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3讲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多过程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向1 自由落体运动基本公式的应用
例1 如图所示,木杆长5 m,上端固定在某一点,由静止放开后让它 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木杆通过悬点正下方20 m处的圆筒AB,圆 筒AB长为5 m,取g=10 m/s2,求: (1)木杆通过圆筒的上端A所用的时间t1; 答案 (2- 3) s
木杆由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
(2)木杆通过圆筒AB所用的时间t2. 答案 ( 5- 3) s
设木杆的上端到达圆筒下端B所用的时间为t上B, 则 h 上 B=12gt 上 B2,h 上 B=20 m+5 m=25 m 解得 t 上 B= 5 s,则木杆通过圆筒所用的时间 t2= t 上 B-t 下 A=( 5- 3) s.
考向2 自由落体运动中的“比例关系”问题
梳理 必备知识
竖直上抛运动 (1)运动特点:初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为g,上升阶段做匀减速运 动,下降阶段做自由落体 运动. (2)基本规律 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v=v0-gt ; ②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v0t-12 gt2.
判断 正误
1.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速度为负值时,位移也一定为负值.
5.不计空气阻力,物体从某高度由静止下落,任意两个连续相
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恒定.( √ )
提升 关键能力
应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题时的两点注意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可利用比例关系及推 论等规律解题. ①从开始下落,连续相等时间内下落的高度之比为1∶3∶5∶7∶…. ②Δv=gΔt.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同. ③连续相等时间T内下落的高度之差Δh=gT2. (2)物体由静止开始的自由下落过程才是自由落体运动,从中间截取的一 段运动过程不是自由落体运动,等效于竖直下抛运动,应该用初速度不 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去解决此类问题.
第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
3 讲
运动
多过程问题
目标 1.掌握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知道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和多解性.2.能灵活处理多过程问题. 要求
内容索引
考点一 自由落体运动 考点二 竖直上抛运动 考点三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多物体和多过程问题
自由落体运动
梳理 必备知识
自由落体运动 (1)运动特点:初速度为 0 ,加速度为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基本规律:
D.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离地的高度差恒定
b 球下落高度为 20 m 时,t1=
2gh=
2×20 10
s=2
s,则 a
球下降
了 3 s,a 球的速度大小为 v=30 m/s,故 A 错误;
a 球下降的总时间为 t2=
2×125 10
s=5
s,此时
b 球下降了
4
s,b
球的下降高度为 h′=12×10×42 m=80 m,故 b 球离地面的高度为
2.研究方法
上升阶段:a=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分段法
下降阶段:自由落体运动
全程法初速度v0向上,加速为-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v=v0-gt, h=v0t-12 gt2(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若v>0,物体上升;若v<0,物体下落
若h>0,物体在抛出点上方;若h<0,物体在抛出点下方
考向1 竖直上抛运动的两种研究方法
hB=(125-80) m=45 m,故 B 正确;
由自由落体的规律可得,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的速度差恒定,
两球离地的高度差变大,故C正确,D错误.
方法点拨
自由落体运动中的两个物体先后从同一高度下落,两物体加速 度相同,故先下落物体相对后下落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者 的距离随时间均匀增大.
竖直上抛运动
(×)
2.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过程中,速度变化量方向是竖
直向下的.( √ )
提升 关键能力
1.重要特性 (1)对称性 ①时间对称: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C所用时间tAC和下降过程中 从C→A所用时间tCA相等(如图),同理tAB=tBA. ②速度对称: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点 的速度大小相等. (2)多解性: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 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造成多解,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这个特性.
考向3 自由落体运动中的“两物体先后下落”问题
例3 (多选)从高度为125 m的塔顶先后自由释放a、b两球,自由释放 这两个球的时间差为1 s,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以下判断正确 的是 A.b球下落高度为20 m时,a球的速度大小为20 m/s
√B.a球接触地面瞬间,b球离地高度为45 m √C.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速度差恒定
例2 对于自由落体运动(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前1 s内、前2 s内、前3 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是1∶3∶5
√B.在相邻两个1 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10 m
C.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在1 s末、2 s末、3 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3∶5
设木杆的下端到达圆筒上端A所用的时间为t下A h 下 A=12gt 下 A2,h 下 A=20 m-5 m=15 m 解得 t 下 A= 3 s
设木杆的上端到达圆筒上端A所用的时间为t上A h 上 A=12gt 上 A2,解得 t 上 A=2 s 则木杆通过圆筒上端 A 所用的时间 t1=t 上 A-t 下 A=(2- 3) s
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v=v0+at x=v0t+12at2
v=gt h=12gt2
v2-v02=2ax
v2=2gh
判断 正误
1.重的物体总是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 × ) 2.同一地点,轻重不同的物体的g值一样大.( √ ) 3.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垂直地面向下.( × ) 4.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1 s内速度增加约9.8 m/s.( √ )
在前1 s内、前2 s内、前3 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是1∶4∶9,故A错误; 在相邻两个1 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Δx=gT2=10 m,故B正确; 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3∶5,所以平均 速度大小之比为1∶3∶5,故C错误; 在1 s末、2 s末、3 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故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