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健康知识讲座3篇范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病健康知识讲座3篇范例
老年人知识讲座能普及知识和让老人了解和改善自己的生活,老年病健康知识讲座的介绍,一定能对你的生活带来帮助!接下来就让小编来为你讲解下老年病健康知识讲座都有哪些吧!
老年病健康知识讲座第一篇
糖尿病是一个杀手,为什么呢?因为它会在无形中会夺取我们的健康,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这个杀手来到你的身边,把健康毁了,不知不觉中你心脏,大脑,眼睛,肾脏都有病了,甚至也会夺取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一直说它是隐性杀手。

为了提高大家对糖尿病的深刻的认识,我们又把糖尿病叫做“甜蜜的杀手”,因为血糖是甜的。

我们今天就一起学习一下防治糖尿病的知识。

今天讲课的内容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糖尿病目前的流行情况。

第二部分要讲怎么认识糖尿病及糖尿病的治疗。

第三部分要讲糖尿病的预防。

第四部分讲糖尿病前期,怎么样认识糖尿病前期,因为既然要讲防,就应该在得糖尿病之前就来防,所以我们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糖尿病前期。

我想在座的是糖尿病的朋友,你们家里的孩子,就是糖尿病的危险人群,听完课以后,您就应该传达给您家里的子女和您的兄弟姐妹。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是现代的五大文明病之一。

糖尿病是其中的一个,然后是高血压,高血压的患病率比糖尿病要高,我们全国有高血压的病人是1.6个亿。

糖尿病比高血压复杂一些,所以尽管只有四千万,但是很难控制。

另外还有肥胖、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疾病。

目前全球有1.7亿糖尿病患者,我国是世界上3个糖尿病最多的国家之一,有4000万糖尿病患者,另外还有四千万的糖尿病前期的人。

比2000年翻了一倍。

高血糖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

得了糖尿病以后,冠心病、脑中风、尿毒症的发病率都大大增加。

糖尿病还可以引起微血管的病变,
造成失明。

糖尿病影响到血管,下肢的血管如果堵了,或者再加上有末梢神经炎,很容易变成糖尿病足,引起截肢。

所以,我们作为糖尿病患者必须更多的了解糖尿病,了解糖尿病的危害什么是糖尿病?很多人认为,糖尿病不就是尿里有糖吗?不完全对。

得糖尿病的病人,有的人尿里有糖,但是尿里有糖的人,不一定是糖尿病。

反过来讲,有的人血糖很高,可是尿里没糖,所以得糖尿病的依据必须是血糖增高才算是糖尿病。

胰腺里面有很多种细胞,其中有一个Beta细胞,能够分泌胰岛素。

这个象征把那个胰腺放大了,这是胰腺。

胰腺里面有很多黄像是小钥匙,这个小钥匙代表胰岛素,血液里面流动的,有胰岛素,还有白的方块,代表吃饭以后吸收的血糖,血糖到我们吃饭吸收进去以后,要进入到细胞,被细胞所利用,这样我们才能活着。

但是血糖进入细胞,必须有胰岛素开路,没有胰岛素开路,血糖就进不了细胞。

如果胰岛素不能正常产生,或身体不能正常利用胰岛素,也就是胰岛素缺乏和胰岛素抵抗时,就会发生糖尿病。

2型糖尿病经常同时存在这两种情况。

诊断糖尿病有两种标准。

一是看空腹血糖,一是看服75克葡萄糖以后两个小时的血糖。

空腹血糖指的是血浆的葡萄糖,因此要诊断糖尿病,要抽静脉血。

对于没有症状的人,需要查两次。

对已经有症状的人,一次就可以确定。

假如你
查出来血糖是7.0,你一定要跟大夫说,再给我查一次血糖,过一个礼拜再查一次,如果还大于7.0,两次超标,就是糖尿病了。

血糖的单位有两种,一种叫做毫摩尔/升,一种叫做毫克/分升。

如果给大家的化验单上,七、八、九啊,十几,那就是毫摩尔/升,假如是几十到一百多、二百多,那叫做毫克/分升。

毫摩尔/升和毫克/分升这两种单位有一个换算方法很容易记,这是七,这是十一,七加十一等于十八,这就等于毫克/分升,这样大家就好记了。

糖尿病的症状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消瘦,有些患者有明显的症状,但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都没有感觉。

糖尿病分为4个类型,包括1型、2型、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我们多数都是2型糖尿病,1型儿童多见。

妊娠糖尿病是指怀孕期间发生的糖尿病,其他类型包括胰腺炎、药物等引起的血糖高,比较少见。

2型糖尿病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多见于成年人;发病很缓慢,症状不明显,不容易被发现;常有胰岛素抵抗;口服药有效
糖尿病可以引起很多并发症,如前面说到的中风、心梗、失明、截肢等,下面我们将详细讲并发症的知识
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有这几种: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急性感染、高渗综合征、低血糖等,最常见的是低血糖
酮症酸中毒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使血糖不能利用,只能燃烧脂肪,从而产生很多酸性代谢产物造成的。

一般1型糖尿病发生较多,2型患者在病情较重或感染时也会有。

如果出现恶心、厌食、呕吐等情况时,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

这个人心慌、哆嗦,出汗,是发生低血糖了。

低血糖重了可以昏迷。

我们要把高血糖让它治疗到接近正常,但是我们希望尽量少发生低血糖。

血糖小于2.8毫摩尔/升就可以诊断低血糖,但是有的人,血糖往往不到2.8,一测血糖四点几,也有这些症状,这叫低血糖反应。

本来血糖太高,下降的太快了,就出低血糖反应了,这个也要重视。

大家如果有心慌,出虚汗,这种情况下,我们得赶紧吃点糖,或者喝点甜的饮料,来补充一下。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最好赶紧测一下血糖,看看到底多少。

如果家里没有血糖仪或症状很厉害,那就赶紧吃点糖块、水果、点心或喝点饮料。

如果还是不好,就得赶紧到医院。

这是大血管并发症,有冠心病、中风、高血压等
心脑血管病是糖尿病的主要致死原因,很多患者都会发生心梗、中风。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是没有糖尿病人群的2~3倍。

心肌梗死,脑梗死都挺可怕,怎么样预防呢?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适当运动、要戒烟、戒酒,控制血糖正常、血压正常、血脂也
正常,以前有过脑梗塞的人,有过冠心病的人,坚持吃一点阿司匹林,预防再梗塞。

这是微血管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病变,肾病。

另外还有神经并发症
视网膜病变和肾病都属于微血管并发症,视网膜病变严重时会引起失明,肾病严重会导致尿毒症,但这些疾病早期都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需要定期检查。

神经并发症虽然看起来不致于致命,但严重时可能疼痛难忍或下肢毫无知觉。

得了糖尿病要全面的治疗,对治疗糖尿病,我们提出来五驾马车,有的说是五大原则。

第一,得糖尿病,首先大家要听课,我们把最基本的知识教给你们。

第二,控制饮食,第三,适当运动;第四:大概80%到90的人,都要采取药物治疗。

最后:治得好治不好,不是凭你的感觉,要测血糖。

为什么糖尿病教育很重要,因为糖尿病是个终身病,而且它跟吃饭和活动有很大的关系,很多人不懂怎么正确吃饭怎么正确运动,不可能每个人后面跟着一个医生,所以一定要学习,你们自己在控制疾病中占一半的重要性。

一定要主动的学习糖尿病知识,通过多与医生交流,多读糖尿病相关书籍,杂志,多与病友交流等方式。

你学习的知识越多,糖尿病就容易控制,你的生活质量越高,也就越长寿。

一定要主动的学习糖尿病知识,通过多与医生交流,多读糖尿病相关书籍,杂志,多与病友交流等方式。

你学习的知识越多,糖尿病就容易控制,你的生活质量越高,也就越长寿。

其次是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有一句话,叫管住嘴,也有人说少吃一点。

管住嘴有什么好处?管住嘴可以能够让你的血糖降低一点,甚至于血压也能轻度的降低一点,而且你不吃那些个动物内脏这些脂肪的话,血脂也会好一点,所以管住嘴就可以少吃一点药,让你更健康。

合理饮食要控制总热量,少吃油腻食物,多吃清淡饮食。

每天给我们供给能量的有3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由主食,如米饭、馒头供给的,蛋白质主要由
肉、蛋、奶供给,而脂肪主要由油、肥肉等供给。

这三种营养素供给能量的合理比例是碳水化合物60%左右,蛋白质15%左右,脂肪25%左右。

碳水化合物应该是主要的供能物质,为什么呢?因为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分解后没有代谢废物,完全不会增加肝肾负担,所以是人最理想的能量来源。

哪些食物中含有碳水化合物呢?包括谷类,如米面,糖类,水果类,薯类,比如土豆等。

糖类、水果糖尿病要少吃,米面和薯类升血糖速度也比较快,但不能因为升糖快就少吃或不吃,如果选择合适的品种,如燕麦、荞麦和其他粗粮,对血糖会很有好处。

总之,米面等主食类应作为糖尿病的主要能量来源
我们都知道,运动对我们非常有益,运动让你精力更加充沛,帮助你能够减轻体重,帮助你降低血糖,改善你的情绪,运动的时候心情会比较好,所以运动能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也能够提高生活质量。

当然,我们80%以上的人不能不吃药,口服降糖药有四大类。

有一类是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这里边有磺脲类和格列奈类,这都是促进胰岛素分泌的。

还有一种增加葡萄糖利用的,叫做二甲双胍。

这个是糖苷酶抑制剂,抑制碳水化合物吸收的,叫拜唐苹。

还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噻唑烷二酮类
中国人主要吃淀粉类食物比较多,如米饭、馒头。

国外吃肉多,所以蛋白质和脂肪比较多。

所以说拜唐苹适合中国人饮食结构咱们每天都要吃四两到五两的粮食,吃完饭后,肠道里面的糖吸收到血管里,血糖就高了。

粮食如果在肠道吸收的越慢,餐后血糖就不会太高。

拜唐苹就是减
慢糖在小肠吸收的,它抑制淀粉变成葡萄糖,让它变糖的速度很慢,这样糖吸收就慢了,餐后血糖就不高了。

另外,因为拜唐苹不吸收入血,安全性非常好,不损害肝肾,不发生低血糖,还能用于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这个病很复杂,有的时候我们要跟家属一起共同来面对。

所以自己是最重要的医生,家人也是最重要的同盟军。

因为糖尿病是个终生病,而且这个病可以自己帮助自己,自己能够做半个医生。


以一定要跟家里人一起,共同学习,共同面对,充分理解,积极配合,互相鼓励,互相监测。

有一些糖尿病常见的误区,有的人只重视药物治疗,忽视饮食运动,对不对?当然不对
有的人就说我饮食控制,样样都不敢吃,这样对不对?也不对。

其实样样都可以吃,只要掌握适量。

有的人没有坚持正规的治疗,哪儿有保健品我就买,结果买来买去眼睛看不见了,血糖根本就没控制好,所以不要拿自己当实验品。

很多打着中药的牌子,实际上里边都加了西药。

中医是好的,药也是好的,但是加了多少西药,应该透明的告诉大家。

好多人测血糖只测空腹血糖,实际上,餐后血糖也很重要,糖尿病早期如果只测空腹血糖很可能漏诊糖尿病。

好多研究发现,餐后血糖高可以促使心血管并发症发生。

还有好多人只重视血糖,我们必须全面控制血糖、血脂、血压。

关于胰岛素也有很多误解,好多患者认为胰岛素有成瘾性,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胰岛素是体内分泌的激素,没有成瘾性,所以该用的时候就要用的
有些人觉得血糖高是吃主食多造成的,实际上,饮食控制是对总热量的控制,碳水化合物供给能量应达到50~60%。

通过适当运动或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拜唐苹可以很好的控制餐后血糖。

如果各项指标都能达标,杀手就没招了,体重能达标,血糖能达标,血压能达标,血脂也能达标,胰岛素也能减轻,血液的粘稠度也能达标。

比方说得心脑血管病的人,我们建议他吃一点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有两种,一种是国产的,25毫克或40毫克的。

一种是进口的,叫拜阿司匹灵,100mg一片。

拜阿司匹灵一天吃一粒,服用比较方便副作用比较小,预防脑梗塞、心肌梗塞的力度比较强。

我们来看看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第一种危险人群,肥胖、超重,这种人容易得糖尿病。

第二种,父母有糖尿病的也是危险人群。

第三种,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第四种有高血压,血脂不正常的。

第五种原来曾经血糖高的,就是糖尿病前期的人。

第六种就是曾经分娩过八斤以上婴儿的妇
女。

我们来看看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第一种危险人群,肥胖、超重,这种人容易得糖尿病。

第二种,父母有糖尿病的也是危险人群。

第三种,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第四种有高血压,血脂不正常的。

第五种原来曾经血糖高的,就是糖尿病前期的人。

第六种就是曾经分娩过八斤以上婴儿的妇女。

肥胖也是富贵病的一种,肥胖的人经常同时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尤其是苹果型肥胖的人,就是腰粗的人非常危险,很容易得心脑血管病。

如果是危险人群怎么办,危险人群每年要静脉抽一次血糖,看看血糖要正常,那我们今年就放心了。

怎么来预防糖尿病,要做到四个要点:多懂一点,少吃一
点,勤动一点,放松一点。

为什么不放松容易得糖尿病呢,因为你精神越紧张,身体里面分泌的升糖激素越高,所以我们还是要尽量放松一点。

2型糖尿病症状不明显,但是得了糖尿病会有很多可疑的信号,一定要重视。

比如,皮肤瘙痒、乏力、体重减轻等,这些不起眼的症状可能预示着你有糖尿病了。

所以,那些没得糖尿病但是很危险的人一定要注意,预防胜于治疗。

糖尿病前期有一个定义,就是血糖在正常和糖尿病之间。

先看正常的血糖,空腹血糖是小于6.1mmol/l,服糖以后两个小时小于7.8mmol/l。

再看诊断糖尿病的标准,空腹血糖诊断大于7.0mmol/l,服糖75克两个小时大于等于
11.1mmol/l。

正常和糖尿病之间有一个空档,空腹是6.1至7.0之间,餐后是7.8到11.1之间,这个空档现在都叫做糖尿病前期。

其中空腹血糖大于等于6.1,但小于7.0,叫空腹血糖受损。

餐后血糖比7.8大了,但是比11.1小,这种情况叫做糖耐量低减。

我们把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低减都叫成糖尿病前期,这是国际学术界认可的。

所以预防糖尿病,要从糖尿病前期开始。

处于糖尿病前期应该怎么办,就应该积极的改变生活方式,要适当的控制饮食,积极的运动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用一点药预防。

目前拜唐苹是唯一被批准用于治疗糖尿病前期的药物。

卫生院
2014年6月10日
老年病健康知识讲座第二篇
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知识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老年人良好健康状态的保护老年人的饮食与健康(合理膳食、戒烟限酒) 老年人的睡眠与健康(良好睡眠) 老年人的运动与健康(适量运动) 老年人的养生与健康(心理平衡) 一、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知识
1.老年人的定义联合国提出老年人的划分标准发达国家65岁以上者发展中国家 60岁以上者老年期的阶段 ---年轻老人老老人高龄老人 60岁 65—74岁 75—84 >85岁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知识我国划分老年期的标准老年前期老年期长寿期百岁老人 (中年人) (老年人) (长寿老人) ———45—59岁 60—89岁 >90岁 >100岁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知识
2.人口老龄化是指在社会人口的年龄结构中,60岁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系数增加的一种发展趋势。

影响人口老化的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 平均预期寿命延长; 青年人口外迁增多。

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知识
3.社会老龄化老年人口系数增加导致社会老龄化。

联合国规定:一个国家和地区,年满65岁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以上,或年满60岁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10%以上,即可定为老年型社会(社会老龄化)。

中国老年报报道,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已于1999年10月1日>10%,已成为老年型社会,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将达到20%,成为超老年型社会。

一、什么是健康
健康一词,在古代有强壮、结实和完整的意思。

现代健康的定义:1948年,WHO在其宪章中明确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
病或身体虚弱,而且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完全安适状态”。

纠正对健康的误区“40岁前用命换钱,40岁后用钱换命”。

致英年早逝。

人非机器,损害难以修复。

“有了钱好医好药可请到买到”。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自我保健)。

“潇洒活一生,不必讲究”。

潇洒一时,痛苦一生。

40岁年龄,60岁心脏! “健康教育是亏本工作”。

缺乏近见(经济效益)和远见(社会效益) “健康教育科学性不强”。

教育学是一门科学,健康教育有很多学问。

“健康教育是少数专业人员的事”。

全体医务人员都应该是健教工作者。

点评:提高全民健康素质,须进行健康观,健康价值观和健康行为的教育
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1.体表外形改变须发—变白,脱落、稀疏;“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皮肤—变薄,皮下脂肪减少,出现皱纹牙齿—牙龈组织萎缩、牙齿松动脱落骨—骨骼肌萎缩,骨钙丧失或骨质增生身高、体重—随增龄而降低耳—耳屏延长,近80岁的老人耳屏平均延长12毫米
2.器官功能下降视力、听力—下降(耳蜗与听神经变性→神经性耳聋) 心脏搏出量—减少40%—50% 肺活量—减少50%—60% 肾脏—清除功能—减少40%—50% 脑—脑组织萎缩、脑沟变宽、神经细胞数减少(重量减轻、脑血流量减少、大脑耗氧量↓、脑血管阻力↑) 胃—胃酸分泌量下降
3.机体调节控制作用降低动作、学习—速度减慢→操作能力↓,反应速度减慢记忆、认知功能—减弱,人格改变→生活自理能力↓ 免疫防御能力—降低→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免疫监视功能—降低→易患各种癌症。

三、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1.运动反应时间延长运动反应包括对剌激的知觉,做出如何反应的决定,以及运动反应动作三个部分。

老年人的反应时间一般比年轻人约慢10%—20%。

运动反应时间的长短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一种表现(控制体位、姿势、平衡与移动平衡的机制受损)。

2.学习和记忆能力减退由于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随增龄
而减少→学习新事物困难→记忆力差(颞叶和海马结构损害)。

40岁以后逐渐减退,50岁到达顶峰—注意力不集中、注意范围缩小、联想缓慢、记忆一老的忘不掉,新的记不住。

3.人格改变孤独、多疑、自卑、抑郁及情绪不稳、脾气暴躁等。

——由于生物性老化及其在家庭、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地位发生改变,——社会心理问题:离退休、丧偶、生活贫困、疾病、死亡等问题常常困惑老年人,使他们陷入特殊的心态。

四、老年人良好健康状态的保护
一个人得病,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内因即遗传基因,二是外因,即环境因素。

内因在疾病中所占的作用为20%,外因为80%,故一个人的良好健康状态的保护,可基本概括为十六个字: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四句话,十六个字,能使高血压减少55%;脑卒中、冠心病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而且不花什么钱,有专家测算,心血管病预防花1元钱,医疗费省上100元钱。

如何做到呢?
1.生活要有规律饮食定时定量,食勿过饱,脑力劳动不宜过久,应有足够的午休,并协助制订休息时间表。

2.养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①注意个人卫生;②自己能做的事尽量坚持自己做;③保持已有的生活及工作技能,如:书写、缝纫、绘画、骑自行车等。

3.推广义务工作制度有意将自己融入社会大家庭,目前在美国、日本、泰国、台湾、香港等地为数不少的老年人做义务工作,如照顾高龄老人,到医院供应室折纸袋等.义务工作可以使老人有目的感和社会责任感,感到有用、被尊重和自我尊重,还可以满足老人与他人交流沟通的需要以及服务他人的满足感,对提高老人的生存价值,生存质量,做到真正健康长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老年人自我保健指导如:呼吸操——鼻吸气、吐气、疼痛——热敷;睡眠差——睡前泡足、喝热牛奶、按摩等。

正确的服药方法;①服药时站、坐或半卧,以免呛咳;②吞服药用温开水、服药前先饮一小口水,以湿润口腔,药水吞服后还需多饮几口水,以免药片粘於食道壁
上,使食道粘膜受剌激,并影响药物吸收;③夜间服用安眠药时用热水吞服,使药效发生较快;④取消某些不必要的药物以减少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的不良反应,并避免发生耐药性。

5 丰富生活内容,保持愉快情绪成立老年协会或老年活动中心,退休办等——为老年人休闲活动提供场所并给老人交友提供机会,提供保健咨询及体检等医疗服务活动。

合理膳食:指热量和营养素达到生理需要,推行膳食金字塔,做到粗细搭配,饮食多样。

中国人的膳食金字塔由中国营养学家参考国外资料制定老年人饮食“十要” 饭菜要香质量要好数量要少蔬菜要多食物要杂菜肴要淡饭菜要烂水果要吃饮食要热进食要慢合理膳食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

红:红枣黄:黄豆
绿:绿色蔬菜、水果,绿茶
白:燕麦粉、燕麦片
黑:黑木耳、黑豆一、二、三、四、五
“一”:一袋牛奶,增加蛋白又补钙. “二”: 补充碳水化合物:250-450克;喝汤: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

“ 三”: 三份高蛋白: 一个鸡蛋,一两瘦肉,二两豆腐“ 四”: 四
句话: 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五”: 500克蔬菜和水果。

合理饮食,健体防病睡前杯水防梗塞,半夜饮水少中风。

清晨2杯温开水,洗涤肠胃又防病。

总量(如无特殊): 2500ml~3000ml; 8杯水 .
合理饮食,健体防病早起早睡别早吃,休息胃肠好进食
人在睡眠时,绝大部分器官都得到了充分休息,而消化器官却仍在消化吸收前一天存留在胃肠道中的食物,到早晨才渐渐进入休息状态。

如果早餐过早,就必然会干扰,使消化系统长期处于疲劳应战的状态。

所以,老年人最好在早上8点以后吃早餐。

合理饮食,健体防病合理补钙太阳晒,筋骨强健步四海
老年人缺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