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上篇板块三专题十二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课后作业(十二)人民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二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课后作业(十二)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金华十校高三联考)“他们在非洲最南端的崖石上刻下了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的名字,以及葡萄牙盾形徽纹、十字架等,以纪念葡萄牙人探索新航路的一次突破”。
上述事件发生在( )
A.1488年B.1492年
C.1498年D.1522年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需要掌握迪亚士的航线,解题的关键信息为“葡萄牙”“非洲最南端”,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根据题干“葡萄牙”“非洲最南端”等信息可知是1488年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A项正确。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与题干不符,排除B。
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与题干不符,排除C。
1522年,麦哲伦船队实现环球航行,与题干不符,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2.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将公元1500年作为世界历史的转折点。
以下哪一史实可以作为这种历史分期的依据( )
A.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B.新航路的开辟
C.圈地运动的发生D.宗教改革的发端
解析:选B。
公元1500年前后哥伦布、达·伽马等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推动世界各地逐渐形成一个整体,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故B项正确;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14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准备了条件,但与世界历史的转折点无关,故C项错误;宗教改革的发端,传播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但与世界历史的转折点无关,故D项错误。
3.新航路开辟以后,来自美洲的金银大量涌入西班牙,造成通货膨胀;同时,西班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
这些现象对西班牙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推动了殖民扩张活动
B.缓和了国内阶级矛盾
C.阻滞了国内工业发展
D.提升了西班牙的国际地位
解析:选C。
西班牙商人从海外获得的财富用来购买地产和贵族头衔,并没有推动殖民扩张活动,故A项错误;西班牙商人的举动与缓和国内阶级矛盾无关,故B项错误;西班牙商人的财富没有用来扩大再生产,阻滞了国内工业发展,故C项正确;由C项可推导出西班牙的实力和国际地位在不断下降,故D项错误。
4.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
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
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
C.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
解析:选A。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17世纪上半叶”“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
17世纪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荷兰曾一度侵占中国的台湾,并以此为跳板控制东亚海上航线,故A项正确。
5.在17—18世纪殖民霸权的角逐中,既有因“资本优势”而获胜的战争,也有因“制度优势”而获胜的战争。
体现“制度优势”的战争是( )
A.英西战争B.英法战争
C.英荷战争D.普法战争
解析:选B。
依据题干“既有因‘资本优势’而获胜的战争,也有因‘制度优势’而获胜的战争”,结合所学可知,英法战争时期,英国属于君主立宪制,法国属于封建君主专制,体现了制度优势,故B项正确;英西战争时期,两国均是封建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英荷战争时期,两国均是资本主义制度,故C项错误;普法战争时期,两国均是资本主义制度,故D项错误。
6.对下图所示的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A.西方列强侵略手段日趋隐蔽
B.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C.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D.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解析:选D。
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在殖民扩张过程中,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市场迅速扩大,故D项正确。
依据材料中“领土被瓜分”的信息可知,列强侵略手段并非完全日趋隐蔽,故A项错误;材料中“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表明并非只是对中国的冲击,故B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仍然是趋势,尚未“到来”,而图示的内容时间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C项错误。
7.(2016·4月浙江选考,T18)有学者指出:“经济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还沉浸在昏暗中的时候,阿克莱特的名字就成为那些在昏暗中发出最灿烂光辉的名字之一。
”阿克莱特的“最
灿烂光辉”之处是( )
A.发明了蒸汽抽水机
B.推行标准化生产
C.创立了近代大工厂制度
D.创制水力织布机
解析:选C。
1771年,阿克莱特在德比设立了第一座水力纺纱厂,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了,并且确立了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
8.(2015·10月浙江选考,T20)下表所列数字的变化,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 )
英国棉纺织业动力织布机台数变化表(单位:万台)
B.密切了国际交流
C.完成了城市化进程
D.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解析:选D。
表格反映了英国棉纺织业动力织布机台数呈上升趋势,体现了棉纺织业生产能力的提升,即在本质上反映了生产力的提高,故D项正确。
A、B、C三项在表格中无法体现。
9.下面是某一时期英国的对外贸易示意图,该示意图( )
A.表明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
B.反映了英国成为工业强国时的外贸特征
C.表明英国的对外贸易出现逆差
D.反映了英国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外贸状况
解析:选B。
观察图片,迁移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并成为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掠夺原料并倾销商品,B项所述与材料相符,故选B项。
10.(2019·杭州高三月考)近现代史上,美国经常在政治、经济和科技领域引领世界潮流。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