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电综合管线施工技术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机电综合管线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现如今建筑机电设备的类型越来越多样化,而在对大量不同类型的建
筑机电设备进行安装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大量管线集中、交叉布置的情况。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当中,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我们在应用机电综合管线施工技术
的过程中,严格根据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现实需要以及当前的详细情况,细致的规
划施工技术。
从而推动工程质量的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逐步发展,人们建筑
质量要求的逐步提升,机电综合管线施工技术开始逐步成为建筑施工当中不能缺
少的一部分。
通过利用机电综合管线施工技术可以达到控制工程施工环节的目标。
因此,下文将具体分析建筑工程机电管线综合施工技术相关内容。
关键词:建筑机电;综合管线;施工技术;
要想使机电管线安装达到优质、高效,须事先将各系统的管线作一个合理有
效的布置,即采用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以避免在施工中由于各专业的管线布
置安排失误导致大量返工影响工程质量。
一、建筑机电综合管线施工原则
1.管线综合平衡的基本原则管线综合平衡的基本原则:进行各专业管线综合
平衡时,按管线综合平衡的三个等级,依照等级的“重要性排序逻辑”,优先考
虑重要等级。
同一等级内的管线,应按每级的管线综合平衡原则,优先考虑重要
的配管、配线。
如先考虑排水管、消防管与其他高等级管路的配置方式。
在管线
的配管综合平衡时,要同时考虑支、吊架的设置。
2.第一级的管线综合平衡原则:一是电气、弱电的管、线槽均安排在水管的
上方。
二是排水管有坡度要求,管线综合平衡时必须优先考虑,以确保排水顺畅。
三是热力管路及温差变化大的管路,支架方式和位置应按施工图实施。
四是消防
设备及配管以法规规定和消防部门审核批准的施工图为准。
五是电气线缆与弱电
线缆应该分别平行、配置,或采取隔离或屏蔽措施。
六是楼板预埋管路及套管,
应于施工审图后的管线综合时,在图上标示。
3.第二级的管线综合平衡原则:一是管径尺寸较大的管路或管道材质施工较
难的管路(如较硬、脆、不易加工等),在施工审图后的管线综合时应尽量放在
支吊架的最高层。
二是在施工审图后的管线综合时,大型设备基座与配管应标示
清楚,并应考虑设备搬运路线及其他工种的施工影响。
三是水平管路配置上下平
行时,以上下二层为宜。
并应将管路接口上下错开,解决同时施工时的冲突,并
方便日后维修检修。
二、建筑机电综合管线施工技术
1.了解施工现场的详细情况, 从施工现场采集充分的可用数据;掌握所需材
料的规格型号及部件的外形尺寸;熟悉安装工艺,结合设备、管线综合图, 对比设
计尺寸和实测尺寸进行纠偏, 校正因土建施工误差引起的数据偏差。
熟悉建筑布
局和各房间的使用功能;熟悉各系统、设备的布置、管线分布情况;熟悉建筑结构
的形式、墙体、装饰装修的构造等等。
在综合平衡前, 要明确各专业设备、管线
支吊架形式及设置位置。
支架形式所选用的型材规格直接影响到空间位置, 在空
间紧张的关键部位, 型钢的选用对吊顶标高能否满足设计要求有较大影响, 因此支、吊架形式的合理选用, 是优化平衡图的一项重要工作。
应用CAD绘图软件
平台对施工图进行深化设计, 对所有的管线、设备进行定位, 并按建筑结构对综
合管线平衡图的空间位置进行校核。
对管线复杂之处, 需绘制细部平、剖面图以
至详图。
2.在利用CAD软件进行综合管线平衡时, 需将各个系统的管线图层进行分类, 同一系统管线采用同一种颜色。
将整理好的各系统管线图层粘贴在同一底图中, 选择管线密集的部位, 进行分析。
在图纸上先解决各专业之间的位置交叉和
标高冲突问题, 当把各专业管线图层全部反映在同一底图时, 原设计图纸上管线
位置、高度冲突的部位, 全部显示出来, 关键部位需绘制剖面详图。
选择同一走
廊几处相似剖面位置, 根据建筑图和吊顶要求做出一个空间剖面, 将设于该断面
内全部管线按比例画出管线的外型。
管线平衡时依据基本的避让原则:小管让大管, 有压让无压;各专业的管线布置时,其相对空间位置应满足规范、操作及检修
的要求。
当绘制完几个剖面图时, 需将同一走廊几个相邻断面内管线的水平位置、标高位置进行现场复核, 预留出阀门及部件的安装操作空间。
平衡图不仅要考虑
支、吊架的选用, 还要充分了解各专业安装施工工艺流程, 因为局部区域管线平衡完成后, 必须严格按照综合平衡确定下来的安装顺序进行, 否则将会因顺序颠倒, 导致局部或较大范围的管线拆改, 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机房和局部走廊转角处, 仅有剖面图不能充分反映管线的走向, 应绘制三维图或根据现场制作管线模型, 这样能够清晰地反映出管线走向和管线交叉处的空间布局,在平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大型设备的进场路线。
三、关键点
1.考虑装饰吊顶与维修空间。
在将管线综合布置技术运用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建筑吊顶表面标高予以充分考虑,同时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还需要预留出 10cm 以上的龙骨空间,进而可以合理布置吊顶的主次龙骨。
而在该工程当中,施工人员在布置吊顶管线设备时,应切实结合吊顶实际分隔布置情况,在避免于龙骨相互交叉的位置上布置建筑机电设备的同时,尽可能在整块吊顶中部位置布置建筑机电设备,以此有效保障设备在安装后能够正常使用且不失美感。
与此同时,为了方便后续的管线以及建筑机电设备的运维检修,各专业技术人员还通过参照本专业的实际需要,在吊顶位置处预留出了人工检修孔。
2.考虑工程造价与配件尺寸。
为了尽可能减少工程造价,避免出现需要反复调整管线的情况,在该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施工人员在进行管线平衡时通过权衡考量选择适宜的管线。
如在工程中尽可能使用电线管拐弯代替水管拐弯,在母线同镀锌钢管相互交叉时,考虑到母线弯在各专业管线图纸当中都已经对直线管道截面尺寸予以明确标注,但通过结合以往管道综合布置技术的实际应用经验可知,包括机械三通、阀门等在内的众多管道配件外型尺寸均大于管道自身的外径,因此工程中在实际运用管道综合布置技术时,施工人员还需要对管道配件设备尺寸予以充分考虑。
如该工程中,施工人员便在布置冷冻水管的过程中同时考虑了管道尺寸以及保温层和木垫尺寸,从而使得管道布置的合理性得到了极大提升。
3.抗震支架技术运用。
医疗管线是支撑医疗建筑功能的重要系统,设置抗震支架能够有效减小管线系统的位移响应,但并不能减小加速度响应。
利用足尺钢
筋混凝土结构的振动台试验研究了悬吊管线在不同地震激励下的抗震性能,发现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大,管线上测得的加速度放大作用由于支架连接件处应力松弛进入非线性而开始减小,地震作用下引起的承重吊架所受荷载远大于抗震吊架的锚固力。
抗震支架设计时通常只考虑地震力的影响,地震作用下引起的位移却并未考虑,但支架与结构的相对位移过大时会导致支撑的非结构构件与结构构件发生碰撞甚至导致支撑系统的失效,继而引起管线泄漏、天花板破坏等。
综上所述,建筑机电综合管线施工技术由于本身的优势与特点,被大量地运用到了各个行业当中,建筑物管线综合平衡技术的推行,受到广泛欢迎,但管线综合平衡时必须符合管线综合平衡原则,才能保证管线综合平衡的效果和安全。
管线综合平衡技术能推进机电安装工业化的进程,加快机电安装工业化的实现。
不但显著地提升了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同时还可以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工程品质,为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罗军,舒蓉 .BIM 在某高层建筑机电管线综合设计中的应用 [J]. 工程质量,2019,35(12):82-85.
[2] 李晓春 .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在建筑机电工程中应用 [J].中国高新区,2021(13):80-81.
[3] 高婷婷 . 既有建筑机电设备改造及综合管线布置实施要点研究 [J]. 安装,2019(06):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