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几种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ID⼏种⽅式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 独⽴冗余磁盘阵列)技术是加州⼤学伯克利分校1987年提出,最初是为了组合⼩的廉价磁盘来代替⼤的昂贵磁盘,同时希望磁盘失效时不会使对数据的访问受损失⽽开发出⼀定⽔平的数据保护技术。
RAID就是⼀种由多块廉价磁盘构成的冗余阵列,在操作系统下是作为⼀个独⽴的⼤型存储设备出现。
RAID可以充分发挥出多块硬盘的优势,可以提升硬盘速度,增⼤容量,提供容错功能够确保数据安全性,易于管理的优点,在任何⼀块硬盘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都可以继续⼯作,不会受到损坏硬盘的影响。
RAID 为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t Disks (独⽴磁盘冗余阵列) 的缩写,最常⽤的四种RAID为 RAID 0、RAID 1、RAID 5、RAID 10,下⾯以图解的⽅式解释这四种RAID的特点和区别。
在后⾯的图⽰中,⽤到以下标识:
A,B,C,D,E和F - 表⽰数据块
p1,p2,p3 - 表⽰奇偶校验信息块
RAID 0
RAID 0的特点:
最少需要两块磁盘
数据条带式分布
没有冗余,性能最佳(不存储镜像、校验信息)
不能应⽤于对数据安全性要求⾼的场合
RAID 1
以下为RAID 1的特点:
最少需要2块磁盘
提供数据块冗余
性能好
RAID 5
RAID 5特点:
最少3块磁盘
数据条带形式分布
以奇偶校验作冗余
适合多读少写的情景,是性能与数据冗余最佳的折中⽅案
RAID 10
RAID 10(⼜叫RAID 1+0)特点:
最少需要4块磁盘
先按RAID 0分成两组,再分别对两组按RAID 1⽅式镜像
兼顾冗余(提供镜像存储)和性能(数据条带形分布)
在实际应⽤中较为常⽤
RAID 0即Data Stripping(数据分条技术)。
整个逻辑盘的数据是被分条(stripped)分布在多个物理磁盘上,可以并⾏读/写,提供最快的速度,但没有冗余能⼒。
要求⾄少两个磁盘。
我们通过RAID 0可以获得更⼤的单个逻辑盘的容量,且通过对多个磁盘的同时读取获得更⾼的存取速度。
RAID 0⾸先考虑的是磁盘的速度和容量,忽略了安全,只要其中⼀个磁盘出了问题,那么整个阵列的数据都会不保了。
问:RAID0⾄少⼏块盘?
答:RAID0最少要两块硬盘才能实现。
RAID 1
RAID 1,⼜称镜像⽅式,也就是数据的冗余。
在整个镜像过程中,只有⼀半的磁盘容量是有效的(另⼀半磁盘容量⽤来存放同样的数据)。
同RAID 0相⽐,RAID 1⾸先考虑的是安全性,容量减半、速度不变。
问:RAID1⾄少⼏块盘?
答:RAID1最少要两块硬盘才能实现。
RAID 0+1(RAID 10)
为了达到既⾼速⼜安全,出现了RAID 10(或者叫RAID 0+1),可以把RAID 10简单地理解成由多个磁盘组成的RAID 0阵列再进⾏镜像。
问:RAID0+1⾄少⼏块硬盘才能实现?
答:RAID0+1⾄少需要4块盘。
RAID 3和RAID 5
RAID 3和RAID 5都是校验⽅式。
RAID 3的⼯作⽅式是⽤⼀块磁盘存放校验数据。
由于任何数据的改变都要修改相应的数据校验信息,存放数据的磁盘有好⼏个且并⾏⼯作,⽽存放校验数据的磁盘只有⼀个,这就带来了校验数据存放时的瓶颈。
RAID 5的⼯作⽅式是将各个磁盘⽣成的数据校验切成块,分别存放到组成阵列的各个磁盘中去,这样就缓解了校验数据存放时所产⽣的瓶颈问题,但是分割数据及控制存放都要付出速度上的代价。
问:RAID5需要⼏块硬盘?为什么损失⼀个盘的容量?
答:⾄少3块。
RAID5把数据和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并且奇偶校验信息和相对应的数据分别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其中任意N-1块磁盘上都存储完整的数据,也就是说有相当于⼀块磁盘容量的空间⽤于存储奇偶校验信息。
因此当RAID5的⼀个磁盘发⽣损坏后,不会影响数据的完整性,从⽽保证了数据安全。
当损坏的磁盘被替换后,RAID还会⾃动利⽤剩下奇偶校验信息去重建此磁盘上的数据,来保持RAID5的⾼可靠性。