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B)历史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7高一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
二、非选择题(20分+8分+12分=40分)。
41.(1) 特点:交通发达;范围广泛(涉及亚、欧、非);政府有效管理(或设市舶司管理)。
(6分)
(2)表现:白银等贵金属大量流入:中转贸易兴盛(澳门成为贸易的中转中心);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大循环形成。
(6分。
答出其中3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但总分不得超过6分)
影响:促进明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原产于美洲的甘薯、玉米等农作物传入中国并得到推广;西方文化传入,一部分开明知识分子开始吸收西方科技成果。
(2分。
答出其中2点即可)。
(3)自然经济(或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2分)
消极作用: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原始积累,妨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盲目自大的心理。
(4分。
答出其中2点即可)。
42.示例一:有利因素:民族资本家的努力。
说明:一战期间,受“民主共和”和“实业救
国”思潮的影响,民族资本家积极投身近代企业,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示例二:有利因素:各种实业团体的建立。
说明:辛亥革命后,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有利于筹集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规范企业管理,从而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健康发展。
示例三:不利因素:国内政局动荡。
说明: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后,北洋军阀政府对外妥协卖国,对内独裁专制,政局动荡不安,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示例四:不利因素:广大民众购买力低下。
说明:近代中国,中国人民深受几重压迫,大多贫困,购买力弱。
43. (1)措施:建立工业复兴局;调整企业关系(制定公平竞争规则);调整劳资关系。
(6分) 变化:由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
(2分)
(2)制度: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