是会有点伤心,但我们可以用刚才大家说的那些方法,慢慢让自己开心起来。

师:为什么小男孩每天晚上都要说“我永远爱你”呢?
幼:因为这样说了他跟阿雅都会很开心。

幼:我每天对我的好朋友说“我永远爱你”,我们就永远会是好朋友。

师:(小结)在活着的时候,我们要好好陪伴身边的人,经常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喜欢,让他们知道因为认识了他们,自己过得很幸福。

(析:在发现幼儿因失去心爱之人或物而产生消极情绪时,如何帮助他们化解?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幼儿产生的情绪反应也会不一样。

因此,教师不能以统一的模式去处理或对待。

该环节是幼儿已有经验的分享环节,同伴间相互交流经验可以帮助幼儿获得更多、更有效地化解消极情绪的方法。

而对于一段时间内不能恢复的情绪状态,同伴的开导往往能为幼儿调节情绪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

同时,通过不断地加深认识、与同伴分享交流经验,幼儿也能更深刻地认识到死亡是生命必然会经历的过程,应当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延伸活动:
1.在区角投放毛绒玩具、帐篷小屋等,让幼儿可以在此自由宣泄、消解消极情绪。

2.将化解消极情绪的方法汇总在一起,张贴在心情角,并投放纸、笔让幼儿随时添加新方法,帮助幼儿丰富调节消极情绪的经验。

3.投放《我的爷爷是幽灵》《獾的礼物》等生命教育类的绘本,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死亡,培养幼儿面对死亡的正确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